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美國父親機場開槍爆頭性侵兒子教練,電視台意外直播全程!民眾力挺奉為英雄,一天牢沒坐!,歡迎閱讀。
40 年前,一位父親當着所有電視新聞鏡頭前,開槍射殺了長期性侵自己 11 歲兒子的空手道教練。
40 年後,這位父親已經去世,當年的孩子已經年過半百,但當年的槍擊的視頻仍然時不時地出現在社交媒體上。
而最近,這個孩子再一次接受了媒體采訪,讓人們的視線重新回到了當年的故事 ……
普勞切一家住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生活原本平靜安穩。父親加裡曾是銷售員和新聞攝影師,家中兩個兒子熱愛運動,尤其是大兒子喬迪,積極參與多個運動隊。
(父子三人)
1983 年,五年級的喬迪陪弟弟上空手道課時,因原教練缺席,被介紹到另一家空手道館,教練是名叫傑夫 · 杜塞特的前海軍陸戰隊員。
(教練)
年僅 10 歲的喬迪很快被這個開朗有魅力的教練吸引,視他為偶像與朋友。喬迪的父母也對杜賽特十分信任,常邀請他到家中聚餐、相處。
但是,杜賽特慢慢對喬迪開始 " 過度關注 " ——他會測試所有孩子的底線,然後選出他認為最好、最順從的孩子。
" 他的做法是,先幫我伸展身體,然後開始觸摸我的大腿内側 …… 這是他用來合理化即将發生的不恰當觸摸的方式。"
在發現 10 歲的喬迪不抗拒後,他就借口教喬迪開車,讓喬迪坐到了他的膝蓋上,把手放到喬迪的腿上。
喬迪回憶道:
" 我記得我當時想,‘哇,這是怎麼回事?’。然後我開始合理化,覺得這也許是個意外。
但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知道他能逃脫什麼懲罰。這就是典型的戀童癖。"
緊接着,不當行為變成了猥亵,又變成了對兒童的性虐待。
喬迪清楚記得,有一次杜賽特帶着七個成員外出,與包括喬迪在内的三個孩子睡在同一張床上。
而夜裡,杜賽特的一系列可怕行為把喬迪吓得動彈不得,只能躺在那裡假裝睡着。
而第二天,杜賽特還主動開口問他能不能不要告訴任何人。
當時,喬迪裝傻問他:
" 你什麼意思?你昨晚做了什麼?"
這讓杜賽特就知道,這個孩子不會開口告訴别人——于是,他對喬迪的猥亵行為變本加厲,每天都會出現 ……
喬迪知道杜賽特的行為是錯誤的,但他不敢說出口。
他記得幾年前,父親曾在看過一部關于戀童癖的電影後說,如果有人傷害他們,他會毫不猶豫地殺了對方——喬迪明白,父親絕不是在開玩笑。
對他來說,揭發杜賽特幾乎意味着親手送他上死路。
年過半百的喬迪回憶道:
" 如果我當時坦白,爸爸也許就不會殺了傑夫。但我不想讓父母傷心,所以選擇了沉默。很多孩子都是這樣。"
他也明白,正是那些細節,讓父親徹底崩潰。
(父親)
當年,喬迪的父母對杜賽特抱有極高的信任。
杜賽特不僅幫助喬迪赢得了獎杯,還成為家中的常客;即使喬迪想方設法逃避訓練,父母也總是站在杜賽特一邊,把喬迪送到杜賽特的手上。
喬迪回憶說:
" 他不僅引誘了我,也引誘了我的全家。他赢得了我們的信任,然後徹底欺騙了我們。"
杜賽特每日都會猥亵喬迪,而他們的關系陷入一種病态親密。
1984 年初,杜賽特陷入财務困境,被警察因欺詐罪發出逮捕令,必須離開路易斯安娜州。
他決定,綁架喬迪,帶他走。
1984 年 2 月 19 日,杜賽特以送地毯為借口,帶走了喬迪。他向喬迪母親保證 "15 分鍾後回來 ",卻直接帶喬迪登上了開往洛杉矶的巴士,還将喬迪的金發染黑。
可當時的喬迪完全不覺得這是綁架,一路上他都沒有感到害怕,甚至因為想到能看到好萊塢标志并去迪士尼樂園,就興奮不已。
一路上,杜賽特因擔心被抓,幾乎沒動喬迪,但在洛杉矶的汽車旅館裡,他重新開始了性侵。
這時,喬迪才慢慢冷靜下來,感覺出不對。
十天之後,在喬迪苦苦哀求下,杜賽特才允許他給家裡打電話報平安,還謊稱自己人在紐約。
" 不久之後,我坐在靠近門的床上,傑夫正在打電話,12 名警察衝了進來,把我吓得魂飛魄散。"
杜賽特被警察帶走後,喬迪依然否認杜賽特虐待了他——直到他被送往醫院接受強 J 取證調查時,他知道撒謊也沒有意義了。
" 一旦這件事再次發生,我就無法否認,但我也可以告訴傑夫,這不是我說的。"
當年,很多人都以為,喬迪撒謊是為了保護杜賽特。
但事實上,現在的喬迪說,他當時撒謊,實際上是為了保護他自己。
