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年終特稿:十個數字,八千字解讀蔚來的2023,歡迎閱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News
作者:思為、毓肥
每一年都是競争更激烈的一年。
新能源汽車市場大局未定,新興者們往往需要付出二十分的努力,讓三十分的利潤,才能擁有十分的表現。
2023 年的風雲激蕩,各家媒體早有總結。
往大了講,是產銷皆破 3000 萬的中國汽車行業數據,往小了看,是零售銷量破 770 萬輛的新能源汽車。
要聊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蔚小理」三兄弟不會缺席。争議與質疑始終圍繞「蔚小理」,作為仨兄弟中最早成立的蔚來,它要面對更高的期望與要求,在理想銷量高升、小鵬谷底反彈的襯托之下,蔚來在 2023 年大體也經歷了一輪跌宕起伏。
這一年,對于蔚來而言,最關鍵問題依然是組織與效率,尤其是如何平衡好長期主義與短期執行的關系。
很多人問,蔚來的長期主義,到底帶來了什麼?
答案會是這一年的 2300 座變電站、是 ET9 驚豔的香槟塔、是蔚來在高端純電市場的高市占率、是換電聯盟的形态初顯…..
但李斌也意識到了問題,于是在兩封内部信中,一再強調「短期執行」重要性,「長期主義不是不做好短期執行的借口」、「結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久久為功」等緊抓執行的字眼反復出現。
走過充滿争議的 2023 年,哪十個數字能代表蔚來的 2023 年?在你心中,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蔚來的 2023,你會如何選擇?
今天,先用我們的答案抛磚引玉。
1 個換電聯盟
這裡的「1」,指的是蔚來的換電聯盟。
公眾對蔚來換電業務的質疑從未停止。人們常用諾基亞手機換電,類比蔚來的換電模式,以此證明這一技術的落後與終将會被淘汰的命運。
與之相反,2023 年,這一不被看好的業務,卻有不少「新朋友」加入其中。
2023 年 11 月 21 日,蔚來官宣長安汽車成為其首個對外開放換電的合作夥伴。
随後的一個月,吉利、德國萊茵集團先後宣布與蔚來在換電領網域進行合作,2024 年初,蔚來又宣布與隆基綠能的合作。
蔚來與上述企業的合作,無疑是對換電業務質疑的有力回應。
李斌在 2023 年 11 月 20 日的内部講話中稱,「換電是件難而正确的事情」,換電網絡相當于能源互聯網的雲服務基礎設施,待形成規模向外服務後,将成為品牌的護城河。
如今看來,蔚來的充換電站建設成果初顯,開始向外輸出。
而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吸引車企加入「換電朋友圈」的一個因素,是成本。
大部分用戶只需租一塊小電池便能應對日常場景,偶爾才會用上大電池,蔚來高級副總裁沈斐稱,這其中 2-3 萬元的電池差價,能夠變為用戶購車門檻的下降。
宏觀政策層面也為換電模式提供了支持。
換電對于產業的資源節約、高利用率和儲能作用,得到了政策層面的支持:新購置稅規定中的電池和車身分别開發票、電池部分不征收購置稅,以及各類相關檔案中對換電模式的鼓勵發展。
蔚來還在探索其換電模式更廣闊的邊界。
世界正處于儲能大時代,擁有近萬億市場規模的潛力,使儲能領網域正在成為資本必争之地。
在國内,「儲能」一詞也頻繁出現國家級别的檔案與報道中,換電模式對電力的靈活應用,使其在儲能、車網互動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回到蔚來換電聯盟在儲能方向的合作夥伴——德國萊茵集團後續将與蔚來在儲能方面深入合作、隆基綠能與蔚來打造光儲充換一體站,共同推進帳布式光伏配合 V2G 車網互動。
而在 2024 年 1 月 9 日,上海十座 V2G 目充站已正式投入運營。
換電業務将蔚來「長期主義」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未來與當下同樣重要。
2023 年上海車展,秦力洪算過一筆賬,平均每座換電站服務 50 多單,才能實現盈虧平衡;同年 8 月,沈斐透露,蔚來每個換電站日均訂單量為 35-36 單。
