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重大發現,這個星球可能存在生命,歡迎閱讀。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号:地球知識局
NO.2489- 目标土衛二
文字:行星不發光
校稿:辜漢膺 / 編輯:蛾
寫在開頭
地球知識局開辟了一個新陣地——知識星球!
在這裡你将——
①收到一些我們因種種原因沒有寫成推送,但有趣有用的選題;
②跟經驗豐富的地理老師一起交流地理學習訣竅、答題技巧;
③在中學地理和歷史課本之外,做進一步拓展知識儲備;
④和我們的創始人、團隊、作者、來自不同行業的嘉賓直接交流知識、心得與人生經驗;
⑤擁有高質量的讨論環境,想認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群友,
加入地球知識局的知識星球,長按下方二維碼,登錄并點擊" 立即加 99 星鑽 "即可付費加入,這裡支付的 "99 鑽 " 就是99 元。加入後下載知識星球 app,進入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星球和内容啦
快來掃描二維碼,一起玩耍!
目前早鳥票價,訂閱一年只需 99 元
————進入正文的分割線————
2022 年 10 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郝記華團隊通過計算模型模拟了土衛二地下海洋的化學成分,首次揭示了土衛二海水中可能含有豐富的磷元素。
2023 年 5 月 17 日,Villanueva 等人利用詹姆斯 · 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對土衛二進行觀測,研究結果表明土衛二噴出的羽流長達 10000km,約為土衛二直徑的 20 倍(如圖 2)。
土衛二有機分子和冰粒進入羽流的過程
(圖:NASA/JPL)▼
羽流的主要成分為水蒸氣,其中噴射到空間中的物質中大約 30% 進入土星的 E 環,70% 則散布在土星系統的其他位置。
2023 年 6 月 14 日,《自然》雜志發表了關根康仁團隊的研究結果。該研究分析了卡西尼号探測器收集的土星 E 環中粒子的化學成分,發現 E 環中的冰粒富含磷酸鈉,并估計土衛二地下海洋的磷濃度約為 1-20 mmol/kg,至少是地球海洋磷濃度的100 倍。
卡西尼号的宇宙塵埃顆粒分析儀通過對 9 個單冰粒的分析,獲得了它們的光譜圖。圖中右下為疊加後的光譜圖,在鈉鹽和磷酸鹽對應的位置存在明顯峰值,表明 E 環中含有豐富的磷元素。
( 圖 :Yasuhitoet al2023 ) ▼
随着土衛二上磷元素的發現,行星科學家和大眾開始重新關注這顆冰冷的衛星。土衛二在如此冰冷的環境中為什麼會存在液态水海洋?土衛二上磷酸鹽的發現意味着什麼?
此外,目前人類對土衛二的了解來自那裡?科學家對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的關注,是否會產生進一步的探測計劃?
土衛二,長這樣(圖:wiki)▼
卡西尼探測器與土衛二
目前,人類對土星系統的認知主要來自于卡西尼-惠更斯号(Cassini-Huygens)。該太空探測器的任務是由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宇航局(ESA)和意大利宇航局(ASI)合作執行的。
卡西尼 - 惠更斯号于 1997 年 10 月 15 日發射升空,2004 年 7 月抵達土星軌道。同年 12 月 25 日,卡西尼号和惠更斯号分離。
次年 1 月 14 日,惠更斯号成功着陸土衛六,并傳回數據。而卡西尼号則在軌運行了 13 年,傳回了大量數據,是人類目前了解土星系統的主要信息來源。
卡西尼 - 惠更斯号發射(圖:wiki)▼
