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致命“食人菌”席卷日本,上千人感染!警告:可能傳入國内,歡迎閱讀。
一種名為 " 食人菌 " 感染症的疾病,正在日本快速蔓延。
據日本衛生部門的消息,今年以來,日本的 " 食人菌 " 感染症病例暴增,已超千例,創下歷史新高。這種病致死率高達 30%,目前尚不清楚患者數量迅速增加的具體原因。
有報道稱,美國和英國等國家最近也出現了病例增加的情況。那麼," 食人菌 " 傳到中國的風險大嗎?
致命 " 食人菌 " 在日本大爆發,不到半年,該國報告的病例已超過去年全年病例數,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6 月 9 日,日本今年報告的 " 食人菌 " 感染症病例數累計達到 1019 例,超過去年全年的病例總數 941 例。
" 食人菌 " 感染症患者從兒童到成年人都有,但該疾病多發于 30 歲以上的成年人。
◎ " 食人菌 " 一詞頻頻登上社交媒體平台熱搜 / 圖:微博
眼下正值暑期出國遊高峰,專家提醒:準備赴日旅遊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建議有危險因素的人近期非必要最好不要去日本。
01
日本流行的 " 食人菌 " 是什麼?
" 食人菌 " 聽上去很驚悚,有一秒拉到 " 生化危機 " 的氛圍感。
此次在日本肆虐的俗稱的 " 食人菌 " 感染症,醫學上叫做鏈球菌中毒休克綜合征,這是一種由 β 溶血性鏈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綜合征。
其致死率很高,約 30%。一旦因身體免疫系統不佳,造成皮膚傷口感染後,傷口就會出現組織壞死僵硬的情況,看起來像肉被吃掉一般,所以其致病菌在日本被稱為 " 食人菌 "。
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介紹," 食人菌 " 感染症通常病情發展非常快,從出現症狀到休克和多髒器衰竭僅需 24 至 48 小時。因此,早發現早治療非常關鍵,但是" 食人菌 "感染的初期症狀易被誤認為感冒。
◎ 早期症狀像感冒。/ 圖:全景視覺
初期症狀一般是咽喉疼痛、發燒以及食欲不振、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症狀,還有低血壓等敗血症症狀。在此基礎上,随着病情迅速進展,可出現軟組織病變、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多髒器衰竭。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魏芳芳主治醫師表示," 食人菌 " 又稱乙型(β)溶血性鏈球菌,屬于鏈球菌一種,生化分類法屬于化膿性鏈球菌。" 人感染乙型鏈球菌後可產生抗 M 蛋白抗體,并維持多年。感染鏈球菌後會出現感染性、中毒性以及變态性反應病變。"
鏈球菌在自然界廣泛分布,皮膚、鼻咽部、腸道均可正常帶菌,因此鏈球菌是人類主要致病菌之一。
魏芳芳告訴 39 深呼吸,鏈球菌感染後,主要導致兩大類表現:一是直接感染病,如急性扁桃體炎、咽峽炎,肺炎以及敗血症等。二是變态反應性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以及風溼性心髒病等。
◎ 化膿性鏈球菌的彩色掃描電子顯微照片 。/ 圖: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
而化膿性鏈球菌,也叫做 A 組鏈球菌,能夠引起多種疾病,可以造成從輕微的咽炎和膿疱病到致命的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和壞死性筋膜炎,全球都有分布和報告。
它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以前對它的關注不夠。
近年來,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侵襲性疾病的增加已引起科學界和醫學界的關注。 " 食人菌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其引發的重症致死率較高,但實際上臨床上重症的比例很低,大家不必過度緊張。" 魏芳芳表示。
02
出境遊高峰到,傳染國内風險增大
從全球範圍來看," 食人菌 " 感染症主要集中發生在日本,累計病例數量為世界之最,到底是什麼原因至今尚不明确。
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資料,美國 1987 年報告了首例 " 食人菌 " 感染病例,之後,歐洲、亞洲也報告了病例。日本最早在 1992 年報道了 " 食人菌 " 感染症典型病例,此後每年确診病例約一兩百例。
但日本從 2015 年開始倍增,不過每年病例數控制在千例以内,沒想到今年半年不到就破紀錄了,病例仍可能繼續增多,尚未看見拐點。
◎ 十年間日本每年都出現食人菌感染病例。/ 圖:日本 MBS 新聞網報道截圖
作為鄰國,中國迄今未見 " 食人菌 " 相關病例報道。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科主任黃琴對媒體表示,國内還沒有發現 " 食人菌 " 感染症病例,其實化膿性鏈球菌(A 組鏈球菌)感染,除引起 " 食人菌 " 感染症、壞死性筋膜炎外,還可引起猩紅熱,這在國内更為常見。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提醒稱:猩紅熱進入高發季,這是我國法定的乙類傳染病,尚無疫苗可預防。
此外,膿疱病(一種皮膚病)、急性咽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產褥熱,也可以由化膿性鏈球菌引起。化膿性鏈球菌感染後還可以繼發腎小球腎炎(腎髒疾病)、風溼熱和風溼性心髒病等疾病。
由于日本 " 食人菌 " 感染症疫情仍在發展,感染領網域的多位專家提醒:目前來看,日本流行的 " 食人菌 " 有一定風險傳染到國内。
◎ " 食人菌 " 有可能傳入國内 / 圖:日本廣播協會 ( NHK ) 報道截圖
随着暑期出境旅遊高峰到來,國内民眾赴日旅遊可能增多,如果個人防護不到位,确實感染 " 食人菌 " 的風險會加大,特别是65 歲以上的老人及有傷口或皮膚潰破的人群容易中招。
以日本近期 " 食人菌 " 感染病例來看,重症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應注意加強防範。
03
為何日本今年感染病例特别多?
