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鍾偉:如何做好跨周期的大眾投資,歡迎閱讀。
鍾偉 / 文
作為普羅大眾的一員,期待以點滴積累、長期理财獲得一點勞務薪酬之外的理财收益,是很自然的事情。既然是大眾投資理财,便會有兩個特點:資金門檻和專業門檻都不會太高,這決定了大眾投資一是不太可能像企業家創業成功那樣獲得巨大财富;二是不太可能穩定持續地投資,難免跟風搖擺忽進忽退,穿越周期的長期投資可能比較鮮見。一個人如果能從步入職場開始,就自律而有規劃地投資,通常也就 20 多年,然後就是職業下坡和退休。幾乎不太可能有個體會進行久期三五十年甚至更長期限的投資。因此是否做好跨周期的投資理财,不能決定普通人的階層躍遷或改天換命,而僅能決定明智持續的自律,能帶來比較殷實的晚年。
那如何做好跨周期的大眾投資?筆者認為,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把錢投向地球上靠譜的國家、創新的行業和強健的貨币。向欠發達或者新興市場投資的賭性總是高于成熟市場,但側重冒險未必能獲得持續超額回報。二是盡量避免在市場最熱絡或者最混亂的時間入場,不要認為自己有抄底或逃頂能力,在市場預期和流動性都平穩時,在場内;否則,在場外。
如何梳理從 2000 年至今,各類資產的大致收益?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畢竟 25 年前的一塊錢和如今的一塊錢大不相同,因此只好粗略地用名義回報來概括了。
排在第一的是比特币。這是絕大部分接受過金融專業培訓的人,更容易決議和拒絕的資產。目前,以比特币為代表的數字資產也是 " 高度可疑 " 的。抛開這個層面,當比特币價格以指數級持續暴漲時,投資人真的能平靜持有,堅持跨周期?這是非常令人懷疑的。順便提一句,比特币是 2023 年變現最佳的投資品,2024 年至今的兩個多月,比特币價格已上漲逾 20%。
排在第二的是信托產品。盡管信托業歷經起伏整頓,盡管近年來也有信托產品未能及時兌付甚至造成違約的情況,而在 2018 年之前很長時間内,信托產品的收益率都徘徊在兩位數。近年來,由于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是房地產深幅調整,信托收益雖然今非昔比,仍明顯較高。如果過去 25 年持續謹慎地參與信托產品,那麼累計 10 倍以上的收益不令人驚訝。信托產品在稅收方面也有其優勢。
排在第三的是房產。在歐美,大致可以總結為大都市約 7 — 8 年房價翻倍,而考慮到物業稅和房屋維護成本,實際收益則要打折扣。由于歐美獨立屋基本為自持,缺乏集中的物業管理,因此打理起來比較麻煩。在中國大陸,以往 20 多年,一線城市房價漲十倍,三、四線漲四五倍是常見的。因此如果選擇了核心城市的較佳房產,并且不怕房屋持有和交易的麻煩,那麼好房產的年化收益率約為 10%,25 年淨漲七八倍是有可能的。如今,中國房地產處于持續調整之中,房住不炒是主旋律。
排在第四的是黃金。這多少出乎意料,金融專業投資者通常不喜歡黃金投資,尤其是實物金,巴菲特也是如此。國際金價從 2000 年的不足 300 美元 / 盎司上升至如今的逾 2000 美元,上漲約 6 倍,年化收益率接近 9%。黃金投資簡單易行,實物金或黃金 ETF 都相對易得。但金價運行規律卻難有端倪。大致可以這麼說,高收益信托已是過去式,核心房產和黃金投資相比,收益相近,前者麻煩後者簡單。不過,國際繁華都市很少變遷,因此核心房產的後市容易預期,而未來 20 多年金價如何,難以預測。
排在第五的是股票。以美股為例,三大指數從 2000 年至今,最少上漲了 3.8 倍,年化收益率約 6%,最近 10 年年化收益率甚至接近 10%,其中納斯達克波動性較大。這反映了美國經濟和金融的基本狀況。美國公司仍然在國際上保持了相當的競争優勢,美元霸權也沒有受到明顯挑戰。考慮到 2024 年美國經濟基本不可能衰退,美聯儲降息或将延後,美股、美元保持強勢是大概率。中國股市去年圍繞經濟修復、中特估和信創三大驅動力展開。2024 年的中國經濟主要指标和宏觀政策力度,較大概率将延續 2023 年的脈絡。作為跨周期的大眾投資,選擇寬基指數為主,搭配一些科技主題譬如人工智能類的 ETF,也許是獲得權益收益的途徑。
排在第六位的固收類。也許我們可以将債券、貨币以及銀行存款都囊括于此,因為其收益率都不會太高,年化可能在 2% — 4% 之間,25 年能達到本金的 150% — 250%。投資分紅類的保險也有一定收益,但普通人要理解保險合同,就不是件輕松的事情,保險還是适當配置一些純消費型產品為好。如今,銀行大額定存和增額終身壽都比較受歡迎。
跨周期的大眾投資理财,考驗的是持續自律,普通人的投資收益率可能不及 M2(廣義貨币)增速,不及經濟增速或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但做好配置要避免賭性。假定 25 年職業生涯每月淨儲蓄兩千元,那麼退休時,投資平平者的 60 萬元可能積蓄成大約百萬元,投資聰明者 60 萬元可能變成了三百萬元甚至更多,晚年生活會因此形成明顯差異。不過,大概率而言,簡易行之的大眾投資不是越級致富之路。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民生加銀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本文内容僅為個人研究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相關機構不對其觀點正确性、合理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