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身體疲乏沒精神 “秋乏”來襲如何應對,歡迎閱讀。
出伏後,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容易出現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這就是人們常說的 " 秋乏 "。如何緩解 " 秋乏 "?不妨試試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劉納文給出的這些建議。
劉納文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介紹,俗話說 " 一夏無病三分虛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大量出汗,即使沒有大病,身體也會有幾分虛弱。由夏轉秋後,機體在夏季時損耗的陰津未恢復。陰津陽氣皆不足,故而人們常感疲乏、倦怠、四肢無力,這便是 " 秋乏 " 的來由。
" ‘秋乏’是一種自然現象。适當調整生活方式,順四時養生,‘秋乏’可自然緩解。" 劉納文建議,規律起居,保證睡眠。适當午睡可幫助恢復精力,消除困倦。午睡時間可選擇飯後半小時左右,休息 20 至 30 分鍾為宜。
"除了保證睡眠,多到戶外走走,适度有氧運動也可消除‘秋乏’。" 劉納文表示,跑步、打拳、跳繩、登山等運動可以促進人體的神經、心血管和呼吸系統健康,起到解 " 秋乏 " 的效果。老年人可做操、快走,緩中加力,鍛煉骨骼肌的同時還能改善心肺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太早晨練,因為出伏後的初秋時節,溫差逐漸加大。有些人四五點鍾就外出晨練,此時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讓早晨本已較高的血壓上升更快,從而增加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劉納文還建議,适當進補,增加營養。秋季進補宜選用滋陰之品,如百合、芝麻、秋梨、銀耳、蓮藕、杏仁等食物。适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等。宜多吃鹼性食物,如蘋果、海帶、新鮮蔬菜、香菇、豆類等,中和體内的酸性物質,消除疲憊。勿過食辛辣和過量飲酒,以防生内熱而傷陰。
劉納文提示,秋季日照時間變短,人體分泌褪黑素增多,抑制了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使人感到情緒低落。因此,秋季應多曬太陽,主動疏導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