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比亞迪和華為的“碰撞”,已近在眼前,歡迎閲讀。
現在,沒人可以否認,電動汽車行業已進入智能化時代。
應該説,上一個時代的王者,堪比亞迪莫屬。在 2020 年的光景中,其競争對手還是眾合資品牌。而到了 2023-2024 年度,比亞迪的對手已換成智能化的華為系品牌。
今天聽起來,軒逸、新朗逸、新寶來、速騰等品牌的名字已有 " 恍如隔世 " 感。若談及銷量和未來趨勢,那麼幾乎可以判定,上述車企已成昨日黃花,難有翻身可能。
(數據來源:車主之家)
其中,軒逸的銷量很能説明問題,在 2021 年的月銷量中,它可持續打出單月 4 萬的好成績,而在 2023 年,它的銷量下滑很嚴重。同樣的情況,在寶來方面,2023 年 1-9 月,其銷量已同比下降 49.85%。
燃油車時代已過,新能源稱王。而在這背後,更是國產車之于國外品牌的替代。
據乘聯會最新數據,比亞迪在今年 10 月的銷量達到了 301833 輛,相較于去年同期增長了 38.4%。10 月單月銷量将豐田、大眾挑落馬下,成為了汽車市場中當之無愧的王者。
可以説,在比亞迪的帶動下,自主品牌已對合資品牌完勝。
本來,按照趨勢,比亞迪可以成為一統江山的明日之星。但就在最近,資本市場似乎對其 " 并不買賬 "。國内的電動汽車行業再掀變故,讓這個 " 一超多強 " 的故事好似難以延續。
以至于,最近兩天,其股價大跌,這個消息一度讓這家企業成為了各家媒體的頭版頭條。
(數據來源:雪球)
業界诟病的是,比亞迪含 " 智 " 量低。至少,在已然開卷的下半場,它還未充分證明自己。那麼,這種判斷是武斷還是确有其事,難道電動汽車行業真的要變天了?
01 車廠的銷量競争背後:智能化用户的多少是關鍵
當下,電動汽車的技術迭代可謂琳琅滿目,含 " 智 " 量的多少成為各家争奪的焦點。在智能化的大主線中,廠商圍繞的主題集中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智能服務三大領網域。
華為在智能汽車產業鏈構建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在當下的蕭條的二級市場中,華為車概念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自然地,業界便產生一種疑問:一向產業鏈通吃并自主研發的比亞迪,将如何面對 " 呼朋引伴 " 的華為。
而二者在各個領網域針尖對麥芒式的 " 碰撞 ",也頗有畫面感。
最近,點燃比亞迪智能駕駛讨論的,是頗有争議性的懂車帝冬季雪地測試。這場測驗的結果是,在四款最終勝出的車型裏,比亞迪旗下騰勢和仰望四之有其二。比亞迪似乎在盡力扭轉其智駕系統長期處于第二梯隊的刻板印象。
當然,它的焦慮主要來源于以華為為代表的電動汽車新玩家。
持有樂觀态度的觀點認為,比亞迪的智能化策略如加速,便可通過巨大的市場 " 碾壓 " 後來者。但當把華為系等生态廠商銷量包含在内,便會發現另一番天地。
如上圖,如果去除華為的幾種合作模式(智選車、鴻蒙智駕和零件供應商等)不考慮,那麼整體華為系車廠的年銷量恰至 300 萬輛附近。這一點,幾乎與比亞迪持平。
即便套用互聯網邏輯,比亞迪已擁有 600 萬台保有量,明年或超 1000 萬用户。但比亞迪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與智能服務的用户占比如何,仍有待商榷。當然,這個問題對于華為系車廠而言,也是同樣存在的。
我們認為,在智能化分析框架下,比亞迪在銷量的領先優勢是需要存疑的,其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還需觀察華為系等競争者的實際表現才能确定。
龐大的既有銷量,能否成為智能化時代的核心競争力?
