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從“上海女孩沙白選擇安樂死”真相想到的,歡迎閱讀。
大家好,我是千媽。
當我發現這個時代成人比孩子更需要閱讀後,我決定除了推薦童書,也做一些經典作品的推薦與解讀,尤其是适合女性的經典解讀。
只有我們自己先豐富了,才有餘力帶動孩子提升。今天是經典解讀的第24本書,我們一起來讀穆勒的經典作品《論自由》。
▲來源:當當
推薦版本:孟凡禮譯本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浮躁時代,我們一起安靜讀書,閱讀不指向成功,但它可以為我們帶來豐盈的靈魂和寬廣的認知。
過往回顧:
" 沙白事件 " 從引發輿論到現在,已經在一片争論聲中,發展為 " 沒有絕對的真相 "。
有人覺得,沙白選擇了高度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在生死、診療、生活方式上,充分堅持自主性,始終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這種自由主義精神值得贊許。
有人覺得,沙白把自己的個人利益和個人感受,優先于父母和家庭責任之上,完全不顧及自己的選擇可能對父母親人造成的情感創傷,是 " 偽自由主義 ",是用自由的幌子掩蓋自私的本質,并不可取。
我發現,當争論的聲音越來越多,事實的真相反而越來越遠。
真實的 " 沙白 " 是什麼樣,好像已經不重要,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只是不同人眼裡不同的沙白。
沙白選擇安樂死這個行為正确與否,只取決于每個人不同的視角、三觀,甚至是看到她發布的 " 生命倒數視頻 " 時的情感、情緒。
就像尼采說的,沒有事實,只有闡釋。
無論贊揚她的人,還是批判她的人,都是從自己立場出發,有意或者無意間依據自己的 " 偏好 " 構建出了自己眼裡的 " 沙白 "。
▲來源:網絡
對于沙白赴瑞士結束生命的行為,我的立場是不評價,只看見。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所處環境,秉承三觀都有所不同,而對于 " 人是否有權放棄自己的生命 " 的争議,并不是個簡單問題,它涉及到政治、法律、倫理、宗教、哲學等等層面,至今也沒有一個普世的共識。
所以,用穆勒的話說," 只要我們的行為不傷害别人,就不受人們的幹涉。即便這種行為在别人看來是愚蠢的,乖張的或是錯誤的。"沙白的選擇和人生,只要沒有損害到他人,作為旁觀者,就應該給予尊重和理解。
而沙白事件從開始到現在的網絡發酵過程,也讓我想到了英國思想家穆勒的經典作品《論自由》。
▲來源:豆瓣
這本書常被歸于政治哲學類,但書裡告誡我們需要提防的自由之敵,并不是政府,而是 " 社會 "。
社會的隐蔽性在于人們常常意識不到社會暴虐的存在,譬如在一些保守國家,人們會認為禁止同性戀是天經地義的,那麼這種觀念就對同性戀者的自由構成侵害,而社會卻以為理所當然。
換到沙白事件上,如果社會觀念認為,個體不具有決定生命結束的權力,這樣的觀念就會損害到沙白的自由,但損害者并不自知。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不同的聲音讓 " 沙白事件 " 的真相變得更加模糊,但也正是這些 " 不同的聲音 " 體現了社會的進步。
接着再聊聊個體關心的 " 自由 "。
關于 " 自由 ",我想大部分人都思考過這個命題,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感受過或正在感受生命中的各種不自由。
比如,當你想要做出一個選擇,你的家人不僅不支持,還極力反對,你會感到不自由;
比如,你明明喜愛畫畫,但出于現實考慮,最終選擇了大眾認知裡更實用更容易找到工作的專業,你可能會感到不自由;
比如,當你在工作中,迫于威權或利益壓力,不得不做出自己并不想做的行為,也可能感到不自由。
盧梭說,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我們處在一個相互交往的社會中,所以絕對的,不受限制的自由是不可能的。
那麼,究竟什麼是自由,自由的邊界又在哪裡呢?
閱讀穆勒這本書,你會很有收獲,它能夠解答,剛剛說的那些生活中具體事務帶來的,關于 " 自由 " 的困惑。
對我個人而言,這本書在觀念上有很重要的糾偏意義。
1
一個是對 " 自由 " 概念理解上的糾偏。
年輕時候,我們最愛談 " 自由 ",因為跟父母的很多衝突都來自于它,動不動就會說,不要再管我了,讓我自由選擇我的人生。
但後來我意識到,這個提法很有問題,你選擇就選擇吧,還要求别人來讓你選擇。
就好比兩小孩玩遊戲,一個小孩對另一個小孩說,求求你,讓我當國王吧。
要求别人讓你做國王,那你還是國王嗎?
