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新能源價格戰下锂電正極業績“破防”:長遠锂科量價齊跌 上市以來首現單季度虧損,歡迎閱讀。
①長遠锂科預計 2023 年歸母淨利潤為 -1.5 億元到 -1.1 億元。
②另一锂電正極材料廠商廈鎢新能也在本周披露了業績快報,2023 年營收與淨利潤大幅下滑。
③券商指出,正極材料行業 2024 年供過于求的局面仍未改變,碳酸锂和正極材料仍有一定下降空間,但有望趨于穩定。
《科創板日報》1 月 19 日訊,19 日晚間,長遠锂科發布 2023 年年報預告。公司預計 2023 年歸母淨利潤為 -1.5 億元到 -1.1 億元,扣非淨利潤為 -2.2 億元至 -1.8 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此計算,長遠锂科去年四季度淨虧損 1.8 億元至 2.2 億元,淨利潤同比下滑 148.5% 至 159.1%,這也是其自 2021 年 8 月 11 日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單季度虧損。
在預告中,長遠锂科将去年虧損歸結于四個方面:
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下遊企業去庫存影響,公司產品銷量同比下降;同時,上遊原材料大幅波動,市場競争加劇,公司產品售價同比下降;此外,随着公司投產項目的增加,相應折舊費用導致部門成本上漲;疊加存貨跌價影響,利潤下降。
新能源價格戰中,長遠锂科并非唯一一家 " 受傷 " 的正極材料供應商。
另一锂電正極材料廠商廈鎢新能也在本周披露了業績快報。公司 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 172.3 億元,同比下滑 40.1%;歸母淨利潤 5.3 億元,同比減少 52.6%。單看四季度,廈鎢新能營收 50.0 億元,同比減少 36.7%;歸母淨利潤 1.2 億元,同比下滑近五成。
廈鎢新能表示,受下遊市場需求放緩、產業鏈去庫存等因素影響,公司產品銷量同比下降;且原材料市場價格下滑,產品售價下降,盈利能力下滑。
的确,正極材料價格與上遊锂、鎳、钴、錳等金屬價格直接關聯,而随着 2023 年初上遊金屬價格逐步下跌,锂電正極材料價格也在持續下探。
數據顯示,NCM5 系三元材料價格從年初的 35 萬元 / 噸下跌到目前 20 萬元 / 噸左右的水平,磷酸鐵锂材料價格從年初的 16 萬元 / 噸下跌到目前 6 萬元 / 噸。
東海證券 1 月 14 日報告指出,正極材料中,磷酸鐵锂產業在整體供過于求的局面下價格尚未穩定,目前已處于盈虧平衡邊緣;三元材料價格平穩,但市場價格博弈情緒仍然較濃,後續三元價格仍将震蕩運行。
德邦證券 1 月 18 日則報告預計,正極材料行業 2024 年供過于求的局面仍未改變,碳酸锂和正極材料仍有一定下降空間,但有望趨于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