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關稅炸彈,誤傷特朗普的“枕邊人”,歡迎閱讀。
轉身離開,有話說不出來
特朗普和馬斯克,漸行漸遠。
特朗普關稅政策正式生效,全球各地都做好準備,迎接這場 " 經濟挑戰 "。
但殊不知,這一拳砸下去,很快就傷到了特朗普的 " 親密戰友 " 馬斯克。
地球人知道,馬斯克和特朗普,關系不一般。
去年大選,馬斯克為了特朗普出錢又出力,還親自上場搖旗呐喊;特朗普再度當選後,也是給馬斯克委以重任,讓他擔任 "DOGE" 的部門老大,專門負責降本增效。
即便特斯拉遭遇各國抵制,銷量和股價一落千丈,馬斯克仍然堅定地站在特朗普身邊。
而關稅政策一出,馬斯克和特朗普之間的 " 塑料友誼 " 卻立刻出現了裂痕。
馬斯克先是在 X 上發推文,旗幟鮮明地反對對等關稅政策,還轉發了一系列視頻佐證自己的觀點。
沒過多久,馬斯克又在一次活動中聯系意大利等歐盟國家,提出想要建立 " 零關稅區 " 的想法,分明就是跟特朗普唱反調。
關于馬斯克的一系列動作,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一針見血地指出:他怕了。
但面對馬斯克的表态,前段時間還在勸馬斯克不要離職的特朗普也罕見地表現出強硬态度:就是不改。
而随着特朗普的強硬回應,特斯拉的股票也出現了大跌,馬斯克的個人資產直接縮水 300 億美元。
當自己的财富根基受到威脅時," 保國公 " 馬斯克,可再也坐不住了。
特朗普的大靴子,誤傷 " 自己人 "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并不是第一次實施。
比如,在 2018 年至 2020 年期間,美國曾經對洗衣機行業整體加征 20%~50% 的關稅。
當年,不管是海爾,還是三星、LG 等品牌,都在美國的銷售壓力驟然變大。
而美國的本土洗衣機企業卻如魚得水,如惠而浦(Whirlpool)、GE 等品牌的市場份額顯著提升。
被排擠的國外洗衣機企業,也為了規避關稅開始在美國本土設廠,也為美國增加了不少就業崗位。
對于特朗普來說,一招好用,那就加大力度來第二遍。
于是,就有了這回無差别的全球 " 對等關稅 " 大招,一來繼續盤活自家工商業,二來對其餘國家都是一次強有力的 " 威脅 "。
只不過,相比于上次被打得措手不及,這次全球各地早就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揮出關稅大棒的美國卻發現,自己的無差别攻擊非但沒有起到預想中的威懾效果,反而讓自家的後院着了火。
首先是美國股市大跌,前天的 " 黑色星期一 ",美股三大指數同時暴跌,讓不少投資者都心有餘悸。
其次,這無差别關稅砸下去,讓重度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美國科技工業巨頭們叫苦不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
自打黑色星期一以來,蘋果的股價就在兩個交易日内下跌超過 17%,跌沒了三個小米市值。
這還不算啥,如果關稅政策落地,從國外工廠進貨到美國的 iPhone 成本将會直線上升 15%~26%,相當于每台得多賣數千元。
而美國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如果蘋果漲價超過 30%,那大部分民眾都不樂意買賬。
為了延緩漲價,蘋果特地趕在關稅政策落地之前,從印度運載了滿滿 5 架飛機的 iPhone 等產品回美國。
有消息稱,蘋果已經在美國倉庫儲存了相當于美國去年 iPhone 銷量 4 倍的存貨,就是為了盡可能地壓住 iPhone 的價格。
但一旦這些庫存消耗完,再加上蘋果的迭代更新,蘋果在美國的銷量将會岌岌可危。
