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四月銷量中的3個數據,令人淚目,歡迎閲讀。
撰文 / 温 莎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琚 佳
" 我想了很多年,覺得這件事情,都不會這麼快實現 "。
4 月上海車展媒體日,一位知名汽車媒體人真情流露、淚灑奇瑞展台,他的四周是 1000 名受邀而來的海外奇瑞經銷商,感動他的是中國汽車的崛起。
中國汽車正在逐漸走向世界汽車舞台的中央,與之伴随的,是中國品牌一路走高的銷量。
奇瑞汽車沒有辜負中國汽車人的眼淚,4 月賣出了 126713 輛,同比增長 128%,連續 11 個月單月銷量超過 10 萬輛。同一時間,吉利汽車銷量為 113642 輛,同比增長約 58%;長安汽車系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 10.74 萬輛,同比增長 56.4%;長城汽車銷量為 93107 輛,同比增長 73.14%。
2022 年 4 月,受疫情影響,中國社會按下了暫停鍵,但今年 4 月,一場開年以來首個國際 A 級車展重新讓世界擺正了中國的位置,正如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所感慨的," 今日中國之動向,将引領明天世界之方向。"
為了把握住未來方向,齊普策帶來了大半個寶馬集團董事會、集團的骨幹成員;老對手奔馳的全球 CEO 康林松(Ola Kallenius)破天荒的在中國待滿三周;上海車展前一個月,奧迪 CEO 杜思曼(Markus Duesmann)拿到籤證的五天後就出現在了北京三環的一家酒店内。
引領汽車市場百年的三大豪華品牌拿出了誠意,他們的老鄉也不甘落後。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Oliver Blume)近半年來了中國 3 次;保時捷整個董事會成員更是無一缺席,全部列席上海車展……
整個 4 月,主流德國企業的掌門人們身體力行地傳遞着家在中國、看好中國、加碼中國的強烈信号。甚至有傳言稱,大眾高管們正是在上海車展轉了一圈,看到了中國汽車智能化的飛速發展,才酸到回家換掉了軟體部門 CARIAD 的老大。
從國内到海外,一把手工程的效果從來都是立竿見影的。4 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占比為 21.6%,實現 2.3% 的同比正增長,是所有中國市場海外車系中占比最高,也是最穩定的。
盡管如此,中國汽車仍然展現出了勢不可擋的一面。自主品牌 4 月零售銷量達 79 萬輛,雖説環比增長僅 1.5%,市場份額卻達到了 48.2%,在全球最卷的市場中實現了 1.7% 的增長。中國汽車一天比一天強大,如果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新汽車真的成為未來,那麼今日令人淚目的場景将成為明天的常态。
新能源:中國品牌新能源滲透率達 56.5%
三年河東,三年河西。
2020 年 4 月,比亞迪銷量僅為 31076 輛,同比下滑 15.0%。當時新能源賽道尚不明朗,比亞迪的未來籠罩在陰霾當中,外界紛紛議論,留給王傳福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誰也沒有想到,比亞迪的銷量會在之後一飛衝天。4 月,比亞迪乘用車銷量達到 209467 輛,同比增長 98.6%。車展期間,在乘着地鐵前往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時,王傳福外表波瀾不驚,心裏一定是揚眉吐氣的。
在以銷量論英雄的汽車市場,再也沒人嘲笑他 10 年前 " 分分鍾造出特斯拉 " 的豪言壯語。
然而,特斯拉仍然是特斯拉,4 月中國批發銷量為 75842 輛,環比下降 14.7%,同比增長達 49 倍。在漲價和降價中任性切換的特斯拉,在中國新能源市場扔牢牢占據一席之地,市場份額為 7.6%,同比增長 7%。
4 月的新能源榜單中,銷量僅次于比亞迪和特斯拉的,是廣汽埃安。三年前,埃安品牌還沒有獨立,月只是廣汽自主旗下的一個小品牌,2020 年 4,埃安銷量為 4612 輛,同比增長 128.4%;三年之後,廣汽埃安銷量已經達到 41012 輛,連續超 4 萬,同比增長 302%,環比增長 2.5%。
另有三大品牌在 4 月表現格外亮眼。
極氪汽車增速達到 279%,憑借極氪 001 與極氪 009 兩款車的銷售交付量達到 8101 輛,連續 3 個月保持增長;深藍汽車交付了 7756 輛 SL03,環比下滑 9.48%,累計交付量卻已經突破了 5 萬輛;騰勢僅憑借騰勢 D9 一款在售車型就賣出了 10526 台,銷量再度破萬。
背靠大樹,中國品牌孵化出的造車新實力品牌們,正在全球最肥沃的新能源沃土中茁壯成長,越來越多全新的中國品牌受到消費者認可。
乘聯會數據顯示,4 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52.7 萬輛,同比增長 85.6%,國内零售滲透率 32.3%,同比提升 6.6 個百分點。這意味着,每三名下單新車的消費者中,就有一人選擇了新能源。
中國品牌優勢明顯,新能源滲透率達 56.5%。與之相比,豪華車新能源車滲透率為 23.8%,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為 4.4%。
新勢力:理想汽車銷量達到 2.57 萬輛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 何小鵬曾在很多場合都講起過這個故事。
2013 年,已經财富自由的何小鵬看到新聞報道,上海車展有 70 場發布會,這意味着有 70 個新品要發布。他想,如果移動互聯網哪天有 70 場發布會,要發布 70 個新品,那就太厲害了。于是轉過年來,何小鵬站上了人生的新起點,小鵬汽車橫空出世。
