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崔東樹:未來汽車必然會是短命的產品,歡迎閱讀。
3 月 28 日 -30 日,202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以 " 夯實電動化 推進智能化 實現高質量發展 " 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界的專家代表,圍繞全球及中國汽車電動化發展形勢、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趨勢、動力電池新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大算力、大模型、大數據等多個話題展開讨論,推動智能出行和新能源領網域的深度變革與協同發展。
會上,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就當前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幾點獨到見解:
一、如何定義新能源
乘聯會正在内部讨論 " 如何定義新能源 " 的問題。
" 随着補貼的逐步退出,我們要淡化新能源的概念,要強調油車的消費更新,燃油車、普混、插混都是有發動機的車型,屬于燃油車,這種情況下,插電混動對普混、對燃油車都是一種更新,智能化需要的是電,插電混動滿足了可智、可電的情況,帶動了傳統車企能夠實現有效地轉型更新,不僅發展純電動車,而且插電混動、混合動力、燃油車都有向上的發展空間,各個車企都有向上提升的空間。"
二、回歸以車企品牌為競争的新階段
2022 至 2025 年是中國汽車發生質的變化的幾年,中國汽車本身有兩個結構,集團層次和車企層次。
目前來看,以集團層次為競争的概念已經大幅弱化,以車企回歸競争主力地位的特征極度明顯,過去以上汽、一汽、東風為代表的整個主力車企的集團現在已經變成比亞迪、吉利、奇瑞等獨立車企為核心競争的主力格局。
所以,汽車已經回歸到了以車企品牌為競争的新的階段,原有的集團競争已經面臨全面地退出,完全以車企為核心是我們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新的标志。
三、新能源車的競争沒有上半場、下半場
有些車企說中國已經領先世界三到五年,崔東樹認為在智能座艙新技術應用方面,中國自主車企絕對是領先于世界,有極其優秀的表現,尤其是在自動駕駛方面,中國自主車企實現了全面的發展,無論是以華為為代表,還是以大疆為代表的企業,都為我們的智駕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
" 在這個推動之下,我個人還是要強調一點,電動化是全場景競争,新能源車的競争沒有上半場、下半場,電動化是永遠的競争,因為電動化真正帶來的是產業鏈全新的革命。"
四、未來電動車是出行的核心支撐
電動車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出行工具,最低成本的出行工具不是公交車、地鐵、高鐵,是我們的電動車。因為電動車一公裡出行 6 分錢,而且我們是點對點的出行,比公交車、比地鐵、比高鐵都會相對來說優秀很多。所以,未來電動車是出行的核心支撐。
五、電動車是獨立第三空間生态 不會因為共享化而減少
電動車是獨立的第三空間生态,給消費者帶來了家、部門之外真正的獨立空間和我們真正的旅遊自我享受、自我陶醉的空間。所以,電動車是我們最私密的一個空間,電動車不會因為它的共享化而實現車輛的減少,而是人車的關系更加密切。就和人一樣,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手機,每個人都不會把自己的手機給别人用。每個人未來都會有自己私密的車内的生活,私密的車内的體驗,電動車是獨立的第三空間,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提升。
六、未來汽車必然是短命的產品
未來中國随着充電樁全面私車普及,慢充将是核心的發展方向,80% 以上肯定都是慢充,而且實現樁跟能源互換體系,車作為一個大型 " 充電寶 ",給電房返送電,實現綠色低碳良好的發展。
" 在此發展下,我們核心的體驗是汽車的定位從機械工具變成耐用電子消費品,汽車将變成芯片 + 電池的一個組成,跟我們買手機一樣,現在買手機肯定要看芯片、功能,而買汽車未來也跟手機一樣,必然成為要選擇智能化的水平、要選擇芯片的水平,而這類產品必然是短命的產品,因為芯片跟電池不可能跟機械性的產品一樣能用 18 年,所以即使芯片沒壞也遭到淘汰。"
崔東樹認為未來汽車的使用周期将大幅縮短,未來中國汽車的保有量将突破 4 個億,跟手機一樣,汽車的銷量将得到進一步地大幅提升。
七、要實現油電同強
崔東樹認為,石油枯竭論已經算是過時理論,中國的油越用越多,世界的油越用越多,整個地球的石化資源将進一步豐富,油價将進一步下降,因此,我們對油車要重新定義,确保油車也要實現電動化,新能源車并不排斥燃油車,實現油電同強,我們自主品牌創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應該獲得同步發展。
在此發展之下,中國跟世界最核心的競争是世界產業鏈的競争,美國的制造業欲轉變空心化,歐洲希望建設電池產業,日韓也在努力增強競争力,但是中國以新能源車產業鏈為強大的核心體系能力具備強競争優勢,中國車企的競争力将越來越明顯,尤其是中國車企在固态電池等方面全面投入,推動行業快速進步。
因此,乘聯會将今年新能源車的年估量從 1570 萬輛上調至了 1614 萬輛,實現了進一步的增長。
" 中國為什麼叫做世界制造業大國?我們手機占世界 75%,彩色電視機占 69%,空調占 75%,光伏占 86%,锂電池占 81%,汽車只占 33%,而新能源汽車占到了 60% 的比例。所以,我們相信中國電動化轉型必然推動中國汽車走向世界,我們必然從 30% 向 60% 發展。"
更多原創熱點汽車資訊可關注 58 汽車微信号:wub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