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KPI,是幫忙還是添亂?,歡迎閱讀。
在《雷布斯曾炮轟 KPI,小米 SU7 還會考核銷量嗎?》一文中,我們已經論證了 "KPI 無罪,只是企業用不好 KPI" 這個話題。由此引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KPI 雖然有用,但實施 KPI 考核是否成本過大?與其如此,是不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做事上,而非考核上?
一些創業公司由于業務尚未穩定,認為自己很難定出合理的 KPI,于是幹脆放棄,提倡創業情懷,聚焦 " 指數級增長 "。而另一些成熟企業則是認為自己閱盡千帆,認為 KPI 考核根本無法理想化實施,幹脆投入到幹部領導力打造,對員工則強調價值觀,想要 " 以文化來管企業 "。看來,都是殊途同歸。
這兩種偏執的理解造就了現在咨詢培訓市場上的一片虛假繁榮。談增長的、論領導力的、喂心靈雞湯的 …… 百花齊放,每個内容生產機構和企業都要用一個個打上自己标籤的大詞來 " 重新定義組織 ",就是沒有幾個企業願意去談這吃力不讨好的 KPI 應該怎麼考核。
玄學管理在企業上能否成功,主要看企業的業績是不是夠好,如果企業業績突出,自然有資格總結自己的管理玄學,也會有一大幫的信徒。但問題來了,現在是經濟寒冬呀,玄學管理似乎打不了硬仗,該做的 KPI 考核還得做。
要正本清源,我們還得駁斥 " 投入精力做 KPI 不劃算 " 的謬論。
一、荒謬的 " 去 KPI"
首先,做 KPI 考核一定會投入成本,但要算算這個事情劃不劃算,我們不妨反過來想想,如果 " 去 KPI" 會有什麼危害?
第一個危害是,員工可能會失去了工作的明确目标和交付要求,工作作風變得松懈。
談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反對,他們認為正是那些僵化的 KPI,才造成員工喪失了工作熱情,進而失去了創造力。問題是,一個企業裡的絕大多數崗位,需要的是執行力,企業要的是穩定達成預期;只有極少部分創造性的崗位,才需要創造力,就算如此,這些崗位上真正能夠去創造的有幾個呢?有意思的是,大量的人,無論在什麼崗位,把自己的架勢弄得都像馬斯克一樣,每樣工作好像都需要創造,都是要去火星。這不是十足的表演藝術家嗎?
絕對自律的人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人在缺乏約束的情況下,都會松懈,這是人性使然。您很清楚如果不給孩子任何要求,再扔一部手機給他,他大概率不會認真學習。假期作業的意義就在于形成一定的約束,KPI 的意義也是如此。
第二個危害是,企業可能會失去判斷員工貢獻的标準,導致組織的 " 江湖化 "。
當沒有明确的 KPI 來判斷員工的貢獻,那麼,領導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價員工,他既不用向員工解釋,也不會受到上級的追溯。
沒有客觀公允的 KPI,領導又需要有個 " 好用 " 的說法來評價員工。于是,這類企業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的人才判斷标準。例如,國企喜歡評價某個員工是不是 " 踏實 "。什麼是踏實?領導也說不清楚,但說你不踏實,即使你能力再強,也是最低評價。再如,互聯網企業喜歡評價某個員工是不是匹配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的價值觀是什麼?幾句短語裡總能找到你的問題,一旦說你不匹配公司的價值觀,即使承認你專業過硬,也是最低評價。更有企業衍生出了若幹玄而又玄的說法,如 XX 範、XX 味、XX 人 ……
有了這些玄學标準的加持,這個領導管轄的部門就成為了藩國。在這個國度裡,員工都很明白,做再多的事情也不如拍好領導的馬屁。長此以往,企業還有戰鬥力嗎?
不僅如此,這種過于玄學的人才評價方式還會帶來大量的勞資摩擦。當下,若幹社交媒體上都出現了一類 " 離職博主 ",每個人幾乎都對被公司裁員忿忿不平,幾乎都認為自己是做事的反而被裁掉了,其他人是拍馬屁的反而能留下,他們的吐槽更能引起評論區極大的共鳴。試問,這裡真的沒有人是被企業錯誤 " 優化 " 的嗎?即使有部分人被裁不冤,企業給出的解釋也不能讓他們認可,給到了他們吐槽的機會,這本身就說明了人才評價标準的問題。
二、" 去 KPI" 背後的 " 保皇黨 "
偵探小說裡,分析一個事情是由誰發起的,一般都會分析這個事情發生了對誰最有好處。不考核 KPI,對誰最有好處呢?
