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1個億難倒許家印昔日金主,歡迎閱讀。
六年前的 9 月,如日中天的許家印剛把恒大總部搬到深圳一個半月,辦公椅還沒坐熱乎,他就帶着夏海鈞等一眾恒大核心高管拜訪了一處神秘所在——正威集團深圳總部。
此舉也讓中國最神秘的富豪商人之一——正威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王文銀浮出水面。
多年來,這位号稱手握價值超 10 萬億銅礦,掌舵世界 500 強帝國的 " 世界銅王 " 不顯山不露水,提起正威國際,甚少有人知道這是與華為、騰訊同列深圳民企前三的公司。
這次拜訪後,許家印與王文銀開始深度綁定。2017 年,在恒大 1300 億戰投中,王文銀一把拿出了 50 億。二者之間在業務、資本上的交叉也明顯密集起來。
風水輪流轉,繼恒大陷入困局後,正威資金鏈也緊張起來。如今,這位傳聞中的" 世界銅王 " 被 1 億元難倒,一度被限制消費,以另一種姿态重回聚光燈下。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8 月 31 日,正威集團及其法定代表人王文銀被山東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限制高消費令,申請執行人為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立案日期為 2023 年 4 月 4 日,原因是正威集團未按時履行給付義務,所涉金額約 1 億元。
9 月 4 日,正威在官網回應稱,該案系集團旗下公司與項目工程總包方存在訴訟,現已解決。棗莊中院同日也公開表示,正威集團已履行給付義務,限高令已解除。
不過,此次風波也揭開了王文銀資金困窘的一角。很多人這才發現,六年時間,那個曾經叱咤風雲、能做許家印貴人的王文銀,已經不復往昔輝煌。
企查查信息顯示,從 2022 年下半年起,對正威集團的訴訟案不斷增多。訴訟的原因涉及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股權轉讓糾紛等等,存在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民間借貸、股權被質押等風險。此次讓王文銀 " 限高 " 的案件,也是其中之一。
有裁判文書顯示,中建八局曾起訴正威集團另一子公司,原因是在未與正威籤訂合同的情況下提前進場施工,因未得到建設規劃許可證而暫停。中建八局要求正威支付拖欠的 3000 萬元工程款。
有接近正威集團的人士告訴華爾街見聞,從去年底開始,就陸續有相關涉訴合作公司的人士到總部讨要說法,不過由于沒有涉及老板,關注度并不高。
正威走到如今,一是它過往業務模式難以為繼,二是它在包括恒大、威馬等公司上的投資遲遲未能收回,與恒大等房企也綁定過深。
過去多年,王文銀一手投資各種產業,從金屬新材料、半導體到智能終端等,動辄号稱投資 50 億、100 億;一手靠着產業勾地在地產商、機構之間遊走,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此前,正威集團官網顯示,其在國内外擁有 40 餘處產業園區,在全球擁有超過 10 平方公裡的商業開發園區,100 平方公裡工業開發園區,1000 平方公裡采礦區,10000 平方公裡礦區面積,10 萬平方公裡探礦權面積。
而在正威之前釋出的信息中,其擁有銅礦總儲量在 3000 萬噸左右,是當年中國銅礦儲量的 30%,也大概占據全球銅礦儲量約 3.65%。王文銀由此有了 " 世界銅王 " 之稱。
一名熟悉正威集團的機構人士則表示,地方上很看重正威集團世界 500 強的地位,并且其投資的產業園也常冠以 " 信息產業園 "、" 新材料制造產業園 "、" 半導體產業園 " 的名頭——這都是地方非常看重的 " 前沿產業 "。
與實業結合的產業園,是門很 " 重 " 的生意,對公司資金流考驗很高。不過王文銀則靠着產業園進行勾地的生意,并且轉手賣給地產公司。
在郴州、濟南、湖州、金華等多地,正威集團都有類似的土地騰挪術,頗有 " 二道販子 " 之象。
包括保利發展、中南建設、恒大和地方城投,都是王文銀的生意夥伴。比如在 2017 年,正威系就有多家房地產開發子公司陸續被轉給恒大旗下公司,或恒大的關鍵供應商。這些被轉手的子公司,在 2013 年 -2015 年在蘭州拿下近 20 宗住宅用地、8 宗商住用地,卻并未開工。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正威集團作為世界 500 強,在產業勾地過程中具有優勢。政府作為主導一方,以土地換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勾地成本較 " 招拍挂 " 低了不少,土地規模較多,還會配套一些住宅用地,備受企業青睐。
只是如今,随着房地產行業的下行,正威這套靠着產業園勾地,轉手賺錢的玩法也行不通了。龐大的產業園布局,讓正威的資金鏈經受考驗。
前述熟悉正威的人士表示,疫情三年,正威整體擴張步伐加快,試圖在危機中 " 抄底 "。沒想到版圖鋪得太開,資金鏈承壓。
自身生意失利之外,王文銀的投資版圖很多都與恒大相關,這對正威自身的業務也造成影響。
2020 年,恒大地產戰投債轉股,大合照中,王文銀就站在許家印的右手邊,是許家印朋友圈裡最重要的人之一;包括威馬汽車、艾康尼克等造車 " 新勢力 " 裡,王文銀也都有股權投資;就連最近馳援恒大汽車的 " 中東土豪 " 紐頓集團,背後也是與王文銀關系匪淺的吳楠,雙方還合資成立了正威艾康尼克(深圳)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在王文銀的發家史裡,他常提到他的成功,是抓住危機裡的機遇,實現彎道超車。他多次在金融危機中抄底,又善用金融手段、資本運作來加杠杆。這位賭性頗強的 " 世界銅王 ",如今在 " 去杠杆 " 的大勢下,又能否經歷住周期的考驗?
周期的風暴,鮮少有人可以逃脫。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台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