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在狼堡工作的德國人,盯上了大眾安徽,歡迎閱讀。
打造一個東方狼堡。
從德國狼堡出發,跨越 1 萬公裡、7 小時時差,大眾集團将智能電動車的希望,托付給安徽合肥。
扎根于安徽這個新能源之都,牽手小鵬,大眾渴望在新能源熱火朝天的這片熱土,近身學習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先進技術與思路。研發權限,也盡可能下放給大眾安徽,承擔研發任務的主體大眾科技(VCTC),一度成為汽車打工人的跳槽勝地,甚至不少在狼堡總部工作的德國人,也盯上了大眾安徽。
新跳槽勝地
2024 年 5 月,路齊辭掉了沈陽人眼中 " 最好的工作 " ——華晨寶馬,他的下一站,是大眾科技(簡稱 VCTC,前身是大眾安徽研發和采購部門)。
在寶馬工作輕松穩定,有大把時間坐在工位 " 連喝好幾杯咖啡 ",下午 5 點可以準時坐着班車回家。這兩年雖然寶馬整體銷量在下滑,但待遇仍然可觀,稱得上是沈陽天花板。團隊相對穩定,幾乎不開放新的崗位," 出去了,就很難再回來 "。親戚們都疑惑路齊為什麼要走," 大眾安徽?再好能有寶馬好嗎?"
離開沈陽,路齊一路南下到了合肥。一進入安徽境内,周圍景色都變了,青色湖面倒映出徽式白牆黛瓦,遠遠看去宛如水墨畫一般。再向東行駛抵達合肥新規劃的經濟開發區,馬路上開始出現金發碧眼的外國人,街道兩邊的餐廳默契地在門口挂起了德語書寫的水單—— "BIER(啤酒)"。由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的大眾科技,便坐落于這裡。因此,經常能看到德國人在這裡出沒,每天早上 9 點,路齊和他們一樣準時出現在大眾安徽公司大樓的門閥前。
路齊的同學們,不僅沒聽過大眾科技、大眾安徽,有些甚至不知道合肥。東北的大多數年輕人喜歡去北上廣深發展,很少有人去合肥這樣的中部城市。來到合肥後,路齊獨自租房生活,周圍沒有知根知底的朋友,工作内容需要從頭學起,安徽菜系清淡,并不合他胃口,除了全國連鎖的餐廳,想換換口味 " 都不知道點什麼 "。孤獨感疊加對環境的不适應,改變的開始總是艱難的。
但他沒有半點後悔,把未來一股腦押在大眾安徽身上。用他的話來說,之所以願意只身搬到合肥,看中的是大眾安徽獨特的地位。
大眾安徽,是大眾汽車集團在華首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企業,由大眾和江淮汽車聯手打造。大眾的目的很明确,以大眾安徽為抓手,扎根于中國市場,學習近幾年崛起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大眾安徽正在被打造為大眾在全球的第二大研發基地,在眾多合資車企中,大眾安徽的中方研發團隊,權限最高。
上世紀 80 年代,為了發展汽車工業,中國市場湧現出第一批合資車企," 市場換技術 " 是那個時代獨有的标籤。如今,幾十年過去,輪到外資車企一門心思想從中國學技術,大眾安徽就是最好的例證。
大學畢業後,程逸一直在主機廠的乙方公司上班,上一份工作是在博世。他覺得自己前半段職業經歷都在圍繞着汽車產業上遊," 看得差不多了 "。程逸開始好奇在甲方工作是什麼樣的,比如對供應商的要求是誰提出來的,一個方案怎麼敲定。2023 年,他開始接觸不同的主機廠,經過兩輪面試,最終加入了大眾安徽。
來到這裡後,開始有不少人向程逸打聽大眾安徽還招不招人,這些求職人的工作履歷往往都很不錯。他突然意識到,大眾安徽正在成為一個熱門選擇。就在他剛入職時,公司還在鼓勵員工内推,如今不愁招人,内推獎也取消了。崗位競争逐漸變得激烈起來。10 月大眾安徽在上海虹橋高鐵站附近舉辦了一場招聘會,有北美特斯拉的員工積極遞上簡歷,還有人說自己面試了四輪,才終于拿到 offer。
