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秒殺張學友?力壓陳奕迅?他揭開了香港頂流演變的真相,歡迎閱讀。
前幾天,香港新晉頂流姜濤過生日,活活把銅鑼灣變成了 " 姜濤灣 "。
▲ 香港銅鑼灣
粉絲不僅包攬了街道大小公屏,放送慶祝姜濤 24 歲生日的信息。
更是租下三輛叮叮車,噴塗姜濤的大頭寫真,還請全港市民免費搭電車,全天車費都由姜濤香港後援會買單。
姜濤是誰?
香港現在最紅的男團 Mirror 的主要成員。人氣爆表,去年還被粉絲送上了 TC Candler" 全球百大帥哥 " 第五位。
長這樣 :
這個團其他成員也在香港很紅,具體長這樣 :
港媒還一度稱他們是繼張國榮譚詠麟、四大天王之後的新現象級。
2021 年,姜濤曾力壓陳奕迅、鄭中基,拿下叱咤樂壇 " 我最喜愛的男歌手 "。
團隊成員柳應廷,更是被贊:對歌曲的感情駕馭,能秒掉過分注重技巧的張學友。
不過,這個頂流團每次在内地引發讨論,都只有一個核心——
emm???港妹吃點好的吧!
網友拿以前的香港頂流 vs 現在的香港頂流對比,納悶港娛審美到底經歷了什麼。
每天痛呼 " 内娛已死 " 的内娛妹感嘆,原來現在的港妹吃的還不如我們。
港人的審美到底怎麼了?
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得先捋一下——
" 香港頂流演變史 "。
香港真正具有當下市場理解的 " 偶像屬性 " 的頂流,要追溯到狄龍、姜大衛時代。
狄龍是典型而又超越典型的 " 美男子 ",張徹又太知道怎麼用他和他的肌肉。無數場的露肉、捆綁、血漿,紅痕,傷虐 …… 展示着他足以渡人的美。
他宛如武俠版的阿波羅,占盡朗、闊、赤、豔四字。
而姜大衛的美,則更具啟迪性,不算典型,卻另辟幽徑。
比之狄龍,他是相反相成的清、郁、純、冽。
可以說是 " 脆弱感 " 鼻祖。
狄龍的美渡人,姜大衛則陷人,後味更足。即使是兩人的 cp 粉師太亦舒、文妖李碧華也明顯更偏疼姜些。
驕如陽、皎如月的美男搭檔,在浪漫暴戾、愛恨直給,女主祭天的男色武俠中露腰露背、虐心虐肺,引發了整個香港文藝圈乃至全民嗑 cp。
二人在 1970 年出演的國劇元素的電影《報仇》,使李碧華對國劇產生興趣,故事中兄弟、叔嫂三人間愛恨糾纏,也啟發李碧華完成了一個電視劇本。
後來,劇本孵化為小說,被湯臣公司買下版權,由陳凱歌導演,成為中國影史的另一道絕色傷口——《霸王别姬》。
▲ 《報仇》與《霸王别姬》
但這亦舒筆下 " 好漂亮的一對 " 頂流美少年,卻在出演李翰祥電影《傾國傾城》時,因某至今難以定論的原因鬧掰,自 1975 年起,分道揚镳,王不見王,直到半世紀後才再度匆忙同框。
随着 cp 轟轟烈烈的 be,狄姜的美學卻從皮囊脫出,達成了某種意義上的 he。
二人也算啟蒙了港人 " 消費男色 " 的意識。
而到了 80 年代,港人審美由 70 年代追求浪漫的古典幻想,演變為矜貴的星味。
主打一個 " 一眼大明星 " 感。
強氣場、強情緒感染力、濃烈豔彩的阿哥阿姐範兒的港星,大紅大紫。
而頂流捆綁現象,也更為嚴重。除了作品牽線的 cp," 商業炒作 " 促成的具有競争性質的組合也成為泛象。
我們更為熟悉的 80 年代的 " 譚張争霸 "、90 年代的 " 四大天王 " 都是商業運作的結果。
大路的譚詠麟與異色的張國榮不搭嘎的風格,兩派粉絲卻能夠吵翻天,和媒體的挑撥推動有絕對關系,現在流行的打榜、虐粉、煽動、豔壓都是以前人玩剩下的。
在沒有線上撕 x 的年頭,這兩派鐵粉甚至一度發展到線下約架,至今是港人津津樂道的 " 奇觀 "。
但回溯看來,當時那種彼此趕超的氛圍,其實也側面鞭策了兩方優秀作品的產出。
