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國企領導牽手“小三”上熱搜?我們來認真聊聊“街拍隐私”,歡迎閱讀。
對 M 先生而言,街拍的工作是一個漫長而單調的過程。
坐在城市繁華的馬路邊,看着面前這熙熙攘攘的人群,手上只能牢牢端着相機,看着天色漸黑,看着華燈初上,只為捕捉到一個值得去用影像叙述的精彩瞬間。
當然這還沒完,回工作室,導出視頻,剪輯修正,然後傳到各家平台上,一天的工作這才算完成。
看着緩緩推進的上傳進度條,M 先生也不禁做起了自己全網爆紅的美夢。從無名小卒到揚名立萬,這樣的機會可能在這一條,可能在下一條,可能永遠不會,就像無數碌碌無為的街拍攝影師一樣。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短短一天之後,自己的抖音賬号即将成為全網矚目的焦點。
(圖源:抖音)
只可惜,事件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他剛上傳的街拍視頻裡那對情侶。
昨日,來自成都太古裡的一段街拍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随後," 國企領導和小三逛街 " 這一詞條,更是登上了百度、新浪等平台的熱搜榜,隐隐有種要把高考熱度都給拿下的感覺。
這互聯網啊,每天都有瓜,瓜瓜不一樣。
(圖源:百度)
這則視頻的主要内容,是一對男女在成都太古裡閒逛的畫面。
畫面中的男子體态清瘦,佩戴半框眼鏡,身着灰色西褲搭配粉絲 polo 衫,手裡則提着附近商場的購物袋。整個人看下來還算斯文儒雅,用網友評價就是 " 一看就是國企領導 " 的穿着打扮,目測年紀在 40 歲以上的樣子。
至于畫面中的女子,則是膚白貌美、身材高挑,一身異常惹眼的粉色吊帶裙,搭配上一雙高跟女涼鞋,整個人的神情可謂是休閒又妩媚,看起來風情萬朵,在人群中顯得分外搶眼。
從穿着打扮來看,兩人穿的似乎是情侶裝,但是從外貌上來看,畫面中的男性看起來明顯比女性的年齡大不少,甚至到了能被認作" 父女 "的年齡差。
不過,年齡可能撒謊,兩人間的小動作卻不會撒謊。從兩人暧昧地牽手,邊走邊聊的狀态,談笑間女方低頭微微宛然一笑的羞澀,以及男方眼裡那止不住的笑意來看,兩人絕對是妥妥的情侶。
如此離奇的 " 老少配 ",為這則視頻平添了不少看頭,瞬間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圍觀和熱議。
只是這種關注,顯然不是視頻主角想要的。
當時就有火眼金睛的網友猜測,這兩個人從外貌年紀上差太大,而且相處久的夫妻不會是這種戀愛中的狀态,兩人關系絕不簡單。
(圖源:IT 之家)
果不其然,一語成谶!
沒過多久,便有網友出來爆料,稱自己的媽媽爆了一個部門的大瓜,部門一男的在成都出差的時候和小三逛街,意外被街拍拍進鏡頭了。
更樂的事情還在後頭呢,這男的和他媳婦以及小三都是同一個部門的,現在整個部門都在吃瓜。
好一出《六國大封相》。
(圖源:微信)
閒不下來的網友,很快就扒出了視頻裡兩位主角的身份。
據悉,男子疑似是某國企子公司的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兼總經理胡某某,女子則是他的同事,确切來說是他的下屬。
此外,兩人一起在公司開會的照片也被網友扒了出來。
笑了,這下證據确鑿了。
從結果來看,這次事件對這家公司而言是始料未及的。因為該公司公眾号發布的上述文章,已經在昨天全部緊急下架了。
至于胡先生嘛,嘻嘻,已停職了。
事件中的女主角,也被扒了個底朝天,她的大學,她的炫富,她的生活,她的驕傲,全都展露無遺。
不知道哪裡賺的這麼多錢,淘寶消費都抵得過小編好些年的工資了:
女主還接受過男主的頒獎,不知道這裡面有沒有貓膩?
