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清掃戰壕的子彈噴射器:一戰德國MP-18/I衝鋒槍(下篇),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 " 燃燒的島群 " 第 1298 篇原創文章,作者:Kagohl 3。
全文共 8027 字,配圖 23 幅,閱讀需要 17 分鍾,2024 年 10 月 14 日首發。
本文收錄于作者 "Kagohl 3" 專輯,歡迎持續關注。
接上期()
1918 年 4 月,在德國陸軍統帥部的直接命令下,MP-18/I 衝鋒槍正式服役,其使用說明也在同月開始下發給前線部隊,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衝鋒槍就此踏入戰争舞台。此外,根據陸軍統帥部的計劃,MP-18/I 衝鋒槍優先供給精銳的暴風突擊隊,在突擊連之中(連級的暴風突擊隊)組成特種衝鋒槍分隊,配備 6 支 MP-18/I,而普通步兵連則是為 10% 的步兵換裝 MP-18/I,至于前線每個士官和軍官也将得到 1 支該型武器。
圖 1: 輕巧卻不失火力的 MP-18/I 衝鋒槍對于暴風突擊隊員來說是絕佳的拍檔
MP-18/I 衝鋒槍在暴風突擊隊中的主要用途是跟随突擊隊員快速衝入敵軍戰壕之中或是掩體附近,亦或是在森林作戰和巷戰中于 50 米左右的近距離對敵人實施強大的火力射擊,最大化的擴大敵人傷亡或至少壓制他們的抵抗,此外還涉及阻擊敵軍步兵進攻。
德國陸軍統帥部還意識到這種新銳的單兵自動武器的彈藥消耗量不會少于前線大量裝備的 MG-08 重機槍和 MG-08/15 輕機槍,于是給 MP-18/I 安排了兩人槍組,其中一人專門操作該槍作戰,而另一人則是該槍的彈藥手。除了标準的毛瑟 G98 步槍外,彈藥手還會專門帶上一個背包,裡面有 6 個 32 發彈鼓和 48 個容納了 18 顆子彈的彈藥包。此外,每 2 支 MP-18/I 衝鋒槍就會配備一個手推式彈藥車,這種兩輪車能容納 2384 顆子彈,還能帶上彈鼓裝彈器和槍械的備用零件。
圖 2、3:1918 年在西線進行 MP-18/I 射擊訓練的突擊隊員,射手身邊背着包裹的就是衝鋒槍彈藥手
MP-18/I 衝鋒槍獲準服役的 1918 年 4 月正好是德軍發動皇帝會戰第二波攻勢:喬其紗行動的日子。德國陸軍統帥部計劃在位于貝蒂讷(B é thune)和伊普爾之間的 " 黑格防線 " 的北半部,也就是拉巴塞(La Bass é e)運河以北、伊普爾以南一片約 25 英裡的地帶實施攻擊,在北面奪取占領從凱梅爾山(Mount Kemmel)到蒙迪凱山(Mount des Cats)的一系列山脊,使炮兵能夠俯瞰伊普爾;而在西面需要針對法國北部小城市 " 阿爾芒蒂耶爾 "(Armenti è res)攻擊,繼而直撲位于該城 15 英裡之外的重要交通樞紐 " 阿茲布魯克 "(Hazebrouck)。而少量 MP-18/I 衝鋒槍就在本次行動中被分配給德國第 4、6 集團軍的突擊部門,即是作為實戰檢測,也是初步滿足暴風突擊隊員的需要。
圖 4: 反映 1918 年 3 月德軍突擊隊員手持 MP-18/I 衝鋒槍殺向英軍陣地的美術作品,但該槍在當月并未獲準服役
1918 年 4 月 11 日,德國第 4 集團軍成功占領拱衛伊普爾南線的交通要地,也就是法國小城阿爾芒蒂耶爾,而德國第 6 集團軍的前鋒也成功殺到距離鏈接着敦刻爾克港口的阿茲布魯克僅僅 19 公裡的區網域。4 月 12 日,梅維爾(Merville)及 63 高地失守,阿茲布魯克前方區網域,位于凱梅爾山一帶的巴約勒(Bailleul)暴露在德軍威脅之下,于是英國第 33 步兵師緊急趕赴該鎮組織防御,而這其中包括來自蘇格蘭的中校格雷厄姆 · 塞頓 · 哈奇森(Graham Seton Hutchison)帶領的機槍營。
圖 5: 格雷厄姆 · 塞頓 · 哈奇森中校
