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亞馬遜“低價商店”到來,究竟對賣家意味着什麼?,歡迎閱讀。
文 | 貿行四海,作者 | 天巫 Ted
最近,跨境電商行業最大的新聞莫過于,亞馬遜将推出 " 低價商店 " 的消息。
6 月 26 日,亞馬遜定邀了部分賣家,舉辦了一場閉門招商會。
會上,亞馬遜有關負責人介紹,平台将會在主站首頁,開辟 " 低價商店 " 入口,定位為消費者提供低價的時尚、家居和生活用品類目商品。
" 低價商店 " 開創了亞馬遜與 SC 賣家的新合作模式,即亞馬遜負責推廣和物流,而賣家要負責組織供應售價不高于 20 美金的商品。
這一合作形式,也被跨境電商業界廣泛解讀為,是亞馬遜為了狙擊 Temu,而推出的亞馬遜版 " 全托管 "。
從目前流出的消息來看,盡管亞馬遜低價商店給賣家保留了一定的定價權,但這也是亞馬遜首次為白牌商品單獨開了一個專區,有别于目前亞馬遜以 " 品 " 為搜索邏輯,白牌和品牌商品混雜并列的狀态。在「貿行四海 ] 看來,這個分區行為對賣家生态的長期影響,可能要遠大于亞馬遜入局所謂的 " 全托管 "。
一個新的擇決時刻,已然擺在在全體跨境電商賣家的面前。而相信稍微年長一些的國内電商賣家們對這一幕并不陌生。
短期不要高估 " 低價商店 " 的衝擊力
作為中國跨境電商賣家的大本營,亞馬遜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賣家們的心弦。
當 2022 年 9 月 Temu 橫空出世,各大電商平台相續跟進全托管模式以來,很多人就在猜測亞馬遜何時推出全托管模式。
「貿行四海 ] 此前曾分析,無論是出于亞馬遜維護其内部自營業務與第三方賣家業務的平衡,還是應對外部強大的反壟斷壓力,亞馬遜都沒有太大的動力效法 Temu 的 " 全托管模式 "。
也因此,我們才在差不多兩年後,看見亞馬遜的 " 低價商店 ",貌似聽到了亞馬遜的靴子落下的聲音。
不過從目前流傳出來的信息來看,亞馬遜的 " 低價商店 " 與 Temu 全托管還是有着本質的不同。
關鍵區别就在于,亞馬遜并沒有搶過定價權,只是要求在 " 低價商店 " 内,賣家出售的商品單價不能超過 20 美元。
(網絡截圖)
正是因為這一區别,導致亞馬遜這回學的不是 Temu 的全托管,而是類似推出了阿裡巴巴早期應對拼多多的第一招——推出淘寶特價版,用賣家特供的方式來與 Temu 展開一場 " 低價 " 狙擊戰,希望将 Temu 拖在五環外市場。
反觀 Temu,無論是其全托管,還是半托管的模式,平台均牢牢把控着定價權。用一位賣家來說,在全托管模式下,Temu 通過讓賣家之間競價上架,已經将賣家們的底褲扒了個幹淨,對平台銷售過商品的底價甚至比很多賣家還了解。
而在半托管模式下,Temu 沒有收取賣家的傭金和流量投放費,但要求賣家前端價格只能是亞馬遜同款的 85%,進行高頻率的動态比價。
平台之間的 " 低價之戰 ",關鍵看對賣家供價的掌控力。由于平台商業模式的不同,亞馬遜在這點上目前與 Temu 還是有很大差距。對此,亞馬遜高層應該也是心知肚明。
綜合上述分析,亞馬遜此番推出 " 低價商店 ",與其說其在進攻,不如說本質是在防守,希望建立阻燃帶。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亞馬遜 " 低價商店 " 也是在試水階段,目前也僅是針對時尚、家居和生活用品三個類目的賣家,進行定邀入駐。短期來看,對賣家群體暫時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給跨境電商的長期影響可能不亞于封店潮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 人們總是高估短期的影響 , 低估長期的影響 "。
這句話恰如其分,概括了亞馬遜 " 低價商店 " 帶來的影響。
「貿行四海 ] 認為,其長期影響在于,亞馬遜這個曾經的白牌天堂,開始加速分别對待 " 白牌 " 和 " 品牌 " 企業了。
長期以來,亞馬遜一直是以 " 商品 " 為中心,而不是以 " 店鋪 " 和 " 品牌 " 為中心。
在亞馬遜這個 " 場 " 内,品牌商品與白牌、廠貨并排而列,接受着消費者用類目詞搜索 + 比價挑選,品牌優勢相當程度上被抵消。
因此,亞馬遜多年來并不受品牌商待見,反而被稱為白牌天堂。在美國消費者心中,亞馬遜也等同于一座物美價廉、商品豐富的 " 線上超市 "。
