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當健康屢屢上熱搜,健康傳播進入社交媒體時代,歡迎閱讀。
以下采訪内容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任孟山。
在健康傳播角度上,公眾的需求其實是對信息的需求,特别是疫情後,大家對事關個體健康的健康信息更敏感、也更關注,這是大家的需要。這首先源于公眾的健康意識提升了。
公眾健康意識提升,就會為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做一些功課,比如說怎麼樣增強免疫力、該如何健康飲食和科學鍛煉、如何選擇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有一個很典型的案例。疫情期間,張文宏教授建議早餐不要喝粥要吃雞蛋,這樣能夠補充蛋白質。這個建議當時引起軒然大波,除了打破了許多人的傳統認知外,也在于這是權威的健康信息傳播。
第二個原因在于,新冠疫情對全球醫療體系帶來了新的挑戰,即疫情發生時,面對面的醫療服務能力急劇下降,使得公眾開始提升對數字醫療、在線遠程醫療的關注,無意中提高了對遠程醫療的接受度。從信息傳播的角度講,數字醫療、遠程醫療是傳播學界和醫學界都在關注的一個交叉領網域,疫情加速了數字醫療的快速發展。
2023 年 4 月 12 日,浙江湖州,在德清縣莫幹山鎮五四村智慧健康站,村民通過 " 雲診室 " 進行自主健康監測。© 視覺中國
第三個原因,公眾對自身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開始提升。疫情期間,特别是長時間的社交隔離等原因帶來的心理問題,人們對心理健康就更為關注。再就是現在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備受關注。關注心理健康就會帶來心理咨詢需求,人們會通過在線查閱各種相關信息,關注心理健康短視頻,心理咨詢服務也比原來更為普遍了。
從健康傳播的角度來說,第一是社交媒體對健康傳播的影響越來越顯現,社交媒體成為傳播健康信息和改變健康行為的重要渠道,我們能看到,醫學專家、衛生機構、傳統媒體等都在通過這些社交媒體傳遞健康信息、與公眾互動,也有利于提高了公眾的健康素養。
如今,社交媒體上每天關于健康的話題很多,從算法上看,大家的關注度高了,話題點開的次數多了,推送自然就更頻繁了。你看 2023 年從秋冬季開始,呼吸道疾病高發,流感、支原體感染、肺炎等等,大家對呼吸道傳染疾病都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關注,社交平台知道人們在關心什麼,自然會加大這些話題的推送。
圖源微博
本質上,大家對這些健康話題的關注度高了,實際上就是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對健康信息的關注度也就提高了。這也得益于人們在過去兩三年裡養成了接受健康信息的生活習慣。比如說,居家期間,相對而言,人們有時間把許多健康相關的重要信息讀完、看完、了解完,這在過往快節奏生活中是很難實現的。
有了接受健康信息的生活習慣,就不得不提健康傳播的空間場網域,比如家庭空間和社群空間。
© 視覺中國
原來我們也不把感冒當回事,會說吃個感冒衝劑就行,但現在就會談論是不是 " 陽了 "、是不是得甲流了……在家裡或在社交群裡時常讨論這些問題,甄别一下症狀,甄别過程中就得學習相關知識、獲取相關信息,對參與讨論的個體來說也是一個補充知識的過程。相比家庭空間,社群層面的關注和讨論也越來越深入。
再者,全球公共衛生問題也更受到國内的關注,健康傳播本質上是一個全球化議題,跨國衛生合作、數據信息共享等更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在制定健康傳播策略上,公共衛生部門也越來越依賴大數據,包括藥品的銷售等,需要通過數據分析來更好地了解閱聽人,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傳播策略。
我們的健康傳播和健康教育,可以稱之為一個進步。一方面,大家現在利用數字技術和在線平台進行健康教育和傳播,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了。社交媒體平台、健康類 APP 等一些產品和數字工具,都在給我們提供更為廣泛的傳播渠道。
《時尚健康》今年 11 月份邀請幾位年輕中醫通過直播間分享養生知識
另一方面,健康話題是一個容易被大眾重視并願意參與的話題,公眾為了參與相關話題讨論,就會去主動進行知識補充來提升健康意識和知識水平。通過健康信息的交流,我們也看到了健康傳播教育的進步。
另外就在于,疫情這種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使得國家之間及國家社會對于衛生信息的共享與協作,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而且從目前來看,健康領網域這個趨勢能夠保持持續性,以更好地應對全球性的健康危機。
