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營收超千億、盈利破百億,理想汽車上岸了?,歡迎閱讀。
2023 年,理想汽車終于跑進了 " 千億營收 " 俱樂部。
2024 年 2 月 26 日,理想汽車公布了 2023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财報顯示,第四季度營收 417.3 億元,同比增長 136.4%;全年實現營收 1238.5 億元,同比增長 173.5%。
與千億營收相呼應的是亮眼的銷量數字。2023 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車共交付 131805 輛,同比增長 184.6%。2023 年全年共交付 376030 輛,同比增長 182.2%。
2023 年,車企 " 以價換量 " 的價格戰幾乎持續了一整年,但是從各家車企銷量目标完成情況來看,結果并不理想。在這樣的背景下,單車售價基本在 30 萬元以上的理想汽車,年銷量同比暴漲 182.2%,不得不讓人側目。
底氣有了,理想汽車還為自己定下了一個更為 " 激進 " 的目标—— 2024 年賣出 80 萬輛車,這比此前媒體報道的華為定下的 60 萬輛的目标高出了整整 20 萬輛,然而面臨問界崛起、純電轉型壓力的理想汽車這次能夠如願嗎?
賣一輛車賺 3 萬,盈利破百億
毛利水平是衡量企業持續造血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标,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李想曾說過," 作為智能電動車企業,我們認為一個健康的門檻是(毛利率)20 個點。"
财報數據顯示,2023 年理想汽車的淨利潤達到了 118.1 億元人民币(16.6 億美元),成為繼特斯拉、比亞迪之後,全球第三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不止如此,2023 年理想汽車的毛利率為 22.2%,相比 2022 年增長 2.8%。
穩定的毛利也讓其有底氣持續增加研發投入。截至 2023 年末理想汽車的現金儲備達到了 1036.7 億元,手握大筆現金籌碼,理想汽車也毫不吝啬地加大研發投入。
财報數據顯示,第四季度的研發費用為 34.9 億元,同比增長 68.6%。2023 年全年研發費用達到 105.9 億元,同比增長 56.1%。
理想汽車對自動駕駛的研發起步相對較晚,李想曾在微博坦承," 不是不想搞自研,而是融到的錢勉強滿足了產品研發、自建工廠、供應鏈和服務體系的建設,還要給團隊發工資。"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理想汽車守住了利潤、保住了交付量,自然要犧牲一些東西。因此在有了一定家底之後,理想汽車便開始積極地為智駕 " 補課 "。
在 2023 年初的内部信中,李想表示,公司的願景是 " 到 2030 年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 "。在此之後,2023 年理想汽車秋季戰略會将智能駕駛的技術領先正式納入公司核心戰略目标。研發人才規模和人才密度大幅增加,2023 年智能駕駛研發團隊達到千人規模。
2023 年,NOA 功能也一度成為理想汽車的宣傳重點。截至目前,理想汽車用戶的全場景智能駕駛 NOA 累計裡程已近 5.6 億公裡。李想預計,2024 年二季度會實現無圖版城市 NOA 在全國全部開放,使用範圍不再受城市個數限制,并且會通過 OTA 更新到所有的 AD Max 車輛。
另一筆較大的投入是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 97.7 億元人民币(13.8 億美元),較 2022 年增加 72.4%。理想汽車解釋增長原因時稱,主要由于雇員數量增加導致雇員薪酬增加以及随着銷售與服務網絡的擴大令租金支出增加。
李想表示,僅在 2023 年四季度,理想汽車就以一天新開超過一家門店的速度,淨增 106 家零售中心。根據官方數字,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理想汽車在全國已有 474 家零售中心,覆蓋 142 個城市。
當然,2023 年超額完成銷量目标,除了在公司投入上變得 " 大方 " 之外,理想汽車還大手筆發放員工年終獎,一時之間在社交平台上引起讨論。
向來善于制造熱點的李想也沒有錯過這波流量,回應稱," 不能只學華為的流程,而不學華為的利益分配,我們堅持兩個同步學習。2023 年超越目标就多發獎金,2022 年沒有達成目标就少發獎金,做到賞罰分明。只學先進的流程,不學先進的利益分配,獎罰不分明,才是組織低效的最大原因,單純的折騰員工。有成長、有成就、有回報,三者缺一不可。"
業績狂奔,也有 " 發展焦慮 "
2023 年增長順滑,但理想汽車要繼續狂奔,也不是沒有 " 焦慮 "。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來自華為問界的壓力。2024 年 1 月,問界全系交付新車 32973 輛,環比增長 34.76%,首次成為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月銷量冠軍。
這并不是問界第一次給理想帶來壓力。2023 年 6 月,李想曾在微博上回憶稱,"2022 年三季度,問界 M7 的發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殘了,我們從來沒遇到過這麼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毫無還手之力。"
