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柔宇科技“歸零”:資產不足以清償債務,曾經的獨角獸終告破產,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晨烨 11 月 19 日晚間,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披露了三則公告,為持續了一年多的柔宇危機畫上了句号。
這三則公告均來自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其中裁定宣告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柔宇科技 ")破產的公告原文為:"2024 年 5 月 15 日,本院裁定受理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依據管理人對柔宇科技現有資產及負債的調查結果,可以認定柔宇科技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之規定,本院于 2024 年 11 月 18 日裁定宣告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產。"
與此同時,法院還披露了柔宇科技的兩家全資子公司深圳柔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和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的破產裁定公告。
這一系列公告的發布,也意味着柔宇科技這一曾經的國内柔性顯示屏領網域的 " 獨角獸 ",在資金鏈斷裂、市場困境和多方債務壓力之下,走向了全面破產。
根據公開信息,柔宇科技成立于 2012 年,以柔性電子技術研發起家,憑借創新的超薄柔性屏技術一度被市場視為行業先鋒。然而,自 2021 年底開始,柔宇科技陸續被曝出資金困難,拖欠員工工資,以及多次嘗試 IPO 失敗等問題,最終在 2024 年初進入破產清算程式。
此外,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的信息顯示,柔宇科技的破產清算案最早由部分被拖欠工資的員工于 2024 年 3 月申請,4 月舉行了破產聽證會。
從" 高光" 到 "破產 "
柔宇科技的故事始于 2012 年,這一年,劉自鴻和他的兩位清華大學兼斯坦福校友魏鵬、樊俊超在深圳共同創立了這家科技企業。
作為核心創始人,劉自鴻的背景和經歷十分亮眼—— 17 歲時以撫州理科高考狀元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随後前往美國斯坦福大學深造,并在 26 歲時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是該校歷史上拿到博士學位用時最短的華人。
在開始創業之前,劉自鴻曾在 IBM 研發中心任職,這段經歷為他打下了深厚的市場基礎,也讓他意識到柔性顯示技術在未來可能的廣泛應用前景。
柔宇科技的第一個高光時刻出現在 2014 年。這一年,該公司發布了一款厚度僅 0.01 毫米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顯示屏,卷曲半徑可達 1 毫米。這項技術被市場譽為 " 全球柔性顯示領網域的重大突破 ",柔宇科技由此迅速在業界嶄露頭角。
2015 年,柔宇科技宣布投資百億元,在深圳建設全柔性屏生產線,計劃以自主研發的技術向國際巨頭發起挑戰。2018 年,柔宇科技量產全柔性屏,并推出搭載自產柔性屏的折疊屏手機柔派 1 代,成為國内首款折疊屏手機。
盡管柔派手機在技術上具有創新性,但市場表現未如預期。高昂的售價、軟體适配不足和硬體設計問題,讓這款產品難以打開主流市場,2020 年,柔宇科技發布柔派 2 代,但銷量依然不佳。
柔宇科技的資金問題最早在 2019 年浮出水面。當時,該公司與多家供應商發生貨款糾紛,部分供應商對柔宇提起訴訟。例如,2019 年,北京鷹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就曾向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申請查封、扣押或凍結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名下價值人民币 173.18 萬元的财產。
此外,在柔宇科技的招股書中也曾披露,在 2019 年下半年,為滿足公司臨時性短期資金需求,柔宇科技實控人、董事長劉自鴻等 4 位高管曾 " 自掏腰包 " 共同出借了 216 萬元資金給柔宇科技。
另據柔宇科技招股說明書披露,2017 年至 2019 年,該公司累計淨虧損達 31.95 億元。
2021 年,柔宇科技的員工開始集中反映工資拖欠問題,其中一些員工的欠薪時間長達一年以上,部分離職員工選擇通過法律手段追讨工資和福利。
與此同時,該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尋求融資的努力也屢屢碰壁。從 2018 年開始,柔宇科技嘗試在科創板上市,計劃募集資金 144 億元用于擴產和技術研發,但未能通過審核。随後,該公司轉戰海外資本市場,試圖赴美上市,但依然無果。
盡管在資本市場上的上市嘗試屢遭挫折,但柔宇科技在成立後的前幾年裡,憑借技術創新和市場前景,曾吸引了大量知名投資機構的關注:從 2012 年成立到 2021 年 9 月,柔宇科技累計完成了 9 輪融資,總金額高達 61.97 億元。
其天使輪融資由 IDG 資本和松禾資本領投,兩家機構均是國内科技領網域的明星投資者,随後,該公司在 A 輪和 B 輪融資中又接連引入包括深創投、前海母基金等多家重量級投資者。
随着技術的逐步突破和柔性屏生產線的建設,柔宇科技的估值迅速攀升,在 C 輪融資中,柔宇科技宣布估值達到 30 億美元,成為當時國内柔性電子領網域的明星企業,2018 年,柔宇科技的估值一度攀升至 60 億美元。
彼時,該公司對外宣稱其技術路線的獨特性和領先性使其具備彎道超車的可能,這一說法吸引了更多資本的關注。
但反映到經營層面,由于缺乏 " 造血 " 能力,柔宇科技的經營危機開始放大。
根據記者采訪獲知的信息,2024 年 3 月底,部分柔宇離職員工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審查,要求對拖欠工資及期權問題進行清算,涉及的拖欠金額包括 6000 萬元工資和數千萬元期權獎勵,共計超過 1 億元。
對此,柔宇科技在 4 月初發表聲明,否認公司主動申請破產,并将責任歸因于 " 離職員工的期權結算糾紛 "。
9 月 13 日,柔宇科技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會上破產管理人公布了初步的資產清單和債務總額。
11 月 18 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柔宇科技及其兩家全資子公司 " 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正式宣告破產。
曾有 " 重整 " 機會
9 月 13 日,在柔宇科技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期間,記者曾采訪了多位柔宇科技前員工與現員工,根據受訪員工透露,在今年 3 月,法院正式受理柔宇科技的破產審查後,公司多位前員工與現員工曾聯名上書,希望法院能将柔宇的破產清算程式改為破產重整程式。
而從 11 月 18 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公告内容來看,這些員工的努力似乎落空了。
" 裁定破產就是正式破產了,後續理清楚一切事情後,就宣告結束了。"11 月 19 日,廣東平威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衛平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時說。
張衛平表示,重整相較于清算而言,出資額占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在破產宣告前依然有權向法院申請重整。
" 提請重整的時間額外多出一個時間段,即在破產申請受理後,破產宣告前還有提請重整的機會。換句話說就是,只要宣布清算了,就不可能還有重整的機會了。" 張衛平說。
柔宇科技的破產清算裁定,意味着企業從資產清理到債務償還的流程即将全面展開,而此前試圖推動重整的員工和債權人,也只能接受這一現實。
事實上,柔宇科技的重整提議并非毫無基礎。今年早些時候,柔宇科技的部分技術專利曾被業内投資機構認為具有較高價值,尤其是在柔性電子領網域的應用潛力。然而,随着生產停滞、技術團隊流失,這些優勢逐漸喪失。
有柔宇的現員工告訴記者,自 2021 年底柔宇科技陷入危機後,創始人劉自鴻一直沒有明确的解決方案,盡管部分投資人和管理專家曾建議其退出管理層,專注于技術研發,但劉自鴻始終未作妥協。
眼下,随着破產公告的落地,柔宇科技的故事正式走向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