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奧特曼對馬斯克下手了,歡迎閱讀。
出品|虎嗅科技組
作者|孫曉晨
編輯|苗正卿
頭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 4 月 9 日,OpenAI 在社交平台 X 發布消息,稱對馬斯克提起反訴,指責其試圖拖慢 OpenAI 的發展。據了解,在此次反訴檔案中,OpenAI 要求對馬斯克采取措施,禁止其 " 進一步從事非法和不公平的行為 ",并要求他為其已經給被告方造成的損害負責。
OpenAI 表示,馬斯克對 OpenAI 無休止的行動是為了他的個人利益,企圖控制領先的 AI 創新,其一直在散布虛假信息,實際上 OpenAI 正準備建立世界上裝備最好的非營利組織。
OpenAI 引用了官網四月初發布的博文以證明其建立非營利組織的決心,文中顯示,其董事會已指示該公司召集專家組,以幫助 OpenAI 的慈善機構了解當今非營利組織在履行其使命時面臨的最緊迫和最棘手的問題,相關成員将于 4 月宣布,并将在 90 天内向 OpenAI 董事會提交他們的見解。
OpenAI 與馬斯克的 " 扯皮 " 已有年頭。作為 OpenAI 的創始人之一,馬斯克曾試圖将 OpenAI 并入特斯拉并擔任 CEO。在輸掉了 OpenAI 控制權争奪戰之後,馬斯克于 2018 年離開董事會。
2022 年 OpenAI 推出 ChatGPT 并迅速商業化,雙方理念分歧逐漸加劇。馬斯克多次公開批評 OpenAI 違背創始之初的開源理念。面對 OpenAI 日漸明朗的營利化轉型,馬斯克多次提起訴訟,指責 OpenAI" 涉嫌壟斷 " 且 " 違背非營利使命 "。OpenAI 不堪其擾,公布部分證據,聲稱馬斯克早有推動 OpenAI 向營利組織發展的想法。而此次在社交平台 X 上,OpenAI 再次講述了馬斯克的行徑,稱 " 他試圖奪取 OpenAI 的控制權,并以營利為目的将其與特斯拉合并——他自己的電子郵件證明了這一點。他沒有如願以償,就怒氣衝衝地離開了。"
在反訴檔案中,OpenAI 還提到了馬斯克的一次收購提議。去年年底,OpenAI 發表文章稱董事會正在評估其公司結構,未來将繼續保持非營利性組織和營利性組織兼而有之的狀态。随後在 2025 年 2 月,以馬斯克為首的投資者财團,拟以 974 億美元收購 OpenAl 的非營利組織,但遭到拒絕。針對那次收購,OpenAI 在此次反訴檔案中給予反擊,指出該收購提議是 " 虛假的 "," 目的是擾亂 OpenAI 的未來 "。
實際上,馬斯克與 OpenAI 的訴訟 " 扯皮 " 此前暫以 OpenAI 的階段性勝利告一段落。2025 年 3 月,法院駁回了馬斯克要求暫停 OpenAI 轉型的初步禁令申請,但允許該案件在 2026 年春季由陪審團進行審判。
如今,OpenAI 主動出擊,發起反訴,顯然是希望盡快擺脫馬斯克的訴訟糾纏,從而争取自身營利化轉型盡快落地。作為資本密集型的企業,OpenAI 盡管依然維持着技術領先的地位,但是自身的營利需求依然強烈。
根據此前報道,OpenAI 在當地時間 3 月 31 日宣布完成了一輪規模巨大的私募融資,融資金額高達 400 億美元,公司估值達到 3000 億美元。但是軟銀集團要求,這筆巨款需要 OpenAI 必須在年底前成功重組為一家營利性公司,否則,軟銀可以将這輪融資的規模縮減至 200 億美元。這或許成為 OpenAI 反訴的重要現實因素,畢竟排除馬斯克的訴訟糾纏是其營利化轉型必須面臨的現實任務。
此外,日漸激烈的行業競争,也迫使 OpenAI 盡快擺脫外部不利因素。此前,馬斯克的 AI 初創公司 xAI 已與其社交網絡 X 合并,DeepSeek、Meta 等眾多公司先後推出性能優越的 AI 模型,這些行業動态使得 OpenAI 的市場競争壓力加大,而自身的轉型發展也就不得不加快進程。
反觀馬斯克,近期也并不順利。據悉,其旗下公司 xAI 投入數億美元,正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超級計算機。但是,xAI 卻無法從當地電網獲得足夠的電力來運行孟菲斯的 100 萬個 GPU,需要在現場建設自己的發電站,這将大大增加了馬斯克用以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成本。
此外,馬斯克還與特朗普的 " 貿易軍師 " 納瓦羅展開罵戰,原因似乎在于美國所謂的 " 對等關稅 " 導致特斯拉股價暴跌,馬斯克損失慘重。而馬斯克本人也在直播時遊戲技術不過關而慘遭嘲諷。如今,遭遇 OpenAI 的反訴,馬斯克當真煩心事不斷。
OpenAI 的反訴行為表明,馬斯克的訴訟動作真實影響到了 OpenAI 的發展進程。而此次反訴是否能取得成果,OpenAI 是否成功轉型,尚未可知。但是按照馬斯克的一貫作風,其恐怕不會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