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你的隐私,在菜鳥驿站“裸奔”,歡迎閱讀。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藍字 " 鋅刻度 "關注我哦~
每日一篇科技财經深度調查
走進商業背後的故事
規則與現實的博弈
撰文/ 孟會緣
編輯/ 陳鄧新
排版/ Annalee
近日,随着 " 女子快遞收到 13kg 價值 657 萬金條懵了 " 的話題衝上熱搜榜首,引發了諸多網友的猜測和讨論。
因為涉及金額巨大,這一個 " 收到莫名其妙的快遞 " 的典型案例,在該女子向部門匯報後順利找到了原因," 是快遞公司在轉寄環節出現了錯誤 ",但對于更多有着類似經歷的人來說,他們收到的快遞包裹裡可能只是一包紙巾、一張宣傳單、一副對聯……甚至還可能是一袋沙子,因而收到包裹的個人實際很難厘清這些 " 莫名其妙的快遞 " 背後的因果。
在相關話題下,不乏此類用戶發出的疑問:" 為什麼會寄到幾年前的住址去?"" 明明沒買過什麼東西,問過親朋好友也沒被準備什麼‘驚喜’,更沒有在某個渠道抽過獎 "" 宣傳單上還有二維碼,該不會是什麼新型詐騙手段吧 "" 真的很吓人啊,問了物流客服都查不到發貨人的信息 " ……
更關鍵的是,這些用戶的真實地址、電話和名字信息,為什麼會被 " 寄件人們 " 如此了如指掌?
驿站已成信息暴露 " 重災區 "
此前,郁琦從沒在意過快遞會讓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直到她在某天也收到了一個陌生的包裹," 我很确定自己沒有買過任何東西,沒參與過任何抽獎活動,也不可能有認識的人會把一瓶洗發水寄到我的部門。"
與很多有着類似經歷的人一樣,郁琦也懷疑是因為自己填寫的快遞信息暴露了個人信息," 不然真的解釋不了,為什麼會有外地的陌生人這麼清楚我的信息。"
因為平時在辦公室收發的都是有業務往來的包裹,郁琦填寫的辦公室個人地址信息比在家購物時更加真實," 同事們很多都這樣,不然快遞員上來送快遞的時候,直接大聲喊網名也太社死了。"
在收到陌生包裹的第一時間郁琦就查看了寄件人,快遞單信息顯示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發貨倉的包裹," 當時也沒想過要去查一下到底是誰發過來的,畢竟也不是什麼特别貴重的東西,要是寄錯了的話肯定會有人聯系我退回去,不過後續确實沒有人聯系過我,來歷不明的洗發水我也不敢用,就這麼一直放在那裡沒有動過了。"
郁琦的同事卻有着完全不同的經歷," 我是知道有這個包裹的,當時我給對方的收件信息只留了姓氏,但是等我收到包裹的時候,才看到不知道誰還把我全名寫在快遞單上了,當時我簡直氣得兩眼一黑。"
原本隐藏的真實信息被專門用筆标出
通過該同事提供的快遞外包裝,可以看到在這個發自中國郵政 EMS 包裹的快遞單上,有人專門用筆寫下了辦公室的房号和她的全名," 字寫得特别大,這是生怕别人看不到我的個人信息是吧?"
在這之後,郁琦就又專門留意着看快遞包裹上的顯示信息,尤其是收取寄到家的快遞時," 現在很多驿站都設定了拆快遞的地方,還專門給大家準備了垃圾桶,如果你稍微翻找一下那些廢棄的快遞包裝,你就能看到這個快遞點周邊一些住戶的個人信息幾乎都是裸着的。"
為了驗證郁琦的說法,鋅刻度走訪了重慶主城多家快遞驿站,通過随機抽查貨架上的快遞包裹發現,中國郵政、中通快遞、極兔快遞、圓通快遞、申通快遞、韻達快遞等多家主流快遞公司,确實都存在将用戶的個人信息直接暴露在外的情況。
貨架上的快遞包裹中不少都顯示着完整的個人信息
而有調查顯示,通過快遞單上顯示的姓名、手機号、地址,基本可以還原出 90% 的個人信息。尤其是通過手機号,更有可能查到該用戶綁定的微信、支付寶等社交網站賬号,了解到其興趣愛好、最近關注等。
快遞信息洩露到底是誰的 " 鍋 "?
