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華為朋友圈擴列,但屏蔽了小米,歡迎閱讀。
手機和汽車,兩家都迎來直接對壘時刻。
撰文 | 趙晉傑
編輯 | 王靖
餘承東、趙明,與雷軍、盧偉冰,四人罕見聚到了一起。2019 年 3 月份的深圳木棉花酒店,一起吃早餐的過程中,雷軍告訴餘承東,華為手機的步步緊逼,使得小米手機銷量持續下跌,并開玩笑稱:" 這樣下去,我 2020 年 4 月基本上要關門了。"
來自美國的制裁意外打斷了華為手機的增長之路。按照餘承東的說法,"(2019 年 5 月開始)四輪制裁過後,小米鹹魚翻身,活了過來。"
如今,随着華為 Mate 60 系列大賣,迎回 5G 芯片的華為手機,在等來業務復蘇之際,闊别手機圈許久的 " 餘大嘴 " 形象,也有了重返台前的迹象。
近期的 2023 華為花粉年會上,餘承東在提到國内不尊重知識產權現狀時,以手機行業舉例稱:" 大家直接抄襲,抄襲完了還編成自己的名字 …… 把我們(折疊屏)的這個雙旋水滴鉸鏈,直接編名叫龍骨,但是龍骨實際上根本不存在。"
餘承東
" 龍骨 ",對應的正是小米在新一代折疊屏中自研的龍骨轉軸技術。今年 8 月份,該技術首發于小米折疊屏 MIX Fold 3。
對于餘承東的上述表态,小米官方在回應聲明中稱其為不實言論,與事實嚴重不符,根據小米澄清公告," 龍骨轉軸 " 屬于業内首創 3 級杆組結構,無論是設計思路還是機械結構,都與雙旋水滴鉸鏈不同。
折疊屏,正成為一眾國產手機廠商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的最佳載體之一。高端化,已成為小米這幾年繞不過去的一道關卡。在今年舉辦的第四次年度演講中,雷軍表示,為了打進高端市場,盡管小米在過去三年間向手機業務投入了百億資金,但收獲寥寥,這一痛苦過程更是被雷軍形容為 " 近十年來我最痛苦,也是收獲最大的一次。" 演講當晚發布的小米 MIX Fold 3,則寄托了雷軍帶領小米衝擊高端的新希望。
在汽車行業分析師林松看來,小米想要捍衛的不只是其在折疊屏上的技術創新能力,更擔憂外界對其創新能力的質疑輻射到即将上市的汽車上," 手機高端品牌的溢出效應,會更有利于打造汽車品牌的用戶認可度,并有助于手機廠商跨界賣車。" 問界新 M7 成為爆品的背後,就離不開華為 Mate 60 系列的助攻。
摸着華為經驗賣車的小米,在手機和汽車業務上即将與華為成為雙重競争對手。這也就不難理解,餘承東頻頻喊話車企,組建華為聯盟之際,卻選擇将小米屏蔽在了朋友圈之外。
華為與小米因專利引發糾紛,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
最近一次專利糾紛發生在 2 月份。當時,華為指控小米侵犯其 4 項手機專利,分别為 " 發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裝置 "" 載波聚合時反饋 ACK/NACK 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戶設備 "" 一種獲取全景影像的方法及終端 "" 一種鎖屏方法及移動終端 ",涉及 4G、拍照和解鎖等功能。
從 5 月份開始,小米逐一對上述 4 項專利發起無效請求。及至 9 月份,雙方對外宣布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定,該協定覆蓋包括 5G 在内的通信技術。
專利糾紛之外,華為和小米在手機領網域更是爆發過多場 " 口水仗 "。
2011 年年底 " 三亞會議 " 上,華為決定不再做運營商定制服務,轉而進軍消費者手機品牌業務。執掌手機業務的餘承東,自此成了微博達人。在此之前,還沒有一位華為高管在微博上如此直接地表達情感,不斷嘗試接近消費者。
