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北京商報刊文:外資今天對A股愛答不理,明天就讓他們高攀不起,歡迎閱讀。
近期,關于 "3000 點保衛戰 " 的擔憂聲音又起,似乎跌破 3000 點 A 股就沒有了未來。一些所謂的技術派股民總是過度關注某些大盤點位,這樣的邏輯其實并不科學,3000 點以下照樣有賺錢的股票和板塊,6000 點牛市裡也照樣有虧錢的股民。
3000 點附近的大盤指數震蕩整理總讓一些股民頗為敏感,生怕一不留神失守了 3000 點整數關口,實際上這樣的擔心毫無必要。
投資者應該明白一個事情,指數和股票之間不是指數決定股票,而是股票決定指數,指數只是反映股價漲跌的一個數值,股價的漲跌才是決定因素,投資者沒必要過分關注指數的漲跌,把握好自己的持股才是最重要的。
現如今 A 股市場股票數量超過 5000 只,即便是近期大盤持續調整,依然有逆勢大漲甚至翻倍的股票,這些個股的漲跌和大盤的關系已經不大,即便是在指數連續上漲的強勢行情裡,5000 多只股票裡也依然有原地不動甚至 " 跌跌不休 " 的,除非是做指數相關品種交易的投資者,一般股民完全沒有必要過度在意指數的漲跌。
至于 "3000 點保衛戰 ",更加是無厘頭的說法。從技術走勢看,3000 點除了是個整數之外,并沒有什麼特殊意義,3000 點也好,2985 點也好,或者 3017 點,其實都是地位相同的指數點位而已,憑什麼就要保衛 3000 點,就不需要保衛 3017 點?所以本欄說,投資者不必過于在意 3000 點的得失,它與 3017 點的得失沒有任何區别。
尤其是一些技術派股民,格外在意大盤某個特定點位的得失,諸如跌破某個點位就是破位,曾經可能是,但現如今這套技術指标在 A 股市場已經完全不靈驗。其實,在歐美市場,大盤的技術指标也變得越來越不受人關注,那是因為投資者格外關注細分的個股股票且選擇長期持股,畢竟在足夠大的市場裡,股票和指數很難做到齊漲齊跌。
在目前股票具有極高投資價值的階段,有一些外資流出 A 股,可能他們就是所謂的技術派典型代表,對指數患得患失,但他們最終一定會後悔,等想再回來的時候,勢必要支付更高的價格,正所謂今天對 A 股愛答不理,明天就讓他們高攀不起。
畢竟多個維度去對比 A 股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會發現 A 股市場的低估值優勢十分明顯,是不可多得的優質資產,不僅安全邊際高,而且投資的性價比也最高。
在本欄看來,投資者現在更應該關注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畢竟公司的業績才是最能支持股價的内在因素。不管股指怎麼運行,也不管外資的進進出出,只要上市公司的業績能夠不斷增長,投資者就不用擔心它的股價問題。即使是短期股價被錯殺,最終也能重新漲回,畢竟投資者買股票的目的就是投資上市公司的未來,所以投資者大可不理會 3000 點的得失,專心選擇真正估值偏低的優質藍籌股。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