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從復旦辭職下海,上海前首富一度成全球超級大買家,如今稱不再擴張,歡迎閱讀。
廣州市海珠區琶洲 CBD,2023 年 5 月復星出售其緊臨珠江的 " 南方總部 " 大樓,買方為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實控的知識城集團,成交價格約 40 億元。來源:視覺中國
作者 | 溫世君
編輯 | 陳弗也
出品 | 棱鏡 · 騰訊小滿工作室
本輪調整後的上證 50 指數将在 12 月 8 日生效,復星醫藥等 5 只股票正式被移出樣本名單。上證 50 指數是 A 股大藍籌的重要參照标杆,根據上交所編制規則,這一指數包含 50 只 " 規模大、流動性好 " 的股票,半年調整一次。
復星醫藥 10 月 31 日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其 2023 年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9.44%,扣非淨利潤降幅高達 89.84%。復星醫藥對此解釋非常 " 合理 ":" 市場對新冠相關產品的需求大幅減少 "。
市場資金不會說謊,復星醫藥的股價,已經相較 2021 年 8 月因 mRNA 新冠疫苗和抗新冠藥物阿茲夫定利好而探上的峰值,下降了七成,市值亦縮水超 1500 億人民币。
起步之地
醫藥產業是郭廣昌復星系帝國的起步之地,也是復星系的核心資產。
1985 年,18 歲的郭廣昌從浙江橫店郭宅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後留校工作。1992 年,郭廣昌 " 下海 ",起步業務是營銷咨詢,是 "92 派 " 的代表人物。
1994 年,郭廣昌和另外四名復旦校友組建復星實業(復星醫藥前身),進入醫藥賽道,以疾病核酸檢測試劑作為核心產品,首款實體產品是 PCR 乙肝診斷試劑。
創業五人組中,小郭廣昌四歲的復旦師妹談劍,後來成為了他的第一任夫人。談劍的爺爺談家桢,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復旦大學副校長,亦是 50 年代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生物系首任系主任,被認為是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此外三位創始人——梁信軍、汪群斌、範偉,均為復旦大學遺傳工程專業 1991 屆畢業生。
世紀之交,有個廣為人知的說法:20 世紀是物理學的世紀,21 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當年 6 月,成立四年的復星實業,頭頂 " 復旦大學生創立 "、" 生物醫藥高科技企業 " 的光環,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募資 3.48 億元。
可以參照的是,1998 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不過 392.2 億元。
郭廣昌後來曾回憶這段經歷:當時 IPO 還是實行總量控制的審批制,上海市政府以及計劃委的領導聽取了復星的匯報後,把 "IPO 的資格給了復星 "。復星由此成為上海首家民營上市企業。而在復星 IPO 前的 1998 年初,31 歲的郭廣昌已經當選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同樣也是在 1998 年,國企改制拉開序幕。
郭廣昌後來說," 我們上市融得的資金讓我們有能力參與到國企改制的歷史進程中 "。其實不僅如此,公司上市帶來的貸款授信和發債的便利,以及投資帶來的豐厚回報,也讓復星可以進一步利用金融杠杆,體量加速膨脹——
2000 年,復星參與合資組建唐山建龍鋼鐵。2002 年,復星入主豫園商城(600655.SH)。豫園商城是 1990 年上交所成立之時率先挂牌 " 老八股 ",此後也成為復星系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重要運作平台。