激戰許久後,4 月 14 日,德國第 4、6 集團軍突擊部隊的槍械火力猛然加強,開始全力向巴約勒的鎮公所位置進攻,德軍占領谷倉後一度對該處英軍造成嚴重威脅,不過最後在英軍敢死隊的阻擊下被迫撤回村中心位置。不過當天中午過後,英軍發現 100 碼開外有四處德軍齊頭并進,于是無奈的撤離了鎮公所。而英軍第 33 步兵師位于巴約勒前方山嶺的防線在支撐近 3 天後也被德軍撕開了幾道口子,哈齊森中校的機槍營也遭受了很大的傷亡。
值得一提的是,哈齊森的機槍營在這天的戰鬥中遭到了德軍突擊隊的滲透,他後來回憶稱自己的部隊遭到德軍機槍的猛烈攻擊,但他當時還不知道,那并不是什麼機槍,而是一種使用手槍子彈的新銳自動武器。哈齊森中校後來寫下了當時的場景:" 我們發現進攻的德國人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機槍陣地之間的空隙,我們在近距離遭到了機槍的猛烈射擊,幾乎要把我們撕成碎片。我們撲到地上 ...... 機槍子彈呼嘯着貼着我們的耳朵橫飛,有些子彈直接打到我們背後的帆布背包上。我們匍匐在地,十指摳着泥土,肚皮緊緊地貼住地面向遠處爬行以躲避猛烈的子彈 ......"(中校所說的德軍機槍其實是 MP-18/I)
圖 6、7:1918 年 4 月攜帶 MP-18/I 衝鋒槍在法國北部作戰的暴風突擊隊員,阿茲布魯克和阿爾芒蒂耶爾均位于法國北部
圖 8:MP-18/I 的全自動火力對于未曾見過它的英國人來說會被誤認為機槍也可以理解
圖 9: 描述 1918 年 4 月暴風突擊隊員與協約國士兵在塹壕中短兵相接的美術作品,被霰彈槍命中的德軍就拿了一支 MP-18/I
遺憾的是,MP-18/I 衝鋒槍此後就沒在皇帝會戰時期留下過記錄。1918 年 6 月 5 日,随着布呂歇爾行動的失利,德國野心勃勃的皇帝會戰基本宣告完蛋,在位于埃納河 - 馬恩河突出部的幾十萬德軍卻只能依靠一條單軌鐵路保持後勤。于是在 6 月 9 日 -7 月 15 日,德軍先後發動蠻錘行動、格萊森瑙行動和保衛馬恩 - 蘭斯行動,試圖打通突出部德軍補給線并重創法軍士氣,結果德軍除了浪費寶貴的突擊部隊外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MP-18/I 衝鋒槍在皇帝會戰結束後留下的第一項記載是 1918 年 7 月 " 保衛馬恩 - 蘭斯 " 行動失敗後,德國第 2 集團軍第 119 步兵師麾下的第 237 步兵旅接收了 216 支 MP-18/I 衝鋒槍進行野外實戰檢驗,該部隊由第 46 步兵團、第 48 步兵團、第 46 預備役步兵團和第 119 突擊營組成。也是從這時候開始,MP-18/I 衝鋒槍就再也沒參與過像樣的進攻作戰,因為在皇帝會戰中失敗的德軍已經全面轉入了防御,包括精銳的暴風突擊隊。
1918 年 8 月 8 日,英國陸軍與法國陸軍集結數百輛坦克發動了針對德國展開的大規模反擊行動 " 百日攻勢 " 的第一回合:亞眠戰役,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坦克進攻戰。MP-18/I 衝鋒槍在亞眠戰役期間被德國第 2 集團軍的常規步兵用于抵抗敵軍進攻,或是在突擊隊手中實施對敵軍的小規模襲擾行動。然而 MP-18/I 衝鋒槍無法阻止敵人的鋼鐵洪流,僅 8 月 8 日當天德軍陣地就被突破了 11 公裡之多,并損失了 2.8 萬人和超過 400 門火炮,而 MP-18/I 本身也有一支在 8 月 11 日成為了加拿大軍隊的戰利品。
圖 10:1918 年末的協約國坦克攻勢對德軍來說近乎絕望,可以看到右側有 2 支 MP-18/I 在徒勞的向坦克開火
圖 11:1918 年秋季對協約國陣地實施突襲的暴風突擊隊三人戰鬥組,他們裝備了 MP-18/I 衝鋒槍、MG-08/15 輕機槍和大量手榴彈,火力相當可怕
圖 12、13:1918 年 8 月 13 日,英國陸軍準将 Victor Odlum 與加拿大軍官一起檢查被繳獲的 MP-18/I 衝鋒槍