著名傳播學者埃弗雷特 · 羅傑斯認為,健康傳播是一種将醫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大眾健康知識并通過态度和行為的改變,來降低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個社區或國家生活質量和健康水準為目的的行為。健康傳播涉及到不同主體的參與:
首先,在政府頂層設計上對健康傳播事業高度關注,像《" 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中專門強調普及健康生活、加強健康教育等。
其次,醫生和醫療機構應該說是健康傳播的重要主體。醫生能夠通過大眾媒體和社交媒體科普健康信息,包括疾病的一些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幫助患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健康問題。這是健康傳播中 " 醫者先行 " 的體現。同時醫療機構不止傳播健康信息,還可以組織健康教育活動、提供健康服務等。
蘇州,姑蘇區雙塔街道錦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指導居民學習 " 健骨操 "。© 視覺中國
第三,媒體是健康傳播的重要渠道,雖然從大眾媒體到社交媒體經歷了較大的變化,但媒體也在積極利用當前的新技術、貼合用戶使用習慣,來進行健康傳播、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
第四,健康教育也是學校的職責,學校可以強化健康教育的課程,講授健康知識,培養學生的健康素養。
第五是社區,社區可以組織各種健康活動、給居民提供健康服務。與其他主體相比,社區具有更多接近性和參與性的優勢。
第六是家庭,家庭是極為重要的社會單元,家庭的日常生活和交流互動,都可以傳遞健康知識和行為習慣。現在還有一種健康素養的 " 反哺 " 現象,孩子教父母,因為他們的健康素養是高于父輩的。
2024 年 1 月 13 日,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通過舉辦健康跑活動,喜迎新春。© 視覺中國
當然,回歸到每個個體,其實也很重要,個體本身需要積極主動地獲取健康信息,有意識地提高健康素養,自己要有甄别能力,不能輕易被 " 偽健康 " 信息忽悠了。健康傳播就是要針對不同閱聽人的特點和需求,提供更加精準或者個性化的健康信息,這樣更有效,但前提是你有各種調研、調查、統計分析這些不同人群的一些特定的健康需求。
從學科本身來講,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學術共同體裡都為健康傳播成立了專委會或者分會,部分高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健康傳播的研究方向,通過學術研究來促進科學溝通,幫助醫生還有醫療機構能夠更好地向公眾傳達復雜的健康信息。
有些涉及健康信息的專業學會,原來成員都是醫生,現在有很多新聞傳播學科的人也加入其中,通過交叉學習和跨學科學習,來提升健康信息傳播力。
一些專業人士都在通過視頻為網友分享健康知識。圖源顧中一微博截圖
健康傳播是面向大眾的,因此健康傳播學科的研究在技術層面上可以面向大眾提供解決方案。最重要的點是要做到健康信息的可視化、視頻化。短視頻傳播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大家也比較容易接受。健康信息可視化,會讓比較復雜的健康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可視化、視頻化,在一定意義上降低了健康信息傳播的門檻,也能夠滿足一部分閱聽人群體的個性化要求。
另外,健康傳播現在也能夠積極回應國家戰略與社會公眾的需求,比如通過學術研究來探讨健康素養的提升、應對老齡化社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治理、居民營養膳食的促進等,現在都是這個學科要做的事情。
我覺得一是 "免疫力"。這幾年大家最難忘的應該是疫情,在後疫情時代,大家都渴望自己的免疫力足夠強大,能夠抵御病毒入侵,保持健康的體魄,擁有健康的生活。
二是 "應變",有句話叫 " 以不變應萬變 ",現在應該說 " 以變應變 ",面對外界的許多變化,作為個體,需要有一個積極應對的心态,根據健康信息的接受和健康知識的增長調整自己對健康以及健康生活的認知、理解和行動。
采訪 & 編輯 | 賀梓秋
文 | 向初
圖 | 視覺中國、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