蘋果在美國都自身難保,在海外市場更是危機四伏。
就在上周,有不少媒體曾給出過推測,一旦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落地,在中國銷售的 iPhone 價格将會漲至之前的 2 倍左右。
這對于陷入增長瓶頸的蘋果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受傷的企業也不止蘋果這類高科技企業,數據統計,目前美國本土服裝行業中,僅有 2.5% 的服裝和 1% 的鞋履由美國本土制造。
高度依賴進口的耐克、Lululemon 等品牌,都将會迎來漲價潮,美國民眾紛紛想趕在漲價之前囤一波貨應對漲價,甚至有不少人不惜刷爆信用卡。
對此,美國不少消費專家也急了,紛紛勸告民眾要理智消費,不要過度舉債,以好好應對接下來可能到來的 " 金融危機 "。
在讓美國藍領再次 " 偉大 " 之前,特朗普的關稅,卻還得讓他們負擔。
被驚醒的馬斯克,賠了夫人又折兵
比起蘋果,特斯拉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原因很簡單:馬斯克和特朗普之間的關系越好,互相傷害就越深。
去年美國大選時,馬斯克突然下場站隊特朗普,讓政界商界無數人都驚掉了下巴。
馬斯克站隊特朗普,無非就是兩點考量:
第一,就是依靠自己和特朗普的特殊關系,讓美國政府為特斯拉和 SpaceX 一定程度上開綠燈。比如之前備受困擾的工會方面,特斯拉就獲得了特朗普政府的鼎力支持。
第二,就是飽受輿論攻擊的特斯拉和馬斯克,和特朗普屬于 " 報團取暖 ",尤其對美國 " 政治正确 " 文化現象的反感,也讓二人走得更近。
有這兩點的加持,馬斯克似乎是打通了仕途和商業的任督二脈,登陸火星似乎都指日可待了。
但事情的發展,似乎遠遠超出馬斯克的劇本規劃。
先是在官場,馬斯克的 "DOGE" 部門出師不利,原本計劃的 " 降本增效 ",卻砸了無數美國普通人的飯碗,激起民憤。
同時,馬斯克在外交方面的口無遮攔,也為他的國際形象大打折扣,德國政府就曾經多次批評馬斯克幹涉德國大選。
結果就是,馬斯克和特斯拉在全球各地都遭遇了抵制潮,很多特斯拉遭到反對者砸毀,銷量和股價都一路下跌。
而馬斯克自己也發現,激進的官場做派會給自己招來不少麻煩,他曾經不止一次在公眾場合提到過:如果改革繼續下去,自己可能會陷入生命危險。
馬斯克畢竟是商業立本,政壇混不下去,至少還有商業帝國可以操持,于是他決定急流勇退,回去好好經營公司。
但特朗普可壓根沒想放過馬斯克,前腳剛傳出馬斯克的離職傳言,後腳特朗普的關稅大錘就狠狠砸下。
如果說官場讓馬斯克的計劃折戟,關稅政策的落地,直接抄了馬斯克的後路。
眾所周知,特斯拉極度依賴國際供應鏈存貨,其位于中國、德國等地的超級工廠以及中國的電池產業、韓國的芯片產業,曾不止一次地救了特斯拉的命。
但曾經的救命稻草,如今卻變成了長滿倒刺的荊棘。
在 3 月底,特朗普就籤署了針對汽車行業進口零部件加征 25% 關稅的條款,馬斯克當時就發文稱:特斯拉受到很大影響。
目前,特斯拉北美仍然非常依靠中國進口的锂電池、锂電池材料、壓鑄零件等等元件,而在關稅大棒落下後,這些元件的價格将會水漲船高。
數據顯示,如果算上之前的 25% 汽車行業關稅,今後特斯拉向中國購買的零部件成本預計會上漲 72.5%。
這對于銷量和口碑都逐漸下滑的特斯拉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統計顯示,在關稅政策落地之前,美國 3 月份的汽車銷量高漲 11.2%,與此相對的,則是特斯拉第一季度銷量下跌 13%。
簡單來說,就算美國民眾購車熱情異常高漲,特斯拉都在考慮範圍之外。
馬斯克,已然成了全美最慘的男人候補。
馬斯克的 " 保國生意 ",到了失控邊緣
特朗普和馬斯克一度有多 " 鐵 "?