張安宇是從上汽大眾的分廠跳槽來的,他發現這裡的人,多少帶着點 " 大眾基因 "。一大部分員工有在狼堡(德國大眾總部)、一汽、上汽工作的經驗,甚至有十幾個人組團跳槽來的,張安宇的直屬領導則來自墨西哥大眾工廠。
張安宇剛畢業時,上汽大眾站在合資車企、甚至是國内車企的金字塔尖,是畢業生競相追逐的香饽饽。來到新能源時代,曾經的合資龍頭也有些 " 崩了 "。他記得很清楚,2024 年上半年,上汽大眾實現營收 650.1 億元,淨利潤只有 8.6 億元。而在巅峰的 2018 年,上汽大眾營業總收入為 2593 億元,淨利潤高達 280.1 億元。
在合資車企内部,氛圍肉眼可見的緊張,公司一貫倡導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如今已被打破,但銷量下滑,又沒有那麼多項目可忙,大家只好加一些毫無意義的班,老員工們語重心長地告訴他," 趁還沒安家,不要死守在這裡 "。
張安宇聽進去了,他打算離開,但又不想離開大眾體系。大眾嚴謹的工藝制造理念和标準,在這個年輕人心裡被深深認同。在上汽大眾内部,有一套關于車輛的嚴格出廠标準,比如,要求車門的關閉力、操作力均衡适度," 輕輕一合能關上,用力摔聽起來也不能太大聲 "。又比如,保險杠和前蓋之間的縫隙, " 要(精準地)控制在 1 毫米 "。為了這 1 毫米,工人專門拿着尺子去檢查車身各部分的縫隙距離。張安宇覺得,即使驅動汽車行駛的動力已經從油變成了電,但只要汽車沒有脫離制造業,本質仍然離不開精細生產。
大眾安徽,便成了他最好的選擇。
兩年,3000 人
其實,大眾安徽是近兩年才熱鬧起來的。
經濟開發區位于合肥蜀山區,擁有經開區綜保區、航空港、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等五大開放平台,是中國 ( 安徽 ) 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肥片區的核心區 網域。2017 年大眾和江淮各出資 50%,成立江淮大眾,将江淮乘用車二廠按照大眾标準,對部分生產環節進行改造,改造完成後生產江淮大眾旗下思皓品牌的車型。
這次聯手并不算成功,思皓品牌,第一款車型思皓 E20X 自推出起月銷量就不理想,随後幾款新車型也都未能掀起波瀾。
轉機出現在 2020 年,汽車行業外資股權比例放開,德國大眾開出 10 億歐元支票漂洋過海投向這座幾近閒置的工廠,增持工廠主體公司股份至 75%,變為大眾控股,由此江淮大眾改名為大眾安徽。
2021 年 7 月,大眾動用了 4 萬台卡車,花了 18 個月重新建設工廠,1200 台三米高的橙色機器人被運進車間,新的電動汽車裝配線建起來了。工廠周圍建起一棟棟貼了玻璃外牆的辦公樓,每棟樓都貼有大眾的德文 LOGO:Volkswagen,意為 " 人民的汽車 "。辦公樓不遠處,是一個相當于 20 個标準操場的研發測試場。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圖 / 大眾安徽官方微博
大眾安徽不僅為經開區引來 10 億歐元投資,還吸引了不少上下遊的供應商。程逸在多家汽車供應商工作過,他清楚供應商通常會在重要的車企周邊建廠。跳槽前,老道的程逸特意來踩點,他打了輛出租車繞着大眾安徽跑了一圈,數了數大概有 18 家大型供應商企業,其中不乏福耀玻璃、均勝電子、大陸集團等頭部玩家。" 上一個在發展初期,就能有這種待遇的車企還是特斯拉 ",他終于放心了,判斷 " 大眾安徽不會輕易跑路 "。