2003 年,豫園商城、復星產業投資作為一、二大股東,合資成立德邦證券,復星拿下券商牌照;同年,復星控股南京南鋼(600282.SH),與國藥集團合資成立國藥控股(後于 2010 年在香港上市,代碼 01099.HK)。
2004 年,復星旗下地產板塊復地集團在香港上市,同年復星投資招金礦業(後于 2006 年在香港上市,代碼 01818.HK)‧‧‧‧‧‧復星和郭廣昌個人控制的一眾產業,也開始被市場稱為 " 復星系 "。
這就是郭廣昌常說的,復星 " 第一個 1 億元是靠生物制藥賺來的;第一個 10 億元是通過資本與產業相結合達到的。"
僅僅 9 年之後,2007 年,復星集團以復星國際的名義,在香港整體上市。此時,通過持續的資本運作和資產并購,復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橫跨醫藥、地產、鋼鐵、礦產、零售、媒體、遊戲、證券、保險、期貨、私募等一眾領網域。
郭廣昌本人也在這一年位列胡潤百富榜第 10 位,個人财富 360 億元。
" 急速擴張、瞬間長大 "," 投資為業 ",這是當時媒體對復星的評價。在 2008 年新經濟雜志報道中,郭廣昌自己則說,復星的發展得益于 " 在合适的時間做了合适的投資 "。
2007 年 7 月,郭廣昌和夫人王津元在慈善晚宴上舉牌,王津元同樣畢業于復旦大學,曾在上海電視台擔任記者和主持人,現為復星公益基金會榮譽理事長。來源:視覺中國
超級大買家
2018 年,又一個十年。這年的 4 月 29 日,復星開發的三亞豪華水族酒店亞特蘭蒂斯開業,郭廣昌登台發言,數度哽咽。
郭廣昌後來說,他想到了 30 年前的 1988 年,他和 12 名同學從上海出發,拿着永久自行車廠贊助的 3000 塊錢和復旦大學一封介紹信,一路騎行到海南。在南海之濱,他暗下決心:" 總有一天我會再來尋找一片屬于我的土地!"
實際上 " 遠方 " 一直是郭廣昌的心頭所好,文旅產業也是復星海外并購的開始。2007 年香港上市,復星有了境外投融資的平台。投資嗅覺靈敏,也從中受益頗豐的郭廣昌,開始尋求海外并購。
2009 年 11 月,復星成立 " 國際業務發展部 "。2010 年 1 月,郭廣昌請來了福特時期的美國交通部副部長、小布什時期的美國财長約翰 · 斯諾,在復星 " 年度經理人大會 " 上演講,并聘其為董事會顧問。2010 年 2 月,復星和凱雷投資籤署戰略合作協定," 在全球尋求與中國有關的投資機會 "。
也是在 2010 年 2 月,復星出手了:出資 2832 萬歐元收購了法國老牌連鎖度假村 " 地中海俱樂部 "(Club Med)7.6% 的股權。2015 年 2 月,經過多輪談判,復星又出資 9.58 億歐元,溢價 44%,拿下地中海俱樂部的九成股權,後者也成為復星的全資子公司
2015 年 3 月,復星以 9185.12 萬英鎊收購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有着 178 年歷史的英國托馬斯庫克 ( ThomasCook ) 5% 股權,後又多次增持。2015 年 4 月,復星買下加拿大 " 國寶 " 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 25% 的股份。
這些真金白銀的投資,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郭廣昌的 " 遠方 "。2017 年,上述這些海外旅遊資產,加上復星的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和旅遊地產、太倉阿爾卑斯度假小鎮、麗江地中海國際度假區,合并打包到復星旅文,在香港上市。
又是一次典型的郭廣昌式的操作,復星系就是這麼長起來的。
作為巴菲特的擁趸,保險 + 產業的模式一直為郭廣昌津津樂道。在大舉 " 買買買 " 的這段時間,本身就制造流動性的金融機構,亦是復星的重點:
2012 年,復星與美國保德信公司聯合成立復星保德信人壽;2013 年,復星與國際金融公司(IFC)共同設立鼎睿再保險。
2014 年,復星以 10 億歐元收購葡萄牙最大的财險和壽險公司忠誠保險(Fidelidade,現在依然是上市主體復興國際下的第三大公司),以 4.33 億美元收購美國保險公司梅多布魯克(Meadowbrook)并更名為美國保險集團(AmeriTrust Group),以 68 億日元(約 4.18 億元人民币)收購日本 IDERA 資產管理公司 98% 股權。