為了跟當時國内市場占比第一的小米競争,餘承東 2012 年确立雙品牌策略,成立互聯網手機子品牌榮耀,并于 2013 年獨立運營。在榮耀發展過程中,華為擅長的跟随策略貢獻巨大,但也随即引發了雷軍的不滿。
2014 年 3 月 17 日,小米推出紅米 Note 系列,廣告語為 "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發生 ",兩天後的 3 月 19 日,榮耀發布新品 3X 暢玩版,廣告語為 " 更美好的事情已經發生 "。同年,更有一位名為 "IT 華少 " 的網友發微博稱,小米 4 芯片為省成本沒有進行 " 點膠 " 處理,在做工上甚至不如華為的榮耀 6。
圖源:紅米 Note 官網
坐不住的雷軍開始通過微博向餘承東喊話,建議其 " 拿出世界五百強的胸懷,認真管管華為終端的風氣,共同推動國内手機行業發展。" 随即,餘承東轉發雷軍微博,并表示 " 我詢問了我們榮耀團隊,并沒有去黑小米!我們無法也不能去控制互聯網上人們發表意見的自由。沒有大氣量,無以成大器。堅持做好自己,不要去在意别人怎麼說吧!"
随着榮耀在 2017 年超越小米成為中國互聯網手機品牌第一,雙方之間的對抗愈演愈烈。在 2019 年 1 月紅米更新為 Redmi 品牌發布會上,雷軍再次火力全開,喊出 "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雷軍進一步解釋," 之前我是華為的粉絲,但是自從子品牌(榮耀)誕生之後,他們就一直黑小米,怎麼 LOW 怎麼來。"
" 幹榮耀 " 的重任落在了新晉加盟小米的盧偉冰頭上。2019 年 7 月,榮耀 9X 因配備 10W 充電器,遭盧偉冰連發數條微博嘲諷,盧偉冰自此開始被網友戲稱為 " 盧十瓦 ";當榮耀 CEO 趙明說 " 不送測 DxO 是因為慣例并且質疑其公正性 " 時,盧偉冰貼出小米 CC9 Pro 中端機和榮耀旗艦機的對比圖,以證明兩者具備相同的拍照水平,試圖展示小米在算法調教能力上技高一籌。
" 老板每次發飙的背後,都對照着現實層面的狀況變化。"IDC 行業分析師唐明說。雷軍 2019 年火力全開的現實背景是,小米國内銷量承壓。IDC 數據顯示,2018 年,華為手機出貨量 1.05 億部,同比增長 15.5%,穩居國内第一;小米手機出貨量 5200 萬部,同比下降 5.6%,已經從原來的國内第一滑落至第四。到 2019 年,華為開始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手機廠商。
不過,在華為被意外制裁後,随着華為手機跌出國内前五,小米手機重回全球前三,雙方的對抗感漸消。
如今,華為手機再度卷土重來,雙方的新一輪競争再次拉開帷幕。這是餘承東再次化身手機圈 " 餘大嘴 " 的現實背景。
繼今年二季度市場份額暴漲 76.1%,從去年同期的 7.3% 增長至 13%,與小米并列國内第五名後,華為手機在三季度再次同比增長 37%。
根據 BCI 最新數據,11 月份,國内小米手機當月激活量高達 524.3 萬部,僅次于蘋果的 604 萬部,位居第二,重奪國產手機品牌第一,同比增速達到 44.1%。華為則以 403.1 萬部激活量,位居第四,但同比增速高達 75.6%。
向手機圈的小米開炮之餘,汽車圈方面,華為為了進一步消除外界對其親自造車的猜疑,則開始廣邀朋友入夥。
在 11 月底宣布拆分車 BU 對外獨立融資後,長安成為首家參股車企。但對于拆分車 BU 成立的這家新公司,華為想要為其籠絡的朋友遠不止長安一個。根據華為規劃,車 BU 現有戰略合作夥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都将是華為拉攏的對象,最終目标是将新公司組建為一家涵蓋眾多車圈朋友的股權多元化公司。
