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為什麼牛肉跌了,還是實現不了牛肉自由,歡迎閱讀。
"2023 年中國人均牛肉消費量為 7.0 千克 / 人,遠低于美國人均 25.3 千克 / 人的牛肉消費量,也不及韓國和日本等飲食習慣相似的亞洲國家。"
文 / 巴九靈
半斤牛肋條,半斤五花腱,半斤牛上腦,再加上五花肉、肥牛、肉腸以及碳水主食和烤榴蓮,這樣一份雙人套餐,最後價格加起來不到 100 元。
上周,小巴在與朋友聚餐時發現,這樣的低價牛肉套餐,在杭州以牛肉為主打的餐飲店鋪裡并不鮮見,甚至有蔓延開來的現象。
今年上半年,牛肉火鍋生意出現明顯擴張。截至 6 月中旬,全國的渣渣牛肉相關餐飲企業超過 180 家,其中 130 餘家都是在半年内成立的。
而據《廣州 · 日報》報道,從 7 月開始,不少牛肉火鍋店多個部位的牛肉價格都進行了調價,有店鋪原來一盤吊龍原價 36 元,現在降至 28 元,降幅達到 22%;原來售價 32 元的嫩肉、34 元的雙層肉、35 元的熟牛板筋等,一并降至 28 元 / 盤,降幅最高達 26%。
這些現象,再結合 9 月份出爐的 CPI 數據,更顯得異常。
數據顯示,9 月份的食品價格上漲 3.3%,其中鮮菜價格上漲高達 22.9%,鮮果價格上漲 6.7%,豬肉價格上漲 16.2%,水產品價格上漲 2.0%…… 而在一眾上漲的勢頭裡,牛肉價格卻以孤軍奮鬥之勢,下降 13.1%,顯得格外醒目。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全國牛肉價格已經連續 11 個月下跌,截至 10 月 21 日,牛肉價格為 61.46 元 / 公斤,跌到了近 5 年來的最低。
看起來低價牛肉套餐蔓延、牛肉餐飲類生意擴張的怪現象,是因為牛肉價格下跌導致的。
但蹊跷的是,為何食品類 CPI 中,豬肉和其他農產品價格幾乎都在上升,只有牛肉價格在下降?以及早在今年 6 月份的時候,牛肉價格下降都曾引起一眾媒體關注,但當時有專家預計秋冬季節消費量升高後牛肉價格會回升,為什麼如今依然跌跌不休,與預測相悖呢?
帶着疑惑,小巴來到了杭州赫赫有名的金家渡農貿市場了解情況。
一線調查:牛肉價格
金家渡農貿市場位于杭州良渚,共占地 1 萬平方米,是一家智慧型農貿市場,新鮮生肉攤位在三樓。
金家渡農貿市場 圖源:小巴拍攝
小巴抵達市場時,臨近中午,三樓的攤位前顧客并不算多,這裡有十幾家肉鋪,其中六七家是牛肉鋪,有做内蒙古牛肉批發售賣的,有的提供安徽黃牛肉源頭直銷,也有賣新鮮貴州黃牛肉的。
" 從去年到今年一直在跌。" 提起牛肉的價格,攤販就唉聲嘆氣起來。
有攤販說道:" 牛腩去年是 45 元一斤,現在跌到 35 元一斤。"算下來,從去年到今年,價格跌去了約 20%。其他部位的牛肉,如牛腿、牛腱子,也普遍在 33 元— 35 元。
但即便牛肉價格下降如此之多,攤販們反映,銷量反而還變少了。有攤販直言:" 正是因為銷量少,才賣這麼便宜,要是銷量很高,價格自然就貴上去了。" 在他們看來,剛需吃牛肉的家庭并不會多,對牛肉的消費量一般也就二三斤,很難因為價格的變化而增加牛肉消費。
在價格如此低的情況下,攤販們也在拼命内卷。有商家早上賣的 35 元一斤的牛腩,下午降到 33 元;處在市場角落比較偏僻的攤販,會故意比隔壁攤販多降一元;甚至還有的夫妻店攤販做起了外送到家的生意——電話訂購,10 公裡内自配人手進行配送。
金家渡農貿市場生肉攤位 圖源:小巴拍攝
當被問及牛肉價格下降如此之多的原因時,許多攤販都表示:" 進口牛肉太多了。"他們攤位上的牛肉大多從屠宰場直接運來,屬于國内新鮮生牛肉,價格一般也比進口牛肉會更貴。