憑借先發優勢,蔚來、理想和小鵬被稱為新勢力三巨頭,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為中國汽車產業帶來了新的玩法,重塑了用户關系,定義了新的產品,也乘着新能源發展的東風,扶搖直上。
十年過去了,新勢力活成了老勢力,活下來的人在銷量榜單上輪流坐莊。
4 月,理想汽車銷量達到 2.57 萬輛,連續兩個月超過 2 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也是造車新勢力目前最高的銷量紀錄。排在第二名的新勢力品牌是哪吒汽車,4 月交付新車 11080 輛,同比增長 25.7%,環比增長 9.84%。零跑汽車在 4 月份共計交付新車 8726 輛,排名新勢力第三,同比下滑 4%,環比提升 41%。
"4 月份的恢復趨勢還是明顯的,我們今年 25 萬輛的目标并不準備做調整。" 哪吒汽車 CEO 張勇表示。
新勢力的 4 月榜單中,蔚來和小鵬的銷量仍在起伏,但未來可期。搭載 SEPA 2.0" 扶搖 " 的超智駕轎跑 SUV 小鵬 G6 預計在二季度末正式上市并啓動交付。根據產品規劃,蔚來新車也将于 5 月下旬正式上市,随着產品線的擴充,新品上市将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進入 2023 年以來,AITO 問界的銷量顯得有些啞火,4 月交付 4585 輛,同比下滑 19.12%。
無論怎樣,新勢力已經成為中國車市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能夠獨擋一面。這才有了沃爾沃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車展前夕的一句 " 宣戰 ":" 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
從最初的驚豔亮相到之後歸于平淡,蔚小理的格局早已被打破,曾經的新勢力第二梯隊力争上遊,但他們之間的對手早已不是了彼此。
" 傳統車企已經進到新能源電動車領網域,他們有一些積累,有供應鏈優勢,營銷渠道優勢,想要後發制人,從長遠來看,新舊勢力都有機會。但新勢力經過這幾年的積累,我認為活到現在,能夠留下來的企業也是百裏挑一,現在就看誰能做長。"
張勇認為,汽車是十年,二十年的產業周期,一時的起伏不代表什麼,當下風頭正勁的奇瑞和比亞迪也曾有過調整期,活到現在已經是實力的證明。
而在何小鵬看來,活着還不夠。" 以前就想活着,活得不錯就好了,現在覺得活得不錯就是死,只是三年後死還是五年後死的問題。" 他認為,汽車行業淘汰賽剛剛開始,2027 年新一代智能汽車滲透率将超過 35%,300 萬輛的年銷量規模将只是汽車公司的入場券。下一個十年,主流汽車公司只會有 8 家。
日系車:市場份額同比下降 5.7%
每年 4 月是日本的櫻花季,陽光正好,微風不燥,空氣中有散落的粉色花瓣。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卻彌漫着戰火的硝煙味。
上海車展,有人拍到了這樣一幕,日本車企員工掏出皮尺測量紅旗 HQ9, 車長、離地間隙、電動門尺寸等細節都沒有放過。測量的兩人分工明确,男性工程師負責用皮尺測量數據,女性工程師負責記錄。
曾經被嘲笑的中國汽車揚眉吐氣了,海外品牌放下身段研究起了中國產品。
誰也不想坐以待斃。從 2018 年開始,中國車市就已經進入存量競争,此消彼長之間,日系品牌 4 月份額下降了 5.7%,為 18.7%。乘聯會發布的廣義和狹義批發銷量 TOP10 中,合資日系僅廣汽豐田一家跻身 TOP10,且排在最後一位。
恰好是在三年前,2020 年 4 月,日系還首次以 26.1% 的份額超越德系 26% 的份額。日系品牌在中國市場摸爬滾打了 30 年,而失去 10% 的市場份額,只需三年時間。
市場是殘酷的,繼鈴木、讴歌相繼退出中國市場後,三菱汽車也傳出退市消息,留下來的人日子也不全都好過。4 月,三大日系品牌在中國的表現可以用冰火兩重天形容。
廣汽豐田終端銷售 77009 輛,同比增長 20.2%;一汽豐田銷量為 71771 輛,同比增長 9%。
廣汽本田累計銷量為 60498 輛,同比增長 40.2%,環比增長 44.7%;東風本田累計銷量為 34381 輛。
東風日產(包含啓辰品牌車型)銷量為 101762 台,同比增長僅為 4.5%。
誰升誰漲,一目了然。對日系品牌而言,比銷量更緊迫的,是電動化轉型,
" 百聞不如一見。即使早就知道中國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我還是再一次感受到品牌數量之眾、新能源汽車之多。" 據説,豐田汽車副社長兼首席技術官中島裕樹在上海車展到中方合作夥伴展台看到新車型後,會頻頻發出 " 哇!すごいですね" 的驚嘆。
無需深究語氣中的真情假意,現實是,豐田已經開始在中國現地化研發 bZ3,這款產品由豐田、BTET、一汽豐田共同打造。在 BEV、智能座艙以及自動駕駛技術方面,中國市場将成為引領豐田全球發展的驅動力。
有人説: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中國汽車的崛起非一日之功,新能源的上半場行至半程,智能化下半場剛剛拉開帷幕,新汽車時代霸主之争遠未蓋棺定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新汽車,中國風景獨好。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内容合作請聯系説明
違規轉載必究
掃碼加入讀者微信群
交流汽車話題
點擊閲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