為了實現上述目标,除了向賽力斯、江淮、奇瑞、北汽等四家展開智選車業務合作的車企發去入股邀請之外,據外媒爆料,華為還向一汽、東風、奔馳、奧迪等國内外車企發去了入股邀約,以 280 億 -350 億美元之間的估值價格,邀請這些潛在合作夥伴購入 3%-5% 股份。
不過,華為的朋友圈擴容計劃多少帶些一廂情願的成分。有知情人士稱,奔馳對入股一事興趣不大,相比引入華為這類外包技術供應商,奔馳更希望自研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軟體服務,以維持其高端品牌定位。
奧迪反而表現出了更大積極性。據消息人士透露,奧迪和華為正計劃聯合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且有望在 2025 年搭載于面向中國市場的新車型上。被爆出與華為合作之前,今年 7 月份,奧迪正式跟上汽智己達成合作,将借助後者的電動技術聯發開發新車型。
拆分車 BU 拉攏外部車企之外,華為還有另一條擴大造車聯盟的路線,即将原智選車業務更新為統一的品牌标識 " 鴻蒙智行 "。這可以視為被任正非叫停華為品牌與車企的綁定行為後,餘承東找到的 Plan B。借助 " 鴻蒙智行 ",餘承東既可以對現有智選車模式下各大品牌的產品進行統一化管理,又能夠規避集團内的争論和其他風險。
在賽力斯的問界、奇瑞的智界之後,陸續還有兩家鴻蒙智行的合作品牌即将登場。餘承東在廣州車展上透露,北汽和江淮的品牌命名中,也會繼續帶 " 界 " 字。
盡管同樣涉足造車,但早早宣布全棧技術自研的小米,顯然不會是華為需要籠絡的對象,反而是華為需要警惕的潛在對手。
進入 12 月,有關小米汽車的消息越來越多,繼工信部披露小米首款電動汽車 SU7 的外觀和系列配置後,近期,工信部發布的《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公告中,再次披露了小米 SU7 的續航參數信息,其電池容量分為高配 101kWh,和低配 73.6kWh 兩個版本。其中,采用弗迪磷酸鐵锂電池的 73.6kWh 電池包,配備 400V 電壓平台,最高續航達 668km;采用寧德時代三元锂電池的 101kWh 電池包,配備 800V 高電壓平台,最高續航 800km。
圖源 / 工信部企業申報車型公示詳情
首款電動車亮相之外,小米汽車未來三年的產品規劃也随即被曝光。據汽車像素 AutoPix 獲悉,小米已規劃好了三款汽車,其中前兩款為純電,内部代号分别為 " 摩德納 "" 勒芒 ",第三款產品是混合動力車型,内部代号為 " 昆侖 "。
今年 10 月份,36 氪 PowerOn 曾爆料稱,小米汽車已确定開發增程式電動車,且在官網上,小米已經發布了對增程系統設計開發工程師等相關崗位的招聘需求。
自 2021 年以來,包括增程式產品在内的混動車型,增速開始反超純電車型,并保持至今。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 1 月 -10 月,混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 79.5%,遠高于同期純電車型的 17.3%。尤其是增程式車型,已經成為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折不扣的銷量利器。
餘承東主導下的問界新 M7,更是成為增程式提振銷量的最新代表。自 9 月上市以來,問界新 M7 累計大定超 10 萬輛,并助推問界 11 月銷量逼近 2 萬輛,在一眾新勢力中僅次于理想、小鵬,位列第三。
除了順應當前汽車行業趨勢進軍混動提振銷量規模外,小米也在摸着華為經驗開始改造線下手機門店用以賣車。等到 2024 年小米汽車正式上市之後,小米之家也将同時承擔起汽車和消費電子的雙重銷售任務。
多路相逢的雷軍和餘承東,也即将迎來雙重作戰的競争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