" 食人菌 " 感染症的致命性固然可怕,但真正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是,該病的擴散速度明顯加快,因為一旦突破國界,可能又是一個全球性的疫情。
數據顯示,從 1 月到 5 月,日本東京都内的報告病例數以往年 3 倍的速度快速增加。而且,50 歲以上感染者人數增多,尤其 70 歲以上的感染者人數比往年出現了大幅上升。
至此,日本收治的 " 食人菌 " 感染症病例數,比過去十年的任何一年的年病例數還要多。
◎ 日本食人菌感染暴增,引發國際關注。/ 圖:央視新聞
為何今年日本 " 食人菌 " 感染病例激增?
日本專家懷疑,溶血性鏈球菌新變異株 "M1UK 譜系菌株 " 的存在,以及民眾對溶血性鏈球菌的免疫力下降,可能是造成患者急劇增多的主要原因,此外與日本的新冠防疫松懈也有一定關系。
目前已知,鏈球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或在損傷基礎上(如皮膚破損以及手術創傷等)直接接觸傳播。
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介紹," 食人菌 " 的感染途徑一般為經鼻腔、咽喉黏膜的飛沫傳播和經傷口等的接觸傳播。
因此,原本就有潰瘍性皮膚疾病的人、最近接受過手術的人、最近感染過帶狀疱疹和水痘等容易導致皮膚潰爛的疾病的人、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有酒精依賴症的人、常用止痛片或非甾體抗炎藥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魏芳芳建議有上述危險因素的人群,近期非必要最好不要去日本。
如果前往日本遊玩,應注意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注意保持社交距離,必要時佩戴口罩。還要注意手衛生,避免随意接觸公共高頻接觸部位。如有發熱,咽痛,病情進展迅速,需及時就醫。
◎ 定期洗手和 " 咳嗽禮儀 " 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 圖:全景視覺
對于健康人群來說,沒有皮膚破損和基礎疾病,實際感染概率較低,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專家認為," 沒有必要因為擔心鏈球菌感染限制旅行,甚至一直呆在家裡。" 但在出國前有必要先了解目的地傳染病情況,做好預防措施。
如何預防 " 食人菌 " 感染?
保持良好的手衛生習慣:在咳嗽或打噴嚏後和準備食物或進食前,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注意呼吸衛生:當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衣袖遮掩口鼻。進入人多密集的場所、封閉或空氣流通不好的空間時,注意佩戴口罩。
關注家庭生活衛生:家庭成員之間應避免共用毛巾、床上用品以及可能與唾液有關的物品,如水杯、碗碟、筷子等。
保持環境衛生:做好常見接觸區網域的清潔和衛生,注重對公用設備定期清潔消毒(尤其醫院内)。
參考資料:
[ 1 ] A 組鏈球菌是 " 食人菌 " 嗎?. 上海市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24-04-12
[ 2 ] 日本報告的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征創新高!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 華山感染 .2024-06-12
[ 3 ] 日本 " 食人菌 " 感染破千例上熱搜,這是什麼病?暑期如何安全出遊?. 文匯報 .2024-06-18
作者|葵葵
排版|深深
通訊員|張婷婷、戴希安、 簡文楊
首圖|123rf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