2015 年,復星以 2.1 億歐元收購德國私人銀行 H&A(Hauck & Aufhäuser)99.91% 股權,合計以 25.07 億美元完成對美國特種保險公司艾倫索爾(Ironshore)的全資收購,投資組建并控股英國資產管理公司 RPIM(倫敦地產是重要投資标的)。
2016 年,復星斥資 1.75 億歐元收購了千禧銀行(Millennium BCP)16.7% 股份,成為葡萄牙最大上市銀行的最大股東。
復星系和郭廣昌,俨然成為國際市場上熱門的資產超級大買家。
中國最大的 " 酒老板 "
但在 2017 年,情況有了變化。當年 6 月,(原)銀監會視窗指導各家大行,要求排查包括復星在内數家企業的境外授信及風險分析。
7 月底,時任商務部副部長的錢克明表示," 非理性對外投資得到有效遏制 "。
郭廣昌正在 " 從上海到紐約,到聖保羅、福塔萊薩,到哈瓦那,再到裡斯本和巴黎 " 長達 11 天的環球差旅中。他在巴黎飛往上海旅程中表态:" 最近對海外投資、中國金融亂象的梳理和規範,非常必要和及時,肯定能消除不少非理性投資和潛在威脅金融安全的東西。"
同年 8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交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該意見稱:限制境内企業開展與 " 國家和平發展外交方針、互利共赢開放戰略以及宏觀調控政策不符的境外投資 ",包括 " 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境外投資 " 和 " 在境外設立無具體實業項目的股權投資基金或投資平台 "。
復星投資開始轉頭向内,但并沒有停步,核心賽道轉向大健康和大消費領網域。但腳步明顯有些不适應:無論是對婚戀網站百合佳緣的投資(2017 年),還是參與匠人手作電商平台 " 東家 "(2018 年)、在線瘦身平台薄荷健康(2019 年)融資,似乎并沒有在市場上掀起太大的波瀾。
之後,新冠疫情來了。雖然旅文板塊深受衝擊,但核心板塊復星醫藥股價卻節節攀升,積累了資本能量,嗅覺敏感的郭廣昌開始看上 A 股的核心賽道—— " 白酒 "。
2020 年 10 月 18 日,甘肅白酒龍頭金徽酒(603919.SH)發布公告,復星通過 " 豫園股份 "(即原來的豫園商城,600655.SH)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達到 38%,成為金徽酒最大股東。
2020 年 12 月 31 日,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有限公司 70% 股權拍賣儀式在遂寧舉行。復星以 45.3 億元拍下,實控其旗下上市公司舍得酒業(600702.SH)。
此時,整個 A 股的白酒上市公司不過 19 家,而且頭部品牌多為國資控制。一舉拿下兩家白酒上市公司,郭廣昌和復星系也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 " 酒老板 "。
郭廣昌自己則親自擔任了舍得酒的代言人。在他并不經常發布的微博中,常常包含舍得酒的硬廣。他公開說:" 復星未來的發展戰略會緊密地圍繞家庭消費,白酒自然是重中之重。"
" 能賣出去的企業是好企業 "
但到了流動性緊張的時候,白酒也要出手。
2023 年 7 月,金徽酒發布公告,豫園股份将其持有的金徽酒 5% 的股份轉讓給了山東鐵路發展基金控制的 " 鐵晟叁号 ",總價 5.99 億元。此前的 2022 年 9 月,豫園股份已經把金徽酒 13% 的股份賣回給原實控人 " 甘肅富豪 " 李明的甘肅亞特,持股比例由 38% 降至 25%。
按照官方解釋,復星出售金徽酒股權是要解決與舍得酒業的 " 同業競争 " 問題。但市場已經普遍相信,這是復星為了解決流動性問題," 賣賣賣 " 的一部分。
2022 年 6 月開始,穆迪多次下調復星系(公司家族)評級,評級展望為 " 負面 "。穆迪認為,復星的債務壓力風險較大,現金不足以償債。這讓本身就因為疫情業績承壓的復星,流動性更加吃緊。
市場不信任的情緒的積累,疊加郭廣昌出國久久不歸的傳聞,也讓復星系上市公司股票開始被低價抛售。
2022 年 9 月初,第一财經等媒體曝光了北京市國資委要求市管企業 " 企業梳理與復星集團合作情況,并研判相關合作風險 " 的一份 " 特急 " 檔案。市場更加風聲鶴唳。
