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小鵬G6能否迎來屬于自己的「iPhone4」時刻,歡迎閱讀。
6 月 9 日至 28 日的預售期裡,小鵬 G6 便已經收到 35000+ 盲訂訂單。上市 4 天,小鵬便收獲 2.8 萬大定訂單。有銷售表示,在廣州各個門店的大定訂單數量平均在 40 台以上,部分旗艦門店甚至可以達到 60-70 台,大定到鎖單的轉化率超過 95%。
小鵬 G6 才上市,已然有翻轉市場的苗頭。何小鵬對 G6 寄予厚望:"G6 對于小鵬就好比 iPhone4 之于蘋果,代表了小鵬汽車對于下一代智能電動車的思考。"
iPhone4 的意義有多大?喬布斯稱其為 iPhone 問世以來最大的更新。它不僅是蘋果供不應求的導火索,更改變了 iPhone 以往形态,改變了整部智能手機發展史,小鵬能否迎來自己的 "iPhone4 時刻 " ——既用爆款點燃銷量導火索,更一舉翻轉自己久居人下的處境,改變智能電動的市場布局?
高配低價做誘餌,香得 " 樸實無華 "
小鵬确實需要一部爆款 "i Phone4" 來翻轉自去年 7 月起,銷量便連月下滑的 " 寒潮 "。為了讓顧客買單,小鵬推出了高配置 + 低售價。這對消費者來說很 " 香 ",但對小鵬來說,其中隐藏着風險。
G6 的新技術是 " 全系标配 "。即使是最便宜的版本,也配齊了官方宣傳的核心賣點:800V 電壓平台、3C 電池、高階智駕。
智駕是小鵬汽車的甜點位——在何小鵬看來,沒有哪個同行能在智能化方面對位小鵬汽車。
XNGP,簡單來說,能于毫秒間得出最佳行駛路徑。城市 NGP 效率已接近人類司機 90% 的水平,目前已在北上廣深落地。
高速 NGP 更是媲美老司機:1000 公裡只有 0.4 次接管——就像何小鵬說的那樣,他看上去是在開車,但實際上并沒有。
根據何小鵬的說法,智能導航輔助駕駛 XNGP 不是 " 期貨 ",現在買了 G6 就能享受。
眼下搭載高速 NOA 的車型極少,以智駕見長的車型也多在 27 萬往上,并且城市 NoA 功能需要額外付費。而小鵬 G6 全系标配高速 NoA,城市 NoA 門檻被 580Max 車型壓到了 22.99 萬元。
此外,能提高補能速度、降低車輛電耗的 800V 技術,在中國新勢力裡遲遲未能降到 30 萬往下,G6 則一口氣将其門檻拉到了 20 萬出頭。
簡單來說,小鵬 G6 不僅技術配置很先進,賣的還是 " 白菜價 "。
低價 + 高配置對消費者來說當然很 " 香 ",但對小鵬來說,用低價換市場意味着盈利空間被打薄。一季度裡小鵬整體毛利率僅為 1.7%,無論是相較于 2022 年裡的同期還是四季度都是 " 斷崖式下滑 ",單車毛利率更是跌至 -2.5%。毛利斷崖、虧損擴大、銷量長期持平的 " 寒潮 " 下,小鵬敢打低價牌來讨消費者歡心,是 " 豁出去 ",也是 " 搏一搏 "。
錨定 Model Y?很有野心
小鵬 G6 的對手畫像很明顯——特斯拉的 Model Y。根據車 Fans 數據,在 G6 的意向客戶中,每 10 個人中有 4 個會對比 Model Y。
錨定 Model Y 很有野心,因為 Model Y 不是一個平庸的對手。特斯拉 CEO 說,Model Y 将成為特斯拉的銷量扛把子。今年一季度,Model Y 賣出了 26.7 萬台新車,成為全球最暢銷車型。
各種參數參照下表,這裡作簡單對比:Model Y 的價格區間高出 G6 一整個身位。
在安全配置方面,Model Y 多了前排中間氣囊,但少了疲勞駕駛、DOW 開門預警、後方碰撞預警等主動安全配置。
緊接着,在輔助 / 操控部分,小鵬 G6 是 360 度全景影像,且帶有透明底盤功能,而後輪驅動版 Model Y 僅是倒車影像。
