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對着12306公眾号發瘋,真能候補到車票嗎?,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差評 X.PIN (ID:chaping321),作者:刺猬,編輯:莽山烙鐵頭
你小時候有沒有遇到那種,一晚上就傳遍整個縣城的謠言?
我有。
那會差評君在上小學,有天半夜家裡突然來了電話,我媽接的。不知過了多久,我被叫起來,迷迷糊糊中被灌下一碗綠豆湯。
我問:咋了。
我媽低聲呵斥:别問,喝。
第二天早讀課,沒人讀書,因為每個人都喝了綠豆湯,大夥兒都好奇地讨論這事兒。大概是說咱們縣城昨晚有個小孩,一生下來就張嘴說話了。他說我們馬上會遇到大災,人人自身難保,想解就只能靠綠豆湯。
再具體的細節我不記得了,不清楚那位神娃有沒有下達轉告 3 位好友的 KPI……
總之,在那個網絡不發達,群眾文化素質也普遍較低的年代,親戚朋友都發了瘋似的互相轉告,謠言就在叮鈴鈴聲中一夜傳遍了整個縣城。
現在想想,這 TM 一定是老家哪個綠豆廠家想的陰招吧 ……
當然,時代在發展,社會也在進步," 喝綠豆湯 " 這類謠言很少有人會信了,我也很久沒聽過了。
不過最近,差評君發現,迷信似乎并沒有消失。
不知何時,互聯網上開始出現一些全新的,更難以分辨真假的電子版迷信。
我把它們稱之為——賽博迷信。
前幾天差評君想去旅遊,按照慣例先在小紅書搜攻略,然後定酒店,買機票。
後來我刷到個帖子,是吐槽飛機票越來越貴的。
這題我會,航空公司想多賺點嘛,機票價格會受供需關系影響。一個班次需求大,那 700 的機票過幾天可能就 800。
道理我懂,但我不想講道理,畢竟我也被漲價了,我就尋思進評論區找幾個大冤種看看,緩和下心情。
結果打開後,看到第一個評論就是:
不去了,飛機票太貴了,誰愛去誰去吧!
乍一看,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網友被飛機票幹破防後,發的一頓牢騷。
可我繼續往下刷時,發現每個人都在發這句:
不是,怎麼破防都能跨越網線,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
這還不是最恐怖的,類似情況還出現了在很多帖子下方。
在一個分享怎麼買飛機票是最便宜的攻略裡,有密密麻麻一萬多條評論,構建了一個復讀機的破防世界。
差評君在評論區大概劃了 925 下,總結出這些話有三種文學形式。
懶人版:不去了,機票太貴了!(重復 3 遍)
激情四射版:啊啊啊啊越看機票越貴!越來越貴!不去了!不去了!(重復 2 遍)
矯情文學版:虧我那麼信任你,辜負了我對你的期待,天天看,越看越漲,xxxx 航空真是長本事了,就會欺負喜歡你們的人。我不買了,我要把機票錢省下來吃一頓烤肉大餐,哼!(不重復)
總之不管什麼風格,每個人的評論都能提煉出共同的兩點:
1. 機票太貴,2. 我不去了
這到底啥意思呢?
我不解,直到一些關鍵詞的出現,我逐漸明白了一切。
原來網友們不是破防,也不是在玩行為藝術诠釋人類的本質,只是單純地想買到更便宜的機票。
在他們看來,當你在評論區多發幾次 " 嫌機票貴,不想坐了 " 這類話,大數據就會給你優惠券。
有用嗎?不好說。
但看起來,真有人成功了。
有人說上午 5 點機票還 1100 呢,結果在小紅書罵了一頓後,馬上變 900 多了。
還有人幹脆發了個帖子,感嘆這麼做真的有用。她就在評論區發了幾次,最後付款時,還真就便宜了 80 塊錢。
嗯,想象一下:
在小紅書的評論區,你發了一段不滿機票價格的話,結果大數據很快監聽到了,理解你的核心意思,然後機票平台給你降價了 ……
這符合邏輯嗎?機票降價,一定和你的吐槽有關嗎?
咱們先不分析。
因為 " 罵飛機票就會便宜 " 這類賽博迷信(姑且讓我這麼稱呼着),在如今的網絡世界可多了去了。
我再舉 4 個例子。
多評論就會有流量
差評君表弟最近在做自媒體,現在每天會固定騰出一個時間,跑到各個帖子評論區復制粘貼一段超過 15 字的内容。
他玩的可不是貼吧,是小紅書和抖音。
表弟說網上是這麼教的,只要多評論你的賬号就會被判定為活躍,你的曝光就會變多,号就有流量了。
在那些教你做自媒體運營的帖子下,一堆人都這麼幹!
不是,我尋思那種評論區引流的辦法,還可以理解 ……
但這種沒有營養的復制粘貼,真會被認為活躍賬号嗎?我還覺得表弟會被判定為機器人 bot,最後反而沒流量了呢?