就在此時,2022 年 9 月 13 日,久未露面的郭廣昌發布了一條微博,表示 " 剛剛結束了海外幾個月的差旅行程,所幸趕在台風 " 梅花 " 之前回到了上海 "。兩天之後,他又親自上陣做公關,義正言辭地說:" 彭博新聞社的一篇所謂 " 監管部門要求摸底復星 " 的報道嚴重地背離了事實 "。
有自媒體将復星比作 " 熱鍋上的大象 ",放在這個時間看,頗為形象。
復星這次風波的本質是流動性危機,就是現金不足以按時償還債務。對于長期依靠投資并購擴張的復星而言,疊加經濟周期,出現這次危機并不讓人意外。
郭廣昌在 2016 年就曾在一次路透社的采訪中,做出一個總結:" 公司整體戰略之一就是将之前的非流動性資產變成流動性資產,公司旗下各個業務板塊都會這麼做。"
換句話說,當各種質押、授信的杠杆還不夠用,IPO 退出似乎也沒有合适項目的時候,剩下的就是出售資產了。在 2023 年 3 月的亞布力論壇上,郭廣昌說得更直接:" 能賣出去的企業是好企業 "。
在周期谷底,能出售的都是優質資產。2022 年 8、9 月,復星減持了核心上市公司豫園股份(600655.SH)和復星醫藥股份。這是復星醫藥 1998 年上市以來,復星系首次減持股票。
時代周報統計,郭廣昌回國後近 60 天的時間裡,復星系通過出售資產和減持 230 億元人民币,年内套現已超 400 億元。
彭博社報道則援引花旗分析師報告的情況:2022 年 10 月 24 日,復星對分析師表示,計劃在未來 12 個月内出售高達 110 億美元資產,聚焦核心業務——制藥、零售、旅遊、保險。
不再以 " 擴張 " 作為主要發展方向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復星系長期持有南鋼也在出售之列。
2000 年代,鋼鐵是復星系的四大支柱產業,也在地產和基建高歌猛進的年代為復星系帶來了豐厚的受益。2023 年 4 月,復星國際發布公告,南鋼集團(中信集團實控)行使優先購買權,從復星系手中以 135.8 億元人民币買下南京南鋼 60% 的股權,這将原先的意向購買方沙鋼集團擠出門外。
12 月 6 日,南鋼控股發布公告,相關交割完畢,實際控制人由郭廣昌變更為中信集團。入股 20 年之後,復星系不再持有南京南鋼任何股權,南京南鋼再次回到國資懷抱。
而復星在 2000 年首次涉足鋼鐵行業的建龍鋼鐵體系内的四家公司(天津建龍、建龍控股、北方建龍、簡舟控股),早在 2023 年 1 月就已經公告出售:作價 67 億元人民币。
這也帶有很明顯的郭廣昌風格,復星系在投資的時候,往往喜歡一舉拿下控制權,在出售資產的時候,也毫不留戀,直接清空退場。畢竟,他是 " 舍得 " 酒的老板。
決心,亦或說壓力很大,甚至券商牌照也拿來出售了。
證監會 11 月數據顯示,目前境内持牌券商共有 146 家。復星曾在 2000 年代試圖控制興業證券,但因德隆系風險暴露,引起監管對此并購的關注,最終未果。此後,作為復星系自己組建的 " 親兒子 " 德邦證券,一直是復星系核心的金融牌照。
2023 年 6 月,證券時報證實,以山東省财金集團為首的山東國資,拟從復星系收購德邦證券部分股權,以最終控股德邦證券。而此前 5 月的德邦證券披露的質押公告已經顯示,德邦證券現大股東上海興業投資(郭廣昌個人實控)已将德邦證券 46.81% 的股權,質押給了山東财金集團等魯系國企。
近年來民營券商實控人易主國資情況,實控方變更時間依據監管核準批復時間。來源:公司公告,作者繪制。
境外資產也在出售之列,2023 年 5 月,豫園股份(600655.SH)将 2018 年收購的珠寶培訓、鑑定機構比利時國際寶石學院(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賣給了黑石亞洲基金 2 号(Blackstone Capital Partners Asia II),作價 4.55 億美元。
實際上,2023 年以來,復星已經兌付境内 67.3 億元人民币債券,境外 27 億美元的債務。
2023 年 8 月 31 日,在復星國際 2023 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郭廣昌說:不再以 " 擴張 " 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他也說," 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