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90万鹤岗人,养出一个东北胖东来,欢迎阅读。
外加 1 个中年男人
东北 + 鹤岗 + 超市 + 中年男人,这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个有发展性的组合,然而从中却诞生了 " 关外一雄 " ——比优特,人称 " 东北胖东来 ",在 2022 全国超市百强中排名第 34 位。
比优特在今天值得被关注的原因在于, 它是如何在人口不断外流的区網域 / 城市,在人人都言不再性感的传统行业,在一个 69 年生、被时下舆论场最为揶揄的中年男人带领下,闯出了自己的路。在全国 4 成多商超停止增长的情况下,它最近 5 年年增速仍能做到 20% 以上,年销售额 45 亿元以上。
它不怎么搞线上,也不怎么在超市里搞小吃餐饮,但照样为员工加薪、带去马尔代夫团建。它带来的思考意义在于:我们自认为的许多常识,可能都该变变了。
#01 比优特前世今生:从地方包围中心城市
在时下的经济环境中,比优特似乎是一个能给人带来 " 阳光雨露 " 般的存在。
作为一家商超,比优特不玩别的花架子,据说就主打一个便宜实惠。有一个说法是,东北的大爷大妈,不但爱赶早市,也爱在晚上 7、8 点后来比优特,跟在贴打折标签的理货员身后,拼手速将折扣商品拿进购物筐。
在零食区,不管花样有多少,消费者都是一把抓,在服务台均价称重,不用一样一样称。
在结账区,只需把东西往 AI 电子秤上一放,不用一一划价就能自动出账,收银员扫个码即可。
作为一个低线城市起家的区網域小超市,比优特目前接盘了 10 几家家乐福原有门店。今年 7 月,比优特在大连接手的第一家家乐福门店,重装开业后,25 天内销售额达到了 2500 多万,平均每日在 100 万以上,破了此地卖不动的家乐福魔咒。
图 | 比优特大连店开业时,据说每天挣 100 万
在北京牛气冲天的互联网大厂不断 " 组织优化 " 的当下,比优特今年 4 月给公司内 5000 多名员工人均涨薪 500 元,一年涨出的工资总额超过 3100 万元,加上五险一金等,涨薪带来的实际成本投入将超过每年 3600 万元。
从 2016 年起,比优特还送员工出国旅游,目前已经安排了 300 多名员工去马尔代夫度假。
到底一个小超市,是做对了什么,让它能够在逆势中顺势?
鉴于比优特是一家关外企业,很多内地大众不熟悉它,我们还是从它的前世今生简略说起。
比优特的前身是鹤岗一家开在某商场内的 6 平方米化妆品店,由一位名叫孟繁中的男人,从亲戚处东拼西凑 3 万元开始。
孟繁中生于 1969 年,1991 年从陕西煤炭工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鹤岗市矿务局地质队工作。由于工作很闲,工资又很少,他就开始萌生做小生意想法。
1996 年,他东拼西凑,在鹤岗一商场内开了一家名为 " 百媚生化妆品商店 " 的网点,由于太小,平时货物存放在自家厨房。
做了 6 年,百媚生已经开了 12 家店,孟繁中积累了第一桶金。2002 年时,孟繁中在鹤岗开出了第一家超市——比优特,占地面积 800 平米。
从 2002 到 2012 年这 10 年间,孟繁中的商业帝国逐步成型,覆盖五大类。除了超市和化妆品店外,还开设了服装(2005 年开了服饰广场)、黄金珠宝(2010 年开设)、购物中心(2012 年开设)。
图 | 比优特已经有 5 大业态
2017 年,根基更稳了的比优特开始走出小城市鹤岗,把总部搬到了省会哈尔滨,2021 年又把总部从哈尔滨搬到了沈阳。
作为关外最大城市,沈阳在供应链、物流、人才方面被认为具有最大优势。这背后,是比优特想要告别曾经的舒适圈," 全面深耕东三省 " 的野望。
公开资料显示,比优特目前在整个东北开设的超市连锁门店有近 60 家,布点鹤岗、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城市。现有员工 1 万多人,年营收 45 亿人民币以上。
#02 比优特炼成法:搞花花肠子不能发财
相比较于外资入华和本土全国连锁商超崛起,多走的是以大吃小、先布局中心城市、再下沉的路子,比优特从鹤岗到哈尔滨,再到如今把总部移到沈阳,走的是以小博大、从地方包围城市之路。
按照常人的想象,比优特要资金,实力肯定不如海内外巨鳄;要人才,也肯定不如大企业;要比网感,比优特也肯定不如阿里、拼多多。
那么,谁给了比优特以小博大的底气?