在因為關稅政策 " 翻臉 " 之前,特朗普還特地為馬斯克帶過貨。
上個月,特朗普為了支持馬斯克,親自提了一輛紅色的 Model S,還直言說希望自己的購買行為,可以幫助特斯拉恢復銷量。
但這才剛剛過去一個月,二人之間的關系就從過去的親密無間,變得劍拔弩張。
當然,馬斯克雖然和特朗普沒有直接撕破臉,但馬斯克近期的火力,完全集中到了關稅政策的 " 軍師 ",白宮經濟顧問彼得・納瓦羅身上。
從二人之間的争吵,其實就能看出馬斯克和特朗普翻臉的理由。
在納瓦羅看來,特斯拉只不過是一家 " 汽車組裝廠 "。
只要馬斯克想的話,完全可以把整個產線都平移到美國來,成為一家徹頭徹尾的 " 純血美國車企 "。
他說:我們希望輪胎在阿克倫生產,變速器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生產,發動機在弗林特和薩吉諾生產,還希望汽車在美國本土制造。
簡單來說,特斯拉這麼賺錢,為什麼不帶着全體美國藍領們有錢一起賺呢?
對于這個建議,馬斯克自然是嗤之以鼻。
在 X 上,馬斯克直言不諱地稱呼納瓦羅為 " 白痴 " 甚至 " 比磚頭還蠢 ",另外還在積極地聯系矽谷科技巨頭,一同遊說美國政府暫緩關稅政策。
其實,馬斯克不是不願意 " 美國化 ",而是美國的效率和成本,實在是讓他心有餘悸。
2018 年時,特斯拉推出相對平價的電動汽車 Model3,本來想用這款平價車型迅速打開市場,但卻遭遇了擺爛的美國工廠。
當年,主要負責生產 Model3 的美國加州工廠幾乎是三天一小擺,五天一大擺,人均效率極低,還經常發生火災。原本預定的周產量 5000 台,拼盡全力才能達到 4000 台左右。
大量積壓的 Model3 訂單不得不延遲,因此,特斯拉股價應聲下跌 20% 左右,特斯拉一度陷入破產邊緣。
事情的後續大家都很清楚了,中國此時站了出來,充當馬斯克的 " 白衣騎士 "。
上海超級工廠從動工到投產僅僅用了 11 個月,在 2 年後,更是直接貢獻了特斯拉全球 53% 的產能,為 Model Y 的爆賣打下基礎。
後來特斯拉的爆款車型 Model Y 更是有 95% 的零部件由中國本土提供,可以說,就是這間上海工廠,成了馬斯克首富路上的最大助力。
如今的關稅政策落地,相當于美國政府逼迫馬斯克放棄海外工廠,重拾效率低下的美國工廠。
對馬斯克來說,在特斯拉的生死存亡之際,如果讓 2018 年的 " 產能地獄 " 再來一次,可能會直接宣告自己宏偉夢想的徹底崩塌。
其實,特朗普和馬斯克在合作之初,就已經寫下了最終必将分裂的結局。
馬斯克作為全球化的受益者,不管是特斯拉的龐大市場,SpaceX 的宏偉願景,甚至腦機接口的瘋狂實驗,都是基于高度發達的全球化完成的。
而特朗普的最終目的,則是讓一切制造業重回美國,這和馬斯克的 " 走出去 " 邏輯直接相悖。
現在的美國,政策朝令夕改并不稀奇," 保國公 " 的未來,目前還是一片模糊。
但馬斯克的現狀,無疑說明了一個問題:
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立場。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金錯刀 "(ID:ijincuodao),作者:宸希,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