禁止連續點贊
在很多博主的簡介裡往往有這麼一句話:不準連續點贊作品,不然拉黑。
如果你連贊了,還就會被博主挂出來吐槽。
這是由于很多博主覺得被連贊,就會被系統判定為是在刷贊,影響到自己賬号流量,過去好像真有人 " 中招 " 過。
你敢連贊我,我就敢拉黑你。
去 12306 公眾号發瘋就能候補到票
有傳言說,如果你的車票一直在候補,只要給 12306 公眾号不斷地發消息、發瘋,就能加快候補速度。
網上有不少人分享了成功經歷。
當然,你也别以為真有用,有人發瘋三天也沒候補到。
網約車司機接單秘訣
滴滴打車剛出那幾年,司機師傅小圈子裡也流傳這麼一個小絕招:
你在機場附近接不到單子,你切換一下數據,然後再來回走動一下,馬上會有訂單 ……
不過寫文章時,差評君已經找不到當年那個素材了,倒發現了一些更離譜的。
一篇分享 " 如何淡季接單 " 帖子裡,就讓師傅完成一個訂單後,往前開 50-100 米,原地等半小時,很容易接新單。
或者預約單只聽不搶,半小時後關閉,接着 5 分鍾内就能接到實時單。
OK,兄弟們,看夠了吧,到差評君點根煙冷靜分析的階段了。
我們從 " 罵機票 " 說。
其實這就是大家在反向訓練大數據,給自己打上一個 " 買不起機票 " 的标籤,讓平台給點優惠。
但可惜的是,你的标籤其實早在你無數次搜索、消費行為中定性了,它不會被你在評論區輸入的幾句話左右。
你啥身份,什麼消費水平,平台比你都清楚。
我認為," 罵機票會便宜 " 就是一個幸存者偏差。
它無非是一個人在獲得優惠之前,恰好噴了一句機票,產生的誤會。
一個帖子動辄萬條評論,這麼多人罵機票了,那成功的有多少呢?
不得而知,沒人做過統計。
雖然我們沒法證明 " 成功率不高 ",但可以證明這個秘訣完全缺乏數據支撐。
成功案例往往更容易吸引人模仿,效果會被無限放大。更何況大夥兒需要做的就是一個復制粘貼,兩秒不到的時間,試試呗,萬一呢。
于是一條賽博迷信就這麼火了,讓人看得愕然。
不過今天差評君不是來批判的。畢竟賽博謠言的出現,某種程度上是必然的。
首先,它和看不清摸不着的 " 算法和大數據 " 離不開關系。
我買一張機票,掏了 5 伯塊,但同樣的機票,小黑胖只掏 3 伯。
那我肯定不爽,我就會去找尋找低價買機票的辦法,很多人也是如此。
一開始,大家覺得多刷幾次,就會有優惠券。但越來越多人發現,這麼做沒啥用,甚至還整漲價了。
于是我們開始相信一些偏方,最終到了噴飛機票這一說。
滴滴訂單也是,師傅們一開始也知道要乘客給五星好評,要學會看熱力圖。
可後來他們發現,明明提高評分了,也在各個時段跑了各個地點,但過得還是不如同行 ……
于是那些脫離邏輯的說法,便有了市場。
人們從相信基本規則,到尋找被誇大的 " 偏方 ",再到跟風完全沒有根據的 " 迷信 "。
這背後,就是因為算法和數據是個巨大的黑箱。
大家摸不清楚這個規律。病越急,越亂投醫。
所以我覺得,不管時代有多進步,迷信永遠會存在。
因為它是一種對于未知的猜測。
由于我們認知有限,無法用科學邏輯推導出一件事的因果關系,就只能借助迷信邏輯了。
過去我們不懂天上為啥會下雨,後來有次做了法事,天下雨了,我們會覺得法事可以呼風喚雨。
随着氣象學的發展,大家了解了下雨原因,迷信自然破除了。
賽博迷信也是同理。
互聯網平台的算法太過神秘,我們不了解大數據的運作規律。
當我們無法用思維邏輯來推導一件事的時候,迷信和謠言就很容易產生和傳播。
更何況一件事看起來,不用啥成本就可以讓現狀變好,那麼它的底層邏輯是否合理,就更容易被大家忽略。
" 啊,這個真有用嗎,真的假的?"
" 試一試吧,反正兩秒的事,萬一呢?"
" 大家都這麼搞呢!"
未知是迷信的本質,跟風是謠言的載體。
賽博迷信,就這麼來了。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敲電子木魚、轉發錦鯉這些随手加功德、加幸運值的事兒,在整個互聯網都很常見。
對于賽博迷信,差評君覺得,大部分人都處于一種信和不信的遊離狀态。
它就和多年前我喝下的那碗綠豆湯一樣,沒什麼用。
但能讓你在這個充滿未知,無法掌控的世界裡,感覺到自己在盡可能地做點啥,努力些什麼,然後給自己多一些:
若有似無的安慰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