2022 年大眾加碼大眾安徽,繼續投資 25 億歐元,明确組建了中國研發團隊。程逸目睹了這場變化,大眾安徽将采購和研發部門獨立出來,成立了大眾汽車 ( 中國 ) 科技有限公司,在内部簡稱為 VCTC。他也成為其中一員。當時園區内很多組人員被拆分,大家重新與公司籤訂勞動合同,園區内滿是抱着紙箱搬辦公室的員工。
剛獨立時,VCTC 不足 500 人,按照大眾規劃,兩年内 VCTC 要擴充為 3000 人的研發團隊,這個數字大約相當于理想、小鵬研發人員規模的一半,而後兩者組件如此規模的研發團隊,大約用了十年時間。大量的招聘需求,吸引路齊們相繼來到合肥,走進大眾明亮寬闊的辦公室。
在寶馬時,路齊每天的一個主要工作就是和德國人打電話,将合資車廠的制造問題反饋給寶馬總部,德國方面經過開會研究,把解決方案傳遞給他。工作越久,他越覺得自己就是一座橋梁,一個傳聲筒,這份工作幾乎沒有創造性可言。
德國人的工作風格比較松散,有的小問題,聯系了一周也得不到反饋," 還不能催,别人壓根就不把你放在心上,覺得你只是個聯絡員 "。工廠工人也不喜歡工作,每個月都有工人通知他 " 設備壞了 ",兩手一攤就坐下抽煙。而如今,他可以實操到制造環節,明白自己負責的車輛零部件要怎麼做,還可以參與讨論更多供應商的解決方案。相比寶馬時期,在 VCTC 作為中方研發人員的路齊,感受到了更大的話語權。
抛開工作内容,吸引大家來的,還有誘人的待遇。
許欽第一份工作是在做汽車芯片的外企公司恩智浦,工作不到兩年,他抱着出去闖一闖的心态辭職了。輾轉經歷過幾個公司,到 30 多歲的時候,許欽發現,大眾安徽滿足了他對工作的一切要求:待遇好,事少,公司有潛力。
即使他在外企待過,仍然被這家 " 更為純粹的外企 " 震驚了,園區内 10 步一個德國人,每天不用打卡,走進辦公室, 公司給每個員工配備了升降桌、人體工學椅。他掃了眼品牌," 至少一萬多 "。入職不久公司還發了一個最新款 iPhone。一年多來,他只見過 5 個人離職。
從某新勢力跳槽來的李北豪,在大眾安徽擁有了一種完全陌生的工作體驗。在大眾安徽他有大把可支配的私人時間,入職就有 15 天年假,工作日下午 6 點之後要工作,得提加班申請。有位同事在晚上 8 點加班寫郵件,上級會告訴他 "It's dark outside. Time to go home." 辦公室裡,每台電腦 " 除了輸入法是中文,其餘都是英文 "。
他觀察到,也不是每個人的英語水平都夠用,有同事需要借助翻譯軟體,來輔助完成工作。為此,他報了一個 4-6 人的小班口語課,來提升英語能力,費用大眾安徽報銷,公司給每位員工預留了 1.5 萬元 / 年的培訓費。
當初加入大眾安徽時,李北豪還有些猶豫,大眾安徽只給他漲了 20% 的薪水,而另一家新勢力開出的薪資更高。但現在,他徹底踏實了。就算實在學不到東西,自己練好英語也不算虧,全球化浪潮下,汽車出海機會有很多。
新世界與舊世界
投入數十億歐元、數千人規模的研發力量,大眾渴望汲取中國新能源車企造智能電車的 " 秘密 "。與小鵬合作,便是一個重要視窗。幾乎所有大眾安徽的員工都認為,目前與小鵬合作是公司的一号任務,決定了下一款重磅新車的成敗。
2023 年 7 月,大眾集團以 7 億美元收購小鵬 4.99% 的股權,雙方計劃共同開發兩款純電車型。今年 " 小大合作 " 深化到電子電氣架構領網域,兩方工作人員的聯動也更加頻繁了。路齊透露," 每周都會一起開會 ",讓他產生出一種 " 和小鵬一起造車的感覺 "。網上流出的照片顯示,小鵬在廣州總部單獨開辟了一片挂有 "VW project" 标志的辦公區,數百名大眾汽車工程師已入駐小鵬汽車。