有媒體曾估算,即便以 2023 年 12 月初 2201 座換電站、日均 60 單來算,蔚來需要 110 萬輛的保有量,才能實現盈虧平衡,而截至 2023 年,蔚來的累計交付量為 44.96 萬輛,不到一半。
與外部企業的合作,将帶來更大汽車保有量,幫助換電業務成為蔚來新的營收增長點;補能之争迎來新變化,蔚來對補能格局的深刻理解,更早入局新「戰場」,作出更充足的準備。
1000座換電站
蔚來開放對外換電合作的底氣與基礎,是龐大的換電站數量的支撐。
2023 年,蔚來新增 1011 座換電站,累計布局 2316 座換電站,其中包括 747 座高速換電站,換電服務超 3500 萬次。
2023 NIO Day 前夕、2023 年 12 月 22 日,蔚來 2023 年第 1000 座換電站在陝西自然博物館落成,提前完成年初設下的千站計劃目标。
這個數字是上一年新增換電站數量的幾近一倍——2022 年蔚來換電站增加了 528 座。
将時間拉回到 2023 年 2 月 21 日,李斌當時一改 2022 NIO Day 上的保守,在蔚來 APP 上宣布,換電站建設目标由原定的新增 400 座提升至 1000 座,到 2023 年年底計劃累計建成超 2300 座換電站。
「換電模式行不通」的固有認知,讓不少人認定蔚來的千站目标是「吹牛」。
随着 2023 年換電站的「下餃子」,用戶真正地能夠在更多區網域、更廣袤的内陸地圖體驗換電服務,蔚來的換電站就像一塊塊宣傳牌,越來越多的曝光度挑戰充電,甚至挑戰加油補能,以證明該模式的可行性。
而在 2023 年年底這 2316 座換電站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數字,便是那 747 座高速換電站。
按照國家規定,國内高速公路沿途服務區的平均間隔約 50 公裡。2022 年,中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 17.73 萬公裡。而截至 2023 年 6 月,中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共 6628 個,其中 5931 個配備了充電設施,占比 89.48%。
按照每跑 200km 換一次電粗略計算,17.73 萬公裡至少需建設 886 個高速換電站。當然,如果考慮雙向,這個數字還可以乘以 2。
747 VS 886,差距已經很小了。大體上,可以說中國高速公路的主要路段已經基本覆蓋。
編輯部同仁拿遊戲打比方,說蔚來的血條很厚。
當然,血條夠厚只是能夠保證自己站穩,技能夠強才能攻入腹地。
因而,蔚來不斷在增強換電站的各種能力。
譬如,蔚來向來信奉充換一體是補能方案的「終極解題思路」。因而在第三代換電站上,換電站配上了充電樁,将換電和充電在時間上進行解耦,真正實現了「可充可換可更新」。
而第四代換電站除了更快、更智能、更開放外,60㎡ 站頂光伏系統也讓換電站每年能夠省下 1.8 萬度電,變身為光儲充一體站。
而從宏觀來看,換電站模式更天生就有車網互動的優勢。
近年來,電網負荷過大導致停電的新聞頻發,對儲能產能發展的需求,使得車網互動愈來愈多地被官方檔案提及,今年 4 月份開始部署的第四代換電站,降低了電網壓力的同時,也讓其成為蔚來參與電網調節、參與車網互動的技術和體驗的護城河。
至于2024 年,蔚來依然以 1000 座換電站為建設目标,每天平均 2.7 座的速度,繼續自己的千站計劃,這同樣是蔚來長期主義的堅決落地。
12項全棧技術
9 月 21 日,寶山,李斌和任少卿站在台上,背後是設計簡潔的黑底白字 PPT。他們用三個小時,分享了蔚來 12 項全棧技術的布局與思考。
這是蔚來的第一屆 NIO IN,他們更多的是在聊架構,也就是會上李斌和任少卿頻頻提到的「體系化」。
蔚來将 9 年全棧研發總結成 12 項全棧技術布局,包括:芯片和車載智能硬體、電池系統、電驅及高壓系統、車輛工程、整車全網域作業系統、全景互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全球數字運營。
這 12 個網域對應的,便是蔚來的體系化智能。
這一目标,早在 2015 年蔚來成立時就已埋下種子,彼時,創始團隊便想要做一個「有全球領先的研發技術能力的公司」。
為此,蔚來一直在砸入重金。
