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等了8年的王炸要來?小米終于有後續了!,歡迎閱讀。
小米之前神秘兮兮的大瓜,終于有後續了。
最近幾代小米數字系列,基本上都是先發中杯 + 大杯。
過段時間再發個超大杯,這一代就算安排到位了。
比如說 2023 年 10 月發布小米 14 和 14 Pro,2024 年 2 月發布小米 14 Ultra。
本來以為小米 15 系列要延續這個策略,但,情況有變。
昨天不是小米 15 歲生日嘛,聯合創始人林斌發了一條感謝大家的微博。
結果評論區曝了個大的。
也不知道是故意還是不小心,林斌在回復網友評論時提到了一個關鍵詞:
「15S Pro」
目前這條評論已經看不見了。
但足以證明,傳聞中神秘新機小米 15S Pro 确實存在。
參考爆料,小米 15S Pro 的外觀設計延續小米 15 Pro。
主要配置也大差不差。
2K 等深微曲屏、超聲波指紋、光影獵人 900 大底主攝、5 倍潛望長焦、6K 級别電池、90W 有線充電 ...
都會有。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是 S,總該有些更新吧?
目前比較明确的更新點是 UWB。
這玩意說新不新,但是放在國產手機裡還是挺稀奇的。
UWB 全稱是超寬帶 Ultra Wide Band。
可以理解成,支持近距離精準空間定位的無線傳輸協定。
蘋果的 AirTag 大家應該都有聽說過吧,這玩意就是借助 UWB 技術來确定位置。
貼一個在遙控器上,找不到的時候,可以直接在手機上看到遙控器在左邊還是右邊,距離 8m 還是 1m,從此告别丢三落四。
幾年前讓大家意難平的小米 MIX 4,也搭載了 UWB。
當時落地的使用場景是智能家居。
包括手機指向電視,自動打開遙控頁面;靠近智能音箱,自動進行音樂接力。
不過,當時并沒有進一步發展,做了一代就停下來了。
時隔四年小米又想起這項功能,估計是想用來提升車鑰匙的使用體驗。
并且爆料提到,未來這功能有望标配。
東西确實是好東西。
但是對于一款新手機來說,只有 UWB 這一個更新,是不是顯得過于無聊了?
所以小米 15S Pro 必須得再安排一些大招。
目前的各路爆料和預測,都指向了一個東西:
自研處理器
不過這玩意保密級别估計屬于拉滿的哪一類。
目前型号參數都一概不知,完全不像其他產品一樣動不動就爆水管。
發布時間也沒啥頭緒。
講道理,既然高管已經公開提到的這款機型,說明内部已經準備好了,應該不會等太久。
但之前爆料 4 月中旬的賬号,最新的表述又變成了:
「好飯不怕晚。」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期待就完事了。
提到自研芯片,估計自身米粉立馬就想到了 8 年前那款意義非凡但實際上困難重重的傳奇機型:
小米 5C。
小米 5C 于 2017 年發布,搭載了小米首款自研手機芯片澎湃 S1。
澎湃 S1 發布會
能夠自研處理器的手機廠商不多,小米這波可以說掌握核心科技了。
澎湃 S1 發布會
但澎湃 S1 畢竟是第一款產品,實際表現其實差點意思。
首先它的定位就不是旗艦,而是中端,大概骁龍 6 系列的水平。
其次,澎湃 S1 基于 28nm 工藝,而當時的明星產品骁龍 625 采用了 14nm,能效不是一個賽道。
再加上小米 5C 的 2860mAh 電池也不算大,續航方面吃大虧。
比較資深的機友應該還記得,那個時候的網絡支持,不像現在要啥有啥。
澎湃 S1 就在這裡吃癟了,僅支持移動和聯通。
本來以為,初代產品有遺憾可太正常了,誰能一開始就面面俱到呢。
迭代幾次,總會變好的。
但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直到現在,咱們也還沒用上第二款搭載澎湃 SoC 的手機。
爆料中的小米 15S Pro 就是全村的希望辣。
雖然 SoC 研發受阻,但是小米這兩年的小芯片還是玩得挺 6 的。
比如說,小米 MIX Fold 内置了澎湃 C1 芯片,用來提升影像能力。
小米 MIX Fold 發布會
小米 14 Pro 搭載了澎湃 P2 快充芯片、澎湃 G1 電池管理芯片,用于電池管理系統。
小米 15 Ultra 則是搭載了澎湃 T1/T1S 系列芯片,用于通信系統。
刷了這麼多小怪,也是時候再戰 Boss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