如果要先回答结论,那就是比优特在经历了行业的风云之后,它洞穿了商超这一行业的本质,那就是最核心的一条——要 " 便宜实惠 ",也就是相较于小卖部、以及其它竞争同行,自己要有比较大的价格竞争力。
而要达成 " 便宜 " 并不容易,它需要更快的消费品周转效率,也就是东西得卖得快,积少成多,形成规模效应,这个生意才能持续滚动下去。这意味着商超的所有机制,都要服务于 " 便宜 " 这个结果的诞生。
目前来看,比优特做到了。但做到这一点,也是经历了教训、踩过坑,一度牺牲了 " 赚到 ",先 " 学到 " 的结果。
据创始人孟繁中的公开演讲,比优特于 2012 年和 2019 年先后遭遇了两次比较大的挑战。
这两次挑战,分别回答了两个命题。
一是逆势下 + 小城市,超市有没有发展性的问题。
2012 年,煤炭行业遭遇市场波动,库存积压重,销售价格持续下滑,这影响了以煤为支柱的鹤岗经济。当时比优特担心经营会受消费不振影响,率先失去了增长的信心,表现之一就是调低了全年预算。
当时行业内有人士跟比优特指出:为啥煤矿周围的小店能够开得好,你开大店的为啥就开不好了?比优特被指存在不警觉(也就是对市场不灵敏)、不自信、不谦卑的问题(一有问题就找理由,而不是思考问题真正出在哪)。
到了 2013 年,比优特开始重新调整全年发展目标,信心重燃,诸多作为更主动,结果 2013 年比 2012 年销售额增长了 1 个亿。
这就回答了上述命题:人人都言逆势,其实不然。逆势中,小城市,仍大有空间。
孟繁中就说,目前比优特 40 多亿的盘子,其中 10 个亿仍是在鹤岗这个人口 90 万多一点的小城市完成的。
图 | 小城市鹤岗
另一个挑战发生于 2019 年,它回答了传统大超市到底还有没有增长性的问题。
2019 年,比优特连续半年同比销售额和毛利出现下滑。孟繁中也曾迷茫过,大型超市真不行了吗。
这一年前后起,市场唱衰传统超市论盛行,一大批商超新概念层出不穷,比如新零售、折扣店等,老的综合型超市一下子找不到北。
就拿永辉超市来说,它开过红标店(定位为大众消费)、绿标店(定位为中高端)、会员店(社区便利店)、超级物种(超市 + 餐饮)。这其中每一个业态,都有自己的等級、商业形态和目标人群。
在传统综合超市之外,仓储式会员店如今又成为香饽饽,山姆和盒马成为当红炸子鸡。仿佛不收个会员,不出个榴莲千层,就没法网罗住中产。
但比优特没有被乱花遮住双眼。孟繁中认为,之所以销售额、毛利出现下滑,就是因为" 价格比小超市还贵 "。这关系到商超的生死问题。
" 我们内部调研,90% 的员工都不从比优特买东西;我们自以为供应商给我们低价,实际上他们给的比批发商价格高了 10%-20%。"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按照道理说,小卖部进货价一般更高,商品价格优势应该比大超市差才对?
