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進入2023下半場,綜藝咖進入新的迭代期,歡迎閱讀。
文 | 讀娛,作者 | 小咕咚
下半年以來," 綜藝咖 " 逆襲這一話題引發多番讨論。前有白敬亭因《卿卿日常》《長風渡》兩部爆款聚集而出圈,後有魏大勳因《我的人間煙火》裡孟宴臣一角而成功逆襲,進而褪去了 " 綜藝咖 " 這一層外衣,顯現出優質演員的内核,成為了行業關注的一大熱點。那麼,問題來了,當綜藝咖逆襲之後,會給綜藝行業帶來 " 用工荒 " 嗎?很顯然,不會的。畢竟,綜藝類型在擴張,綜藝咖亦在迭代。
綜藝生產 " 綜藝咖 "
早年間,賈玲、謝娜、吳昕等藝人在各大綜藝節目中頻頻出現,如今她們因各自的原因,上綜藝的頻次漸少。不過,得益于前幾年選秀、競技類節目的選拔與沉澱,為綜藝行業孵化一批有潛力的綜藝咖。例如,因在《創造營 101》中以錦鯉人設走紅的楊超越,近 6 年來錄制了 80+ 綜藝與晚會;從《青春有你 2》成團的趙小棠也錄制了将近 20 檔綜藝節目,近期便在《一起撸串吧》《出發趣野吧》《全力以赴的征程 2》擔任常駐嘉賓,是同期藝人中綜藝資源較好的代表。不過,綜藝生產綜藝咖,不單單是提供節目資源,更是要找到合适的方式。
首先,為藝人的才華提供适合的節目載體,成為綜藝孵化綜藝咖的一大關鍵。因參加《脫口秀大會》而全民式出圈的李雪琴,憑借極高的雙商以及東北特色的藝能感成為各大綜藝的常客,能夠給觀眾帶來較強的情緒價值,尤其在《五十公裡桃花塢》系列節目、年番綜藝《毛雪汪》成為了靈魂擔當,在其間既展現了在為人處事上的價值主張,也施展了個人在文字創作方面的才華,節目主題曲《剛好》便是作品代表之一。
其次,綜藝咖的長線養成亦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非以人設與才藝的獨特性與稀有性吸睛的張小婉與管樂莫屬了。一直以來,張小婉和管樂擔任綜藝常駐嘉賓幾乎是兩年制。2018 年,張小婉和管樂在綜藝首秀《周六夜現場》中擔 " 空乘安全演習 " 等表演片段在社交平台廣為傳播。又在時隔兩年後,她們參加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2》憑借《千年就一回》《大放異彩》等默契十足的表演而成功出圈。
也正因為此次 "1+1>2" 的出圈,為二人帶來了喜劇節目之外的工作機遇。前有管樂參加愛奇藝的戶外遊戲真人秀《漂亮的戰鬥》,後有張小婉加盟江蘇衛視推出的青年文化社交真人秀《野挺有趣》,她們充分發揮個人的藝能感,在新的類型節目中依然延續着搞笑的人物定位,展現了更多的性格切面。例如,管樂在《漂亮的戰鬥》裡展現了勇敢、熱血的一面,張小婉在《野挺有趣》中展現了貼心、小女生的一面,讓觀眾對她們有了更全面的認知。
較為特殊的是,藝人黑于綜藝,紅于綜藝。前有在《一年級》中因妝容問題與袁詠儀争執,後有《演員請就位》中因妝容問題引發郭敬明不快,孟子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受綜藝節目的青睐,但意外的是,在《五十公裡桃花塢》系列節目中人物的真實感與反差感實現逆襲,而成為了新晉的話題人物,整體形象與口碑大為提升,繼而獲得了更多的綜藝邀請。
稍作盤點,以《五十公裡桃花塢》為節點,孟子義在此前的 5 年裡僅參加了《一年級 · 畢業季》《演員請就位 2》等 6 檔節目,而在此後的三年裡,先後參加了《漂亮的戰鬥》《女兒的戀愛》《開始推理吧》《萌探探探案 2》等 17 檔節目,讓觀眾看到 " 小作精 " 的外表下心直口快、智商在線的真實性格,其間也折射出大眾對于藝人的審美變遷。
有人在出彩,有人在出圈,有人在逆襲,新生代的綜藝咖在綜藝市場的閉環中找到了個人獨特的定位,進而在綜藝行業擁有了個性化的标籤以及不可代替的市場價值。
綜藝分化 " 綜藝咖 "
早在行業初期,綜藝咖的 " 原始積累 " 便已完成,如薛之謙、大張偉、楊迪、杜海濤等便是典型的代表。如今,他們已然成長為節目的頂梁柱。以楊迪為例,近期的《朋友請吃飯》《怦然心動 20 歲第三季》《是好朋友的周末》《吃貨達人打卡吧》《萬卷風雅集》等節目中都有他的身影。
在節目中,楊迪一如既往地展現出搞笑有梗的一面,不過也有網友評價 " 高頻錄制綜藝,節目效果還在,但就是沒了驚喜 "。好在娛樂圈的 " 文藝復興 " 浪潮還卷到了楊迪身上,早年他以 " 羌族小煞 " 的身份多次參加《快樂向前衝》,相關的内容片段于近期在網絡上大為傳播、發酵出了新的話題。
" 南薛北張 " 一統綜藝江湖這樣的高光時刻早已成為過去時,如今綜藝咖在内容江湖中逐漸分化,并承擔不一樣的功能,或是有搞笑的藝能感,或是有高人氣所匯聚的流量,或是展示垂直領網域的個人特長。