卡西尼在軌的 13 年間,傳回了大量的數據資料,目前行星科學家仍未分析完其傳回的數據。下面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人類對土衛二的不斷認識過程:
1.1980 年 11 月,旅行者 1 号發現土衛二位于土星 E 環密度最高的位置;
2.1981 年 8 月,旅行者 2 号發現土衛二表面既存在古老的撞擊坑,又存在年輕的地貌構造;
土衛二上的破損撞擊坑(圖:wiki)▼
3. 2005 年 2 月,卡西尼号的宇宙塵埃分析儀記錄了數千次來自微小塵埃或冰粒的撞擊,證實了 E 環是由冰粒組成的寬環;
土衛二與土星 E 環(圖:NASA)▼
4. 2005 年 7 月,卡西尼号獲得了土衛二南極地區的影像。影像顯示其表面存在活躍的地質活動,并發現了巨大且溫度較高的裂縫,也被稱為 "虎紋"。
卡西尼号在 12-16 微米波段觀測到的熱成像圖
土衛二南極地區存在四條溫度明顯較高的裂縫
(圖:NASA/JPL/GSFC/SSI)▼
5. 2006 年,卡西尼對土星的 E 環進行了觀測,證明了土衛二上的間歇泉噴射的物質是 E 環的主要物質來源。同年,卡西尼的高分辨率影像結合其他數據推測土衛二南極地下存在液态水海洋。
6. 2007 年 10 月,卡西尼号搭載的符合紅外光譜儀獲得數據表明幾乎所有間歇泉均來自土衛二南極溫度較高的四條裂紋附近。
土衛二南極地區間歇泉的形成
(示意圖,圖:NASA)▼
7. 2008 年 3 月,卡西尼号上的離子與中性粒子質譜儀(Ion and Neutral Mass Spectrometer, INMS)對土衛二的羽流進行分析後,檢測到了水蒸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有機分子
( 大多為低于 50 原子質量部門的簡單有機化合物 ) 。
8. 2008 年 8 月,卡西尼号精确地定位了羽流從土衛二表面噴發的位置。影像顯示土衛二表面的裂縫深約 300 m,内壁呈 V 形,在裂縫外側有大量細小物質的沉積物和數十米大小的冰塊。同年 12 月,發現土衛二更多的地質活動,如冰殼的定向擴散。
土衛二的裂縫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9. 2009 年 6 月,卡西尼号在土星最外層環的冰粒中檢測到了鈉鹽。同年 9 月,在羽流中發現了氨。
10. 2010 年 2 月,卡西尼團隊發現土衛地表二壓力最大的區網域與紅外地圖上最熱的區網域并不完全重疊,推測土衛二在自轉時自轉軸存在輕微的擺動。
土衛二噴射出的羽狀物(圖:wiki)▼
11. 2014 年 4 月,Less 等人利用卡西尼飛掠土衛二時的多普勒頻移數據繪制了其内部結構圖。研究結果表明土衛二在 30-40 公裡的冰層下存在 10 公裡深的液态水海洋,地下海洋從南極延伸至中南緯度地區,其含水量相當于一個蘇必利爾湖。
同年 7 月,發現土衛二表面上的 101 個間歇泉與其地下海洋相連接,這些間歇泉為研究地下海洋的宜居性提供了樣本。
12. 2015 年 3 月,卡西尼号的宇宙塵埃分析儀數據表明富含矽的微小岩石顆粒是土衛二中溶解了礦物質的熱水向上運動與較冷的水接觸時形成的。
土衛二表面的間歇泉(想象圖,圖:NASA)▼
13. 2016 年,科學家利用卡西尼号七年的觀測數據精确地确定了土衛二的旋轉狀态,并推測土衛二冰層下存在全球液态水海洋而非局部極地液态水海洋。
14. 2017 年 4 月,卡西尼的離子和中性質譜儀在土衛二的羽流中檢測到大量的氫,大量的氫氣表明土衛二存在連續的加熱過程。
同年 9 月,為了避免可能附着有地球的微生物污染土星衛星環境,卡西尼号主動墜入土星大氣,燃燒殆盡。
卡西尼号的隕落(想象圖,圖:NASA)▼
15. 2017 年 11 月,法國南特大學的行星科學家蓋爾 · 喬布雷特團隊利用卡西尼号航天器返回的數據和在地球上的工程實驗數據對土衛二的内部結構和液态水循環進行了模拟,解釋了土衛二南極地區的羽流現象。