就數字來看,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蔚來在研發上的投入已經超過 400 億元。
對于這樣的巨額投入,李斌的态度是:「雖然停掉研發立刻就有利潤,但活下去不是唯一目的,可以赢才行」,
因而,到 2023 年年底去看蔚來,會發現從全鋁生產線、換電技術、底盤網域控制器,再到座椅、NT2.0 、NT3.0 平台,蔚來已經建立起了全方位的技術壁壘。
這是「蔚來服務」在 2024 年搖身一變為「技術蔚來」的底氣。
在技術上的「執着」,歸根到底,來自于蔚來對建設高端品牌形象的理解。
正如李斌所言:「如果技術不領先、不做原創,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高端品牌」。
當然,智能電動汽車時代技術,其實是不同于燃油時代的。
因而,蔚來在體系化思考技術時,特别關注軟硬體能力的解耦,關注更新與進化、關注全生命周期、全體系的聯通與流轉。
體現在軟體上,則是 NT1 開始積累的中間件能力可作用到 NT3 上 、以車為中心的全景互聯生态 NIO Link 帶來了 NIOPHONE、以及蔚來正在逐步替代 AutoSar 的 SkyOS。
體現在硬體上,則是蔚來的5nm「神玑」智駕芯片、SykRide 天行底盤、激光雷達主控「楊戬」乃至于自研座椅等等。
對于現階段的蔚來而言,研發資金的大規模投入一邊為它帶來了技術與品牌形象的優勢,但另一方面,巨額的投入也在使得蔚來遭受批評,人們在期盼,蔚來連續多個季度超 30 億元的研發投入,何時才能開始盈利回報。
319821公裡
2023 年 12 月 27 日,蔚來智能駕駛副總裁任少卿表示,蔚來全網域領航輔助 NOP+ 累計開通城區裡程達 31.9821 萬公裡,提前完成 25 萬公裡城區領航路線驗證的年度目标。
截至當日,蔚來 NOP+ 已遍布全國 208 座城市,而每一座都被定義為「匯路成網」的城市,主幹道覆蓋率最低标準從 85% 提高到了 90%。
任少卿指出,NOP+ 通用能力和群體智能的提升速度「遠超預期」,讓更多的場景被覆蓋,帶來驗證裡程的「急劇提升」,使得蔚來「僅用 15 天就提前超額達成「新版」年度目标」。
蔚來在 NIO IN 上介紹的 NAD 群體智能系統,配合匯路成網,讓 NOP+ 快速進步。
從底層邏輯去觀察,蔚來 NOP+ 的開「cheng」思路頗為特别。别人開的是「城」,它開的是「程」,以城區道路裡程為 NOP+ 開放指标。
2021 年,NT2.0 平台與 ET7 一同面世,随後,蔚來 NT2.0 平台下的全系車型都搭載了 4 顆 Orin X 芯片——在業内至今仍以雙 Orin X 為主流的情況下。
對于這 4 顆芯片的用途,當時李斌的解釋是:「兩顆主控,一顆冗餘,一顆訓練。」跨越兩年時空,2023 年 9 月,任少卿回答了訓練芯片功能的問題。
蔚來的城區 NOP+ 以「城區道路裡程」指标,NT2.0 平台下數以萬計的車型,共同參與到「NAD 群體智能系統的分布式算力」中。
截至 NIO IN,蔚來車隊每秒處理的數據量,已經達到了 1200TB。這讓 NOP+ 的學習與迭代能力得到保障。
然而,蔚來智能駕駛產品與體驗負責人黃鑫曾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我們深知城市輔助駕駛的量產,是一件非常嚴肅和嚴謹的工作,它絕對不是一個勇敢者遊戲,更不是營銷廣告學,因為這裡既有您的安全,也有其他人的安全。」
1 月 26 日晚,蔚來推送 Banyan2.4.0,對智能底盤、智能泊車、高速智能輔助駕駛等功能進行了更新。接下來,就看他們什麼時候全量推送全網域 NOP+ 了。
80萬的ET9
2023 年 12 月 23 日,第六屆 NIO Day 在西安舉行,這場 NIO Day 的主角,是 2025 年才能上市交付的、預售價格 80 萬元的 ET9。
無論是從定位,還是車本身所搭載的技術來看,我們都能感受到蔚來在這款全新行政智能旗艦上傾注的心血。
在定位上,ET9 是蔚來第一款對标 7 系、S 級、A8、Panamera 的行政轎車,是李斌口中肩負「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第一次參與行政旗艦定義」重任的車型;
在技術上,ET9 是蔚來第一款全網域自研智能+全網域超高壓平台的車型,電壓帶寬 925V,搭載上車的技術包括号稱「一顆頂四顆」的 5nm「神玑」智駕芯片、一個盒子控制六大功能網域的 ADAM 2.0 超算平台、「香槟塔」Demo 視頻出圈的 SKY Ride 天行底盤……
