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深海科技首次納入政府工作報告 受益上市公司梳理,歡迎閱讀。
财聯社 3 月 15 日訊(編輯 平方)深海科技概念股表現強勢,截至周五收盤,產品應用于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領網域的克萊特 30CM 兩連板。產品主要應用于國家特種電子信息行業聲納裝備領網域的中科海訊 20CM 兩連板,主營業務聚焦智能航海、海洋觀探測及海底數據中心的海蘭信 20CM 漲停。此外,東方海洋、神開股份、巨力索具、寶钛股份錄得兩連板,具體情況見下圖。
消息面上,中信證券分析師付宸碩、陳卓等人 3 月 14 日研報指出,新華社 3 月 12 日發布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相較 3 月 5 日的《政府工作報告(摘登)》,本次新增 " 深海科技 ",體現了高層領導對深海開發的重視。由于深海黑暗高深的特性,中信證券認為深海感知通信等多采用聲學,深潛平台需采用钛合金打造,關注聲學及钛材投資機會。
東吳證券分析師王紫敬 3 月 14 日研報指出,深海科技首次納入政府工作報告,萬億市場迎來新增長極。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海科技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深海科技 " 首次被正式列入國家未來產業發展重點。《2024 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24 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首次突破 10 萬億。随着深海科技被納入新興產業領網域,東吳證券認為是國家對海洋強國戰略的進一步深化,未來深海科技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成為我國經濟的新增長極。
據介紹,深海通常指水深超過 200 米的海網域,陽光無法照射到,具有高壓、低溫、黑暗、地質復雜等特點。深海礦產資源豐富,包括:1、多金屬結核,含鎳、钴、銅、錳等金屬,2、海底硫化物,富含銅、鋅、金、銀等金屬,3、富钴結殼,鐵錳氧化物層,钴含量達陸地礦床的 3 倍。除礦物資源外,深海還蘊含豐富的漁業、油氣等資源,開發價值巨大。
深海資源豐富,是未來全球争奪的戰略空間。過去一年,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号在廣州正式入列,在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方面再增 " 國之重器 ";首艘設計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 探索三号 ",也将進一步推進我國在深遠海深潛及綜合作業的能力。我國深海科技裝備的接連突破,不僅标志着我國海洋科技實力顯著提升,更成為推動傳統海洋產業更新、新興海洋產業崛起、未來海洋產業培育的關鍵力量。
投資建議方面,東吳證券分析師王紫敬表示,政策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包括深海資源商業化開發、海洋數據應用生态構建等方向。深海資源開發(可燃冰 / 礦產)、智能裝備(AUV 機器人)及海底數據中心(IDC 節能替代)等方向值得關注。深海信息化領網域公司主要包括:中遠海科(中遠海運集團子公司,航運信息化)、海蘭信(海底數據中心)、中船科技(水下機器人)、中天科技(海底通信網絡)、東方電纜(深海電纜)、中科星圖(海底探測數據服務),中國海防(深海裝備)、亨通光電(深海電纜)。
民生證券分析師尹會偉、馮鑫等人 3 月 15 日研報指出,深海科技作為新質生產力,相關政策或将推動深海特種裝備、深海工程裝備等領網域快速發展,細分賽道梳理如下:1、深海信息技術,涉及深海信息采集、傳輸、分析等,主要涵蓋聲呐通信、激光通信等核心技術,相關公司:中國海防、中科海迅、長盈通、海蘭信、中科星圖。2、深海工程裝備,涉及深海資源開發和空間利用的各種工程實施,相關公司:巨力索具、克萊特、東方電纜、中天科技、亞星錨鏈、海鍋股份。3、耐蝕耐壓材料,耐壓材料是設計和制造深海設備的核心技術之一,钛合金憑借其高強度、耐腐蝕性、強抗衝擊性、耐用性,成為深海裝備的優選材料,相關公司:寶钛股份、西部材料、西部超導、金天钛業、寶色股份。4、特種材料加工,深海裝備的钛合金外壁主要應用特種鍛造工藝,僅少數鍛造廠商具備技術實力,相關公司:派克新材、航宇科技、中航重機。
(财聯社 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