今年,進口牛肉數已經實現連續十一年增長。根據海關數據,2013 年— 2023 年,我國牛肉進口量從 29.4 萬噸提高至 273.7 萬噸,年均增速高達 59.4%。根據布瑞克農業大數據,2024 年 1 — 5 月共進口牛肉同比增長 23.57% 至 123.01 萬噸。
于是,為了了解進口牛肉的市場情況,小巴來到了位于杭州餘杭區的五豐冷凍食品批發市場。該市場是浙江最大的冷凍食品交易市場之一,承擔着杭州約 70% 預制菜銷售業務,其中有大量的進口冷凍牛肉商戶。
五豐冷凍食品批發市場 圖源:小巴拍攝
從這裡販賣進口冷凍牛肉的商戶口中,小巴了解到,與 " 跌跌不休 " 的國内牛肉價格相反,近段時間的進口牛肉出現了上漲,價格也比較平穩。
對于國内牛肉價格一直下跌,他們也有所耳聞:" 進口的凍肉便宜,國產的可能就賣不上去。" 一家商戶向小巴介紹,進口冷凍牛肉的價格相較于國内牛肉,有的部位的價格不到一半,比如同樣是牛腩,只要十幾元一斤,和豬肉價格差不多了。
進口牛肉在價格上遠低于國内牛肉,也吸引了許多餐飲店鋪的經營者來此采購批發,但該市場的商家也表示,近段時間進口牛肉出現價格上漲,也影響了部分餐廳來此采購的單量。
而關于最關鍵的問題:" 為什麼今年進口牛肉數量增多?" 該市場的商戶的回答是:一些國家在口蹄疫期間無法進入國内的牛肉,如今随着相關疫情解封,紛紛進港。
進口牛肉飛漲,為什麼?
為了印證商戶所說,小巴查詢資料發現,今年确實有許多關于進口牛肉解禁通關的相關新聞,比如 2022 年初哈薩克斯坦發生 O 型口蹄疫疫情,今年 2 月份,海關總署和農業農村部對哈薩克斯坦部分州解禁口蹄疫禁令;今年初我國從巴基斯坦進口了首票熟牛肉;上半年中國繼續維持阿根廷牛肉出口最大目的地 ……
即便有的國家口蹄疫疫情早早解封,但運輸過程消耗的時間也較多,往往漂洋過海、檢疫清關、内陸轉運共需要兩三個月時間,進口牛肉的數量增長會比口蹄疫疫情解封時間晚得多。
種種的新聞下,小巴還發現,這些順利通關進入中國的牛肉,其來源大多是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其順利通關的新聞,也多基于兩國的農產品輸華議定合作。
可見,疫情解禁和一帶一路,或許能夠解釋今年進口牛肉的增長。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進口牛肉近兩年會增長這麼快?回看近兩年的價格走勢圖,可以發現牛肉價格從高峰走向谷底的拐點出現在 2023 年 1 月份,其與新冠疫情解封時間非常接近。
目前我國進口牛肉的主要來源國,是巴西、阿根廷、烏拉圭、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等國。
以中國最大進口牛肉來源國——巴西為例,其牛肉出口至中國,需從巴西桑托斯港出發,在海上漂泊 50 多天後,抵達上海、青島的港口,再等待檢疫清關,總時長需花費兩個多月。
在新冠疫情時期,國内對肉品清關、運輸的管控極為嚴格,導致 2022 年底疫情放開後,牛肉進口商蜂擁而至,使得 2023 年前四個月的進口牛肉比以往多了十一萬噸。
甚至在去年 6 月份時,還有裝載着 7 萬噸巴西牛肉的貨櫃,因未獲準清關而滞留在中國港口的問題,乃至巴西總統親自出面斡旋溝通。
除此之外,進口國的牛肉增產也是原因之一。
農業農村部牛羊肉首席分析師朱聰告訴小巴:" 目前進口牛肉主要來自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這兩個國家也是今年進口牛肉增長比較多的地區,主要是這兩個國家的牛肉產量今年預計将增產,出口都明顯增長。"
既然進口牛肉增長如此之快,進口牛肉需要為牛肉降價 " 背鍋 " 嗎?