蔚來對 ET9 的重視,還能從 NIO Day 前夕,高管紛紛下場在微博「開課」劇透 ET9 的技術看出,這背後或許還包括了,蔚來對短期主義中宣傳節奏與調性的思考。
2022 年 NIO Day,李斌發布 52.9 萬元的全新 ES8 和 48.8 萬元的 EC7,2023 年 NIO Day,李斌又發布了預售價 80 萬元起的 ET9,延續了 2022 年、或者說蔚來一直以來的上探決心。
李斌堅信行政旗艦從來都是技術旗艦,ET9 在技術上的實力得到了一眾肯定,但橫亘在 ET9 面前的,是時間。
這一年的時間,蔚來要面臨其他車企是否會推出產品力相近的車型、ET9 上的技術能否一直保持領先等問題。
而時間,也是萦繞在蔚來周圍的永恒話題。
10%的崗位
2023 年 11 月 3 日,李斌發布全員信,稱公司将在 11 月月内減少 10% 的崗位。
全員信還提到,蔚來将合并重復建設的部門與崗位,變革低效内部工作流程與分工,取消低效崗位,同時,還将推遲和削減 3 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務表現的項目投入。
此舉被認為是蔚來開始平衡長期主義和短期執行的代表性事件。
輿論認為,此次裁員,與蔚來 2023 年資金情況有一定關系。
财報顯示,2023 年前三季度,蔚來銷售成本 367.41 億元、研發成本 94.59 億元、營銷一般及行政成本 119.87 億元,共 581.87 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營銷費用猛增 33.1% 至 36.09 億元。
盡管 2023 年第三季度整體表現有所回升,淨虧損也大幅收窄至 45.57 億元,但仍處于較高水平。
打鐵還需自身硬,蔚來要考慮自身的盈利問題。
此次裁員,更像是蔚來内部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将二季度财報會上強調過的踐行決心推到公眾面前。
此外,2023 年 11 月的這封内部信中,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李斌要求建設銷售與服務能力,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争」。
二季度财報會,李斌多次花大篇幅提及銷售能力的建設。他認為,蔚來銷售人員的數量及能力是「落後于整個市場、競争對手的」。
與寶馬、奔馳等主流豪華高端品牌相比,截止到 23 年 6 月份,這兩家傳統豪華車企的銷售人員是蔚來的 6-7 倍,蔚來的銷售人員配備支撐不起其 7-8 款車的銷售需求,也就是李斌說的,「很多方面做不細」。
蔚來在 2023 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顧問有約 5700 人,看似龐大,在那時卻像光有一塊地,還需要先慢慢打好地基——蔚來這 5700 名銷售顧問中,有超 3000 人是新招的,培養一個成熟銷售人員,基本需要 6 個月。也就是說。到 2024 年二季度,我們才有可能看到銷售能力提升給蔚來帶來的效益。
後來在 12 月 24 日的公開采訪中,李斌還反思 2023 年最大的教訓是銷售能力建設滞後,導致不少意向訂單流失。
「我們過去處于單邊向上的時代,沒有經歷過完整的周期,沒有見過世面,我們把那些美好當做了常态」。
清醒過來的蔚來,開始了在營銷體系上的堅決改革,核心目标就是效率。
李斌在 2024 年開年内部信中,要求每個部門理清業務的本質邏輯與關鍵成功因素,設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并要将資源用在刀刃上,在他看來,2024 年全新車型上市任務少,正是蔚來提升體系能力的時間視窗。
向來注重長期效益的蔚來,開始思考短期效益與效率的提升,「堅決避免無效和低效的投入,堅決省下不給用戶和公司創造價值的每一分錢」。
銷能的建設外人很難看到具體效果,但作為銷能的載體,銷量數據不會騙人,今年第二季度開始,蔚來的交付數據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嗎?
