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專家:建議将修路信息通過地圖推送給每輛智駕汽車,歡迎閱讀。
快科技 4 月 3 日消息,據鳳凰網财經報道,談到如何可以規避風險,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長田豐表示,現在的交通警示牌,包括臨時施工的一些警示牌都是給人類駕駛員去看,而不是給自動駕駛汽車去看的。
" 現在很多新能源車上都是有智駕系統,那導航的地圖上是否可以考慮開放一個接口給交管部門,交管部門可以把臨時修路施工的優先級情況提前發到所有預先要途徑該路段的車上。"
" 只要車上了高速,導航就可以預告未來的 50 公裡或者 100 公裡内是有臨時施工,從而讓自動駕駛汽車提前幾百米就開始去讓人工去做介入。"
此外,田豐還表示,每輛智駕汽車在上路前都要進行測試," 打造一種虛拟仿真的測試場,也有真正路測的測試場,裡面包含大量的場景,比如夜間、暴雨等,每輛自動駕駛汽車上路都要去做考駕照。"
就如同人要去考相應的駕照一樣,配備智駕系統的車也要去考 " 駕照 ",這樣才能夠保證安全的底線。
田豐說," 現在很多對自動駕駛的訓練其實都是用的開源數據,每一家可能訓練的數據體量都不太一樣,但是不論訓練多少,其實最終都會碰到不認識的場景,這個世界是非常復雜的,因此需要國家有一個統一的标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