1918 年 10 月 8 日 -10 日,英國裝甲部隊又對康布雷區網域的德國 " 興登堡 " 防線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史稱 " 第二次康布雷戰役 "。德軍為了阻擊英國軍隊動用了多種技術武器,其中同樣包括 MP-18/I。根據記載,當時德國第 119 步兵師麾下的歐根 · 雷滕邁爾中尉指揮 2 挺 MG-08 重機槍壓制住了當面英軍步兵,然後借來 1 支 MP-18/I 衝鋒槍帶領志願兵庫爾特 . 柯尼希和瓦爾特中士悄悄靠近英軍陣地,待到距離足夠近的時候,中尉揮舞手帕命令重機槍停止開火,然後手持 MP-18/I 帶着兩名部下猛的衝向敵人。不過令中尉沒想到的是,他們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而是六個 " 樹一樣高的家夥 ",但 6 名英軍也沒料到德國人會突然出現,其中四人愣在了原地,但也有兩人反應過來試圖用步槍自衛,但只有一人扣動了扳機,接着他的手臂就被 MP-18/I 衝鋒槍射出的子彈貫穿了。最終中尉押送 6 名來自加拿大高地營的俘虜和 3 挺劉易斯輕機槍撤回了陣地,而他所在的團也成功擋住了當面的英軍攻勢。
事實上,這個戰例也反映了 1918 年末期 MP-18/I 衝鋒槍在德軍的運用方式。由于數量不足,德軍無法嚴格的确保每名前線士官和軍官都能獲得 1 支 MP-18/I,因此德軍會按照戰鬥人員的職責劃分來決定将該武器分配給誰使用。而德軍一些部隊也清晰的認識到這種武器的價值,所以并沒有死板的按要求組成突擊連衝鋒槍分隊或是給某個步兵連 10% 的人員全部換裝衝鋒槍,而是視前線的情況将該武器分配給需求最迫切的部門。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美國陸軍也采用過這種分配方法。
當然,作為對手,英國陸軍也對這種新式的全自動槍械做了一番研究。1918 年 9 月 12 日,英國小型武器委員會對被繳獲的 MP-18/I 衝鋒槍(序列号 219,有說法稱是在亞眠戰役中繳獲的)進行了實彈射擊測試,将該武器稱作 " 一種發射 0.35 英寸手槍子彈的德國手槍 "。1918 年 10 月 7 日,英國總參謀部發表了 " 德國 1918 年型機關手槍 " 的完整報告,詳細介紹了 MP-18/I 衝鋒槍的工作原理,并提供了詳細的技術說明。
MP-18/I 衝鋒槍最後的戰場記錄是在 1918 年 10 月。同月 17 日,為了解決掉德國人在興登堡防線日益頑強的抵抗,英國第 4 軍對準德軍在塞勒河(Selle)的新陣地發動了步坦協同進攻,短短兩天就突破了五英裡,而該軍麾下的國王什羅普郡輕步兵第 1 營以及南斯塔福德郡步兵團在戰鬥中均各自繳獲了 1 支德國守軍使用的 MP-18/I。此外,在 1918 年 10 月 7 日下午 17:00 後,德軍突擊營聯手普通步兵對被包圍在夏爾沃山谷森林中的由美軍第 77 步兵師第 154 步兵旅麾下的第 307 團 3 營 K 連、308 團第 1 營 A/B/C 連、第 2 營 E/F/G 連和第 306 機槍營 C/D 連組成的合成營(也就是著名的 " 失落的步兵營 ")發動了猛烈進攻,使用了火焰噴射器和 MP-18/I 衝鋒槍,但德軍最終被美國援軍擊退。随着德意志帝國在 1918 年 11 月 11 日籤訂投降協定,MP-18/I 衝鋒槍也結束了它僅有幾個月的戰鬥生涯。
圖 14: 表現德軍突擊隊使用火焰噴射器和 MP-18/I 衝鋒槍攻擊 " 失落的步兵營 " 的美術作品
關于 MP-18/I 衝鋒槍的產量和一戰時期的使用數量也是一個頗有争議的話題。普魯士戰争部(Preu ß isches Kriegsministerium)主任恩斯特 . 馮 . 弗裡斯貝格少将(Ernst von Wrisberg)在戰争結束後不久表示到 1918 年 10 月有 17000 支 MP-18/I 衝鋒槍交付給了德國陸軍,這個說法據稱得到了德國軍方接收槍支的序列号的支持,而且序列号顯示的現有數量更大,為 30000 範圍。目前的主流說法指出,從戰争期間幸存下來的衝鋒槍的序列号判斷,從 1918 年春季投產到 1919 年籤訂和約後停產,MP-18/I 衝鋒槍的產量大約是 35000 支。而法國方面在 1918 年戰争結束後的調查報告表示該槍在戰争期間制造了 5 萬支,但只有 8000-10000 支交付給了德軍。俄國研究者則認為該槍在一戰時期的產量是 17677 支。
