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一線城市,還要賺人氣,歡迎閱讀。
" 食在廣州 " 的說法廣為流傳,藏在這四個字背後的經濟數據也不可小觑。
4 月 11 日,時代周報記者從廣州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 年全市餐飲營業額超千億元,增速位居全國一線城市之首。
而據《2024 年廣州國際美食餐飲產業大數據報告》,截至 2024 年上半年,廣州餐飲門店數近 18.6 萬家,領跑廣東全省,也超過北京、上海和深圳,在一線城市中居于首位。
往前推至 2023 年,廣州餐飲市場人均年消費近 7000 元,已經連續多年全國第一。
△ 廣州上下九步行街 圖源:圖蟲
美食之于廣州,不僅提升當地居民生活幸福感,提高城市美譽度和吸引力,還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環。伴随着廣州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持續推進,這些好處還在進一步放大。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2024 年,廣州優先培育建設 3 個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認定首批 15 個都會級羊城夜市先行區,有效推動餐飲業提質擴容。
近期發布的《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幹措施》(下稱 " 廣州服務消費 23 條 "),又提出從打造世界粵菜文化體驗中心、培育建設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打造各類 " 美食 +""+ 美食 " 活動矩陣、打造 " 美食名鎮 "" 美食名村 " 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強化當地美食優勢。
這僅是廣州促進服務消費的其中一環。
現階段,擴内需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 " 頭等大事 ",其中促進服務消費又被視為擴内需的關鍵。作為全國首批建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廣州積極響應,從餐飲業、住宿業、家政服務業、養老托育、文旅體育消費、健康教育消費等多領網域着手,推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
加碼 " 吃喝玩樂 "
從概念上看,服務消費是指消費者為獲得非物質性服務而支付費用的行為,涵蓋了教育、醫療、旅遊、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諸多領網域。也通常被理解為 " 吃喝玩樂 "。
2025 年政府工作報告将 " 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 " 放在十大任務的第一位。
現階段,擴内需成為重要舉措,其中促進服務消費又被視為擴内需的關鍵。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方首席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于近期發文指出,中國現階段的消費不足,主要是服務消費不足。
他列舉了一組數據。目前中國居民最終消費占 GDP 的比重大概是 40% 以下,美國這個比重是 67%,亞洲的幾個主要的發展中國家比中國也要高 20% 左右。從服務消費占 GDP 的比重來看,中國大概是 26%,美國是 55%,亞洲幾個主要發展中國家平均為 33%,也比中國高。
與此同時,從國際經驗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食品、服裝等消費支出比重會逐步下降,汽車、住宅、中高端家電等支出比重逐漸上升,服務消費支出占比會持續較快提升,從而實現衣食消費到住行消費再到服務消費的更新過程。
這也是近期廣州大力推進服務消費的背景。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廣州作為全國首批建設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長期以來的服務消費大市,吃喝玩樂遊等服務消費的各個領網域都處于領先地位,在提振消費成為今年工作重心的背景下,應該發揮龍頭作用和挑大梁的擔當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幹措施》也提出,支持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并提出八項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 " 促進服務消費服務擴容 "。
如何發力?
回顧 2024 年,廣州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成績顯著。
具體來看,當地優先培育建設 3 個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區,認定首批 15 個都會級羊城夜市先行區,住宿餐飲業領跑全國;新增 3 家國家一級博物館、4 家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加快籌備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文化藝術業、體育業營業收入分别增長 27.5% 和 9.1%;全國首個跨境養老服務标準化試點啟動,家政 " 安心服務證 " 發放突破 10 萬張,銀發經濟企業超 1 萬家。
着眼 2025 年,近期廣州促進服務消費動作頻頻。
4 月 6 日,廣州發布 " 廣州服務消費 23 條 ",結合廣州特色,從挖掘更新消費、創新消費模式、打造特色空間、優化消費環境、強化政策支撐等方向發力,推動餐飲、商務、文廣旅、體育、衛健、教育、民政等多個領網域的消費提質擴容。
△ 廣州 圖源:圖蟲創意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認為,廣州服務消費 23 條重點發力方向包括餐飲業、住宿業、家政服務業、養老托育、文旅體育消費、健康教育消費、居住消費等方面,主要面向的是民生領網域需求,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這也說明當前廣州拉動消費的思路是刺激并擴大民生領網域需求,以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廣州消費市場。同時,在實現方式上,《若幹措施》從優化監管、制定标準和改善環境三方面着手,将政策重點放在提質上,以優化廣州消費者的體驗為目标,增強廣州消費者消費信心。
4 月 11 日,當地又召開廣州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發言人會上分享促進服務消費的政策創新和工作成效," 銀發經濟 "" 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 國際賽事中心 "" 食在廣州 " 等都成為關鍵詞。
彭澎分析,廣州有 " 食在廣州 " 的美譽,也是飲料、酒水消費大市,是國内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國際會展中心城市,也是人口眾多的一線城市,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是中國經濟、人口、外貿第一大省的省會,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全省乃至華南地區的輻射力強大," 這些都是做大做強服務消費的法寶 "。
△ 廣州美食 圖源:圖蟲
不過他也指出,相比較國内其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廣州在打造 " 網紅城市 " 和 " 整活 " 方面有所不足,可能與嶺南文化務實低調有關。他建議,接下來,廣州要在前期打造 " 夜間經濟 " 的基礎上,重振改革開放之初引領全國服務消費潮流的風範,在經濟、產業與嶺南文化和現代化建設的融合中打造更多、更豐富的 " 服務 +" 應用場景,針對市民、省内群眾、外地和海外遊客,推出民生服務、休閒服務、特色服務和國際化品牌服務等多層次服務消費體系。
" 同時把消費場景建設和消費活動組織有效結合起來,把改革消費服務供給側和高水平推進開放需求側有效結合起來,把完善消費環境和提高消費產品質量有效結合起來,形成‘廣州服務’的金字招牌,享譽海内外。"
撰文| 曾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