在智能配置上,小鵬 G6 能提供城市 + 高速雙 NGP,以及自動泊車入位 + 匝道自動駛入 / 出、遠程召喚等,而這些在 Model Y 身上,是要花費 64800 元選裝 " 完全包 " 之後,才能擁有的輔助駕駛功能,小鵬 G6 則能免費提供。且小鵬顯然更熟悉中國道路環境,特斯拉 FSD 則在國内未開放。
性能參數方面,動力上論參數已經勝過 Model Y。不過,百公裡加速上,小鵬 G6 略遜于 Model Y。充電上,小鵬無疑更有優勢,續航部分,依舊是小鵬 G6 引領風騷。
總結來說,無論是基礎參數、性能參數、智能配置,小鵬 G6 都比特斯拉 Model Y 更 " 香 " 些。
不難看出,小鵬 G6 是錨定着 Model Y 的痛點來設計,誓要瓜分甚至占據這一細分市場。不過,G6 的戰敗點可能在于品牌調性。可以猜想,國内市場的競争将會很激烈—— Model Y 還從未見過各項指标完全針對自己的對手,如果特斯拉不降價,G6 的确有很大機占據細分市場。
是不是背水一戰?G6 對小鵬有多重要
用出乎意料的高性價比 " 交個朋友 " 的行為,當然會損失毛利,但有 G9" 雪上加霜 " 的前車之鑑,G6 必須拿出誠意滿滿。今年以來,小鵬已連續半年月交付量不過萬,小鵬直接對标、貼身肉搏的特斯拉 Model Y 連續多月成為國内最暢銷 SUV。新勢力頭部裡,小鵬和深藍銷量對标,落後于過萬的哪吒、騰勢、蔚來等五家,更是被過 3 萬的理想和過 4 萬的埃安甩得無影無蹤。
" 寒潮 " 讓 G6 破釜沉舟地推出高配置 + 低定價組合,也讓小鵬來了一場組織架構的 " 換血 "。現在,站在 G6 旁 " 指點江山 " 的何小鵬自信滿滿:他說,有 G6 在手,只需要 2 個月,就能在 25 萬級電動車市場中幹到銷量冠軍位置。
根據對一線銷售數據的統計,在上市的 72 小時内,預訂單轉定很快,比例高達 55~60%,客戶反饋對定價滿意,試駕車 18 個小時不停運轉,直到深夜都有人在試駕。一切都預示着,性價比加持下,G6 正在快速累積訂單。
上市第二天,何小鵬就開了供應鏈大會。根據規劃,7 月預計 7000 輛,8 月 8000 輛,長遠過萬。盡管他們絕對吸取了過往教訓:從新技術的良品率,到 5 月份後的產能爬坡,包括此前的預售。但目前的訂單規模,似乎仍舊使得交付周期承壓。現在下定,提車需要等待 10-12 周:即兩個半月到三個月。仍需警惕交付拖沓而流失客戶的情況。
雖說,沒有任何一款車能做到 " 赢者通吃 ",因此,G6 談不上是 " 背水一戰 ",但無疑是重要節點。
其實,如果單論產品,G6 已經完全具備了熱賣的屬性,不過,具體的市場反饋誰也不能提前得知。G6 是否能做好品控?能否解決新技術裝備下的售後問題以及 P7i 和 G9 踩過的坑:供應鏈的穩定,還要打個問号。
不過,小鵬 G6 作為歷時 5 年、研發投入超百億的扶搖技術架構下首款戰略車型,在智駕、性能、性價比等方面發力,用 " 真香 " 的市場反饋,為自己的出道交出了誘人的 " 自薦書 "。可以預見的是,它是 25 萬級智能純電 SUV 的 " 黑馬 ",并且,從何小鵬的自信裡不難管中窺豹:G6 就是小鵬汽車的強心劑。
顯然,智能手機的 "i Phone4 時刻 " 和智能電動的 "i Phone4 時刻 " 不可混為一談,小鵬和蘋果都以技術為傲,但小鵬只是新能源領頭羊之一,G6 也許沒法模拟當年 i Phone4 那樣颠覆行業、一舉在業界裡 "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但也許有一點是相通的:i Phone4 是蘋果大爆的節點,G6 的爆火與否也事關小鵬能否在市場地位裡一舉躍升,點燃市場、重新找回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