首先應該是對管理者們有好處。不用 KPI 評價他們的下屬,而用玄學标準,他們自然可以固化威權。想想,其他人的命運都掌握在你一個人的手上,不爽嗎?
管理學家大衛 · 麥克萊蘭曾經提出過人的三種需求,即成就、權力和親和。其中,權力需求占據了重要地位。當然,現實中不會有多少人承認自己有權力欲,但我相信,大多數人是 " 缺什麼,就喊什麼;越想什麼,就越極力否認什麼 "。
當所有人都唯上,權力帶來的快感就會層層放大,最終集中在企業家的身上。想想,他們是喜歡這樣,還是反感這樣?有的企業家會說,我們要的不是馬屁精,是要能創造價值的人。這話不對,對絕大多數企業家而言,業績好的時候,他們需要拍馬屁的人,業績不好的時候,他們需要創造價值的人。當然,拍馬屁的人如果會創造價值,那就更好了。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大,畢竟術業有專攻嘛!荒謬的是,有的企業家和管理者還把這些玄學标準冠以 " 灰度 " 之名。
現實中,我們接觸的大量管理者對 KPI 的态度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最初,他們才履職管理崗位,害怕權威不夠,于是希望借助 KPI 來實施管理。而後,他們在使用 KPI 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反而限制了他們的權力,正好通過一段時間的管理,他們的權威開始建立,于是,他們會默默放棄 KPI,轉而使用玄學标準。最後,當企業發現 KPI 缺位帶來了諸多問題,想要重塑這個體系時,他們又會成為十足的保皇黨,痛陳 KPI 的諸多不便。
其次應該是對被管理者們有好處,尤其是那些平庸的被管理者。
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其薪酬體系相對固化,一旦确定了員工崗位對應的應發工資,基本就會相對固定地發放。即使這個企業真刀真槍地實施考核,現有的績效考核技術也很難拉開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換言之,員工的貢獻很難被有效激勵。如此一來,很少有人會為那一點象征性的激勵去賣力了。
既然薪酬發放都差不多,那麼用 KPI 把大家考核出三六九等,弄得人心惶惶,破壞團隊的和諧氛圍,這不是瞎折騰嗎?既然薪酬發放都差不多,大家都工作得輕松點不香嗎?這樣的工作性價比才叫高呀,這樣的公司才是 " 神仙公司 " 呀。
當平庸的被管理者們達成了默契,當團隊的這種基調被定下來,那些少數的能力突出且想奮鬥的被管理者自然不敢反對。但凡他們嘗試努力,就會被周圍人扣上一頂 " 卷王 " 的帽子,認為他們不合群,甚至霸凌打壓。可問題是,一個團隊裡,能力突出的只會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庸的,前者要想光明正大地當奮鬥者,必須要有企業的強力支持。沒有嚴謹的 KPI,他們師出無名,久而久之甚至會忘了自己有心有力要當一個奮鬥者。沒有嚴謹的 KPI,那些耗在公司混加班費、免費夜宵的戲子也可以扮演奮鬥者。
再說得簡單一點。一所學校裡,哪些人盼望考試?哪些人不想考試?
所以,績效考核幾乎是每個企業最難的變革之一(另一個是組織轉型)。每當我們發現一個企業由于缺乏績效考核而病入膏肓時,我們也會驚訝地發現除了企業家想改革,所有人都在反對。有時,企業家嘴上喊改革,内心未必想做考核。做着做着,他們突然會想,這麼折騰有必要嗎?每年把幹部們聚到一起,大家簇擁着老板,看似 " 其樂融融 "。老板再在每個幹部敬酒時,語重心長地表示看好、進行提點、讓幹部在語言和藝術中向自己緊密靠攏,争取成為親信,不是來得更快嗎?
在這樣反復拉抽屜之後,敵人的堅船利炮如約而至,企業亡了。
三、KPI 繞得過去嗎?
" 保皇黨 " 有他們的利益所在,但不做績效考核的損失企業也無法承受,于是,問題變成了——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繞過傳統的 KPI 來做 " 更輕快 " 的績效考核?
