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又一「性騷擾」反轉,但我不想跟風罵,歡迎閱讀。
最近,有件事反復衝上熱搜。
罵戰已經持續了數天,熱度不降反漲。
魚叔在昨天的文章裡也提到了。
事件起因是川大一名女子,質疑地鐵上一名大叔偷拍。
在已經确證對方清白後,仍在網上曝光,措辭輕蔑。
激起網友的不滿、圍攻。
時至今日,已經到了人人喊打喊殺,官方下場制止的地步。
涉事女子遭網暴,很多人認為她是罪有應得。
但也有不少網友指出,她罪不至此。
輿論兩相對立,衝突已然白熱化。
但魚叔一路看下來,發現有一些重要的問題和疑點,被忽視了。
今天就來聊一聊——
電影《7号房的禮物》中。
男主角心地善良,卻遭到他人誤解,不清不楚就被安上罪名,丢入監獄。
這讓他的女兒心疼不已,成了一生都抹不去的傷痛。
這樣的情節,足以觸動所有觀眾的樸素情感,為之揪心慨嘆。
此次地鐵事件,同樣是由一個被冤枉的男人而起。
6月7日,廣州地鐵上,一個大叔蹲着玩手機,鏡頭好像朝上輕抬。
被一女子懷疑是在偷拍。
在她的要求下,大叔打開相冊自證清白。
看過相冊後,她确認沒有自己的照片。
但該女子走之前還是對大叔說,「小心一點,不要亂拍别人。」
當天,她仍在網上曝光了大叔的視頻。
為什麼确定過對方手機并無自己的照片後,仍然選擇曝光?
她在微博裡寫,自己感覺到在被偷拍後,及時做出回瞪的反應,對方才沒有偷拍到。
也就是說,她清楚對方沒有偷拍到,但這并不能打消她的懷疑。
反而根據對方的行為、反應,認定此人是「猥瑣男」,并因此毫不留情地詛咒對方。
6月9日,上述内容被兩大媒體接連報道。
話題「大叔被疑偷拍自證清白後仍遭女子曝光」登頂熱搜,引起熱議。
當地地鐵工作人員回應,稱當時警方已介入處理,查明是誤會,雙方已經和解。
警方關注到媒體報道後,當日也聯系了地鐵大叔和視頻曝光者。
在民警的要求下,女生删除了視頻,雙方達成了和解。
到了6月10日,地鐵大叔的兒子鄧先生在社交平台刷到了上述視頻片段。
了解事件原委後,他感到非常生氣。
他要求曝光人公開致歉,否則就予以起訴。
「其實我爸并不知道視頻傳播意味着什麼,他以為對方只是發到朋友圈或者短視頻平台,删掉就沒事了,也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家人。」
6月11日,大叔在兒子的陪同下,前去派出所報警。
視頻曝光人也趕到警局,哭着向兩人道歉。
她解釋,之前乘坐地鐵時曾被盯着看過但不敢發聲,這次發聲卻造成了誤會。
最終雙方達成一致協定,女子按約定在網上發布了道歉信。
11日晚,當事人道歉的新聞衝上熱搜第一。
被誣陷的地鐵大叔和他的兒子也都表示接受了該女子的道歉,選擇給她一次機會。
學校也稱會依規處置。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于情于法都沒有異議。
這起風波中,孰是孰非不難定奪。
可以确定的是,事發的車廂裡,大叔的确沒有偷拍當事女生。
除了警方的調查結果外。
網上傳出的視頻可見,大叔是從相機頁面點進相冊的,點進去後第一張最新拍攝的照片是在地鐵站台上的。
也就是說,在當時所處車廂裡,他沒有拍任何照片。
再往後滑,才能看到網上引發争議的車廂内照片,拍到了幾名乘客。
符合他兒子的解釋,地鐵車廂裡的照片是早些時候拍的,與此次事件無關。
足以證明他的确是無辜的。
而當事女子,懷疑被偷拍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偷拍現象猖獗、性騷擾取證難的現實客觀存在。
系列劇《就算敏感點也無妨》裡,就展示過女生在外上廁所、住酒店的各種「預防措施」。
她們被迫成為了「敏感多疑」的人。
但是,在确認大叔沒有偷拍後,她僅憑主觀臆測就給大叔貼上了「猥瑣男」的标籤。
并且發布沒有打碼的視頻,曝光對方的正臉。
正如律師所說,曝光者侵犯了大叔的肖像權、名譽權和隐私權等多項權利。
圍繞上述這些問題的讨論,還處在理性的範圍内。
可是沒想到,後續竟然朝着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
随着輿論的發酵,魚叔注意到了幾個被忽視的疑點。
首先,信息鏈條的斷裂。
在類似涉及造謠、诽謗的事件中,基本都有輿論產生-發酵-反轉-澄清-處罰的過程。
例如近期的「網傳某中學女生進入男浴室」「女生穿婚紗看演唱會被分手」事件。
矛頭會随着真相浮出水面而有所調轉。
而且這些都有源頭可查。
盜圖造謠女友穿婚紗去看王源演唱會的原帖,曾被轉發了上千次,評論數上萬,并被搬運至多個社交平台。
而這次地鐵事件,直接跳過了前兩個階段,到了「反轉」這一步。
最初進入大眾視野時,已經是翻車狀态。
第一波大範圍報道,登上熱搜的話題就是「大叔被疑偷拍自證清白後仍遭女子曝光 」。
攻擊對象已經指向當事女子 。
這個事情仿佛憑空出現,然後爆炸式地點燃了輿論。
一開始究竟是什麼情況?
