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發布線控數字底盤技術,智己汽車欲跑通智能出行數據閉環,歡迎閱讀。
4 月 23 日,在 2025 年上海國際車展上,智己汽車發布了一項足以攪動行業的技術——線控數字底盤,并宣布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全新智己 L6 車型上實現量產。這一技術以 " 全網域數字化控制 " 為核心,通過 X、Y、Z 三向六自由度融合控制,将車輛的轉向、制動、驅動等核心功能從傳統機械連接中解放,轉而交由電子信号與算法驅動。上汽智己認為,線控數字底盤的推出意味着汽車底盤設計邏輯的根本性變革,更是智能汽車邁向 " 具身智能 " 的關鍵一步。
線控數字底盤的技術突破首先體現在操控性能的質變。傳統機械底盤受限于物理結構,車輛的轉向比、制動響應等參數多為固定值,而智己的線控技術通過數字化控制實現了 " 千人千面 " 的個性化适配。例如,其線控轉向系統可在低速時縮小方向盤轉角以提升靈活性,使近 5 米長的智己 L6 轉彎半徑縮小至 4.69 米,優于部分緊湊型轎車。
該底盤還與智能駕駛系統的深度融合,通過開放整車自由度控制權限,智駕大模型可直接指揮車輛完成緊急避障、爆胎穩定控制等高難度動作,響應速度比傳統液壓系統快 2 至 3 倍,制動距離縮短 6% 到 8%。這種 " 思考與行動一體化 " 的設計邏輯,正是智己定義 " 具身智能 " 的核心。
作為上汽集團、張江高科與阿裡巴巴共同孵化的品牌,智己獲得了上汽集團十餘年的研發積累,也有着清晰的戰略規劃。智己公布了 " 四步走 " 計劃,2024 年第一代技術将實現整車六自由度控制;2025 年第二代技術引入線控單輪制動與大轉角後輪轉向;2026 年第四代技術結合 AI 大模型實現預判式控制,最終完成全棧線控化。
這種漸進式路徑既降低了技術風險,又為市場提供了可逐步消化的創新節奏。目前,搭載第二代技術的智己 L6 已開啟預售,21.99 萬 -28.99 萬元的定價區間直指特斯拉 Model 3、小鵬 P7 等競品,試圖以 " 技術平權 " 策略争奪中高端市場。
然而,線控技術的規模化應用仍面臨着安全冗餘與可靠性、高昂的研發與制造成本等多重挑戰。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企業雖已布局線控技術,但多處于試驗階段。傳統機械系統雖笨重,卻是天然的物理冗餘,線控技術若想獲得用戶信任,必須在軟硬體協同上做到萬無一失。線控制動的成本較傳統液壓系統高出近 50%,非常考驗車企供應鏈整合與成本控制能力。
智己的意圖很明顯,即通過線控底盤構建差異化生态壁壘。例如,線控系統產生的高精度車輛運動數據,可與阿裡雲、斑馬智行等生态夥伴協同,優化導航、能源管理甚至車路協同方案,最終打通 " 數據 - 算法 - 硬體 " 閉環,從單一車企進化為智能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
但規模化是前提,新能源汽車市場已進入淘汰賽階段,行業又面臨價格戰與產能過剩壓力。成立至今,智己的發展不及預期,2023 年和 2024 年銷量分别為 3.8 萬輛、6.5 萬輛,雖然銷量逐步增長,但與頭部新能源品牌差距顯著。L6 作為智己品牌的關鍵產品,承載着提振銷量的使命,雖然預售首日訂單破萬,但後續銷量如何還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