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春風翻書頁 山海共弦歌——寧夏金積中心學校赴鹽城松江路小學共研閱讀之美,歡迎閱讀。
黃海之濱,鶴舞鹿鳴;勝利河畔,楊柳依依。在鹽城市經開區這片秀美的大地上,伫立着一座花園學校——鹽城市松江路小學。
鹽城市松江路小學是一所由鹽城經開區主辦、鹽城市第一小學全面托管的公辦小學,是省級課程基地項目 " 三全閱讀 " 特色課程的實驗部門。學校以校園閱讀為主體、家校協同推進為實施策略,培育閱讀文化,更新閱讀中心,建構課程體系,健全運管機制,在 " 全科、全員、全程 " 上做文章,努力 " 培養積極的閱讀者和理性的表達者 "。
春風翻書頁 山海共弦歌
寧夏金積中心學校赴松江路小學共研閱讀之美
春意款款,書香融融。
近日,鹽城市松江路小學迎來了一場跨越 1700 公裡的教育相逢——寧夏吳忠市金積中心學校馬自忠書記攜骨幹教師團隊來到松小,開啟了一場以兒童閱讀為主題的深度研學之旅。
當賀蘭山的風吹拂黃海之濱,兩校教育同仁以書為媒,共赴一場關于閱讀的詩意對話。
漫步書香校園 觸摸閱讀溫度
在鹽城市第一小學黨委書記秦嶺、松江路小學校長孫坤的陪同下,寧夏教育同仁踏着春日的暖陽走進校園。
腳步所及之處,皆是書香流轉——走廊的開放書架跳動着文字的溫度,轉角的自助書櫃靜候着翻閱的指尖……
行至 " 桑桑書院 ",曹文軒先生親筆題寫的館名墨香猶存。蘆葦燈影搖曳着《草房子》裡油麻地往事,串場河文化展架上流淌着鹽阜水鄉的千年文脈,智能借閱系統實時記錄着孩子們的閱讀足迹。
寧夏教育同仁們輕撫書院門扉,感嘆聲此起彼伏:" 書架間有童真的呼吸,廊柱上刻着文化的年輪,這哪裡是書屋?分明是心靈的栖息地。"
" 我們始終相信,閱讀空間是有呼吸、有生命的。" 孫坤校長介紹道。
這座占地 1800 平方米的桑桑書院,内設 " 六區一館一台 ",将藏書、教學、展演、成長檔案等功能有機融合,既是知識的海洋,更是成長的見證。
課堂演繹匠心 思維拔節有聲
教學展示環節,張丹丹老師執教的繪本課《秋秋找媽媽》溫情流淌。孩子們化身故事角色,在互動演繹中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
張麗老師帶領學生走進《湯姆 · 索亞歷險記》,通過制作人物檔案、梳理歷險情節,解碼頑童蛻變為英雄的成長密碼。
兩節課堂如同雙面繡,既展現低段閱讀的童趣靈動,又呈現高段閱讀的思維縱深。
理念交融共生 破解閱讀密碼
專題分享中,秦嶺書記以《小學 " 一主四翼 " 閱讀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施》為題,系統闡釋了 " 以國家課程主體,以繪本、誦讀、整本書、跨學科閱讀為四翼 " 的立體化育人模式。
随後的沙龍上,孫坤校長與兩地教師圍繞 " 如何讓童年與好書相擁 " 展開思維碰撞。馬自忠書記感慨道:" 松小将閱讀融入校園每個角落,這種‘無痕浸潤’的教育智慧值得我們帶回寧夏。"
黃海遇黃河 閱讀山海共鳴
暮色漸深,寧夏教育同仁移步鹽城市第一小學繼續交流。
他們特别提到,松小 " 閱讀 + 場館 " 的創新實踐令人耳目一新:農科園裡藏着節氣詩篇,淮劇工坊中讀透非遺文化,美食坊裡品讀 " 鹽城八大碗 " ……
閱讀不再是孤立的文字,而是與生活、文化、成長交織的鮮活存在。
這場跨越山海的閱讀之約,是東西部教育協作的生動注腳。當寧夏的駱駝草遇見鹽城的蘆葦蕩,當賀蘭山的星空點亮黃海的浪花……
我們相信:每一顆播撒在孩子心田的閱讀種子,終将在時光裡長成滋養生命的綠洲。感謝寧夏的教育同仁們攜星辰而來,願書香常伴歸途,期待下次相逢,共叙教育山海情!
科技賦能書香校園新生态,親近母語深耕兒童閱讀教育二十餘年,全新更新的書香校園解決方案 5.1,正在用科技重新定義閱讀教育:
通過兒童閱讀素養測評和小步智閱校園閱讀管理平台,為學校制定分級閱讀課程實施方案和種子教師培養方案,提供豐富優質資源,助推書香校園建設。6 年,師生共讀 500 萬字,自主閱讀 1000 萬字。為學校培養兒童閱讀種子教師,助力學校成為當地示範性書香校園。
依托親近母語研發的中文分級閱讀校園智能管理平台,可實現班級、學校、區網域分層級管理,讓閱讀過程具象化、數據化。
看得見的改變正在發生。讓科技為閱讀插翅,用數據為成長導航——我們在未來教育的路上等您同行!
>▲
落地一套閱讀課程
培養一批種子教師
打造一座書香校園
構建成熟的閱讀活動體系和家校共育機制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