其實在眾多 " 收到莫名其妙的快遞 " 的案例背後,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是,保護個人隐私的責任到底應歸于用戶還是快遞公司、亦或者是購物平台或者眾多商家。
盡管快遞個人信息暴露的問題已經被讨論了這麼多年,甚至在不少用戶口中還形成了一個較為常态化的認知:" 快遞肯定會洩露你的個人信息啊,這個得你自己注意一下,丢快遞外包裝之前先用隐形貼、酒精什麼的把熱敏紙處理一下。"
在今年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圍繞郵政、快遞、物流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其中,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台聯會長、成都市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潘裕萍就在調研中發現,由于快遞行業在這方面管理不規範,對客戶個人隐私保護意識不強,過于注重派件效率而忽視技術投入等問題,致使快遞行業存在洩露公民個人信息的極大風險," 部分快遞公司存在沒有個人信息安全培訓記錄、沒有定期銷毀快遞運單的記錄台賬、沒有與快遞員籤訂保密協定等問題;多個經營網點門前堆放大量快遞,且無專人看管,有人随意翻看快遞面單時也不制止。"
因此,潘裕萍建議,政府和行業協積極推廣隐私面單技術,同時促進電商平台與寄遞企業、寄遞企業與驿站之間通過信息系統對接獲取聯系方式,以保障包裹順利派送以及後續服務,平衡效率與個人信息保護之間的關系。
鋅刻度在走訪驿站時,的确看到也有不少快遞包裹上帶有 " 隐私号碼 "" 虛拟号碼 " 這樣的黑底标識,在這一類包裹訂單上,只會留下姓名首位和号碼末尾四位數的等關鍵信息,但家庭住址依然會顯示出完整信息。
而鋅刻度通過搜索各個快遞公司的小程式,發現一些快遞企業其實在用戶填寫寄件訂單時會默認勾選信息保護相關功能,如圓通快遞的 " 号碼保護功能 " 顯示," 隐藏收寄件人真實電話号碼,紙質面單上對收寄雙方電話進行隐藏處理 ",德邦快遞的 " 收寄件信息加密 " 功能顯示," 紙質單和德邦自助查單渠道(APP、小程式等)均會對收寄雙方姓名、電話、地址進行隐藏處理 ",菜鳥裹裹的平台保障包含的 " 隐私保護 " 顯示," 寄收雙方手機号、寄件人地址可隐藏 "。
部分快遞公司、電商平台提供的隐私保護功能
甚至淘寶、抖音等主流電商平台,也會在用戶購物時的下單界面默認勾選 " 号碼保護 " 功能,即 " 隐藏收件人真實手機号、保護隐私 "。
但就前文中提及的實際執行層面的結果來看,似乎中間仍有不足之處。
普及隐私面單有多難?
2023 年 2 月,《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标準正式實施,要求快遞企業、電商經營主體等采取措施,不得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
其中包括:快遞企業、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等應采取措施,避免在電子運單上顯示完整的收寄件人個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應隐藏 1 個漢字以上,聯系電話應隐藏 6 位以上,地址應隐藏單元戶室号等。
如果能将這樣的隐私面單推廣到位,的确是一項有效防止個人信息洩露的舉措,但問題是,新國标是非強制性标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個人信息在垃圾桶裡 " 裸奔 "
一方面,新國标未強制要求商家、快遞企業等使用隐私面單,且快遞企業和商家提供的加密服務缺乏統一标準,如有些快遞企業有默認号碼保護功能,有些快遞企業将該功能放在二三級頁面,甚至還有些快遞企業幹脆不提供相關功能,這些都會導致用戶容易漏選或者忽視該項服務。
另一方面,隐私面單的虛拟号碼或隐藏号碼在應用時會給快遞流通環節帶來一些不便,相較于以往将用戶真實信息一目了然的快遞單,隐私面單在投遞過程中必須使用掃碼槍掃描獲取具體信息後才能進行投遞,此外,虛拟号碼的使用常常會出現被消費者屏蔽而聯系不上收件人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配送效率,甚至于很多社區物業、超市等代收網點,沒有自動信息分揀功能,無法對隐私面單的快遞進行分類存放。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夏新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坦言,目前隐私運單推進的盲點和堵點包括:" 個别企業存在畏難情緒和觀望心态與非強制性标準有關、一些環節末端派送便捷性受到影響、上下遊信息壁壘尚未完全打通、技術支撐有待進一步完善、運營成本一定程度增加等。"
從個人信息無遮擋到快遞數據可加密,快遞訂單的迭代與進化,承載的是公眾對快遞行業更高的要求和期許。希望這一天能在消費者的督促聲中,盡快到來。
(注:文中相關快遞包裹的打碼部分,均是完整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