市場競争的加劇對企業的執行力,有更為嚴格、迫切的要求,蔚來在堅持長期主義的同時,開始着手推進短期主義的工作。
3 萬元
如果說,10% 是蔚來 2023 年變革的代表性事件,那麼 2023 年 6 月 12 日的換電權益調整則是營銷改革的開端。
調整後,蔚來全系車型起售價可降低 3 萬元。
蔚來本次換電權益的本質,是将服務與車拆開賣。選擇享受降價 3 萬元的用戶,将放棄免費換電權益,并且十年質保變為 6 年/ 15 萬公裡質保,也就是李斌口中的「原來是套餐,現在是單點」。
價格讓步的好處立即體現在月交付量中,2023 年 6 月,蔚來交付量從 5 月的 6155 輛提升至 1.07 萬輛,在 7 月份更是達到了 2.05 萬輛,創歷史新高。
把選擇權交給用戶,讓此次權益調整并未出現外界預期中的口碑下滑,反而獲得了一眾叫好。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一部分有家充樁或地區條件不夠充足的用戶,對換電需求不高,并且認為幾萬元的價格能夠換非常長一段時間的電,也較少用到換電服務,剔除免費換電權益的價格更符合他們實際擁車需求。
這 3 萬塊,其實是蔚來車電分離模式的特點之一,用權益的解耦,兼顧了對潛在新車主的吸引力,以及老車主的權益。
1044 km
2023 年 12 月 17 日,周日,作為董事長的李斌沒有休息,他早上六點半一腳電門從上海出發,駕駛 14 個小時,全程 1044km,在晚上八點半、僅剩 3% 電量的情況下到達廈門。
在這 1044km 的過程中,李斌聊了很多,包括 ET9 的定位、強調蔚來電池的「可充可換可更新」、對增程車型大熱的看法與對純電車型未來的信心等。
直播開始前一晚,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轉發了李斌的預告微博,并讓李斌準備好超大号咖啡,因為「這應該是電動汽車有關續航的最長直播」。
當天的直播中,李斌也連線何小鵬,為小鵬 X9 進行了一波宣傳,還強烈推薦何小鵬也來一場續航直播測試。
對于這場直播的目的,李斌直言「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燃油車能去的地方,電動車都能去」。
可以說,李斌的目的至少達成了一半。
當天,有超百萬人觀看了這場直播,微博相關話題的閱讀也以億為計。
高關注度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質疑的聲音,圍繞這場測試均速的争議,包括 90 公裡時速跑高速是否過慢、為何不往北方零下 20 ℃ 的地區跑等,将近半個月後我們還能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辯論。
不過,正如沈斐所說的「這是對整個行業特别有意義的一件事,真的打消了很多人對電動車的顧慮」。
那段時間的蔚來鉚足了勁,在宣傳上進行了一系列大動作。
12 月 14 日,蔚來舉行媒體面對面,李斌與秦力洪一口氣回答了 140 個問題;三天後,12 月 17 日,進行 1044km 的 150 度電池高速續航測試;之後的一周時間裡,蔚來技術團隊高管先後下場預告 ET9 将搭載的創新技術;12 月 23 日,2023 NIO Day 舉行,詳細介紹 ET9 并開啟預售。
12 月的蔚來,展現出一種「不下泥潭打架」,卻又密集、高頻、多領網域、全方位的宣傳節奏。
31.58 億元
12 月 5 日,江淮汽車宣布蔚來以 31.58 億元的價格,收購江淮兩個資產包。
在這前一天,12 月 4 日,工信部網站顯示,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一名出現在「車輛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這意味着蔚來獲得了獨立生產資質。
黃鑫當時頗為神秘地發了條微博:「今天要見證歷史,返回上海前就先停更咯」似在暗示獲得獨立生產資質的事。
「從制造業角度,如果我們完全由自己獨立制造,制造成本會下降 10% 。」2023 年 Q3 财報會上,李斌回應收購江淮部分工廠的消息。這也解答了部分聲音對蔚來在與江淮合作 7 年後,選擇收購江淮工廠的質疑。
根據蔚來官方數據,2018-2022 年,蔚來分别向江淮支付的代工費用約 2.23 億、4.41 億、5.32 億、7.15 億以及 11.27 億元。
短期來看,10% 的制造成本下降無法短時間覆蓋收購所花的 31.58 億元,但長期來看,随着蔚來車型產量的提升、車系的增加,其累積節省的費用仍是一筆很大的金額。
