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華為公布!,歡迎閱讀。
作 者丨倪雨晴 編 輯丨駱一帆
7 月 13 日,在華為 2023 創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上,華為對外公布了知識產權方面的最新進展。
華為副總裁、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截至目前,華為已經籤訂了近 200 份雙邊許可協定。此外,超過 350 家公司通過專利池獲得了華為專利許可。
他還介紹道,華為歷史上累計支付的專利許可費約是許可收入的三倍。2022 年,華為專利許可收入為 5.6 億美元。
結合此前華為公布的數據—— 2019~2021 三年的知識產權收入約在 12 億 ~13 億美元,近四年來華為的專利許可收入接近 20 億美元。
雖然相比華為總營收,專利的營收并非華為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華為一直強調,保護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必由之路,也正在正向循環過程中。
與此同時,華為還發布了三項專利許可計劃和具體費率,進一步增強了許可的透明度。
其一是手機許可計劃,5G 手機每台不超過 2.5 美元,4G 手機每台不超過 1.5 美元;
其二是 Wi-Fi 許可計劃,華為對 Wi-Fi6 消費類產品的許可費率是每台 0.5 美元。
其三是物聯網許可計劃,對于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設備,華為設定的許可費率是淨售價的 1%,每台費率最高不超過 0.75 美元,而對于通過物聯網增強聯接的設備,許可費率則為每台 0.3~1 美元。
可以看到,華為在專利許可方面更加體系化、公開化,從去年和 OPPO、三星籤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定,到今年向日本企業收取專利技術使用費的相關新聞也見諸報端。
過去 20 年,華為是蜂窩通信、Wi-Fi 和多媒體編解碼等主流 ICT 标準的關鍵貢獻者。華為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達到 9773 億元人民币。2022 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 1615 億元人民币,占其全年收入的 25.1%。華為在 2022 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行榜上位列第 4 位。
據介紹,華為已與三星、OPPO 等領先科技企業以及梅賽德斯 - 奔馳、奧迪、寶馬、保時捷、斯巴魯、雷諾、蘭博基尼和賓利等汽車制造商達成了專利許可安排。
樊志勇在論壇上強調,建立一個保護創新者、讓創新者得到合理回報并鼓勵他們持續創新的良性循環是可持續創新的關鍵。他表示:" 華為對專利許可采取平衡的策略。我們認為,收取合理的專利許可費會激勵創新,推動創新成果的應用。"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章寶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