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全殲廖耀湘兵團,繳獲了96門輕重榴彈炮,都有啥稀罕大炮?,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風
在 1948 年的遼沈戰役中,東北 50 餘萬國民黨軍的具體情況是不同的;其中最精銳的顯然是沈陽的守軍集團,而在沈陽守軍中又以後來調出的廖耀湘西進兵團的質量為最高。
當時在廖兵團的編成内,有新 1 軍、新 6 軍,以及拆分出來的新 3 軍,此外還有第 49 軍和第 71 軍,全兵團的兵力雖然也是 10 餘萬人,但無論是裝備還是實力,都要遠超長春、錦州守軍和葫蘆島的東進兵團。
因此随着遼西大捷的取得,廖耀湘兵團全軍覆滅,我軍的戰鬥繳獲自然相當豐富;
其中僅輕重榴彈炮一項,總計就有 96 門之多,足可折合出 8 個完整的榴彈炮營來。
現在咱們看慣了飛機大炮,可能覺得這不到 100 門的榴彈炮沒啥,但在當時的國内戰場上,榴彈炮屬于是壓箱底的武器,敵我雙方都沒有太多。
以東北野戰軍來說,擁有當時我軍最強的炮兵部隊,但是榴彈炮加上加農炮的總數也才 96 門,而且其中的 14 門美式 105 毫米榴彈炮還沒有參戰。
因此,廖耀湘當時也是有底氣的,因為其麾下兵團的榴彈炮數量就比整個東野還不在下了。
所以當該兵團處于攻擊狀态時,我軍阻擊部隊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它的火力非常猛烈。
那麼廖耀湘兵團被殲滅後,這繳獲的 96 門榴彈炮裡到底都有哪些好玩意?
國民黨軍在東北的獨立榴彈炮部隊總計有 2 個團,其中炮兵第 7 團裝備日造四年式 150 毫米榴彈炮,總數為 30 門;炮兵第 12 團裝備美援 155 毫米榴彈炮,總數為 36 門。
在東野的戰果統計中稱,遼西之戰殲滅了炮兵第 12 團,後來沈陽又殲滅了炮兵第 7 團。
不過當時的國民黨軍機動炮兵似乎是抽成兩個攤子的,比如教科書裡經常提到的一個事例是:
沈陽解放後,國民黨重炮團軍官對入城的東野部隊說道:美國送給老蔣 36 門最大的炮,那 18 門讓你們在遼西繳了,這 18 門也請你們驗收。
很顯然,炮兵第 12 團的 155 毫米榴彈炮是沈陽留一半,廖耀湘帶走另外一半;炮兵第 7 團的日式 150 毫米榴彈炮,大概率也是沈陽留守一部分,廖耀湘帶走一部分。
當然,這兩種型号的榴彈炮加起來才 66 門,就算都帶走也沒有 96 門,更何況只帶走了一部分,這說明廖兵團裡還有别的榴彈炮。
當時在美械軍的軍級,理論上配有美式 105 毫米榴彈炮營,每個營是 12 門炮。
新 1 軍的榴炮營給了新 7 軍,新 6 軍的榴彈炮年初時有 8 門,第 71 軍還有 4 門,第 49 軍配的是野炮、新 3 軍年初時還沒有軍屬炮。
很顯然,以 1948 年初時上述幾個軍的美式榴彈炮來看,着實是沒有多少;這種炮補充不易,之後的大半年時間内,估計可能會補充一部分,但補齊建制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廖耀湘兵團裡,應該還有一部分别的榴彈炮。
這種榴彈炮也很有意思,因為它的原版其實是加拿大造的 57 毫米反坦克炮,後來沈陽兵工廠将其加工成 75 毫米口徑的輕榴彈炮,以便于發射日式 75 毫米野炮彈,這種彈藥當時國民黨軍還有很多。
其改造的數量大約是 60 門,估計廖耀湘兵團是帶走了一部分的,很可能新 3 軍、第 71 軍的直屬炮兵營,配備了這玩意。
因此,總的來說,廖耀湘兵團裡大概是帶着 4 種型号的榴彈炮,湊齊了比較可觀的陣容。
不過随着該兵團的全軍覆沒,這些火炮也全被東北野戰軍繳獲,并在随後的戰争中發揮出了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