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我的後半生》:直到連亦憐送喜糖,沈卓然才懂她要的不只是房子,歡迎閱讀。
好久沒有消息的連亦憐突然登門沈家,送來一個驚人的消息:已經結婚了,來送喜糖的。
喜糖有三份:沈卓然、苟秉強、丁穆,每人一份。
沈卓然對于連亦憐的突然造訪有點喜出望外,可是聽連亦憐說了結婚情況,又有些怅然。
因為房子,連亦憐離開了沈卓然,過了一段時間後,就嫁給了市立醫院的一個老中醫。
老中醫年齡比沈卓然要大,但他滿足了連亦憐的結婚條件,把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過戶給了連進。
由此,連進不但有了自己的獨立住房,還有了書房。喜歡看書畫畫的他,就可以在自己的獨自空間裡,做自己想做和喜歡做的事。
而且,連進還喜歡上了中醫,沒有兒子的老中醫視連進為己出,教授他學習中醫。
老中醫比連亦憐年齡大了 30 多歲,但從他給了連亦憐母子那麼多,待他們那麼好的情況看,老中醫是真心待他們母子的,顯然也是理解和尊重他們的。
這樣的情況對于因為房子覺得愛情變了味,與連亦憐告分手的沈卓然來說,心裡實際上是五味雜陳的。
老伴去世後一直走不出低落情緒,也不願意再娶的沈卓然能與連亦憐在一起,除了看上了她的年輕美貌,還有她的溫柔體貼,以及她護士長的專業照顧。
可是因為連亦憐要有房子才肯與他結婚,這就讓退休文學教授的沈卓然覺得連亦憐和他在一起是有條件的,加上連進在他 70 歲壽宴上的一鬧,讓他當眾顏面掃地,就只好也只能以分手收場。
所以,在沈卓然和沈家人,以及與沈卓然有關系的親戚朋友看來,連亦憐就是看中了沈卓然有房子,才願意和他交往并同居的。
然而,從老中醫給予連亦憐母子的,再聯系沈卓然和連亦憐在一起的過程來看,活到 70 的歲沈卓然還是錯看了連亦憐,她的離開其實不只是因為沈卓然在婚前不給房子。
連亦憐想以自己的婚姻給有病的兒子換一個有保障的房子,這是擺明了的條件。沈卓然不願意在婚前給,承諾等他走了以後,賣掉大房子,給連進買一套小房子。
那麼,以後連進結婚了,連亦憐住哪裡去?如果兒子和兒媳不願意和她同住,她自己是不是就沒有了保障?沈家人還會不會管她這個後媽?
其次,因為沈卓然喜歡連亦憐,為了不讓連亦憐兩頭跑,這才把連進接過來一起住。
而且,沈卓然給連進安排的是自己的書房,只是在書房裡放了一張床,讓連進有個睡覺的地方。
事實上這個空間并不是獨立的,是會被打擾的,而沈卓然還經常進書房拿書,取東西。
老中醫在婚前就給連進一套房,這樣連進不但有了自己的房間,還有自己的書房,可以在自己的獨立空間,幹自己喜歡幹和想幹的事。
這對于 20 多年來一直擠在部門狹小宿舍裡的連亦憐母子來說,不只是一套房子,而且還是現實物質帶來的實際溫暖和尊重。
第三,沈卓然有意,也有實際行動和連亦憐一起照顧身體不好的連進。他不但鼓勵連進多讀書和畫畫,還推薦他去出版社工作。
可是,沒有兒子的老中醫待連進為自己的親兒子,直接教授喜歡中醫的連進學習中醫,看情況是要把自己的畢生所學所能全都教給他。
而且,精通中醫的老中醫還會以自己的精湛醫術,調理患有腎病的連進。這對于期盼兒子身體康健的連亦憐來說,就是一個附贈的意外收獲。
這樣一比較,很顯然地可以看出,房子雖然是連亦憐的結婚條件,但理解和尊重也是必不可少的。
更何況沈卓然因為房子說過令連亦憐傷心話,她就這樣回應沈卓然說," 你就是這樣看我的?"這句話裡含有連亦憐對沈卓然對她的不理解和不尊重的質疑和不滿。
老中醫不但給了連亦憐想要的物質條件,還給予了連亦憐情感和人格上的理解和尊重。
所以,連亦憐對沈卓然和劉麗娜說,老中醫待他們母子都挺好的。
有人說,連亦憐登門送喜糖,是來向沈卓然炫耀的。沈卓然婚前不給房子,老中醫不但給了,而且還給了沈卓然做不到,無法給的實惠。
不過,我并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連亦憐來送喜糖,倒是心裡對沈卓然仍然存着愛。
連亦憐很早就離婚了,一個人撫養着身體不好的連進,這種既當媽又當爹的生活有多艱難和多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連亦憐在快 50 歲時遇到了心疼她,關愛她,還願意娶她和幫她的沈卓然,這既是緣分,也是福分。
從劇情内容看,在離婚後的 20 多年裡,沒有一個像沈卓然這樣的男人關心和愛護過年輕美貌,還很能幹的連亦憐,而一直單身的連亦憐可能也沒有與另外一個男人一起生活過。
所以,連亦憐來送糖,是向關心愛護她的沈卓然通告一個好消息,好讓沈卓然不再為她的将來擔心。
或許,連亦憐也有别的想法,告訴沈卓然老中醫已經 80 多歲,會不會是暗示沈卓然,将來他們還有機會在一起的,會依然幸福相伴的。
那麼,為了兒子犧牲了自己人生的連亦憐,和老中醫在一起會覺得心滿意足了嗎?
未來,如果如她所願,再能和沈卓然在一起,她還能幸福嗎?
沈卓然還會有當初的幸福感嗎?
到時候,連亦憐會不會明白:時過境遷,一個為了他人犧牲了自己人生的人,注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