女生的曝光原微博,已經删掉。微博賬号已不可見。
網上流傳的只有兩張截圖,一張是文字和視頻内容,另一張是4條幾乎沒有點贊的評論。
而無原博轉評贊數據。
那麼,該女生的曝光帖,究竟有沒有煽動起網暴,有沒有造成诽謗?
無法認定其傳播程度,也就沒法下判斷。
相反,可以确定的是,原視頻是被許多營銷号、媒體搬運到各個平台,才獲得了極高的曝光量。
有律師指出,從社會影響力看,涉事女子很難構成诽謗罪。
但她删除視頻後,視頻仍在網上流傳,這時侵權主體實際上是搬運傳播視頻的人。
來源:新周刊
第二個疑點,事件的走向。
像女友穿婚紗看演唱會、女生進男浴室等惡意造謠事件當中,在澄清真相、當事人道歉之後,熱度往往會斷崖式下跌。
但這次,當事人雙方已經和解,學校也表示會依規處理後。
讨伐聲反而愈演愈烈。
甚至,到了網暴的程度。
女子被扒出學校、專業、身份證号、家庭住址、電話号碼等隐私信息。
清晰正臉照漫天傳播。
更有網友集體寫舉報信,要求學校、公司表明态度,予以懲罰。
何以至此呢?
導火索是當事女生的态度。
她的道歉微博被指不誠懇,還疑似用小号在評論區站隊。
而這就要說到第三個疑點,漫天飛的假消息。
随着事件發酵,各個平台湧現了許多與當事女生ID高度相似的假賬号。
假扮當事人,發布挑釁性信息。
這些都是假賬号
這些假賬号發言截圖,刺激到了人們的情緒,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人信以為真,更猛烈地攻擊涉事女子。
導致罵聲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正像電影《致命點擊》當中描繪的那樣。
在如今的互聯網上,假消息一旦傳播開來,是很難徹底澄清的。
更何況,當事人并未出面「打假」,平台也沒有限制類似賬号的注冊。
與此同時,各種真假莫辨的爆料層出不窮。
有的自稱同學校友,指控其校園霸凌、曠課、學術不端。
有的則自稱同事,指其是「手法熟練的女*」。
甚至有陰謀論說她是境外勢力、間諜,原因是英國駐華使館的賬号關注了她。
但所謂證據也有明顯的P圖嫌疑,當事人的性别設定是「女」,圖中顯示關注了的卻是「他」。
退一步講,即使真的關注了也并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英國駐華使館微博的關注列表,有大量素人賬号,其中包括很多長年不更新的僵屍号,可見後台操作本身就不嚴格。
上圖:造假P圖
下圖:英國駐華使館關注列表裡的部分素人賬号
總之,在未證實之前,這些消息都大範圍傳播,将當事女生定性為了一個徹徹底底的惡人、敵人。
這仿佛給予了網絡暴力某種「正當性」。
以至于對女子的圍攻不斷更新, 使得多家官媒下場制止。
否定「喊打喊殺」的網絡風氣,呼籲讓這一事件回歸法治框架。
為什麼會發展到輿論失控的地步?