按照大眾的規劃,未來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所有純電動車型,都将搭載與小鵬合作開發的 CEA(China Electrial Architecture)電子電氣架構,原型是小鵬 G9 搭載的 EEA 架構。
大眾汽車集團與小鵬汽車籤署電子電氣架構技術戰略合作聯合開發協定。圖 / 大眾官網
電子電氣架構相當于車輛的神經中樞,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以及智能車控的基礎。特斯拉将車輛分散的電子架構整合為集中運算,把軟硬體解耦,賦予空中更新(Over The Air,簡稱 OTA)功能,基于此,車輛軟體可以像手機一樣實現迭代更新。
大眾原有的純電 MEB 平台,使用的仍是傳統的分布式電子電氣架構,每個 ECU 只能單獨控制一個功能,大眾 ID.3 的 ECU 數量多達 60-70 個,非常復雜。這樣的設計弊端是系統的維護難度加大,一旦出現故障,排查和修復需要大量的時間,軟體更新也受此影響。此外,電子系統的穩定性也比較差,容易出現卡頓甚至黑屏等問題。而小鵬的 EEA 架構,采用了中央超算 + 區網域控制的設計,完全對标特斯拉。
如果 CEA 項目順利,大眾的新一代產品将由此進入座艙體驗智能、絲滑的 " 新時代 "。
因此,大眾内部非常重視 CEA 項目,可以說幾乎牽動了所有大眾在中國區建立的業務公司。整個 CEA 項目團隊由四部分人員構成,CARIAD(大眾集團旗下的軟體公司)、小鵬團隊,以及 CARIAD 旗下兩家合資公司酷睿程、翼創雷行(CARThunder),規模達上千人。
項目人員來源不同,由此產生的溝通和協作問題也在考驗着大家。在大眾,跨部門協作流程漫長、復雜,這曾經困擾過狼堡總部的轉型,做重要決策必須解釋清楚商業模式、來龍去脈,就需要進行大量溝通和讨論。
要轉型就不可避免涉及組織改革。程逸稱,單是今年,為了 CEA 項目,大眾軟體組織就經歷了兩次大的調整。某種程度來講,這個項目就是觀察大眾轉型的最小視窗。
CEA 架構的硬體主體是小鵬與 VCTC 合作,軟體部分則涉及小鵬與大眾集團旗下的軟體公司 CARIAD,變量主要來自後者。
先是拆 " 部門牆 ",根據服務的電子電氣架構不同,CARIAD 人員被打亂分拆為兩塊,和小鵬合作的 CEA 電子架構業務一塊,其餘員工負責大眾全球性的 PPE、MQB 電子電氣架構,前者在大眾的權重顯然更高,内部将其稱為 " 新世界 ",另一個自然被稱為 " 舊世界 "。
然後又拆 " 公司牆 ",CEA 項目裡 VCTC 和 CARIAD 需要緊密配合,因此在 CARIAD CEO 韓三楚的建議下,成立了一個 one team 團隊,由 VCTC 和 CARIAD 兩方出人,專項對接 CEA 項目,韓三楚以及 VCTC 的 CEO 吳博銳都是最高領導人。
實際執行中,CARIAD 并不承擔太多研發工作,主要負責調配供應商資源,将 VCTC 的要求轉述給兩家合資公司,由他們來執行具體需求,其中翼創雷行負責座艙部分,酷睿程負責智能駕駛部分。
CEA 架構。圖 / 大眾官網
雖然大眾也在努力調整架構,不過,自帶外企基因,也讓大眾安徽内部質疑 CARIAD 效率水平的聲音從未平復。
在翼創雷行工作的員工郭子銘總結,只要流程裡涉及 CARIAD 部分,項目推進就自動放緩了。CARIAD 要遵守大眾集團的規範流程,設計、評審、落實、歸檔入庫,復雜的流程要一步步來,一晃幾個月就過去了。
