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想買混動的朋友,真别只盯着比亞迪了。,歡迎閱讀。
最近也不知道是咋的,脖子哥身邊想買混動車的朋友一下就多了起來。
一問,基本都是因為開着省油,順便還能薅一張綠牌。再一問,基本都打算買比亞迪。
這其實沒啥毛病,畢竟 dm-i 混動是真的便宜,也确實省油。但很有意思的是,除了比亞迪,哥幾個好像就不知道有啥别的混動可以選了。。
有老哥甚至問我: " 國内不就只有比亞迪在做混動嗎? "
直接給我幹沉默了。
不過想想也是,比亞迪這幾年之所以增長這麼快,很大程度是因為人們口口相傳的口碑。别家混動因為用戶基數不大,知名度自然也沒它高。
但其實,我們作為全球最大的混動市場,很多自主品牌都搞了自己的混動架構,裡頭也有許多世界頂級的技術。而且因為理解不同,各家的系統也是差異巨大,主打的就是一個百花齊放。
只知道一個比亞迪,想想多少有點虧。
所以脖子哥決定,好好給大家盤一盤國内各家的混動技術都是怎麼個事。
差友們也可以把這當成一個參考,買車前記得翻出來看看。
話題略大,我們從頭開始聊。
所謂混動,其實就是混合動力的簡稱,指的是在一台車裡有不止一種動力源。比如又能燒油又能用電,又能有風能又有可控核聚變等。
脖子哥騎着上班的帶踏板的小電驢,其實就是生物能和電能的混合動力。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混動車都是油電混合的模式,也就是在一台車裡既有發動機,又有電動機。我們常說的插電式混動,就是再往裡加了個能充電的大電池。
因為電機能幫發動機分攤一些壓力,所以它們最大的優點,就是省油。
是不是感覺還挺好理解的?别急,難的來了。
有了兩種挺強的動力,怎麼配合就成了問題。
就像把劉翔和博爾特綁在一起跑兩人三足,各跑各的,指定得摔。
所以有工程師想到,既然電機的動力這麼強,幹脆就讓發動機燒油給電動機供電好了!
于是乎, " 充電寶 " 式的車型就出現了。
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這些車上的發動機大都沒有辦法直接驅動車輪,只能燒油給電池充電或給電機供電。
就,很像一個燒油的充電寶。
當然,專業的名字也有,叫串聯式混動。形象點看就是把發動機、電池、電機串成一串,很好理解。
像理想 L789 、深藍 S7 以及各種增程版車型,用的其實都是類似的設計。它們最大的優點,就是開着基本和純電車一樣,但跑得卻比純電車要遠不少。
比如理想的 L7 ,官方給出的綜合續航直接幹到了1100 公裡。而和它同級的純電 SUV ,比如蔚來的 ES8 ,續航最高也只有 600 公裡出頭。
當然,問題也有。
增程式混動最大的 bug ,就是在電池沒電的時候,車輛的動力會大幅下降。原因則是增程車型上大部分的發動機,功率都遠沒有電動機來的大。
要是遇上電池沒電,發動機就需要直接給電機供電。
理想 One 饋電前後動力對比(零百加速從 6.5 秒增加至 9.5 秒 )
舉個例子,比如一台車電機的總功率有 500 匹,發動機的最大馬力為 250 匹。虧電狀态下,就算發動機發出來的所有電都給到電動機,也得直接弱上一半。
這時,另一撥汽車工程師站了出來。
他們表示,發動機這麼厲害的玩意,不拿來驅動車輪多浪費啊!
于是乎,他們把燒油和用電兩個系統拆分開來,發動機和電動機之間互不影響,都可以直接驅動車輪。比如發動機驅動前輪,電動機驅動後輪。
這樣既能發揮二者的動力優勢,又不會相互牽制,非常完美。
就有點像劉翔和博爾特不再是綁一起跑兩人三足,而是改成一起推車了。甭管咋推,車能動就行。
這樣的構型叫做并聯式混動,發動機、電動機并排做工,也很好理解。
雖然看着挺完美,但并聯式混動的缺點也還是很明顯的。
比如,發動機需要直接驅動車輪,所以不能一直在最佳的轉速區間裡工作,也就是不那麼省油。
而因為發動機不能給電池和電機供電,電機就需要自己變成發電機給電池充電,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動能回收系統。
所以,經常就會出現只有發動機工作的情況。發動機用多了,油耗也就高了。
舉個例子,我們在很多車上能見到的48V 輕混,其實就是并聯式混動的一種。用上了輕混的沃爾沃 S90 ,百公裡油耗在7 升左右。然而沒用輕混的老款車型,油耗也是 7L 。。。
省了個寂寞。。。
所以看見并聯混動有這麼多不能省油的 bug ,又有一波工程師坐不住了。
混動不省油,等于不混動!