" 我完全相信傑夫幾年後就會出獄,因為我在那個年紀不明白一切是怎麼回事。事實證明,傑夫可能會在監獄裡度過餘生 …… 但爸爸卻給了他一條輕松的出路。"
随着調查深入,杜賽特對喬迪實施的細節被陸續曝光,喬迪的父親加裡心如刀割,憤怒與痛苦積壓成了復仇的決心。
1984 年 3 月 16 日,加裡得知杜賽特将被押解至本地機場,便攜槍前往埋伏。
當杜塞特被強行帶過媒體面前時,相機閃光燈不斷閃爍,記者們争先恐後地尋找完美的鏡頭。
而憤怒的加裡躲在一排電話機旁,背對着喧鬧的人群,棒球帽拉得低低的,遮住了眼睛,聽筒貼在耳朵上。
他要算一筆賬。
在杜賽特從面前走過時,加裡向着電話那一段的朋友說:" 他來了,你們馬上就會聽到槍聲了。"
說完,加裡轉身,用他的左輪手槍瞄準杜塞特,近距離扣動了扳機。
一聲雷鳴般的巨響,杜塞特倒在地上,渾身是血。
兩名警察衝過去制服加裡、奪走了他的槍,一位認出來他的警察大聲質問:
" 為什麼,加裡?!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抽泣着回答道:
" 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也會做同樣的事情。"
杜賽特當場倒地,24 小時後傷重不治。這一幕,被全程直播,成為美國歷史上首次電視轉播的謀殺案。
後來大家得知真相後,美國上下對加裡的舉動幾乎一邊倒地表示理解和支持,将他視為 " 為了兒子挺身而出的父親英雄 "。
兩天之後,他就從監獄裡被保釋出來,并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支持信件和捐款,設立了辯護基金。
司法最終給出了判決:喬迪的父親加裡被判處緩刑,并需完成 300 小時的社區服務——他不需要在監獄裡服刑。
這被許多人認為是一個最理想的結果。
然而,當年人們仍然為喬迪感到擔憂。
年幼的他,并不能真正理解父親的決定,更無法接受那個自己曾經信任、依賴,甚至崇拜的杜賽特被父親槍殺的事實。他心中充滿了困惑與憤怒。
" 我不想讓傑夫死,我只希望他能停止那些事情。"
多年後,喬迪在接受采訪時坦言,他至今仍無法将父親簡單地視為 " 正義的英雄 "。
" 我不能,也不會為他的行為開脫。直到今天,我仍然希望傑夫活着,在監獄裡度過餘生。"
盡管如此,喬迪也表示,他完全能夠理解父親為何會那麼做。
" 我完全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我了解我爸爸,當他說要殺了任何碰我的人時,我知道他會殺了他。"
對于加裡來說,也許那一槍,是身為父親、在絕望中做出的唯一選擇。
而對于喬迪,雖然年幼的他最初難以釋懷,但這段經歷并沒有摧毀他和父親的關系。
不久之後,父子倆重新和解,生活逐漸恢復了平靜。兩人也很快不再提起杜賽特的名字,将那段陰影留在了過去。
(喬迪的自傳《為什麼?加裡,為什麼?》)
更重要的是,喬迪健康、堅韌地成長了。
他沒有讓童年的創傷定義自己。即便後來明白了自己曾經是受害者,他也沒有沉溺于受害者身份中。
因為他知道,父親已經為他挺身而出過。
喬迪後來進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主修普通研究,輔修哲學、演講交流和心理學。
畢業後,他成為了一名性侵咨詢師,用自身經歷去幫助其他受害者。
如今,他是路易斯安那州反性侵犯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并在全美範圍内舉辦講座,提醒父母關注兒童虐待的警示信号。
在他出版的自傳中,他寫道:
" 我不是受害者,也不會被過去定義。
我是一個幸存者,我希望能把那些經歷,轉化成積極的力量。
我想,我做得還不錯。"
時間回到 2011 年,有記者問當時已年過花甲的父親加裡:
" 你是否後悔當年在鏡頭前開槍射殺了杜賽特?"
加裡毫不猶豫地回答:
" 不,我不後悔。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還是會再次扣下扳機。"
2014 年 10 月 20 日,加裡因中風去世,享年 6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