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新政首周廣深樓市熱度為何不敵京滬?記者帶你探尋真實原因,歡迎閱讀。
财聯社 9 月 9 日訊(記者 陳業)作為全國樓市排頭兵的北上廣深樓市,市場給予了高度關注。四個一線城市相繼落地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一周後,真實情況究竟如何?記者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後,市場多方反饋認為,總體來看京滬樓市熱度高于廣深。
據央視新聞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 10 天時間裡,至少有 24 個城市全面執行了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表示," 調查顯示,從全國整體上看,購房意願大概能增加 15 個百分點,一線城市增幅可能更高。"
财聯社記者到項目現場走訪并與多位資深業内人士、代理機構交流後發現,執行新政後,四個一線城市從看房量到成交量,均出現明顯提升,但基于四個一線城市原有政策、市場情況不同,市場反應及成交情況存在一定差異。
此外,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四個一線城市在施行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第一周,相當一部分快速入市購房者為前期累積需求及受政策影響而引發恐慌性入市,近期的成交數據,未必能代表後市整體市場數據,之後仍需要看市場的變化。
部分受訪人士表示,7-8 月房地產市場成交持續轉弱,不少城市銷售面積環比延續下降态勢,市場信心不足,包括一線城市在内,樓市政策或仍需要持續加碼,以防止市場後續動力不足。
北京政策效應最大
從财聯社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執行樓市新政後,北京市場對政策的反應速度最快,同時也是政策效應最為明顯的城市。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 認房不認貸 " 的新政,支持了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對于有置換、改善類住房需求的北京戶籍和非京籍居民家庭,即大家通常所說的改善類需求,将帶來切實的作用。而從北京近幾年以來的二手房市場看,改善類需求超過半數。
" 北京執行新政後,二手房一周成交了 5000 套,新建住宅 3500 套,二手房一周超過之前半個月,新建住宅已經超過之前一個月成交量。"張大偉稱。
不過,伴随政策效應逐漸釋放,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量總體呈現逐漸回落的迹象。
據張大偉提供的市場成交數據,北京 9 月 1 日晚上發布政策,9 月 2 日至 9 月 7 日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分别為 1200 套、1400 套、600 套、500 套、400 套、不足 400 套,"8 号成交量預計在 300 套左右。" 同時,新政後,北京二手房房源增加了 6000 套。
新盤成交方面,上述數據顯示,北京 9 月 2 日至 9 月 5 日成交量分别為 1800 套、900 套、200 套、100 套,6 日、7 日、8 日成交預計不足 100 套。
北京樓市熱度較高,上海市場的熱度緊随北京之後。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向記者介紹,新政後,上海 500 萬元以下外圍剛需區網域熱度提升最為顯著,但部分板塊熱度原本較低的剛需區網域項目,受到的帶動作用相對有限。此外,部分原本熱度較高的改善項目影響不大,部分項目因還款壓力等原因,仍偏向于選擇六七成首付。
上海二手房成交方面,據上海鏈家監測數據,新政後首個周末上海鏈家門店的帶看量,增長幅度在 30% 以上。
與北京受政策影響成交經歷了幾天明顯上漲期有所不同,廣深樓市在實施樓市新政策後,看房量及二手房挂牌量出現明顯增加,但成交上漲趨勢并不明顯。
據深圳樂有家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9 月 3 日樂有家深圳門店帶看量,同比今年二三季度的周日平均水平上漲了 50%,達到 3 月中旬以來單日的最高水平。此外,從各大中介平台數據看,近兩日深圳的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數在 150 套左右。
另外,廣州施行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後,記者走訪了廣州黃埔區的多個樓盤後發現,受政策帶動的看房客較往常有所增多,同時新政也加快了購房者購買的速度,所以新政後首個周末項目成交較以往明顯增加。
廣州一位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政後籤單的購房者多為前期已看過房,并有購買意向的客戶,另有部分改善性需求因對市場走勢預期不明确,仍在觀望當中。
廣州房地產市場研究專家李茂喆向記者表示,從各中介平台數據來看,廣州執行新政後二手房放盤量明顯增加,置換需求入市意願增強,但成交并未明顯變化。" 從帶看轉成交數據看,帶看轉成交比值略有升高。"
市場反應不同背後
基于上述四個一線城市樓市不同表現,業内人士認為,新政對廣深樓市的影響弱于京滬。
張大偉認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執行新政策前後,四個一線城市二套房認定标準變化幅度存在一定差異,使得市場反應明顯不同。
" 北京之前無房有過貸款記錄被認定二套首付比例基本是 80%,新政後首付降低到 40%,首付降了一半,降幅較大;而上海、深圳、廣州之前無房有過貸款記錄首付由 50%、50%、40%,分别降到 35%、30%、30%,降幅較北京要小。" 張大偉稱。
據宋紅衛介紹,上海此前貸款政策為,無房有過貸款記錄的普通住宅首付比例為 50%,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為 70%;新政後,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下調幅度不及北京,但降幅大于廣深。
同時,張大偉表示,此前廣州、深圳部分購房人群會選擇利率較低的經營貸替換原有房貸,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其對首付成數變化的關注度。
宋紅衛則表示,上海市場熱度明顯提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上海此前只是非核心區樓市表現不好,但核心區樓市熱度并不低,部分二手房價格倒挂的項目,還一度引發了打新熱潮。此外,從土拍市場也可看出,今年上海熱點核心區網域地塊競拍熱度依舊非常高。
" 大家之前就認為上海新房市場整體穩定,其基本面向好,所以政策出來之後預期提升更為明顯。但廣深市場樓市成交下滑幅度相對較大,政策出來後,下滑幅度有所減緩,所以市場對新政帶來的影響感受沒那麼明顯。" 宋紅衛稱。
對于廣州市場,李茂喆認為,新政之前,北京、上海整體的樓市表現好于廣州、深圳,疊加政策效應,客戶對樓市的預期更好。
" 政策持續發酵之後,預計廣州市場會有一波階段性行情,因為無論是認房不認貸,還是首付比例下降的政策,都切合當下市場‘賣一買一’的需求。" 李茂喆稱。
不過,對于後市,多位受訪人士表示,雖然當前政策短期可以活躍市場,但中長期仍需政策持續支持。
" 整體來看,政治局會議明确政策方向之後,各地調整優化調控政策的節奏也已經加快。具體會有哪些政策,一方面取決于當前各地政策工具箱有多大空間,另一方面也與城市市場表現密切相關。" 張大偉稱。
據中原地產不完全統計,從 7 月 24 日開始截至 8 月底,全國房地產進入密集政策發布期,累計房地產調控超過 140 次,刷新同期歷史記錄,僅 8 月一個月就超過 120 次政策刷新月度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