卡西尼号穿越土衛二的羽流(圖:NASA)▼
16. 2018 年,Postberg 等人分析了卡西尼号的宇宙塵埃顆粒分析儀對土衛二羽流的探測數據,發現了較復雜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分子質量超過 200 原子質量部門)。
目前,行星科學家不僅确定了土衛二上具備了構成生命六大基本元素——碳、氫、氧、氮、硫和磷,而且有适合生命存在的地下液态水海洋。因此,土衛二成為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之一。
土衛二夜空想象圖(圖:wiki)▼
土衛二(Enceladus)是土星第六大的衛星,距離土星由近及遠排序位居第 14。
1789 年 8 月,威廉·赫歇爾首次通過 1.2m 的望遠鏡發現的第二顆土星衛星,故被稱為土衛二,其平均直徑約為 505 公裡,相對較小。
他也是天王星的發現者(圖:wiki)▼
土衛二表面的幾何反照率高達 138%,且其處于太陽系的雪線(雪線也叫凍結線,在天文學或行星科學中,是指距離中心原恒星的特定距離,在那裡足夠冷,可以讓會揮發的化合物,如水、氨、甲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凝結成固體冰粒。在太陽系中,雪線位于小行星帶和木星軌道之間。)之外,這使其表面的平均夜間溫度僅為 -196 ℃,較其他土星衛星更冷。
另一方面,這樣大小的衛星通常無法在内部存儲或產生足夠的熱量,所以它本應該是一個完全被凍結的固體,但土衛二并非如此,在寒冷的冰殼下存在液态水海洋。
土衛二與英國的大小比較(圖:NASA)▼
土衛二液态水海洋的成因
土衛二 ( Enceladus ) 存在地下液态水海洋的主要原因是潮汐
加熱。當土衛二繞土星運動時,由于繞行軌道具有偏心率,土星的引力會周期性地将土衛二 " 搓扁捏圓 ",導致其内部受到 " 擠壓拉扯 " 而產生大量且持續的熱能。
此外,由于土衛二形狀不規則,土星引力會對其產生一個淨力矩而迫使土衛二發生擺動,這也會在土衛二内部產生大量熱,這股熱量主要集中在南極地區。
科學家通過模型模拟了這種引力攝動,發現這種擺動的對應的表面最大應力範圍正好與南極區網域一致。
熱成像圖中,土衛二熱量主要集中在南極地區
為了更好的解釋土衛二的產熱機制。2017 年 11 月,法國南特大學的行星科學家蓋爾 · 喬布雷特團隊作出一種假設——土衛二的岩石核心是具有高孔隙率的,且是松軟的,類似海綿狀的核心。它在土星潮汐引力的作用下,會產生持續且穩定的摩擦熱(潮汐加熱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加熱過程,如果岩石核心的岩漿粘稠,則潮汐引力產生更多的摩擦熱,如果溫度升高,岩石核心的岩漿容易流動,潮汐引力產生摩擦熱則減少)。
通過計算機模拟發現,其產生的熱量高達 10GW,足夠土衛二地下海洋保持液态持續數千萬年到十億年。
模拟還表明,核心的兩極應該對應冰殼比較薄的區網域。這可以很好地解釋土衛二南極地區的活躍性,但無法解釋為什麼北極沒有類似的羽流。
土衛二由于潮汐加熱而產生的間歇泉
(圖:NASA/JPL/SSI)▼
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 Dennis Matson 博士等人認為,潮汐加熱仍不足以解釋其可以產生液态水并形成水蒸氣噴射至太空中,產生和維持卡西尼觀測到的溫度和噴流過程需要更多的熱。
他們引進了一個新的模型。該模型認為,土衛二的熱量來自于放射性衰變放熱和潮汐加熱。通常認為放射性衰變會在太陽系形成後不久就損失掉大部分熱量,土衛二由于某種原因保留了這些熱量。該模型還預言了土衛二目前仍處于一個冷卻階段,可能會持續十億年左右。
土衛二表面的紋理(圖:NASA)▼
土衛二發型磷酸鹽,意味着什麼?
