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五人團隊、兩周時間:他們正用AI做連載動畫,歡迎閱讀。
文 | 劉崇江
2024 年底,「與光同塵」推出的全球首部純 AI 連載動畫《果果星球》于 11 月 16 日正式首發上線,故事設定在遙遠的 1105 光年之外,一個只有水果蔬菜存在的 " 果果星球 " 上,主角是一群可愛的果蔬人類 " 吃土星人 ",他們的冒險由此開始。
全球首部 AI 連載動畫《果果星球》
在過去,制作一部動畫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努力,但随着 AI 的到來,傳統動畫制作的流程也發生了改變。據悉,在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依靠 AI 技術進行了大量人物創作和世界觀設計。通常制作一部動畫作品,團隊成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創建前期人物形象、場景設計和細節渲染。而《果果星球》項目只用了一個 5 人的制作團隊,由一位精通 AI 技術并擁有編導經驗的老師帶隊,在 2 周的時間内完成了角色創建、世界觀設計和第一集成片的構建。
動畫工作流程展示
可以說,AI 技術正在重塑創作流程,讓創意能更輕松的實現。對此,「與光同塵」CEO 陳發靈提到," 傳統的動畫投入成本高,制作周期長,内容市場的需求其實是跟不上的。但是 如果利用 AI 技術,我們就能夠打破傳統動畫制作的高門檻,創造出讓内容更豐富、風格更自由的作品,構建一個真正屬于未來的多元動漫生态。
不過,AIGC 的局限也同樣明顯。在真正的創作過程中,AI 不會 100% 按照創作者所設想的分鏡去執行。對此,「與光同塵」的創作者們給出的答案是:幹中學。" 一條路走不通,就得找另一條路。" 這樣的 " 靈活創作 " 存在于 AIGC 的方方面面。不過,對于滿懷熱情的創作者來說,這或許也是另一種 " 樂趣 "。
面對這種創作上的 " 不确定性 ",陳發靈認為,「與光同塵」在傳統影視領網域的創作經驗,成了是他們在 AIGC 領網域中的最大優勢:" AI 現在擅長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可以用傳統的一個模式去結合?如何產生一個新的工作流?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是在探索 AI 影視的邊界在哪裡。"
目前使用 Ai 進行創作時,創作者所面對的一些問題
比如說," 場景一致性、角色一致性、風格一致性 " 其實是 AICG 的三大技術難題。而在《果果星球》項目中,「與光同塵」的創作者通過自己獨特的工作流,解決了這一難題:" 我們先通過 AI 生成角色的各種動作、狀态和表情以及不同視角的畫面,再将這些畫面融合到各種場景的劇照中,并對光影、角色服裝的細節、以及面部特征等方面進行精細調整,從而确保角色在不同鏡頭中的一致性。"
截至目前,「與光同塵」團隊已經擁有 60 多名 AICG 核心創作人員,是全國最大的 AIGC 創作團隊。對此,「與光同塵」CGO 徐凌雲提到," 現在的 AI 公司主要抽成模型層、應用層這兩大類。「與光同塵」就是一家專注在應用層上的公司。而應用層公司的最大的壁壘,其實就是人才。"
《果果星球》片段
那麼,如何成為 AIGC 領網域的人才?陳發靈給出的答案是:熱愛和持續學習。" 我覺得熱愛當然是第一步,但如果你真的想在 AIGC 這個領網域走得更遠,那就必須不斷學習。AIGC 每天都在變,今天一個新模型出來,明天又多了種新能力。你得願意花時間去嘗試、去研究,去關注那些你還不懂但會影響你的東西。不能止步于‘好奇’,要成為一個主動學習者。"
最後,在未來的規劃上,陳發靈指出,「與光同塵」将不忘初心,持續以 " 產學研一體化 " 為發展核心。在 " 產 " 的方面,團隊通過大量商業實戰項目,不斷積累對 AI 工具的深度理解與優化能力;在 " 學 " 的方面,将商業上的實踐總結成經驗,推向高校、企業與大眾視野;在 " 研 " 的方面,團隊自主研發的 " 有光 AI" 軟體,依托創意智能體驅動多模态工作流,讓 AI 内容生成變得更加具象、可控。與光同塵将持續打磨内容品質,以科技賦能創意,不斷產出優質作品,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内容時代的 " 超級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