總之,有錢是真的有錢,珠寶琳琅滿目,一年就從租的房子搬到了新房。
這件事情被曝光,還要歸功于(歸罪于?)拍下 " 大熱 " 視頻的 M 先生,他倒也開心不起來。
不知是因為視頻太火爆,或是受到了一定的壓力,目前攝影師 M 先生已經将自己的賬号設定為私密賬号。
從 M 先生的另一個賬号來看,他所主打的視頻内容正是 " 老少配 " 類型的反差内容。在拍攝這則視頻時,估計他以為是日常的情侶或夫妻,只是外貌衣着上比較搶眼而已,沒想到會爆出這麼大一個瓜。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瓜,居然還有可能反噬到自己身上。
不過這樣的事情,在互聯網上面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就在今年三月,有網友聲稱自己在某數碼博主的視頻中,看到自己老公牽着别人的手跑去環球影城。在這滿載情感的叙述裡," 賽博抓奸 " 一詞瞬間登上了酷安熱搜,也引來了無數好事者的關注。
不過這件事情,最終是以該數碼博主的辟謠而收場。
有假的,自然也有真的。微博博主 @她街拍 就曾經試過在兩張不同的街拍照片中,拍到同一個男人和不同女子之間親昵的照片。
(圖源:微博 @她街拍)
無獨有偶,我們再把時針往前撥一點,來到 2021 年的夏天。
那年 9 月,兩張關于 " 中年男子與年輕女子在公開場合擁抱親吻 " 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流傳,有網友自稱通過搜狗的人臉搜索匹配功能,識别出這名男子疑為廣西一大學學院領導馮某,并将兩者圖片進行比對,加以傳播。
(圖源:新浪微博)
這件事情,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挺離譜的。
姑且不論街拍照片從何而來,網友通過搜狗人臉搜索來進行圖片匹配的操作手法也引發了熱議,而積極傳播圖片的網友更是讓整件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最終,這件事情以馮某向警察方面報案,廣西公安确認網上傳播的圖片和視頻中的當事人非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馮某君本人而告終。
在吃瓜之餘,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事情,透露出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圖源:雷科技自制)
随着電子技術的發展,我們身邊支持拍攝功能的設備正在變得越來越多。
除了數碼相機和微單相機,還有智能手機、車載錄像乃至監控鏡頭,科技的發展給予了我們記錄下生活中一點一滴的能力,也讓我們的個人生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每時每刻都可能會被不知道被誰所架設的鏡頭給錄制下來。
" 我們的生活,在别人的鏡頭裡。"
(圖源:楚門的世界)
在公共場合攝影,随機拍攝街邊的路人,這種作品形式固然能有其出彩之處,但也會給拍攝人帶來潛在的法律風險。
根據業内人士介紹,首先 " 街拍 " 這種行為本身,是不存在侵犯肖像權風險的。即便實現沒有經過本人同意,只要攝影師沒有以營利為目的地利用他人肖像,自然就是合法行為。
換言之,不管你是用手機在拍攝時,湊巧錄到了路過的行人,抑或車内全時監控,湊巧拍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這些行為都不屬于侵犯肖像權的範疇,因此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圖源:民法典周解)
但在上述行為中,不論是攝影師 M 先生,還是微博博主 @她街拍的行為,都是在未經他人許可的前提下,或發布到微博,或發布到短視頻網站,對街拍内容進行主動推廣傳播。
這種私自将作品用作商業用途,可以說是典型的侵犯肖像權行為。
遺憾的是,對于這種行為,普通人實際上是很無力的。正如業内人士所說,由于肖像權人個體的弱小和能力的局限,以及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分配制度,導致肖像權人通過民事訴訟維權困難重重。
繁榮發展的新技術,不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也可能給我們的個人隐私帶來潛在威脅。
面對無處不在的鏡頭,我們所能做到的,也就只有 " 做好自己 " 罷了。