后来孟繁中发现,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超市的商业方向走偏了,沦为了供应商商品 / 新品的摆设货架,超市不追求动销,只追求从供应商处收点货架费、宣传费,消费者是否真的喜爱,商品是否真的能快速卖出去,不在业者考虑范围内。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大超市看上去商品大而全,但实际上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货品周转效率低,价格也因为存在地推费、进场费等成本越来越贵。这样怎么可能吸引消费者。
" 超市要追求的不应该仅是表面的货品齐全,而是要追求更高的周转,这样商业效率才能提升。" 孟繁中说。
在这一思路下,比优特开始推动改革," 不能动销的商品一律干掉 ",同时去谈价格,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生鲜直采(生鲜往往是一家超市毛利最高、动销最快的商品,对一家超市的营业收入影响不小),把价格打下来。
据其公布,在疫情三年,线下大受影响的时期,比优特整体仍是增长的,毛利也都实现了增长。
当然这当中除了击穿价格外,比优特还在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动作及内耗浪费,乃至引入 AI 智能称这种新事物上,做了许多创新,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组织合力。
这就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大超市还有没有发展性?无疑是有的。
比优特成功穿越周期说明,任何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行业,只要精耕细作,不断守住行业本质,都能够 " 发财 "。人言亦言的传统行业没啥发展性了,这个道理可能只说对了一半。
#03 比优特启示录:线下、自主品牌与东北
比优特被称为东北胖东来,这为它的品牌实现了加分。
比优特在发展过程中,孟繁中确实也坦言,曾受到过于东来(胖东来创始人)的启发,深耕本地亦有前途。当时是 2012 年,比优特曾思考,鹤岗是否宜长久深耕。
结论如上,鹤岗仍然为比优特贡献了 10 亿规模的收入。
实际上,比优特带来的启发还不止这一点。比如,线上是否会通吃线下这一点,这一问题的答案现在也越来越明了。
2012 年,国内当时的两大企业家马云、王健林就电子商务打下 " 亿元赌局 "。王健林说,10 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了 50%,他给马云 "1 个小目标 "。
2023 年,据权威的服贸会发布的《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 2023》显示,2022 年中国、美国的 B2C 电子商务交易额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球中的占比分别达到 37.2%、24.4%,中国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看来,王健林赢了。但无法否认,所有企业都已经认识到,谁也取代不了谁,而应该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具体到商超行业,曾经被认为线上更有价值空间,但如今其线下渠道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知。
孟繁中在近期的演讲中提到过一个人,盒马 CEO 侯毅。侯毅最近有一番话在行业内颇有传播度:" 线上有很高的配送成本,线下成本低,所以线下的价格比线上低才是合理的,所以盒马所有的标品线下价都直降 20% 以上(盒马 10 月起,在线下盒马鲜生超市,发起了 5000 多款商品降价 20% 的长期活动)。"
后来,侯毅又在多个场合说:" 未来新零售决胜看线下门店。" 本质上这还是线下门店成本比线上更具优势的逻辑。
熟悉盒马的消费者应该都不陌生,若干年前,它的策略是把所有线下客人往线上引,但如今盒马正在把更多客人引到线下门店去消费。
因为线下没有配送费,店面成本相对固定,被认为更有空间去降低运营成本,打低价或者打出品价比。
如今,比优特在东北的阶段性成功也证明,线下门店具备极大的挖掘潜力。当然比优特没把线上丢一边置之不理,比优特也在做线上团购。
这是线上线下带来的启发。还有一个启发是超市自主品牌的发展。
在过去几年,从外资超市到国内龙头连锁,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全国攻城略地,疯狂开店。这种区網域性的超市,一度被挤压了生存空间。
但事实证明,只要坚守行业逻辑本质,不要花架子炒概念,给消费者带来真正实惠,本土小品牌也能活下去,还能活得有滋有味。
这一点不管是湖北的武商,还是山西的唐久,亦或者河南的胖东来、大张,都用实绩证明了这一逻辑是行得通的。
再者就是东北。
在一个年轻人口不断外流、本地人口老龄化、消费力减弱的地方,比优特的逆势增长,表明东北仍存在可以挖掘的商业机会。用停滞的、相对悲观的论调去看发展问题,凡事可能都无法起步。
最后是中年男人的价值也值得被再评估。
69 年生的孟繁中,当然现在已经财富自由,但 54 岁的他仍然在各个场合讲创新、不断从现场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用新技术去改进商业体验,这说明,不是年龄越大,他就固化了,关键看事在人为,做得好,仍然能够拥抱全年龄层閱聽人。
比优特的阶段性成果,应该能让不少人意识到,不要把鹤岗、中年男人、超市放在一起,就断定这是一个没有未来的组合。
在预期不明朗的当下,比优特的故事,值得所有业者再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