CARIAD 的作息嚴格按照朝九晚五走,在内部被視作 " 養老部門 "。大家 " 不相信每天 5 點就下班的團隊,能做出(像樣的)智能化功能 "。而在新勢力,研發團隊加班是家常便飯,996 是标配。做項目通常是幾個流程并行開展,根據郭子銘的經驗,同樣的項目,新勢力用 4 個正式員工,加幾個外包,總共不超過 10 個人,半年就能出成果。而現在總共 20 個人,速度遠不如新勢力。
對比起來,由大眾科技(VCTC)主導的 CEA 架構硬體部分開發,要順利許多。路齊形容,與 VCTC 合作,小鵬類似咨詢公司的定位。VCTC 提需求,小鵬會給出分析建議,然後 VCTC 再決定是否繼續往下做。雙方在供應鏈層面也有合作。許欽負責 VCTC 和小鵬合作項目的供應鏈工作,小鵬導入了不少自己的供應商,與大眾聯合采購。零部件到位後,大眾安徽另有一套标準,會再追加一系列測試驗證。
只是,同樣的部門配合問題也存在于 VCTC,如何協同這些部門繼續考驗着大眾安徽。
遠離狼堡,年輕的大眾安徽,歷史包袱小,轉型步伐邁得更為輕盈。程逸稱,大眾安徽内部有專門做流程、組織的部門,他猜測通過與小鵬項目的合作,新勢力高效的流程也會成為大眾安徽内部持續改革的方向。
再造一個狼堡
大眾把轉型的更多籌碼,押在大眾安徽身上。
如果往前回溯,大眾電動化轉型始于 2015 年。" 排放門 " 後,大眾投入 70 億美元研發模塊化電驅動平台 MEB(Modularer E-Antriebs Baukasten),2016 年正式宣布集團層面的電動化轉型戰略。當時特斯拉剛生產出後來的暢銷車型 Model 3,蔚小理們剛成立不足 2 年。
大船調頭的阻力不是水,而是坐在船上的人。大眾的員工們對于電動化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态度,這讓大眾的轉身搖擺不定。前大眾高管曾向《紐約時報》吐槽,大眾的 " 土著們 " 很頑固," 工程師們認為只要發電廠還在燃燒化石燃料,電動汽車就沒有意義 "。
這導致大眾此後的觸電之旅并不順利。2020 年 8 月,大眾推出的首款純電車型 ID.3 因為大規模軟體問題,無法按計劃上市。最後,在一間臨時搭建的帳篷廠房裡,工程師們不得不為超過 1 萬輛 ID.3 挨個更新,通過手動 OTA 來修復軟體的嚴重 BUG,每台車的 OTA 需要花費 6-7 個小時。這種原始的 OTA 方式以及軟體能力令大眾遭到了無情的群嘲。
軟體事件只是一個縮影,始終無法痛下決心也不只是大眾一家車企的問題,幾乎所有傳統車企都要在油車邁向電車的路上,盡量精确地算好每一步。
如今,大眾遠離狼堡,來到了新能源熱火朝天的中國,扎根于安徽,大眾渴望在這裡,再造一個狼堡。
在不少大眾安徽員工看來,VCTC 的成立标志着德國極大程度下放研發權限給中方,對于合資車企而言,這是不小的改變。
只是,釋放權限是個漸進過程,目前大眾安徽的部份項目仍要上報狼堡審批,流程難免有些漫長。路齊待久了,已經摸清楚德國人的工作節奏。一個任務德國人喜歡排期兩周去完成,給可能發生的問題,留有充足的解決時間。
随着德國人入駐大眾安徽,更多總部的審批職能轉移到中國,流程長的問題也得到了緩解。這些德國人自帶資源,或許是總部某個系統的使用權,或許是某個方案的決定權,他們甚至能與總部博弈,為大眾安徽和總部 PK,确實 " 能起到一定作用 "。
有員工認為,在他所在的部門,大眾集團對大眾安徽的放權程度已經達到了 95%,RASIC 責任分配上,大眾保留了部分 S(support)和 I(informed),其餘 A(Accountable ) 、R ( Responsible ) 、C ( Consulted ) 都下放給了大眾安徽,即支持、告知性事項保留,其餘責任、協商等都下放給了大眾安徽。
