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樂道換人,蔚來轉舵,歡迎閱讀。
文 | 新能源内情
2025 年 4 月 2 日,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的離職公告在 App 上掀起漣漪,能源業務負責人沈斐接棒。這場看似被動的人事調整,實則是蔚來對市場困境的深度回應——從營銷乏力到生态破局,從銷量焦慮到效率革命。
李斌與秦力洪的深度介入、沈斐的能源基因注入,以及寧德時代 25 億元換電投資帶來的想象空間,共同勾勒出一場以 " 換電生态 " 為核心的戰略反攻。這場變革不僅關乎樂道的生死存亡,更将驗證新能源汽車企業如何通過組織迭代與生态升維,在紅海市場中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閃電換帥:刀刃向内的組織革新
盡管艾鐵成主導了樂道品牌從 0 到 1 的構建,首款車型 L60 在 2024 年 9 月上市後迅速跻身 20-30 萬元純電 SUV 市場前三,但交付節奏的混亂與營銷短板的暴露,讓這場開局蒙上陰影。這位曾立下 " 三個月交付兩萬台 " 軍令狀的操盤手黯然退場,留下的不僅是未兌現的銷量承諾,更折射出新勢力打造第二品牌時的集體陣痛。
3 月 17 日的采訪中,艾鐵成承認因供應鏈準備不足而導致訂單流失。尤其在 2024 年底用戶擔心新能源置換補貼政策變動時,大量排產至 2025 年 1 月的訂單流失,一季度僅交付 14,781 輛。艾鐵成的下課,對蔚來而言似乎順利成章,都不需要李斌開啟多次笑談的 " 全網教我做 CEO" 模式。
嚴峻的是,伴随艾鐵成的離任,似乎還留下了一個 " 爛攤子 "。根據調研結果,樂道品牌的認知度僅為蔚來主品牌的 1/3,門店擴張至 400 餘家卻未能轉化為銷售效能,暴露出從 " 渠道鋪設 " 到 " 用戶觸達 " 的轉化斷點。
接任者沈斐的登場,堪稱一場精準的 " 基因适配 "。這位主導建成全球最大換電網絡,超 3200 座換電站的 " 基建狂魔 ",其執行力早已在能源業務中驗證:7 年内将換電站日均服務能力提升至 45 萬次,創造了 " 換電即服務 " 的商業閉環。
沈斐的優勢還在于體系化作戰能力——從能源網絡的标準制定到跨部門資源調度,從技術落地到用戶體驗優化,這些經驗或将重構樂道的運營邏輯。例如,沈斐計劃将樂道與蔚來的服務中心網絡整合,通過物理空間復用、人力共享、技術協同,将樂道的運營成本降低四成。
這場換帥的本質,是蔚來從 " 品牌獨立運營 " 向 " 資源全網域協同 " 的戰略轉向。李斌親自抓研發與供應鏈,秦力洪直管營銷,意味着樂道不再是孤立子品牌,而是蔚來生态的核心變量。這種 " 總部大腦 " 模式,或将破解多品牌戰略的資源分散困局——此前,蔚來、樂道、螢火蟲三大品牌的獨立研發體系導致第四代換電站需兼容 5 種以上電池規格,成本控制難度倍增。
蔚來的危機:盈利倒計時
樂道的困境,是蔚來整體戰略失衡的縮影。2024 年,蔚來全年虧損 224 億元,表現遠落後于已經盈利的理想和虧損收窄至 57.9 億的小鵬,而樂道 L60 的 14.2 萬輛年銷量目标直接關系 2025 年四季度盈利承諾的生死線。
更深層的危機在于市場定位的撕裂:樂道 L60 雖定位 " 家庭用車 ",卻因對标特斯拉 Model Y 陷入同質化競争,未能形成差異化認知。與此同時,極氪 7X、智己 LS6 等競品通過 " 超充賠付 "、" 終身質保 " 等激進政策分流客戶,而樂道因政策響應滞後錯失關鍵訂單。
多品牌戰略的隐痛在此凸顯。樂道與蔚來主品牌的技術共享尚未形成反哺機制,反而加劇資源内耗。例如,蔚來 NT3.0 平台雖為樂道 L90 提供技術底座,但供應鏈的獨立運營導致零部件采購成本居高不下。
更嚴峻的是,蔚來主品牌的高端形象與樂道的 " 平價 " 定位產生認知衝突——消費者将樂道視為 " 低配版蔚來 ",削弱了其獨立品牌價值。