朱聰表示:" 今年牛肉進口仍然保持較快增速,這是因為進口牛肉的價格遠低于國内,它對國内價格有一定衝擊,如果從增長量的角度來看,進口牛肉增長量是大于國内牛肉產量增長量的,但從總體來看,進口牛肉量在國内總供給的比重遠低于國内牛肉產量。"
進口牛肉
2022 年全國牛肉產量比上年增長 2.8%;2023 年同比增長 4.8%;2024 年一季度同比增長 3.4%,而農業農村部《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至 2025 年)》規劃中,規劃年均增長僅有 1%,實際增長已經大大超出規劃增長。
去年的全國牛肉產量 753 萬噸,已經比規劃中的 2025 年 680 萬噸多出 73 萬噸,超出 10.8%。而 2023 年進口牛肉的占比不足市場總量的 30%。
因此在朱聰看來,盡管進口牛肉對市場價格有衝擊,但牛肉價格下降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國内牛肉供給增長較快而消費增速放緩。
除此之外,近兩年有許多淘汰奶牛轉為肉用。
由于去年生鮮乳價格跌破了盈虧平衡點,于是許多奶牛養殖者不得不淘汰奶牛,來減少產能,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全國發證生鮮乳收購站所涉及的養殖場數量同比減少 24.2%。
而淘汰奶牛轉為肉用是全世界的通行做法,全世界有 44% 的牛肉來源于淘汰奶牛和奶公犢。
根據數據統計,2023 年 1 月— 6 月,國内約有 90 萬頭淘汰母牛被投入市場,全年共計淘汰奶牛近 200 萬頭,約占全國肉牛出欄 4800 多萬頭的 4.2%,產出牛肉超過 30 萬噸。
已經有食品公司負責人預計,奶業行情低迷使得大量淘汰奶牛補充到肉牛業後,今年會有 120 萬頭奶牛要屠宰,讓供應關系更加雪上加霜。
如何實現牛肉自由?
在專家看來,當前牛肉價格的下降,有更難解的痛點。
朱聰說:" 當前牛肉價格的下降,不能僅看供給端,它主要是整體供需關系變化的結果。目前牛肉供需總體呈現出階段性寬松的特點,也就是說供給仍保持較快增長但消費增速放緩。"
消費增速放緩,本質是人均牛肉消費量太低。
購買牛肉的消費者
我國是全球牛肉消費第二大國,僅次于美國,而且自 1995 年以來,牛肉人均消費量增長速度均位居豬牛羊禽四種肉類中的第二位,但我國的人均牛肉消費量還是非常低。
2023 年中國人均牛肉消費量為 7.0 千克 / 人,遠低于美國人均 25.3 千克 / 人的牛肉消費量,也不及韓國和日本等飲食習慣相似的亞洲國家。
其中有文化因素,中國自古以來是農耕社會,牛是農業社會的重要生產力,在耕地面積較少的沿海地區,養牛成本極高;而在擁有大面積平原的平原地區,被用以食用的牛也多是年老體弱、不宜耕作的牛。時至如今,黃河以南地區的國人,吃牛肉的歷史也不過 150 年。
但消費者無法實現牛肉自由,更多在于經濟原因——國内牛肉實在太貴了。
這裡以豬肉價格為參考,牛肉(去骨統肉)集貿市場年平均價格的高點在 2022 年,是 85.8 元 / 公斤,是豬肉價格的三倍多,即便今年牛肉價格降低,但牛肉與豬肉的價格比依然達到了 3.1。
牛肉價格比豬肉貴這麼多,大家自然會更多選擇豬肉替代。而和國外牛肉比,國内牛肉也顯得奇貴無比。
2024 年前四個月,進口牛肉均價為 34.06 元 / 公斤,而國内牛肉(去骨統肉)集貿市場今年的平均價格為 76.14 元 / 公斤,是進口牛肉價格的兩倍多。
說到這裡許多人可能會很好奇,進口牛肉的價格裡,不僅包含了生產成本,還有關稅成本和漂洋過海的運輸物流成本,為何疊加了如此多的成本後,進口牛肉還是比國内牛肉成本便宜這麼多?