答案,可能是未必。
表象是,比亞迪的優勢在與其巨大的銷量 / 產能、千億現金儲備、10 萬 + 工程師資源和在電動化領網域完整的產業鏈資源。對比之下,華為的優勢則是,2023 年下半年其 Mate60 帶來的流量效應,以及智界 S7、問界 M7 的示範效應,讓華為系品牌異軍突起,搶得了大塊蛋糕。
長期來看,汽車銷量的搶奪是智能化時代的主旋律。但我們認為,銷量背後的本質是,智能化用户的多少,因為這個指标才能決定行業的未來走向。
02 高階輔助駕駛競争已拉開序幕
" 含智 " 電動汽車的競争才剛剛開始,一切處于變化之中。種種迹象表明,這是一場真正的暗戰。
華為推出的 ADS2.0 被看作是堪比特斯拉 FSD 的王炸(對比特斯拉的純視覺方案,華為的方案可能更勝一籌)。它可被看作車廠已脱離以往的全速網域 ACC(自适應巡航控制)+ 車道保持功能競争,開始了新維度的 PK。
以上二者的理想,都是通向完全的自動駕駛。當然,在當下,完全的自動駕駛屬十分激進的想法。以至于,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此前抛出了,該行業實屬資本畫餅的觀點。
終極自動駕駛可能無法實現,但高級輔助駕駛的競争卻是十分激烈的。
目前,電動汽車行業正處于 L2+ 部分 L3 技術量產階段。其中,前向碰撞預警、自動進擊刹車系統、軌道偏離預警、交通标志識别和交通擁堵輔助等功能成為了其中的角逐焦點。
即便小米汽車還未加入競争,可從雷軍本人對代客泊車、自動充電等展示視頻來看,它正在積極造勢。
雖然,在目前,L3 領網域中存在事故責任認定等問題,但這并不會改變眾車廠以 L2 技術為核心,大肆攻城略地的事實。補充一點是,現在少數車企會直接跳過 L3,直奔 L4。
值得注意的是,這之中有兩條主線:即安全和導航駕駛。
所以,一段時間内,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成為了衡量 " 含智量 " 的直觀标準。以至于,在 11 月,小鵬和華為在此掀起了一輪熱烈的争論。
時間過渡到 2023 年 12 月,高速 / 城市 NOA 的線下實測更是備受矚目。以至于,在電動汽車行業,刮起了一股直播熱。
可以肯定的是,城市領航輔助駕駛可能成為新一輪競争點。NOA 趨勢已确定,但仍有技術發展方向的問題。
應該説,就核心邏輯而言,以往車載感知系統所擁有的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優勢,必然會應用在駕駛輔助系統之中。
對于技術人員而言,正是由于其對其中的衞星定位、高精地圖、慣性導航等輔助手段理解不同,造成了如今電動汽車在這方面的差異化存在。
在此,華為、小鵬 CNGP 和特斯拉的 FSD 優勢較為明顯。根本而言,它屬于軟體 + 算法邏輯。較以往在雷達方面 " 堆料 " 的方式,新系統更加強調對算法迭代,以期待在未來車載駕駛輔助的判斷能力超越人類,進而實現自動駕駛。
由于持續迭代算法,目前的 ADS2.0 已具備識别落石、側翻車、行人、兩輪車等多種部門。以往,自動駕駛車輛受天氣、鬼探頭、駕駛習慣等多種影響,造成了一系列的事故。或許,未來随着這種技術路線的不斷成熟,會有所改變。
另外,在國内道路更新速度太快等因素影響下,只依賴高精地圖的導航方式會導致地圖數據過大,而對比以往單純依賴視覺或雷達的模式,FSD 和 ADS2.0 顯然更具前瞻性。
僅就特斯拉 FSD 的銷售情況而言,其漲價趨勢延續至今(雖然特斯拉整車是處在下行區間的)。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它為自動駕駛系統本身形成了強大的支撐。
這催生了行業的一種奇景:即電動汽車品牌在以近乎瘋狂的頻率,在全國跑實地測試。當然,這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為後續的量產做準備。
在這條技術路線中,華為在硬體、數據和算法的優勢較為明顯。
在結果上看,華為系電動汽車的價值在于,給了用户區别于特斯拉 FSD 的另一種選擇。同時,前者也有助于提高 " 四界 " 等華為系車企的核心競争力。
比亞迪在此的轉向是快速的,12 月 8 日,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宣稱,騰勢 N7 車型将于 12 月底推送高速 NOA 輔助駕駛的消息。