于是乎,現在市面上最流行的混聯結構就誕生了。
雖然聽着有些抽象,但混聯指的其實就是一個混動架構又能并聯又能串聯,混嘛。
相比并聯,混聯裡的發動機可以一直保持在最佳的轉速區間,需要直驅的時候直驅,不需要的時候就發電。電動機呢,也能驅動車輪或是充當發電機充電。
總之就是讓兩個系統各自發揮優勢,互補短板,高效,且省油。
如果說串聯和并聯是兩人三足和推車的話,那混聯就有點像劉翔和博爾特,合體了。。
而這,基本也就是混動架構的最終形态了。
不過,想把這種看似完美的架構搞好,難度不小。就比如,能夠實現的功能多了,系統之間的配合就很有講究。
什麼時候需要發動機和電動機一起工作,什麼時候燒油發電,發動機用在發電和驅動上的動力應該怎麼分配等問題,都需要經過詳細的考慮。
光是把這些問題列出來,就夠車企們喝一壺的了。
滿大街跑的比亞迪 dm-i 用的就是混聯的技術。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省錢。
在大部分情況下, dm-i 主要會用電動機驅動車輛,也就是用電池給電機供電。
要是電池快沒電了,發動機就會給電池充電。只有在開上高速以後,因為燒油在高速上的效率比用電要高,發動機才會直接驅動車輪
所以綜合來看, dm-i 是一個電動主導的設計。發動機除了在高速上發揮一些直驅的作用,剩下的情況都在給電池充電。
而因為發動機可以始終在最高效的轉速運轉,所以 dm-i 可以做到非常省油。比如漢 dm-i 冠軍版的紙面綜合油耗就只有百公裡1L 左右。
即使不充電只燒油,也能保持在4L 出頭的水平。相比比雅閣、凱美瑞這些小排量中型車6L 左右的表現,也會低上不少。
再加上比亞迪本就靠着垂直整合把零部件的成本壓的很低,所以我們能看見 dm-i 車型都非常便宜。可以說不僅買着用着省錢,車主企業也都省錢了。。
當然,這套系統的短板也很明顯。那就是動力實在不敢恭維。
雖然是混聯,但因為發動機的輸出沒有檔位可以選,所以 dm-i 的發動機只能在最佳轉速區間用一個傳動比工作,想直驅就只有高速的工況。在大部分情況下,都不能發揮發動機 + 電機兩者一起發力的動力優勢。
也就是雖然有劉翔和博爾特一起推車,但劉翔老在幹别的,特定情況才出來推一會。
這一點,其實看動力數據就特别明顯。像是漢 dm-i 的綜合輸出馬力就只有不到 200 匹,同樣是單擋混聯結構的豐田凱美瑞雙擎,數據也就是 200 匹出頭。
還不如影豹 R 、 MG 7 、艾瑞澤 8 這些十萬出頭的 2.0T 轎跑車呢。
想要讓劉翔多出點力,給發動機加上一個變速器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有了它,發動機就能在同樣的轉速下,把不同的動力傳遞到車輪上了。
吉利在自己的雷神混動上就是這麼幹的。而這套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動力猛。
雖然名字有些殺馬特,吉利甚至還在銀河上把這名字改成了雷神電混 8848 ,但比較新穎的地方在于,同樣是混聯,它在裡頭加了一個類似于 AT 變速箱的三擋變速器。就能讓一直在高效轉速的發動機,更多地出來幹活了。
比如在需要急加速的時候,這套系統會開啟全功率模式,讓發動機和電動機一起驅動車輪,也就是讓劉翔和博爾特一起相位猛衝。
有多猛呢?比如這個定位在入門轎車的帝豪 L ,綜合馬力已經拉到三百多匹了,數據直逼很多六缸發動機。
而在電池沒電、跑高速等情況下,這套系統也能和 dm-i 一樣用發動機充電,以及只靠發動機驅動。
所以,用復雜的結構實現更多的功能就是雷神混動最大的優點。很多自主品牌混動架構,也有在用類似的思路。比如長城和傳祺就用了兩擋變速器,奇瑞和吉利一樣也用了三擋的設計。
最離譜的當屬四擋的東風,怎麼着,是要重回卷變速器檔位數量的時代了嗎。。
但這也帶來了很多副作用。
因為結構較為復雜,這套系統在可靠性和穩定性上就會比簡單系統弱上不少,也就是更容易壞了。比如在車質網上,就有部分車主反應混動帝豪 L 變速箱有問題。
而且復雜的結構也表明了這玩意的成本低不下來,所以用上雷神混聯車型,價格都不算便宜。
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套系統非常強調動力性,所以它的油耗其實一點不低。
比如上面這個用上雷神混動的星越 L ,饋電油耗就去到了接近 6L 。同樣是緊湊型 SUV 、用了三擋變速的捷途大聖 i-DM ,饋電油耗都直接奔着 7L 去了,幾乎和同尺寸的油車沒啥差别。
而這還只是紙面數據,實際開起來只會比這些數據更高。比如當就有滴滴司機拉橫幅,抗議雷神混動油耗過高、虛标數據的。。
而只要檔位少點,油耗就能有明顯的下降。比如同樣是緊湊型 SUV ,用了兩擋變速的哈弗 H6 混動版,饋電油耗就直接降到了5L 左右;只有單擋的比亞迪宋 PLUS 混動,更是直接來到了 4L 出頭。
所以看到這大家應該也發現了,不管車企用的是啥都是混動技術,其實都有着明顯的優缺點。
大家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應選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