原因或許在于國外的牛肉產業規模效應更強。
中國進口牛肉的主要來源國,如巴西、阿根廷、烏拉圭、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等國裡,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均采用大牧場模式,單個牧場的存欄量高達數萬頭。
相比之下,國内的養牛模式依然以中小型規模養殖戶為主,2020 年肉牛市場前十五名參與者僅占 0.6% 的市場份額。
除了規模效應,國外肉牛的飼養成本等大多也都低于國内。
肥牛的養飼分為谷飼和草飼兩類,谷飼的成本比草飼更高。
南美的幾個牛肉出口國,如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國,巴西的草場占國土面積一半以上;阿根廷的永久性牧場總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 51% 以上;烏拉圭甚至有 80% 以上的國土都是天然牧場。
草場如此之大,使得巴西目前肉牛肥育系統中 90% 是以草飼方式肥育,阿根廷和烏拉圭也都是天然适合放牧的國家。
而國内育肥牛以谷飼為主,其中最大成本是架子牛購入成本和飼料成本,兩者合計占育肥牛成本的 91%。以谷飼來算,玉米的價格是 1 元 / 斤,而草飼的牧草,價格只要 0.25 元 / 斤。
一般而言,增加 1 公斤體重,谷飼牛需要消耗 6 — 8 公斤谷物,而草飼牛需要消耗 10 — 12 公斤牧草,這麼算下來,每增加 1 公斤體重的飼料成本,谷飼牛是草飼牛的 2 — 3.2 倍。
根據中國 · 新聞 · 周刊報道,有農戶算過一筆賬:2022 年初,一頭 550 — 600 斤的優質雄性架子牛,如果按照育肥到 1300 — 1350 斤出欄計算,總成本在 21500 — 22500 元 / 頭,平均每斤成本在 15.9 — 17.3 元,光成本就已經比南美地區的活牛市場價格還高了。
再加上國内牛肉行業内大部分企業是民營企業和個體戶,商業貸款利息比基準利率上浮高達 50%,養殖業土地也多為流轉土地,不能抵押,導致擔保成本也高,僅擔保費就要 1 — 2 個點,期限短、門檻高、手續繁雜。
種種因素之下,國内養殖企業很難通過提高養殖規模來降低成本。如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副會長、平涼紅牛集團董事長程強所說:" 規模越大,壓力越大。"
在過去十多年裡,進口牛肉的進口量連年增加,從 2013 年的 29.4 萬噸提高至去年的 273.7 萬噸,未來國内牛肉面對的價格競争會越來越激烈。
朱聰認為未來進口牛肉的衝擊還會繼續:" 在當前國内牛肉市場行情不太景氣的情況下,牛肉進口仍然保持增長,主要原因還是進口牛肉價格遠低于國内,企業出于降低庫存或加工成本的目的,還是願意繼續進口牛肉。"
只能說,中國的消費者想實現牛肉自由,或許時間要更久。
本篇作者 | 梅浩宇 | 責任編輯 | 徐濤
主編 | 何夢飛 | 圖源 | 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