可見,比亞迪已在此加速,并擁有 " 天神之眼 "。更為重要的是,比亞迪仍握有規模化的成本優勢,在未來,或許針對輔助駕駛的降價潮會成為現實。
根本而言,在過去幾個月中,降價已經成為提高銷量的不二法寶。我們預測,最快在 2024 的開年,二者将再次發生 " 碰撞 "。
03 智能化的新位面競争
在電動化時代,車廠之間已圍繞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混動技術以及半導體展開了多輪競争。目前還遺留了充電、換電、大電池等賽道的搶奪。
甚至,比亞迪的半導體也在電動化領網域有力地支撐了該公司。其已實現車規級 IGBT(絕緣栅雙極型晶體管,它被視為電力電子裝置的 "CPU",是能源轉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大規模量產。
觸控類 MCU、BMS 前端檢測芯片、電池保護 IC 與驅動 IC 也已量產,即便在嵌入式指紋芯片、CIS 和電磁傳感器,比亞迪也有領先的市場份額。
但總體而言,電動汽車行業已走出了電動化競争格局,正在快速奔向新的時代。
在新舊時代的轉換點,無法在電動化時代搶得入場券的企業,自然也将無緣智能化的競争。而在新的環境中,智能服務、軟體定義汽車成為了焦點。
在這方面,比亞迪已發力打造開放平台,以吸引全球開發者。而與此對應的,是華為鴻蒙。
但華為不僅是攪局者,實則有更大的野心。
也許,制造業出身的人很難想象互聯網所具有的規模潛力。與其説,行業的趨勢是軟體定義汽車,不如説,軟體平台企業或将因此壟斷智能化機會。
也就是,若放眼這場競争的終局,結果可能是一家獨大,而非百花齊放。
對于軟體公司而言,開發一款适配 10 萬輛、100 萬輛或 1000 萬輛汽車使用的產品,其開發成本相差不多。而對于車廠而言,成本可能被攤薄 100 倍。
" 蘋果税 " 的案例在前,不由得讓人垂涎三尺。
換句話説,日前 HUAWEI Inside 備受矚目的原因,恰恰來源于其規模化後的議價能力。所以,若此模式成型,将勢必會壓縮以制造見長的車廠生存空間。而車廠習以為常的軟體甲方身份,或并不成立。
根本而言,以上關乎了電動汽車在智能化時代的定價權。
比亞迪的智駕供應商很多:比如,在計算平台 / 芯片裏就有地平線、英偉達、德州儀器等;在軟體算法中,就有 Momenta、大疆車載、東軟睿馳、福瑞泰克、鑑智機器人等。
雖已将供應商模式用到極致,但在上述已分析的内容中可以看出,智能時代下," 喂得是數據、跑出來的是智能 "。因此,只有在用户提供天量數據、軟體硬體同步迭代的節奏中,智能汽車才能逐漸形成閉環。
但依賴供應商的模式,似乎難以在接下來的激烈競争中保持優勢。
04 更新和降級的最終戰
比亞迪智駕落後一年,是一些業界人士給出的回復。目前,比亞迪似乎在智駕的理解和華為系有很大不同。
比如雲辇和易四方。前者是智能車身控制系統,能夠實現阻尼控制、感知、駕駛控制等功能,适用于海洋、王朝、騰勢等品牌。它包含了雲辇 -C、雲辇 -A、雲辇 -P 三套方案分别搭載于不同車型上。
而易四方則是一種電驅技術,其核心在于使用四個獨立電機來分别控制四個車輪,從而實現對車輛行駛狀态的更精細化管理。
業界其實更希望比亞迪能拿出可對标華為 AutOptiX 智能車載光技術、華為雲盤古大模型、車載光場屏 HUAWEIxScene 等解決方案。
加之,華為解決方案中還有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台、智能車雲、AR HUD 與智能車燈等。結合智能汽車數字平台 iDVP、智能駕駛計算平台 MDC、HarmonyOS 共同構建了新的電子電氣平台。
新平台的意義在于,它不僅賦予了電動汽車新的購買理由,也催生了互聯網和智駕的衍生服務。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智駕中的視覺感知 + 大模型特征融合等技術,因解決了影像尺度問題和遮擋問題,更好地實現向量空間的構建。在自動駕駛方向,純電 + 大模型甚至可能重構智能汽車本身。
即演變出跨 L3 的電動汽車進化形态。
在商業上,華為系可憑借智駕解決方案适配更多低端車,侵擾比亞迪的核心市場。
事實上,目前中國乘用車市場中 20 萬以内的電動化產品,還沒有進入真正的智能化時代。如若靜待智能駕駛恣意發展,相信用不了多久,比亞迪的對手就會換成所有 " 含華 " 車企。
當然,這只是估測。相信比亞迪能拿出應對方案,以渡過此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