這一定位成就了亞馬遜美國線上購物霸主的地位,但也鎖死了亞馬遜在美國零售市場的生态位。
根據 Marketplace Pulse 數據 ,2023 年亞馬遜占據美國電商市場 40% 的份額 , 但只占整個美國零售業 ( 包括所有實體店 ) 的 4%。
在品牌理念深入人心的美國市場,亞馬遜要坐穩鐵王座,下一步就必須獲得品牌商的支持,以實現其一網打盡,成為 "The Everything Store" 的野望。
2020 年 2 月,亞馬遜廣告正式上線 " 關注 " 功能。消費者可以通過在平台内點擊 "Follow" 按鈕,與關注的品牌建立聯系和深層互動。對于品牌商來說,這意味着能在亞馬遜上建立 " 私網域 "。
到了 2023 年 7 月,亞馬遜推出的新工具 " 品牌定制促銷 ",讓品牌商經營私網域有了更直接的抓手。通過該工具,品牌上可以向 " 關注或買過自己商品的買家 " 創建專屬折扣,吸引老顧客復購。
此番 " 低價商店 " 正是亞馬遜加速擁抱 " 品牌商 " 組合拳之一。
亞馬遜通過開辟 " 低價商店 ",集中供應白牌商品,滿足消費者希望買到更具性價比商品的需求。此舉能否順利狙擊 Temu 要打個大大的問号,但是肯定會讓白牌更加白牌,加速亞馬遜體系内白牌和品牌貨盤隔離。
跨境電商賣家到了必須要做選擇題的時刻了
讓白牌的歸白牌,讓品牌的歸品牌。
如果說 2021 年封店潮,用疾風暴雨的方式,推動跨境電商行業從泛鋪時代進入精鋪時代;那麼三年後,亞馬遜 " 低價商店 " 将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推動跨境電商行業從精鋪時代,進入品牌時代。
過往數年,跨境電商悶聲發大财的好日子被終結了,很多賣家也覺得單純賣貨難以持續,開始思考品牌之路。不過人總是喜歡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内的,在賣貨依然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沒多少人願意冒着極大的風險," 找死做品牌 "。
而随着白牌天堂亞馬遜都開始,區别對待白牌和品牌,形勢比人強,賣家們就無法回避這個選擇題了。要麼自身的供應鏈極具優勢,能在平台們一輪輪以價換量的大棒加胡蘿卜下,依然有利可圖;要麼就是有品牌和渠道加持,可以與平台有資本好好談一談。
實際上,這正是電商演進的必然趨勢。熟悉國内電商發展進程的朋友,對亞馬遜的未來走向可能已經有所了然,往事上心頭了。
2008 年 4 月,淘寶網推出淘寶商城,到了 2012 年淘寶商城更名為 " 天貓 ",從此往後,中小企業和個體戶更多匯聚在淘寶旗下,而天貓則成為了品牌商扎堆之處。到了 2018 年,上線淘寶特價版狙擊拼多多。
再對比亞馬遜的動作來看,2017 年亞馬遜推出旗艦店,到 2023 年亞馬遜旗艦店發展到 55.9 萬家,到 2024 年亞馬遜啟動 " 低價商店 " 狙擊 Temu。
我們通過上表可以清晰看到,每當線上零售滲透率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中美電商的一哥,阿裡巴巴和亞馬遜幾乎都會做出一樣的動作。
當核心市場電商滲透率超過 6%, 兩家平台均開始推進品牌貨盤的占比,加速擁抱品牌商。
當核心市場電商滲透率超過 12%,兩家平台均大規模整治平台生态。有意思的是,拼多多也分别是在這個時間點,抓住被一哥們清退的白牌貨盤,開始對一哥發起挑戰。
當核心市場電商滲透率超過 18%,兩家電商平台就要開始直面拼多多的挑戰,面臨品牌和白牌貨盤在平台生态内的平衡問題。
同時,從歷史數據來看,阿裡巴巴會的動作會比亞馬遜都做得更快一些,畢竟國内電商市場的風雲變幻比跨境電商市場要來得更為迅猛。
之所以亞馬遜和阿裡巴巴情不自禁,相互欣賞,是由于他們同為生态電商平台模式決定的。
作為各自核心市場的一哥,兩者均追求平台内生态繁榮,面向大眾人群,着眼于長尾交易,力圖将 " 多快好省 " 都納入麾下。
面對将 " 省 " 發揮到極致,洶洶而來的拼多多,兩者的舉措也都是幾乎神同步。左手推出低價板塊,希望将拼多多鎖死在下沉低價板塊;右手加速擁抱品牌商,将各自核心主營市場一網打盡。
明白了平台的進化邏輯,作為與平台共舞的賣家們,也該及早根據自身的優勢,做好直面這道選擇題的準備。
競争到一定階段,唯有偏執者才能生存。做白牌,離不開成本的極致把控;做品牌,是綜合能力的層層疊加,從而有資格有機會在目标消費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