至今為止,我們已經見識了太多所謂的 " 發明創造 "" 重新定義 ",但遺憾的是,KPI 依然沒有被繞過去。
在 " 去 KPI" 的潮流中,OKR 無疑是支主力軍。大量的企業紛紛投入實踐 OKR,仿佛說明 KPI 已經過時。想來也是,按照 OKR 的邏輯,員工自己基于目标(Objective),思考應該取得什麼關鍵結果(Key Results),大家以創業精神自己尋找努力方向,再加上各級團隊的對齊、拉通,這不就是最合理的績效考核方式嗎?加上某些輿論強行将谷歌和字節等企業的增長與 OKR 挂鉤,這股趨勢自然愈演愈烈。
但在幾年的喧嚣後,随着谷歌、字節開始主動逐漸淡化 OKR,投身其中的飯圈企業開始逐漸恢復理智。全盤 OKR 看似節約了制定 KPI 的龐大成本,但實際上,後續付出的成本會更大,這類成本也遵循能量守恒。
一是績效計劃成本。由于 KR 每期都不同,不像 KPI 一樣定義較久沒有争議,企業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過濾、對齊、拉通,否則就會有 " 讀一本世界名著 "" 健康生活,快樂工作 " 這樣的 KR 被放入其中。
二是績效考核成本。由于 KR 主要考核裡程碑,而不像 KPI 一樣主要考核數據,其考核過程必然會涉及大量的主觀成分。在反饋或復盤時,需要詳細的解釋才能讓被考核者服氣,如果略過這個過程,就會走向前面談到的玄學标準。
三是績效離散成本。簡單說,就是績效目标的設定過于靈活,導致員工產出的績效不是企業需要的績效。其實,這個部分才是最大的成本,說清楚了這個問題,也就解答了本文最初提出的問題—— " 投入精力做 KPI 究竟劃不劃算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看一個某客戶企業的真實例子。
某 to B 企業新進入幾個區網域市場,幾個區網域負責人在發展客戶上有兩種不同思路:一種是基于能用得上的客戶關系,通過走近客戶的關鍵人物拿訂單;另一種是瞄準企業的目标客戶,通過有效接觸不斷傳遞產品價值獲取訂單。
前者來得快,且訂單額度不低。但問題是,這種合作沒有堅實的共赢基礎,無法建立粘性,後續乏力。而且,由于是靠關系拿下的訂單,客戶還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奇葩要求,交付履約的成本極高,訂單做下來根本就賺不到什麼錢。
後者來得慢,且訂單額度不高。但好處是,這種合作是基于雙方供需匹配才達成的,很容易建立粘性,客戶生命周期極長。另外,由于是基于企業的核心能力提供服務,就可以基于自己的服務标準履約交付,不需要就某個訂單一事一議,自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再進一步,這種訂單也有很強的燈塔效應,可以吸引其他目标客戶。
如果企業不做 KPI,根本沒有績效考核,或者企業使用 OKR,都會放出大量的自主經營空間。而面對這種空間,絕大多數業務負責人都會選擇前一種策略,因為這樣見效快,能給企業一個 " 交代 ",能鞏固自己的地位。但如果是選擇 KPI,那就應該界定到在 " 目标客戶 " 的 " 目标需求 " 上達成的 " 目标體驗 " 和獲得的 " 目标業績 ",形成如 " 核心賣點收入 "" 目标客戶新增 " 之類 KPI,這樣的情況下,努力方向才不會偏移,企業對于這個新區網域的投入,才可以在一定程度确保回報。正因為沒有通過 KPI 界定工作的方向,才會有這種與戰略背道而馳的努力。
其實,做 KPI 就是在做工作,它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不是企業額外支付的成本。工作想透了,思路清晰了,合理的 KPI 自然就出來了,考核也不會有太多的争議。很多人一味索要自主權,實際上就是為了掩蓋自己 " 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 " 的小算盤。他們沒有心思做工作,沒有能力想策略,沒有決心拿業績,只是在重復表演一些看似努力的動作,用苦勞掩蓋功勞。如果不信的話,可以測試一下他們,在他們業績不達預期的方向上,問問他們有什麼新的策略。您放心,他們的回答和幾個月之前不會有任何區别,他們最後的答案都是讓公司投錢投人,仿佛業績的問題和自己沒有任何關系。
看明白了吧?就是這個群體才會有 "KPI 沒法做 ""KPI 沒必要做 " 的說辭,他們标榜的 " 做 KPI 的精力不如用在做事上 ",本來就是一個謬論。這相當于,初次相親時某人就說自己沒有心思談戀愛,只想快點結婚後一心對你好。八字都還沒一撇呢,大家相互都不了解,您這就要厮守終身的愛,也太廉價了吧?
KPI 有單向考核的特點,的确限制了許多工作崗位上的靈活性,但這種限制是為了導向戰略方向上的靈活,而非讓員工完全自由。自由不是目的,在一個商業組織裡,調動各方積極性,有序協同作戰,創造結果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