那些來到安徽的德國人,把大眾安徽視為事業騰飛的新起點。VCTC 員工鍾坪寧經常與德國同事交流,窺探到幾分狼堡的輝煌過往。大眾總部設在德國薩克森州的沃爾夫斯堡(俗稱 " 狼堡 "),得益于強大的汽車工業,是德國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收入高福利也好,在大眾工作,每年有 30 天年假,作息嚴格遵守朝九晚五," 類似德國國企 "。因此整體的人員流動性很低,但弊端也顯而易見,總部的晉升空間很小,再加上裁員的風終是吹到了狼堡,讓不少總部的人敏感地捕捉到幾絲危機。于是,他們選擇升一級來大眾安徽,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況且,來到安徽後,大眾給他們安排了豪宅,甚至配備司機,孩子也可以上國際學校,福利待遇相比在狼堡并沒有縮水。
随着大眾安徽打造的首款車 ID. 與眾登場,大眾在中國市場的排兵布陣也更加清晰了。大眾北京中心(VBC)為第一等級, 往下排是 CARIAD 和 VCTC。未來大眾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所有純電車型都将在此研發。将 VCTC 獨立出來後,大眾安徽的工廠,與上汽大眾、一汽 - 大眾旗下工廠,主要承擔大眾不同新車的生產工作,大眾安徽只生產純電車,另兩家則負責制造純電、混動和燃油車型。
更多發展純電的重擔,在大眾安徽身上。
入職大眾安徽的第一天,每人會領到一身灰色工服,後面貼着一句标語," 在中國開創新大眾 "。
對于大眾而言,開創新大眾或許也是找回曾經的自己。87 年前,從狼堡車間開始,大眾憑借甲殼蟲、高爾夫、帕薩特等暢銷千萬輛的神車,登頂全球汽車銷冠,能和豐田掰一掰手腕。巅峰時期,大眾旗下有 12 個品牌,在 31 個國家設有工廠,總共擁有 66 萬員工,每天将近 41000 輛新車下線,銷往 153 個國家。
當電氣化浪潮襲來,大眾有些掉隊了。大眾集團 CFO 兼 COO 阿諾 · 安德裡茨(Arno Antlitz)在三季度業績會上預警,"2024 年和 2025 年将是大眾集團最煎熬的兩年。對于員工、大眾安徽、甚至是大眾集團來說,2026 年推出的新能源車型都至關重要。"
能否再現大眾在狼堡的輝煌,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确定。
比如產品路線選擇,當越來越多車企加入增程陣營,大眾安徽的定位仍是一家純電車企,并且,ID. 與眾投向市場後,并沒有多大水花,員工們難免為公司前景捏把汗。
德國裁員的風聲,傳到了大眾安徽,員工們不由地重新審視這家公司。" 德國都能裁,何況是安徽?" 鍾坪寧至今沒有把簡歷從招聘網站撤下來,他想萬一大眾安徽倒閉了,還能有機會跳出去。偶爾他還主動和獵頭聊一下,了解外面都需要什麼樣的員工。
李北豪每周三、周四雷打不動去學習英語,據他觀察,用大眾給的培訓費報班充電的人不在少數。英語好的,就報德語,校招生偏愛報車輛相關的實用操作課,也有老員工每周準時出現在溝通、匯報等課程教室,學習成為大家緩解焦慮的一個途徑。
大眾也沒有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今年 6 月,大眾豪擲 50 億美元投資美國造車新勢力 Rivian,雙方将聯手開發軟體以及電動車技術。李北豪明白,比起打工人,公司永遠有更多選擇。
(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每人 Auto",作者:謝韫力,編輯:李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