MP-18/I 衝鋒槍實際投入戰場的數量要比上述數據更低。根據資料顯示,倫敦的帝國戰争博物館收藏的 10 支繳獲自法國戰場的 MP-18/I 衝鋒槍的序列号最低為 146,最高為 3495;而加拿大戰争博物館保存的 MP-18/I 的序列号包括 193、235、242、266。從這可以估算出,MP-18/I 實際參戰數量也就 3000-4000 支,這對戰局的影響遠不如 MG-08/15 輕機槍。在這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騎警在 20 世紀 20 年代裝備過繳獲的 MP-18/I 衝鋒槍維護國内治安。
圖 15:MP-18/I 衝鋒槍罕見的實驗型号,兩個扳機分别代表半自動射擊和全自動射擊
圖 16: 裝備 MP-18/I 衝鋒槍和劉易斯 MK.I 輕機槍的加拿大警察
此外,MP-18/I 遭到凡爾賽和約全面禁止也是個被誇大的論調,事實上該和約在 1920 年列出的關于德國武器限制的條款中針對的是步槍、卡賓槍、輕機槍、重機槍這些曾對戰勝國軍隊造成大量死傷的武器,而衝鋒槍沒有遭到類似限制。凡爾賽和約第 168 條規定:"The manufacture of arms, munitions, or any war material, shall only be carried out in factories or works the location of which shall be communicated to and approved by the Governments of the Principal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the number of which they retain the right to restrict",大致意思是德國生產武器彈藥在内的戰争物資只能在相應的工廠進行,其地點需要提前通知戰勝國政府并得到批準,且戰勝國政府有權限制生產數量。也就是說 MP-18/I 衝鋒槍在獲得批準的情況下是可以投產的。而且在 1920 年 1 月 11 日那天,德國國防軍還在繼續推行 MP-18/I 衝鋒槍的使用培訓,1 月 22 日國防軍還有人探讨工兵、通訊兵和偵察兵對這種衝鋒槍的需求問題,而當時凡爾賽和約已經生效有段時間了。
圖 17: 凡爾賽和約關于限制德軍槍械的條款,可以看到沒有提到衝鋒槍
英國人的态度也說明戰勝國并沒有對這種出現時間太晚且數量相當有限的自動武器做出什麼重視。英國總參謀部在 1919 年 7 月 21 日的發言表明他們并不贊同衝鋒槍這種新玩意:"A really penetrating bulle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o ensure that the enemy's problems in regard to protection shall remain difficult, to prevent the successful use of body armour, to force the enemy to keep thick heavy armour on his tanks, etc. A heavy high velocity bullet of small calibre ( in fact a penetrating bullet ) is also required to obtain a flat trajectory; this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danger space and minimise the importance of errors in range. It follows, therefore, that no weapon of the pistol nature can replace the rifle as the