所以,但凡有這個要求,就恰恰說明并沒有真的通達自由。
還有些人,對自由的理解是由着自己,想幹嘛幹嘛,為所欲為。
有這種理解,說明你一直生活得比較壓抑。
因為壓抑,想放縱,就會給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合理化解釋,這個解釋就是對自由的追求。
那麼自由是不是就是為所欲為呢?并不是。
為所欲為,就是做欲望支配的事,它意味着你并不是自由的,而是被欲望支配的。
很多人被别人奴役的時候,覺得不自由,但其實擺脫他人奴役後,又用自己的欲望奴役了自己,換湯不換藥。
資本也會利用這點,有意識地把人往這個方向誘導。
路易威登的廣告詞是不要為了别人眼中的正确而活,這句話充滿 " 自由 " 的味道,讓你感覺仿佛買了路易威登,就擁有了自由,而實際只是資本将 " 自由 " 和 " 為所欲為 " 混淆在一起,讓你的消費欲望合理化。
網上還有段對 " 自由 " 的感受描述,也很有意思。
一個學生翹掉晚自習,偷偷跑去打遊戲。
他覺得關在學校上晚自習不自由,但打遊戲的時候也沒感覺很自由,思來想去,倒是從學校到遊戲廳那段路上,那種清風明月的感覺很自由。
這就是說,很多人的自由,是從一種不自由的壓抑中逃脫,過渡時那個短暫的間隙而已。
還有人覺得,自由就是敢做别人不敢做的。
很遺憾,标新立異也不是自由。
自由并不是一種特定模式的言行舉止,如果你的行為,不是出于内心自然的舒展,而是為了獲得某種外部社會效應,通過與傳統對抗來引人注目的話,那還是不自在,不自信,也是不自由的。
真正的自由,不是刻意與眾不同和自我标榜。
刻意的行為,其實都隐含了一種不自信在裡面,都是求關注,是自己存在感不那麼确定的時候,才需要用他人目光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自由是一種心态,一種清明安和的心境,是你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節奏,從此以後你按照這種生命節奏去生活。
所以,當你以自由的名義去做任何事時,可以問問你的心是否安寧。
哪怕你給自己的行為套上自由的名義,但如果内心是焦灼的,充滿對抗、糾結、痛苦,就說明你并不自由,只是自己欺騙自己。
因為真正自由的人,内心永遠是平和的。
從這個角度看,不論沙白還是誰,我覺得只要在做選擇的時候,内心是平和的,沒有被資本或社會觀念誘導,也沒有用與眾不同獲取關注的優越感,那麼,任何一種基于你内在渴求的選擇,都是自由的選擇,都是值得尊重的。
相反,如果選擇時還有焦灼、不舍、難過等等情緒,或者想要标榜自己的與眾不同,就應該多想想,可能你并未做成自己的主人。
2
另一個,是對我職業态度上的糾偏。
這點和羅翔老師講的相似。
早年,我在職業觀上也是有着 " 學而優則仕 " 的思維,我想,大多數和我一樣從正規教育中突圍出來的孩子,多少都有這樣的志向。
但大家也知道,人生并不平順,我們所想的,往往與真實的發展軌道不一致。
羅翔老師在多次晉升未果後,曾一度想到辭職。
當時一位朋友就問他,如果你一輩子都是講師,還能不能做一個好的老師?
羅翔想了很久,覺得即使一輩子無法高升,還是希望能夠做一個好老師。
朋友說,那不就得了,那就好好帶學生讀書,能夠成為一名有責任心的老師,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上面這段經歷,是羅翔在談穆勒《論自由》的閱讀感受時講到的,對我觸動很大,我感覺自己在那瞬間,突然理解了什麼是職業态度上的 " 自由 "。
名利如浮雲,人是無法追上浮雲的,但浮雲呢,總是會不經意地來到人面前,不斷勾起你想擁有的欲望。
可是,真擁有了,會發生什麼呢?
很少有人會去想這個後續問題,或者,我們總是被當下的短期利益迷惑,而把後續過度美化。
名利也是有重量的,它會把你死死壓在一個地方不得動彈,為了不失去,你不得不付出之前可能完全預想不到的時間和精力。
而這些時間精力,你原本可以用來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設想,羅翔老師如果早早晉升,那他可能就不得不把更多時間放在管理性事務上,而不是教學、學術上面。
随着晉升之路越走越遠,距離自己的初心也會越來越遠。
這便是很多人年邁之時,蓦然回首,才覺得錯失很多的原因。
當我們背負上名利、夢想的重量,自由其實也在悄然離去。
所以,人生最遺憾,并不是沒有獲得名利,而是沒有獲得名利時,把精神浪費在苦苦追求的固執和求而不得的痛苦裡,卻忘記了,正因為沒有名利束縛,你還擁有寶貴的自由。
這個職業态度上的糾偏,對我影響很大。
在我過往的人生中,經歷過很多次谷底,但我從不願與 " 不得 " 糾纏,而是欣然接受上天安排的命運。
不是境界高,是我清楚得到的代價,也清楚不得的收獲。
也不是躺平,我從不躺平,對我來說,努力是貫徹一生的昂揚狀态,只是努力歸努力,對自己不能掌控,歸于命運的東西,我不會浪費時間糾結。
命運若安排我背負名利,就背一下,沒有也無所謂,正好享受自由,積極發展自我、滋養自我,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便是這個道理。
所以,很感謝穆勒這本書,讓我對 " 自由 " 的理解更加深刻。
所謂自由,從來都不是為所欲為," 帶着鐐铐跳舞 " 通常才是自由的真相。
當一個人開始追求絕對的自由,往往是無底線放縱的開始,而當一個人懂得了自由與生俱來的 " 有限性 ",看見了自由的可貴,才是成熟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