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和華為合作?大眾否認,歡迎閱讀。
據澎湃新聞報道,5 月 17 日,《金融時報》報道稱,大眾汽車就在中國銷售的汽車中使用華為軟體舉行了會談,希望加大努力,在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
據該報援引三名知情人士的話稱,除了華為,大眾汽車也在與其他中國相關公司進行類似的會談。
對此,《新京報》援引大眾中國負責人的回應稱," 沒有官方消息 "。澎湃新聞記者向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内部人士求證,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復。
另據中新經緯,18 日,大眾中國方面就此事回應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和其他公司之間沒有關于作業系統授權的讨論。此外,大眾中國方面還表示,為了給客戶提供最大可能的便利,大眾汽車集團的現有軟體正在不斷地進一步開發。目前,華為方面暫無回應。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資料圖)
傳聞并非首次出現
據澎湃新聞,大眾集團要與華為合作的傳聞不是第一次出現。
早在 2021 年 10 月,就有消息稱,華為将與大眾汽車組建合資公司,旨在作為供應商向大眾汽車提供方案。而雙方讨論的合作方式之一是由大眾汽車出資,成為合資公司控股方,華為主要提供技術 IP(知識產權)。其中,華為所提供的技術 IP 不僅包括自動駕駛等軟體技術,也包括華為的芯片類 IP。但随後遭到了華為的否認;
2022 年 1 月,又有報道稱兩家企業可能成立自動駕駛合資公司,時任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 的馮思翰表示,兩家公司确實在進行商讨,不過彼時沒有可以确認的消息;
2022 年 2 月,有外媒報道稱,大眾集團正與華為談判,希望收購華為自動駕駛部門,涉及一些大眾集團不太有優勢的技術。
大眾汽車軟體進展并不順利
據每經網,對于大眾汽車而言,其在軟體方面的進展并不順利。例如,CARIAD 成立後幾乎集合了大眾汽車内部的全部軟體人才,在為大眾汽車提供最根本的底層支持上被寄予厚望。但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後,CARIAD 卻沒能按時完成研發工作。
在此背景下,大眾汽車也對 CARIAD 進行了全面調整計劃。一方面是高管 " 洗牌 ",除首席人力官 Rainer Zugeh ö r 之外,CARIAD 董事會全被換血;另一方面則是戰略調整,大眾汽車方面提出,将進一步強化與實力雄厚的科技企業的技術合作。
随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大眾汽車集團 CEO 奧博穆(Oliver Blume)特别強調表示,大眾汽車正在擴大軟體領網域中的合作關系,并與中國本土企業進行合作。
與前大眾汽車集團 CEO 迪斯相比,奧博穆帶領下的大眾汽車正越來越重視與其他企業的合作關系,特别是在軟體領網域。
據了解,在迪斯擔任大眾汽車集團 CEO 期間,其對于特斯拉全棧自研的模式非常認可,并曾表示," 為了實現最佳性能,汽車的軟體和硬體必須出自同一只手,大眾汽車計劃自主設計和開發高性能芯片以及所需的軟體。"
業内分析認為,軟體和硬體自研的好處在于,可以更好地進行技術迭代,以及實現成本控制;其弊端則在于前期資金投入巨大、時間成本高昂,僅攻克軟體層面就已經讓大眾汽車這家傳統汽車巨頭 " 焦頭爛額 ",倘若再加上自研芯片,面對飛速發展的電動智能車市場,這家公司顯然已經等不及了。
在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看來,大眾汽車未來或許不會再走自研之路。" 特斯拉因為起步比較早,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或者是某一個技術方面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但對後來的傳統車企來說,現在都不可能自研,因為自研的成本太高,而且起步越晚成本越高。" 張翔告訴記者。
不過,對大眾汽車來說,與其他公司進行合作,并不意味着其能完全解決軟體方面的難題。英國《金融時報》的上述報道稱,CARIAD 團隊的一名軟體外包工程師表示,大眾汽車需要復雜的定制服務來開發作業系統,而這将考驗中國科技公司的能力。" 大眾是否已經決定想要什麼樣的軟體,以及中國科技公司是否能夠理解并滿足一家德國汽車公司的嚴格需求等都很難說。" 該工程師說。
華為怎麼看?
反觀華為方面,它也有迅速擴大汽車業務的需求。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磊 攝(資料圖)
據澎湃新聞,華為目前有三種汽車業務模式:零部件供應、HI 模式、華為智選模式。如果大眾與華為在軟體上合作,會選擇哪種模式?智選模式是華為全程深度參與車型設計、工程開發的模式,且在華為渠道售賣;而 HI 模式中,華為仍然是 " 智能座艙供應商 " 角色。眾所周知,無論 HI 模式還是智選模式,強勢車企一般很難接受,因為這多少會涉及汽車開發的隐私信息。對于大眾來說,這 3 種模式中," 零部件供應模式 " 太浮于表面,但其它兩種模式又或許會涉密,如何掌握好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是個很難拿捏并需要長期讨論的問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曾表示:" 國内合作夥伴中,造車新勢力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選擇華為。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追求,為了市值不會選擇華為。而國際巨頭們也因為多種原因無法選擇華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澎湃新聞、新京報、中新經緯、每經網(記者 孫磊)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