▲ 2001 譚張同台獻唱《同步過冬》,鼓勵大家共抗時艱
尤其 80 年代末,譚張前後宣布不再領獎、退出歌壇的舉動,也彰顯了大前輩的風範。頂流 " 讓路 ",間接使得 90 年代四大天王的橫掃現象更為通闊。
可以說,七八十年代的港圈," 偶像審美 " 的啟蒙是完美開局,豐厚明确卻不單一,商業運作也是冒進中不乏良性。
有頂流,但又不止有頂流。
頂流之下的潮湧,也活泛而各有聲響。
這讓 90 年代港娛迎來百花齊放的盛年,顯得理所當然。
▲ 1989 跨年夜,港星與市民齊唱《明天會更好》
90 年代 " 偶像 " 的框架顯然更加松泛多元。
嚴格意義上的頂流,當然是逃犯克星張學友、圖丫丫之父劉德華、淡顏天花板黎明、初代甜豆郭富城。
從 TVB 瞅準頂流真空期,在 1992 年台慶上将四人打上 " 四大天王 " 的 title 開始捆綁營銷,四人顏值高低、實力水平的争論,就成了天然帶流量的話題。
今天看來,這仍然是世紀組合,這四位 " 男色 ",囊括了老公挂、大眾情人挂、男友系,弟弟感養成派。
想嫁的,想追的,想戀愛的,想寵的,幾乎是全方位在狙擊港妹乃至大陸審美。
而 90 年代對 " 靓仔 " 的定義,也顯然從 70 年代狄姜、鄭少秋那種古典風流,80 年代張國榮那種傲氣的漂亮,下凡了不少。
這趨勢首先是因為電視劇集產量的噴湧,電視劇分化了渠道,成了新的頂流上升路。能不能擔收視、能不能成 " 劇王 ",也是一種判斷紅不紅的标準。
而比之 " 電影臉 " 需要的高級、個性," 電視臉 " 講究的親切、面善、合眼緣,也成就了許多人。
扭開電視,一張俏皮、悅目、讨喜的臉誰都願意看到。
另外,娛樂泛化也是重要原因。明星不再是高高在上,而必須與觀眾同樂。
而從 80 年代延續至 90 年代的各大台慶、赈災、募捐活動,大明星們卷生卷死地耍寶現象,也越來越離譜。
有上演空中飛人的,有鑽火圈的,追着自行車唱歌的,引體向上唱歌的,幾十個人塞進一個小盒子裡的 ……
很多更是觀賞性為零,危險度标高。
靠牙齒拉車的梁朝偉,被五花大綁和四輛開足馬力的摩托車較勁上演 " 五馬分屍 " 的譚詠麟 ……
而 90 年代此類壓榨性活動,最為典型的,是重病期間被從醫院叫回做慈善夜表演的張衛健,沒有任何防護,被吊在空中亂轉,轉到他直呼救命。
而在被耍猴之前,他剛因為 96 年度劇王《西遊記》大紅,無線憑此劇收入幾個億,張的工資底薪加片酬沒到 9 萬元。
所以在籌備續集時,他向高層提出加薪,直接被換角,某高層甚至嘲諷他:你不要以為你演了《西遊記》就火了,記住,你的臉上沒毛呢,你是不值錢的。
自此,張衛健離巢出走。
剃了光頭到台灣和大陸發展,力證自己——有毛沒毛,照樣能紅。
當紅頂流尚且如此待遇,遑論戲份不多的甘草演員。在 TVB 打一輩子工,老來颠沛流離的事例,時不時都會冒出。
很多苦内娛 208W 久矣的人常感慨,應該把這些内娛貴族,都投到 TVB 大工廠去。
但,如果說内娛如今醜男普女扎堆,明星業務能力也普遍下滑的原因是錢太好賺,明星被追捧得過高。
港娛人才流失的原因,卻截然相反。
福利不夠,工廠制度,報酬不高,把人不當人的壓榨,導致了大量資深藝員出走 " 少林寺 ",北上賺房錢。
其實這也絕不是一種良性環境。
給美人以贊美,給認真工作的演員相應的榮譽與報酬,德能配位,有新人、老帶新才能循環下去。
可以說,港娛 90 年代飽和式的鼎盛之下,埋了許多衰敗禍端。
千禧年代的港娛,雖然仍有陳冠希、謝霆鋒這種頗具個性和張力的頂流出現,但已掩蓋不了整個圈子趨向保守的走向。
盜版猖獗,唱片業不景氣,趕上非典,千禧的開頭就意味不詳。
張國榮、梅豔芳兩位巨星的先後去世,更是使諸神黃昏的喟嘆散落香江。
從陳、謝的爆紅,其實可以感覺出,千禧新世代們,還是渴望個性、攻擊性的美感襲擊的。
但市場卻不肯潇灑冒險。