在藝能感層面,相聲、脫口秀等相關喜劇團體更容易培養出綜藝咖,為綜藝行業持續輸入新鮮的血液。早年随着《歡樂喜劇人》《脫口秀大會》系列節目的出圈,嶽雲鵬、李誕為代表的藝人相繼走紅,大眾對于他們身後的團體也頗有興趣,在愛屋及烏間深入地了解,秦霄賢、郭麒麟、王勉、徐志勝等陸續進入大眾視野,并成為了新晉的綜藝咖。近期的《朋友請吃飯》《是好朋友的周末》《全力以赴的行動派第二季》《開工喜劇之夜》等節目中都有德雲社成員的身影。不過,目前絕大多數脫口秀演員受此前 House 事件的影響,都暫時進入了演藝生涯的休眠期,故而近期綜藝節目上鮮少出現他們的身影。
在流量層面,選秀、團體出身藝人更具優勢,能夠用自身人氣為節目帶來更多的關注度。例如,歸國四子中的鹿晗和張藝興以及 TFboys 在前幾年上綜藝節目頻次極高,近幾年他們的工作重心有所轉移,故而鮮少在綜藝節目中看到他們的身影。與此同時,新一批的藝人趁勢成長起來,如從創、偶系列節目走出的楊超越、陳卓璇、範丞丞、王琳凱等藝人以及時代少年團等新生代的團體與藝人亦成為綜藝節目的常客。
以時代少年團為例,全體成員參加了《全員加速中 2023》,頗有當年 TFboys 合體參加《全員加速中》之态。除了團體出擊之外,他們也有以個人的身份參加綜藝節目,如馬嘉祺參加了《聲生不息 · 寶島季》、宋亞軒參加了《我們的客棧》。目前來看,他們參加綜藝節目的頻次并不高,在成長為綜藝咖的道路上還有待進步。
在綜藝節目類型日趨多元化的背景下,綜藝咖要麼搞笑,要麼有粉絲基本盤,要麼有某一垂類的才藝或者個性優勢,才能在不斷垂直分化的嘉賓定位中找到一席之地。
綜藝加速迭代 " 綜藝咖 "
對于節目方而言,人氣、藝能感、與其他成員的化學反應以及片酬是選擇嘉賓的主要考量因素,而這也對綜藝咖的迭代與進化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透過《極限挑戰》《奔跑吧》《中餐廳》等綜 N 代節目嘉賓陣容的變遷,從中能夠看出加速迭代綜藝咖的底層邏輯。
首先,高國民度的嘉賓始終堅挺,流量型嘉賓加速迭代。從《奔跑吧》系列節目來看,李晨、Angelababy(楊穎)、鄭恺為代表的元老嘉賓,在大眾群體間具有極高的國民度,而新成員則持續變換,從歸國的初代頂流鹿晗到國產選秀頂流蔡徐坤,從來自海外經紀公司的黃旭熙、宋雨琦到因劇走紅的郭麒麟、白鹿,足以看出節目組更注重新成員在年輕觀眾群體中的知名度與熱度,這樣的 " 新老 " 配置為合家歡提供了可能,也為新一代綜藝咖的孵化提供了内容搖籃。
其次,藝人的藝能感以及與同框嘉賓的化學反應亦是綜藝咖不可替代的關鍵因素。在《極限挑戰》系列節目中,早期常駐嘉賓主打固定的人設與成長線,深入人心的 " 三精三傻 " 便是典型的代表,這讓他們在藝能感的發揮上指明了方向。不過,當節目行至第六季之時,常駐嘉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節目組不再側重于考慮單人在節目裡的某方面擔當,而是他們互相產生的化學反應,如雷佳音與郭京飛原本有着二十年摯友的原生關系,經過節目賽制的催化亦有了額外的看點。
與之相似的還有《中餐廳》,前幾季節目嘉賓都有鮮明的人設,而最新一季主打 " 一店雙檔 " 的經營模式,嘉賓分組 PK 成為一大看點,為激活嘉賓之間的化學反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首期節目中,我們看到了黃曉明與尹正這一組 CP 的兄弟情深,也看到了黃曉明與趙又廷因雙店長的設定而產生的暗潮湧動,還看到了沈夢辰、林允、程潇所組成女生團體的趣味性。
跳脫出單個節目 IP 的進化方向,就綜藝行業的角度來看,綜藝咖在類型上亦有鮮明的變化軌迹。早年間,綜藝市場以音樂競技、戶外挑戰 & 旅行、親子關系等賽道為主,如今的内容賽道得到了廣泛的拓展,尤其是推理、經營、說唱、戀愛等内容賽道持續垂直細分,在嘉賓的藝能感上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或是要有垂直領網域的才藝,或是要有出奇的推理能力,或是要有過人的金句輸出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節目效果。
背靠持續擴大到綜藝基本盤,綜藝咖的 " 生產方式 "、分類維度、迭代速度正持續更新,而行業所需的不止是要有量的提升,更要有質的飛躍,能夠為節目提供更多有看點、有讨論度的内容。畢竟,當下綜藝不再是爆款迭出的黃金時代,而是要和短視頻争奪用戶注意力的流量時代。目及當下暑期檔,《你好生活 4》《中餐廳 7》《初入職場 · 法醫季 2》《一起撸串吧》《2023 中國好聲音》《朝陽打歌中心 2》《一拍即合的我們》等新老綜藝先後定檔播出,綜藝咖随之新的迭代期,最終是否會有新人爆紅出圈,還待觀望。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