蔚來計劃在 2024 年推出阿爾卑斯子品牌,定位更低的螢火蟲品牌也有所動作,下探中低端市場的意願明顯。這部分市場以量取勝的同時,盈利能力也不及高端市場,若繼續采取代工模式,或不利于蔚來在兩個子品牌的發揮。
脫離代工模式後的蔚來,擁有更高的自由度。代工模式對于車企而言的兩大制約,除了代工成本,還有生產過程中的話語權問題,雙方畢竟屬于兩個不同的利益主體,在車輛原材料采購、整車組裝等環節都需要磨合,難免存在受限情況。
從互聯網行業轉入汽車行業的李斌,在這 9 年時間裡,對汽車行業的認識在不斷加深,他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聊到了代工模式對汽車行業的不适應:
「以前總想着代工模式,但發現去銀行貸款沒有太多可以抵押的資產,汽車行業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必須重資產模式才能走得通。」
蔚來獲得獨立生產資質的消息,也被認為是其再次獲得中東投資機構青睐的重要原因。
在蔚來登上工信部「車輛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後兩周,12 月 18 日,阿布扎比投資機構 CYVN Investments RSC Ltd(下簡稱CYVN)再次加碼,向蔚來投資 22 億美元,而在 6 月 20 日,CYVN 已經向蔚來投資了 11 億美元。
160038 台車
2023 年全年,蔚來總共交付了 160038 輛新車,雖然未能完成年初定下的 24.5 萬輛的目标,但還是獲得了同比增長 30.7% 的成績。
2023 年對于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是苦樂交織的一年:一方面 2023 年,新能源汽車在國内共售出 773.6 萬輛,同比增長 36.2%,市場滲透率為 35.7%;但另一方面,是車企們在高度競争的市場下,以價換量,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能夠盈利的車企僅是少數。
蔚來 2023 年上半年在瘋狂的市場競争下,略顯頹勢,随後經過換電權益調整、組織内部效率提升要求等方法,助燃 2023 年下半年銷量的飙升。
銷量提升的好處體現在 2023 年第三季度财報上,便是營收 117.4% 的環比增長與 46.6% 的同比增長,毛利率也從第二季度的 1% 提升至 11%。
只是這并不意味蔚來開始實現盈利,2024 年市場競争更加激烈,受到大環境裹挾、今年又不發新車的蔚來主品牌,要面臨的挑戰或許更甚于 2023 年。
2024 年 1 月 9 日,李斌發了今年第一封内部信,信中體現的緊迫感較之 2023 年年初更甚。
這封信的中心思想,用兩句話便能概括:「放棄幻想,直面挑戰」「日拱一卒,久久為功」。
李斌希望團隊能夠将已明确的方向落到實處,「結硬寨,打呆仗」,通過資本層面的降本增效、組織架構的效率提升,助力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人們的印象中,蔚來是一家看得長遠且十分理想化的企業,宏大而遙遠,現在情況有所變化。
自 2023 年 11 月以來,從李斌的三封内部信、秦力洪的公開講話中,我們看到蔚來對短期執行力提升的空前重視,同時具有長期意義的換電業務與研發投入不減,但更加強調團隊要「力往一處使」。
個中緣由既有李斌強調的「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也有透露出的公司成本控制需要,李斌對團隊内部資金與精力投入的細致化,已經到了省一分錢、一度電、一張紙、一次點擊與詢問、一次改進機會的程度。
2024 年擺在蔚來面前的,是内部組織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由此牽扯出的全方位能力的提升,以在「不發新車」的 2024 年第二季度開始,月銷量以 2 萬輛為基礎,進入銷量上行通道。
2024 年的蔚來有 NT2.0 平台的全系車型、有下半年即将發布的阿爾卑斯,還有能夠讓用戶真切感知到的換電版圖拓展與智能化更新。
2024 年的蔚來,如何度過產品過渡期、如何建立更強銷能、如何在刺刀見紅的淘汰賽中證明自己?
接下來我們會見證更多關鍵的數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