infantry's main arm. Its issue will accordingly be limited to those who for some reason or another cannot carry a rifle. This will give pistols a footing in the Army and a chance, if they show themselves worth it, of issue on a larger scale. No "pistol gun" resembling this particular German weapon is required therefore in the British Army, since it is apparently designed as a substitute for rifles and auto rifles, and this violates the principles already stated in this minute"。英國佬這段話大致意思就是為了确保敵人在防護能力方面依然難以解決問題,需要穿透力十足的全威力子彈,而且這種重型高初速子彈能夠有效的擴大攻擊範圍并降低射程誤差,因此英國人認為 MP-18/I 衝鋒槍這種 " 手槍類武器 " 無法取代步槍成為步兵主力裝備,只适合發配給因特殊原因無法使用步槍的人群。諷刺的是,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衝鋒槍确實沒有完全取代步槍,但它們的表現卻證明英國人在 1919 年的偏見無比的可笑,而英國陸軍在被衝鋒槍毒打好幾頓後也匆匆開發了自己的斯登衝鋒槍,而該衝鋒槍因為容易走火的問題飽受罵名。
雖然 MP-18/I 衝鋒槍在一戰的故事匆匆落幕,但它的傳奇卻遠沒有宣告結束。1919-1920 年,該槍在右翼準軍事組織 " 自由軍團 " 的手中對抗到德國共產主義者組成的 " 斯巴達克斯聯盟 ",在柏林的大街小巷噴吐火舌。到了納粹德國時期,MP-18/I 衝鋒槍也是德國警察保護内部穩定的武器,同時也是負責保衛占領區的德國二線部隊的裝備。而瑞士在 1920 年也仿造 MP-18/I 衝鋒槍制造了 "SIG Bergmann Model 1920"(簡稱 SIG 衝鋒槍),這種衝鋒槍除了傳統的側裝彈匣版本外,還有将彈匣插在槍身下方的傳統造型款式,并主要使用 7.63 毫米毛瑟手槍子彈。
這種衝鋒槍在 20 世紀 20 年代流入中國,并很快成為各大軍閥争相制造的熱門型号,其中位于青島和大沽的兵工廠均制造過使用下插彈匣的 SIG 衝鋒槍。SIG 衝鋒槍後來在長征時期、抗日戰争時期和解放戰争時期為與各種敵對勢力抗争的軍民們出生入死 20 多年,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它也憑借兇悍的全自動火力和獨特的槍管散熱套筒被賦予了一個刻在中國人民腦海中的俗稱:花機關。但這,就是另外一個偉大的故事了。
圖 18: 裝甲車左側和炮塔上方的自由軍團士兵均攜帶了 MP-18/I
圖 19: 使用 MP-18/I 的占領區德軍二線部隊士兵
圖 20: 進行 MP-18/I 射擊訓練的納粹德國鐵道警察
圖 21: 中國工農紅軍抗日先鋒軍使用的 SIG 衝鋒槍(側裝彈匣版本)
圖 22: 扛着 SIG 衝鋒槍(下插彈匣版本)的八路軍戰士
圖 23. MP-18
MP-18/I 衝鋒槍
德語原稱:Maschinen pistole 18/I
原產國:德意志帝國
服役時間:1918 年
口徑:9 毫米
使用彈種:帕拉貝魯姆 9*19 毫米手槍子彈
槍口初速:380 米 / 秒
自動方式:自由槍機原理 + 底火預擊發技術
全槍長:815 毫米
槍管長:200 毫米
空槍重:4.26 千克
戰鬥全重:5.33 千克(帶彈鼓)
最高射速:550 發 / 分鍾
有效射程:200 米
供彈方式:32 發蝸牛形彈鼓
全文完,敬請期待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