不可否認其中有真實的情緒共鳴。
被誤會偷拍的大叔,是在工地幹活的農民工。
不會上網,很少坐地鐵,覺得新奇才會拍一些地鐵裡的照片。
當天是因為工地下雨沒幹活,所以想在廣州轉轉,沒想到坐地鐵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這件事。
跟不上時代步伐的老實人,平白無故被誣陷卻還是以德報怨,讓很多網友代入感強烈。
再加上近年來,人們對社會問題敏感度提高。
性别、階級對立情緒一直在蔓延,復仇爽劇随之備受追捧。
人們自然容易「上頭」,參與到讨伐當中。
想象自己像文東恩那樣大殺四方。
但更大程度上,輿論的脫軌離不開媒體的推波助瀾。
不誇張地說,這起事件在發酵到網暴程度之前,沒有任何媒體做出盡職盡責的報道。
主流媒體不夠全面,沒有考證完整的事實詳情,所有新聞大同小異。
甚至有些媒體預設立場,堂而皇之地發起帶節奏的投票。
吸引更多好事者跟風站隊,引來更多借題發揮、宣洩私憤、借機牟利的人。
營銷号、大V等自媒體更是火上澆油。
他們有意斷章取義,傳播不實消息,操縱觀點傾向,一點點撩撥着網民情緒,蠶食着本該開闊的公共話語空間。
這一事件之所以出現時就已是白熱化狀态,正是因為原微博在還沒有被大量轉發之前,就被某些大V嗅到了「爆點」。
大V熟練地轉發挂人,他們的粉絲群起而攻之,導致當事女生删博。
不難發現,這群大V經常出沒于各種熱搜之下,發表引導性甚至煽動性的觀點博流量。
他們的主要伎倆便是偷換概念,議題重置。
當事人是否構成诽謗罪還沒有定論,他們已經默認構成诽謗,在這個偏頗的基礎上,去引導人們讨論該如何懲罰她。
原本可以就事論事理性讨論,他們卻興奮開扒當事人的「成分」。
如此一來,任何争議事件,都輕易地被導向性别、階級對立,乃至陰謀論。
此次地鐵事件的「成果」,也成了他們的又一大「戰績」。
韓劇《女王制造者》的女主便曾經從事類似的工作。
她曾經誇大當事人的產婦身份,憑空捏造她患有產後抑郁症,面臨職場困境等等。
成功地讓輿論反轉,傾向當事人。
她也會利用别人的「黑歷史」立靶子,把人搞爛搞臭。
因為她深知大眾會被怎樣的爆點刺激到。
所以她故意去制造爆點。
她的工作内容,不是事實導向性的,而是流量導向性的。
熱搜下方,經常出現的一個詞是「就事論事」。
如果人們真的願意就事論事。
那就不應該抛開以下事實不談:
指控女子構陷大叔時,無良媒體也在構陷該女子。
譴責女子煽動網暴時,無數人也在網暴她。
暴力就是暴力,以暴制暴注定是惡性循環。
當人們為暴力賦予正當性時,就陷入了施暴者的怪圈。
魚叔無意為任何人站隊洗白。
本來,任何一個議題的讨論中,就不應該只剩下站隊這一件事。
就像此次地鐵事件。
女性應該怎樣在疑似被偷拍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男性應該怎麼應對被誣陷、被诽謗的情況?
這些都是有當下意義的話題。
事情的重點,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變成一方對另一方的趕盡殺絕。
日本電影《即使這樣也不是我做的》中,就講述了一個相似的故事。
片中,同樣在地鐵上,一名男子被女孩指控「性騷擾」。
他一再澄清自己只是因為衣服被門夾住,動作幅度比較大,但并沒有做失禮的事。
可是女孩卻一口咬定就是他趁亂伸出了鹹豬手,并将其帶到警局。
因為,缺乏足夠的證據,日本又對性騷擾案件執行 「有罪推定」。
也就是說,在被女性咬定被侵犯的情況下,男性必須提供自己無罪的證據,否則被定罪的可能性是99%。
影片直到最後,他都未洗清冤屈,仍在不斷上訴。
但影片重點,在于喚起人們對地鐵性騷擾事件頻發這一社會現象的關注。
寄希望于完善相關司法,促成反性騷擾的社會共識,讓女性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才能在減少類似冤案的同時,又不打擊女性為自己發聲的積極性。
回到現實,偷拍相關的新聞層出不窮。
很多被确證的偷拍事件,都沒能如此激烈地、長時間地引發大眾關注。
而一旦有所謂誣陷的反轉發生,反而會掀起輿論狂歡。
多年前的清華學姐事件,輿論走向如出一轍。
在校方澄清兩人已經和解的情況下,營銷号還在不段炒作、挑起争端。
網傳的所謂被構陷男性的「自述」也被證實是偽造。
諷刺的是,真相的傳播度,遠遠不如更有爆點的謠言。
以至于直到現在,很多人對這個事件還存在有誤的認知。
因此,再回到地鐵事件上。
這件事本身是有很多法律可以依循的,也可以延伸出更多有價值的公共話題。
對普通人來說亦有意義,能讓大家更有底線意識和維權意識。
然而,在媒體的操縱、挑撥下,議題卻偏離了核心。
一場本該激起更多社會思考的風波,止于對個人無止境的謾罵和攻擊。
這無疑是最可悲的。
我們一定要落入媒體的圈套嗎?
不如放下手中的殺威棒,俯身看看真實的世界吧。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随手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