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粉絲這麼多,怎麼也敢惹?,歡迎閱讀。
01 口碑兩極分化," 魔改 " 還是 " 真香 "?
四星好評——
" 節奏明快,視效 ok"" 能還原到這個程度已經盡力了 "
一星差評——
" 被演成傻子了 "" 特效時好時壞 "
漫改劇,向來是口碑兩極分化的重災區,最新開播的這部《異人之下》也不例外。
盯着頂級國漫 IP 的光環,有龐大的漫畫粉基礎,真人版必定不缺關注。
(原作《一人之下》動畫版播放量季均過十億▲)
此前的八月追劇指南中,小劇表達過對它的期待:
導演許宏宇有過《穿越火線》這樣的佳作,演員陣容中有兩個上升期小生(彭昱暢、侯明昊)。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像是奔着蹭 IP 敷衍了事去的。
單從首播四集來看,有不足,也有驚喜。
對于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異人之下》的世界觀稍顯復雜。
平凡少年張楚岚因爺爺屍體離奇失蹤,被卷入了前所未見的 " 異人 " 世界之中。
在這個世界裡,有武力值超高,且能永遠維持少女外貌的馮寶寶 ↓
有不講原則又到處為非作歹的門派全性 ↓
(這裡真的有點子好笑)
有名為快遞公司實則負責維護異人世界穩定的 " 哪都通 "↓
而 " 平凡少年 " 張楚岚當然也絕不平凡,他也是異人之一,掌握着異人世界中人人趨之若鹜的神秘功法(炁體源流),因此成為了被虎視眈眈的 " 唐僧肉 "。
驚喜的一面,在于真人版最大程度還原了漫畫版名場面。
寶兒姐一刀讓張楚岚半裸出鏡;
張楚岚和張靈玉的雷法對決;
以及月下名場面,堪稱 1:1 復刻。
(導演你是懂怎麼拿捏觀眾的)
奇幻題材中,視效做得如何直接關系到觀眾能不能入戲。而在《異人之下》裡,一些打鬥鏡頭能看出來是花了錢的,
但部分異人、傀儡的造型設計又透露出一股早年網劇的粗糙感。
前四集花了很大篇幅在鋪墊世界觀和主要人物登場上,具體故事情節改編的如何很難評,因此原著粉的不滿也更多集中在了 " 選角 " 上。
彭昱暢飾演的張楚岚,書粉稱原型是《無間道》中的陳冠希,表面頹喪但内心精明,外形有種不修邊幅的帥氣。
而彭昱暢雖然在拍攝期間努力瘦身了,但很難讓人誇得出 " 帥 " 字。
如果是這個階段的彭昱暢 ↓
想必質疑聲會小很多。
好消息是,就目前播出的部分看,演員對這個角色顯然是上了心的,後續有演技加持或許會提升觀感。
飾演馮寶寶的王影璐,此前出演過《愛情神話》,角色頗冰山,倒有幾分符合馮寶寶 " 空靈、陰冷、不太清楚人情世故 " 的設定。
真人版裡,放大了角色身上沒有感情的一面,因此不少觀眾看完的評價都是 " 機器人 "。
如此重要的表演方式轉變,必然是導演和演員協商一致的結果,不建議先下定論歸咎于演員。
原著裡人氣很高的道士王也,在真人版中也早早出場(動畫版是第二季才出場)。
侯明昊的還原度,應該是主要角色中最高的。
而争議最大的,則是畢雯珺飾演的張靈玉。原著設定類 " 高嶺之花 ",畢雯珺是秀人出身,本身顏值是能打的。
但在劇中這個妝造,真的很難不讓人幻視向佐。
綜上,觀眾給四星和給一星都可以理解。
02 漫改劇:誰能讓原著粉滿意?
相比日韓,國產漫改劇可以說是剛剛起步。
日本,老二次元大國了,漫改劇多到編劇坂元裕二都忍不住在《花束般的戀愛》裡 " 夾帶私貨 " 吐槽一句:
韓國,不同于國產劇中網文 IP 遠遠多于漫畫 IP,韓劇中則是漫改的進程要快于網文。《金秘書為何那樣》《大力女子都奉順》《我的 ID 是江南美人》《柔美的細胞小将》等等大熱韓劇皆是由漫畫改編而來。
國產劇中的漫改,近年則經歷了類型、制作、成本、創作團隊的全方位更新,且由翻拍海外 IP 越來越傾向于挖掘本土 IP。
從二次元到三次元,從紙片人到真人,選角、特效等都是漫改劇中老生常談的問題,但真正能決定改編質量的,仍然是劇本。
以近年的優秀漫改劇《棋魂》為例,同樣是頂流 IP,同樣有動畫版珠玉在前,真人版開播時也曾被吐槽 " 褚嬴的選角不夠貼臉 "" 服道化難看 " 等問題。
但随着劇集播出,主線故事的完成度可以讓觀眾對這些問題忽略不計,豆瓣評分也由開分的 7.2 一度逆轉到了 8.8(大結局播出後落回到了 8.6),很多抱着吐槽心态追劇的觀眾反倒成了自來水,自發在社交媒體上安利。
《棋魂》能實現口碑逆襲的原因,一在于尊重原作内核:即主角對圍棋的熱愛,并且通過圍棋來 " 格物致知 ",拓展自己的思想世界和生命經驗。
二在于成功的本土化改編,把 " 圍棋 " 這個稍顯小眾的劇集題材落地為青春群像劇,借圍棋運動來刻畫少年感、熱血感。
時光和俞亮之間經典的雙強設定也吸引了一大批觀眾入坑。
" 在保留原作内核的基礎上做到合理改編 ",對于漫改劇的創作者來說是既簡單又艱深的創作法則。
" 保留原作内核 " 要求漫改劇的編劇能真正讀懂原著、尊重原著,對原著的了解程度要做到骨灰級粉絲的程度。
而 " 合理改編 ",首先是取舍,哪些情節值得保留?哪些空間要留白給觀眾?其次是創新,故事中的哪些亮點值得放大?應該如何創作原著中沒有的段落又不使觀眾感到突兀?
每個問題對主創團隊都是不小的考驗。
《異人之下》究竟改編的如何,還要看後續的劇情走向,現在言之尚早。
當前對于這部劇來說最重要的也不是原著粉或是觀眾的 " 審判 ",而是——
先抬上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