問界 M7 發布于 2022 年 7 月 4 日,該車定位與理想 ONE 非常相近,都是大型 SUV,都采用增程式動力,理想 ONE 售價 34.98 萬元,問界 M7 售價 31.98 萬元 -37.98 萬元。
就在李想這條微博發出後不久,理想汽車的產品線迎來對手接二連三的出擊。2023 年 9 月,問界新 M7 正式上市發布以及首批車主交付,售價區間為 24.98 萬 -32.98 萬元。緊接着,12 月問界 M9 正式發布。
從問界交出的成績單來看,2023 全年其累計交付汽車 94380 輛。有多家媒體報道稱,2024 年問界的銷量目标為 60 萬輛。
勁敵在前,理想汽車也将挑戰年交付 80 萬輛的目标。在 2023 年 37.6 萬輛的銷量基礎上,這個目标意味着 2024 年理想汽車面臨交付量翻倍的 "KPI",交付量同比增長需要達到 112.77%,平均每月銷量需要達到 6.67 萬輛。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同樣的道理,要想實現這一 " 激進 " 的目标,理想汽車還會加大力度修建銷售通路。李想表示,2024 年年底零售中心目标增至 800 家,加大一線、二線城市布局的同時,加深覆蓋三、四線城市。
2024 年擺在李想面前最大的難題不只有銷量,還有理想 MEGA ——這款高端純電 MPV 車型極其不明朗的市場前景。
理想 MEGA
之前由于發布及上市時間一再推遲,坊間甚至傳出了公司内部對 MEGA" 信心不足 " 的消息。不過,最新的消息是在此次财報發布後不久,也就是 3 月 1 日理想汽車會在 "2024 春季發布會 " 上正式發布理想 MEGA。
MEGA 是理想汽車從增程轉型純電的第一款產品,但是純電 MPV 市場卻并非一片空白。不只有已經上市的極氪 009、小鵬 X9、騰勢 D9、岚圖夢想家等,還有準備在今年發布的紅旗 HQ9 PHEV、大眾 ID.BUZZ、LEVC L380、别克 GL8 純電版、極氪全新 MPV(代号 CM2E)、比亞迪全新 MPV 等。面對一個并不好打的市場,MEGA 還需要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未來 5 年,不會推出 20 萬以下車型
就國内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理想汽車的成功秘訣在于精準的產品定位打造爆款,然後通過類似 " 套娃 " 的方式復制爆款。
今年上半年,除了在 3 月 1 日的春季發布會上發布的理想 MEGA 和 2024 款理想 L9、理想 L8 和理想 L7,第二季度還會再發布理想 L6。
在理想 L6 上市之後,理想汽車的產品就會完整覆蓋 20 萬以上的產品圖譜。對于後續會不會嘗試進一步去做產品的下探?李想在 2023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業績會上肯定地回答說," 往後看 5 年,是沒有 20 萬以下的車型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根據李想的長期判斷,到 2030 年,如果只是 20 萬以上的家庭用戶市場,理想只需要在中國市場吃到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就可以達到超過萬億級别的收入。如果還能夠在海外有一個不錯的表現,到 2030 年,單在 20 萬以上的家庭用戶市場,就可以達到接近 iPhone 手機的全球營業收入。
" 我們才剛剛占據了這個市場很小的一部分,沒有必要分散精力去看其它的地方,應該把 20 萬以上的家庭市場在全球做得更加深入人心,獲得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李想解釋說。
李想多次提及,2024 年将是理想汽車史無前例的產品大年,到年末產品線會包括 4 款增程車型和 4 款純電車型,共 8 款車型。下半年,理想汽車會發布除 MEGA 之外的另外 3 款純電 SUV 車型,據其介紹,都會标配 5C 充電、四輪驅動。
只是,對于一家根基并不深厚的造車新勢力來說,2024 年密集推出這麼多款新車型,會不會在量產交付等方面存在壓力?理想汽車總裁、總工程師馬東輝透露,現在已經提前完成了工廠的產能規劃、廠房和產線的建設以及藍領工人的招聘和培訓。在供應方面,已經提前做好了供應的產能策略和風險分析,針對已經識别到的風險制定了預案。在計劃方面,也通過集成計劃打通了端到端的供需,并提前進行了互鎖。
2024 年剛剛開始,一些車企停產甚至倒閉的消息傳來,已經讓人嗅出了行業淘汰賽開始的味道。亮眼的财報,讓理想汽車比同行有更多底氣應對這場殘酷的淘汰賽。
只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還遠未到終局。以增程式起家的理想,要快速轉入純電賽道,不管是轉型的未知,還是如何把自身產品下沉到更廣大的市場,理想汽車需要應對的挑戰還有很多。
李想在業績會上預測說,2024 年智能電動車的競争會形成頭部集中格局。今年第四季度,在 20 萬以上的新能源車市場上,會呈現頭部三個品牌吃掉 70% 市場份額的結果。
那麼,理想汽車上岸了嗎?會是這三家之一嗎?還要拭目以待。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 ,作者|韓敬娴,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