财務懸崖邊的博弈進一步放大危機。蔚來 2024 年四季度單季虧損 71 億元,現金流壓力迫使樂道必須快速造血。然而,當前樂道 L60 的單車毛利率 " 正向但為個位數 ",有分析師測算約僅 8% 左右,遠低于李斌預期中 15% 的目标。如果疊加銷量遠遠滞後于預期的因素,若無法通過規模效應降本,蔚來的盈利倒計時或将再度推遲。
換帥:生态升維與效率革命
沈斐的接任,标志着樂道從 " 產品驅動 " 向 " 生态驅動 " 的範式轉換。換電網絡的戰略升維是其核心抓手:依托蔚來已建成的超 3200 座換電站,沈斐計劃推出 "BaaS 2.0" 模式——家庭用戶可選購 " 換電套餐 + 金融方案 ",将擁車成本降低 30%。
例如,月費制服務包涵蓋電池租賃、保險與保養,既降低購車門檻,又創造持續性服務收入。更激進的是,樂道将試點向第三方車企開放換電站,通過服務費抽成将換電站從 " 成本中心 " 轉為 " 利潤入口 ",這一模式已獲寧德時代 25 億元投資支持,标準化接口的推進或将重構行業補能格局。
組織效率的重構是另一關鍵戰場。沈斐将能源業務的 "7 × 24 小時運維 " 基因注入樂道,要求區網域銷售團隊的問題反饋必須在 24 小時内得到總部響應。同時,樂道的研發與供應鏈直接向李斌匯報,确保技術迭代與產能爬坡的協同。
例如,L90 旗艦車型的親子娛樂系統開發周期壓縮了 30%,第三排安全座椅接口優化直接源自蔚來用戶數據反饋。渠道端,樂道計劃復用蔚來 350 家服務中心的售後網絡,通過 " 線上預約 + 線下快閃 " 模式觸達三四線城市家庭用戶。
產品矩陣的場景化破局則為樂道注入新動能。即将發布的 L90 六座 SUV 瞄準 " 大家庭出行 " 場景,搭載車載親子系統與定制露營模式,與 L60 形成 "5+6+7" 全場景覆蓋。
更深遠的是,樂道 App 将構建家庭用戶社群,通過定制旅行路線、親子活動增強黏性,打造區别于蔚來高端社群的差異化體驗。
終局猜想
樂道的換帥絕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 " 產品定義 " 向 " 生态輸出 " 的預演,與蔚來一貫的價值邏輯相輔相成。沈斐的使命在于驗證一個命題:換電網絡能否成為刺穿大眾市場的利刃?若樂道成功跑通 " 車電分離 + 場景化產品 + 精準社群 " 模式,其意義将超越單一品牌,為行業提供 " 超越價格戰 " 的新路徑。
短期看,樂道 L90 的上市将成為試金石。該車型基于 NT3.0 平台開發,大三排布局與親子功能直擊多孩家庭痛點,如果能在 2025 年三季度交付并拉動毛利率升至 12-15%,将為蔚來赢得喘息空間。
中長期而言,寧德時代的換電投資或将催化行業标準統一,樂道可依托蔚來的全球化換電布局,以 " 可換電 Model Y" 姿态切入歐洲市場,輸出 " 中國式補能生态 "。
這場戰役的終極目标,是讓補能網絡成為用戶關系的超級連接器。當換電站不再只是基礎設施,而是集能源服務、社群運營、數據洞察于一體的生态節點,樂道或将重新定義 " 用戶企業 " 的内涵——從 " 造好車 " 到 " 建好網 ",從 " 賣產品 " 到 " 運營生活方式 "。
樂道換帥,表面是銷量壓力下的應急之舉,實則是蔚來對造車本質的重新認知。當行業陷入 " 續航内卷 " 與 " 配置堆料 " 的怪圈,沈斐的使命在于證明:真正的競争力不在參數表上,而在用戶體驗的毛細血管中。
換電生态的升維、組織效率的重構、家庭場景的深耕,這三重變革共同指向一個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競争,終将回歸 " 讓用戶忘記參數 " 的本質。若樂道能在這場戰役中涅槃,其意義不亞于蔚來初代 ES8 的橫空出世:這不僅是一個品牌的救贖,更将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開辟一條 " 生态制勝 " 的嶄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