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碧桂園唇亡 房地產齒寒,歡迎閱讀。
恒大之後,最讓房地產行業擔憂的事情還是到來了。
8 月 8 日,碧桂園旗下境内債集體下跌,同日,市場有消息稱,碧桂園的兩筆美元債票息未付,雖然有碧桂園内部人士回應 " 仍有 30 天付息寬限期 ",但卻也證實了碧桂園出現階段性流動壓力懷疑。
恒大、融創、旭輝、世茂之後,市場曾經不斷有預警 " 無法再一次承受一個頭部企業的倒下 ",監管層近期也不斷表态力挺樓市,但從表态到落地,從落地到起效的長周期,顯然已是這個被稱為邁入 ICU 的行業 " 等不了 " 的。
對于碧桂園而言,當下困局前所未有,為了努力等到市場回歸的那一天,它窮盡了包括優化裁員、壓縮成本、收縮區網域、降價促銷、暫緩拿地等一系列手段,但這場突圍之戰不是碧桂園一家企業的,也是整個地產行業的。
階段性流動壓力
8 月 8 日,碧桂園旗下境内債集體下跌,"19 碧地 03" 跌超 31%,"21 碧地 03" 跌超 24%,"20 碧地 03" 跌超 21%,盤中臨停。此外,碧桂園餘下多只債券跌超 10%。
股票方面,碧桂園股票已連跌 7 個交易日,截至 8 月 8 日港股收盤,碧桂園股價跌 14.39%,報收 1.13 港元,當前總市值約 312.3 億港元。
遭遇股債雙殺,也是由于碧桂園出現了 " 階段性流動壓力 "。
8 月 8 日,市場有消息稱,碧桂園截至目前未能支付應于 8 月 7 日支付的兩筆美元債利息。兩筆債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發行規模均為 5 億美元,期限分别為 5.5NC3.5 和 10NC5,到期日分别為 2026 年 2 月 6 日和 2030 年 8 月 6 日。
碧桂園内部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疊加各類資金監管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流動壓力,公司高度重視債務風險化解。
該内部人士稱," 上述兩筆票據仍有 30 天付息寬限期,公司目前仍在積極優化資金安排,努力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漩渦之中,總是伴随各種聲音。而極度敏感的資本市場,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也會第一時間給出反應。
此前有市場傳聞稱,佛山市副市長帶工作組進駐碧桂園,涉及發債等事項。8 月 7 日,碧桂園相關人士稱,佛山市副市長帶隊的工作組進駐碧桂園這一傳言不屬實。即便如此,受此傳言影響,碧桂園的股債還是出現了下滑。
房地產市場集體承壓
時間往前推移,市場關于碧桂園的各種傳言自今年 7 月開始便屢有見聞,而資本市場也密切關注碧桂園的動向。
7 月 31 日,碧桂園發布公告稱,根據管理層目前可獲得的資料,即上半年未經審核管理賬目的初步評估及其他數據,公司預計 2023 年上半年可能錄得未經審核的淨虧損。作為對比,2022 年上半年,碧桂園淨利潤約為 19.1 億元,股東應占核心淨利潤約 49.1 億元。
在公告中,碧桂園解釋出現淨虧損的原因:由于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以及外匯波動造成預期淨匯兌損失所致。
然而引發市場關注的是碧桂園在公告中的一段表述," 公司在堅決履行保交付、保民生職責的前提下,為了确保現金流安全,将積極考慮采取各種對策,包括但不限于壓降各項經營支出、加快回款安排、積極拓展融資渠道、管理及優化債務償還安排等,同時積極尋求政府及各方監管機構的指導和支持。"
這一表述向外界傳達一個訊息 " 碧桂園自身困境需要依靠外部力量 ",恰如彼時彼刻的恒大。因此,市場關于碧桂園會成為下一個恒大的觀點甚嚣塵上。
對此,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碧桂園的問題,主要是預期悲觀、資產流動性和和資產價格的問題。某種程度上,也是房地產 " 高周轉、高杠杆、高成本 " 的產物。在這一點上,碧桂園和其他企業(比如恒大)的問題是一致的。" 三高 " 是那個時代所有企業共同的模式,或者叫時代的通病。
在李宇嘉看來,盡管都是近萬億級房企,但是碧桂園與恒大不同的是,碧桂園沒有搞非理性的多元化經營,沒有搞資本運作。而且,碧桂園在物業管理、建造技術等方面做出了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向新模式轉型的重大貢獻。
另有業内資深分析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時代的通病之外,碧桂園受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影響更大。政策落地需要一個周期,短期内對市場整體局面影響不大,而且随着居民購房信心下滑," 消沉 " 市場已有負循環的征兆。因此,市場層面雖有築底迹象,但一些房企的困難時刻尚未過去,目前可以說是房地產市場集體承壓。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 年 1 月 -7 月,TOP100 房企銷售總額為 39944 億元,同比下降 4.6%。其中,7 月單月銷售額同比下降 34.1%,環比下降 33.8%。
政策加快優化勢在必行
" 當前市場再也不能承受住一個萬億級頭部房企的出險了。" 在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房地產市場環境目前正在朝着好的方向改善,民營房企還有很多新的希望和機會。一旦碧桂園倒下,将影響到更多民營房企,因為類似問題并不僅限于碧桂園一家企業。
李宇嘉同樣表示,碧桂園發生風險,其不僅在預期上的影響太大了,對上下遊產業鏈的影響也太大了,畢竟碧桂園的規模體量擺在那裡。建議地方國企金融機構,央企金融機構(AMC,政策性銀行)進場托底,穩定市場預期。
李宇嘉稱,雖然目前碧桂園遭遇流動性壓力,但這不意味着沒有解決的希望。近預售屋地產市場的諸多利好信号,給到碧桂園不同于此前恒大的緩衝周期。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召開的企業座談會上表示,要繼續鞏固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态勢,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進一步落實好降低購買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換購稅費減免、個人住房貸款 " 認房不用認貸 " 等政策措施;繼續做好保交樓工作,加快項目建設交付,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7 月 31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指出,要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根據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舉措,加快研究構建房地產業新發展模式。
" 繼續引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指導商業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8 月 1 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召開的 2023 年下半年工作會議上,為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釋放明确信号。
在嚴躍進看來,對于碧桂園而言,當下局勢前所未有,這是突圍之戰。目前碧桂園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堅決落實 " 保交樓 ",以及避免發生債務蔓延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