歌壇,男學 " 七友 ",女學 " 鍾無豔 ",許多歌手開始讨好市場,走捷徑,一味模仿成功案例,市場普遍流行包裝一種" 我很平庸我什麼都不是但我很勇 "的音樂人格。
幕後詞曲作者雖然頂尖,卻固定化,被最紅幾人包攬,力求突破卻無法力挽狂瀾,創作被市場裹挾、而又鞏固着市場。
雖然有巨量的紅透一時的金曲誕生,回頭咂摸其實仿佛都在唱一樣東西。
▲《富士山下》
影視劇,《無間道》後出現無數無間道低配仿制品,再次陷入 90 年代拍紅一個題材、便将它拍到爛的怪圈。
曾經王牌的武俠劇,開始從制作上與内地拉開差距。港式武俠的光輝,只能在三地合拍劇中瞻仰。
原本具備絕對主動性的文化輸出開始虛弱,大量外來文化一次次席卷小城。
▲ 合拍劇《天下第一》
而千禧末尾到 10 年代,好不容易紅起來的 " 無線五生五花 " 顯然有一種共性——
" 星味 " 喪失。
屬于港星的潇灑、自信、具有攻擊性的美感,在他們臉上已很難看到。
TVB 高層之間愈演愈烈、近乎瘋魔的派系鬥争,使周旋其中的他們,更像是給地主打長工的。
個人的榮譽和獎項,不再是看作品,而幾乎全部維系在得了哪個高層的意,以及所依附的派系是否占上風。
出現了相當多的誰誰誰專業陪跑、誰誰誰互甩臉子的抓馬段子。
港娛猶如一位豔伶,姿色尚存,但風韻欠奉。又猶如一件神兵,倚天出鞘誰與争鋒的寒芒已鏽鈍。
而除了内部問題,更廣視角去看,全球性的文藝失落,也是 " 美色凋零 " 的共性基礎。
美色,是需要作品成就的。
由身内身的特質驅動,飛去身外身的角色裡,為自己加成上另一世的魅色,是自己而又不全是,而由構圖光影刻畫出關于美麗的語境,甚至遠重要過皮囊本身。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會将美人與銀幕某一幕綁定記憶。
▲ 楊凡美學《美少年之戀》
▲ 墨鏡美學 《阿飛正傳》
而這些越來越被壓扁打包,命名為氛圍感,或者濾鏡,十分方便,十分廉價。
此外,經濟基礎也決定美色是否扎堆。過去港星之所以能制霸亞洲審美,是因為經濟領跑,天南海北的美人都肯過去做 " 港星 ",真正純血本土人士其實不多。
▲ 1993 年 港星赴台宣傳《東成西就》
而人們的審美渴求,又與這些硬實力絕對挂鉤。如同一位精神内核強勁的男士,想必不會多麼畏懼張揚美麗的女性,渴求更好控制的白瘦幼。
普遍審美對象力量感的削弱,也彰顯着大眾一種安全需求。
而我們大批特批的 Mirror 團,其實部分也來自内地選秀、韓風包裝。只不過,過去是所有地方的絕色、人尖湧向香港。而現在,内地選秀節目 30 強就已被淘汰。
雖然客觀來說,比起衰迷的同聲一氣,Mirror 所呈現的音樂人格也有亮眼之處。這或者是港媒嗆聲内地質疑的緣由之一。
他們的部分作品也是有概念性和完成度的。但細究其幕後制作,會發現還是有 " 香港老年人 " 在做事。
也就是說,他們輸出的作品,和我們千禧年代聽的歌是同一批人在創作。
人才出走的港娛的另一面,是老齡化。走了的、留守的,都是老人。
這一點它倒是和内娛很像,年輕一代的美感創造像被抽走蒸發了,缺少風華。
而與其說是港圈選擇了 Mirror,不如說是 Mirror 選擇了此時空乏的港圈。以他們的目前攀爬的水平,很多罪過其實并不能歸咎于他們,但同時,榮譽也是。
比起審美滑坡,港人的瘋狂更像是一種被動地、積存已久的無奈爆發——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時無美人,也一樣。
作者:青的針。公眾号 " 我是艾小羊 " 籤約作者,可能是氣味難察的松針,也可能是直扎痛處的鋼針,存在感驟降驟升的 95 後碼字女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