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女演員的媽生臉有多重要?《念無雙》唐嫣與張俪站一起讓我明白了,歡迎閱讀。
時隔 13 年唐嫣再次出演古裝大女主劇,《念無雙》作為她重返古偶仙俠賽道的 " 正名之作 ",從官宣起便因演員陣容與角色适配度引發了熱議。
作為大女主劇,劇中的眾多女配也非常出彩,郭曉婷、張俪、鄭希怡等表現都非常亮眼,尤其是與唐嫣歲數相仿的大美女張俪,兩人在劇中的妝造與體态成為了熱議的焦點。
劇中,42 歲的唐嫣飾演從呆萌少女蛻變為救世神女的姬譚音,而 41 歲的張俪則挑戰身世坎坷的 " 魔女 " 韓女。
兩人年齡相仿,當兩人站一起時,差别就出來了。角色氣質與演員自身特質的碰撞,恰好揭示了 " 媽生臉 " 對角色塑造的深刻影響——天然的面部氣質與角色内核的契合度,往往比強行 " 逆齡 " 更易打動觀眾。
首先,肯定的是《念無雙》這部劇是能看的。
起初不少人被這部劇的宣傳給騙了,以為會很難看,結果看了六集後,發現挺好看的。劇情和演員的表現都不錯,沒有過度磨皮或使用死亡濾鏡,這讓我對這部劇的偏見一掃而空。
其次,這部劇的演員适配度都不錯。唐嫣扮演的姬譚音是一個從呆萌少女成長為救世神女的角色,這個角色不太适合太年輕的演員,所以唐嫣的氣質很符合,但網上評價卻有些兩極分化。
作為《念無雙》的核心人物,唐嫣飾演的姬譚音需要兼具少女的天真與神女的悲憫。從路透到正片,她的表現始終處于争議焦點。
相貌匹配度
" 少女感 " 的局限:劇中初期造型曾因貼頭皮中分、高發髻被批 " 顯老 ",甚至有觀眾調侃她像 " 女主長輩 "。
盡管後期調整為八字劉海和低發髻後靈動感提升,但 42 歲的唐嫣面部膠原蛋白流失帶來的成熟感,仍與角色前期的木讷呆萌產生割裂感。
該說不說唐嫣一開口,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毫無改變,依然是偶像劇的感覺。不過,她的聲音和外貌有些不協調,聲音聽起來像二十歲,但外貌卻顯得成熟許多。
對于 40 多歲的演員來說,再演 20 歲的角色确實有些吃力。雖然唐嫣依然美麗,但強行扮嫩真的沒必要。
聲音與形象的矛盾:唐嫣标志性的甜美聲線曾是偶像劇利器,但搭配姬譚音的成熟外貌時,反而讓觀眾出戲,被吐槽 " 聲音二十歲,外貌三四十 "。
層次感的突破:相比早年 " 傻白甜 " 模式,唐嫣在《繁花》後演技更松弛,而在《念無雙》裡她貌似又原地踏步了。
張俪:冷豔與破碎感的勝利
相較于唐嫣的争議,張俪飾演的韓女雖戲份較少,卻以高度貼合的角色塑造成為亮點。
張俪在劇中飾演反派韓女,她選擇順勢而為,放大自身特質來塑造角色。張俪将韓女的媚骨天成演繹得入木三分,她的眼神、動作、台詞都充滿了媚态和心機,讓人又愛又恨。
相貌匹配度:
" 魔女 " 的冷冽氣質:張俪的窄長臉型、銳利五官與韓女 " 被背叛的天才繡娘 " 設定完美契合。劇中她常以暗色系服飾亮相,眉眼間的孤傲與凄楚無需台詞已傳達角色宿命感。
年齡感的巧妙利用:41 歲的她眼周細紋與略微凹陷的面中,反而強化了韓女飽經磨難後的滄桑。她沒有試圖去迎合傳統的 " 少女感 ",而是通過放大自身獨特的氣質,賦予角色獨特的魅力。
" 媽生臉 " 決定角色能走多遠?
從唐嫣和張俪的表現來看,演員自身的氣質是讓角色讓人信服的基礎。唐嫣的甜美長相和姬譚音這個 " 工匠神女 " 的設定有點不搭,得靠演技和造型來彌補;
而張俪的冷豔氣質和韓女這個角色的悲劇内核很契合,即便戲份不多,也能讓人印象深刻。
制作團隊也得反思:
唐嫣造型引發的争議,說明仙俠劇對 " 少女感 " 太執着了。與其讓 42 歲的演員硬凹 " 逆齡 " 造型,不如像韓女這個角色一樣,根據演員的特點來調整角色的層次,比如強化姬譚音的 " 匠人 " 屬性,減少一些少女的部分。
結語
當觀眾已經看膩了千篇一律的仙俠套路時,或許只有尊重演員原本的特質,才能讓角色真正鮮活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