磷元素是遺傳物質 DNA/RNA、儲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 /ATP 和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而土衛二上發型磷元素,補齊了生命存在所需的最後一塊拼圖。這意味着土衛二具備幾乎所有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土衛二地下液态水海洋中富含可溶解的磷,這很容易孕育生命。目前,研究估計土衛二液态水海洋中磷元素的濃度是地球海洋的100-1000 倍。磷元素在水體中的濃度影響着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例如富營養化的湖泊會導致藻類大量繁殖。
比如 Landsat 8 拍攝的聖克萊爾湖衛星影像
圖中充滿了大量的綠色藻類(圖:NASA)▼
在地球的海洋中,正是由于大量的生物存在,使得海洋中的磷被消耗到一個很低的濃度;如果土衛二上真的存在生命,那麼為什麼其液态水海洋中的磷含量如此高?
這或許暗示土衛二上根本就沒有生命,或者生命只能以非常緩慢的速度代謝。
然而,這種磷含量如此高的液态水海洋對于任何潛在的外來生物都是一個好消息,未來或許也是人類最好的中轉站或補給站之一。
土衛二的結構,如圖所示
(圖:Jihua Hao, et al. 2022)▼
需要注意的是,探測到的磷酸鹽來自土星的 E 環,并非直接來自于土衛二的羽流或者土衛二地表。盡管基本可以确認土衛二地下液體水海洋存在磷酸鹽,但我們仍需保持謹慎。
未來,如果有新的探測器對土衛二進行抵近探測和采樣研究,不僅可以驗證土衛二地熱機制,而且能确認土衛二地下液态水海洋是否存在生命。這對尋找地外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土衛二和地球、月球的大小(圖:wiki)▼
在太陽系中,包括但不限于金星、火星、土衛二,土衛六和木衛二等,都是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天體。
在火星上發現了水,行星科學家便開展了毅力号火星探測任務;在金星上發現了磷化氫分子,行星科學家便設計了達文西好探測器(DAVINCI+)、金星 -D 任務和 VERITAS 任務等。
探索無止盡(圖:NASA)▼
如今,在土衛二上發現了可被生命吸收的磷酸鹽,而對應的探測計劃尚未提上日程。在行星科學家的 " 新歡舊愛 " 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們探索和研究地外生命的執着。
盡管卡西尼号退役後,還沒有後繼者,但 " 冰月計劃 "JUICE 已于 2023 年 4 月 14 日發射,其主要任務目标是探測木星系統,包括但不限于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的地下液态水海洋。
" 冰月計劃 "Juice 号探測器的行程計劃
(圖:EAS)▼
土衛二和木衛二具有類似的環境,對木衛二的探測,将有助于人類了解這些冰衛星地下液态水海洋,以及是否存在地外生命。
【快來聊天啦】
我局有星辰大海微信群,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加入!
* 如果你喜歡天文,可以來【微信公眾号後台私信】,用一兩句話介紹下自己。運營小姐姐會根據情況拉你進群哦 ~
* 進群請務必自我介紹一下,直接回復 " 進群 "" 讀者群 " 之類的字樣不會有機器自動回復,只會讓後台的小姐姐很生氣≥﹏≤
* 申請人多時請耐心排隊等候回復。只要系統正常,工作人員就會逐一看到大家所有人的消息哦
上下滑動查看參考資料:
1. Villanueva G. L., Hammel H. B., Milam S. N., et al. JWST molecular mapp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nceladus ’ water plume feeding its torus. Nature Astronomy, 2023
2. Frank P., Yasubito S., Fabian., et al. Detection of phosphates originating from Enceladus ’ s ocean. Nature, 2023. DOI:10.1038/s41586-023-05987-9.
3. Hao J. H., Christopher R. G., et al. Abundant phosphorus expected for possible life in Enceladus ’ s ocean. Earth, Atmospheric, and Planetary Sciences. 2022. DOI:10.1073/pnas.2201388119
4. https://solarsystem.nasa.gov/news/12916/cassini-at-enceladus-a-decade-plus-of-discovery/
5. https://www.wikiwand.com/zh-hans/%E5%8D%A1%E8%A5%BF%E5%B0%BC%E5%8F%B7%E6%8E%A2%E6%B5%8B%E5%99%A8
6. http://news.bbc.co.uk/2/hi/science/nature/4895358.stm#map
7. 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cassini/whycassini/cassini20100708-b.html
8. https://www.jpl.nasa.gov/news/cassini-spacecraft-reveals-101-geysers-and-more-on-icy-saturn-moon
* 本文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END
擴展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